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百部世界名著
4009000000007

第7章 文学艺术世界名著(6)

《约翰·克利斯朵夫》[法国]罗曼·罗兰著

个人主义登峰造极的代表作

1.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0),是法国文学史上跨世纪的伟大作家,世界著名的和平战士。他出身于公证人世家,从母亲身上获得的爱的感情和音乐的熏陶影响了他以后的思想和创作。

他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前往罗马研究历史,那里丰富的艺术遗产,大大提高了其艺术修养,他的音乐才华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罗兰结识了年迈而多识的女作家玛尔维达,两人结成忘年交。他非常崇拜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的博爱思想深深影响了罗兰。罗兰还与高尔基保持通信联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兰强烈呼吁以精神的力量去制止战争势力,发表了一系列反战文章。20世纪30年代他曾先后访问过中国和前苏联。

罗兰喜欢过清静淡泊、勤奋好学的书生生活。他早期主要写了一系列“人民戏剧”,20世纪初,转向英雄传记写作,创作了著名的“巨人三传”——《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同时耗用10年时间创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巨著以“崇高的理想主义”以及作者“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人类的同情”而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母与子》是他另一部著作。“伟大的心”和“真诚的艺术”是其创作的灵魂。

2.内容梗概

主人公出生在莱茵河畔的一个小城。祖父和父亲都从事音乐事业,他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母亲是个柔弱善良的厨娘。因在母亲的雇主家反抗富贵孩子而遭到父母毒打,使他尝到了人间的不公。约翰14岁时就成了一家之主,靠教钢琴谋生。他与富家子弟奥多的友谊及与参议员女儿弥娜两小无猜的爱情都因金钱、门第的差异而失败。父亲死后,约翰搬到市内居住,在那里爱上了新寡的萨比纳,萨比纳的死给他以沉重的打击。接着,他被一个女店员抛弃,他的骄傲和自尊心再次受伤。一天,他因拔拳相助被大兵侮辱的乡间女子,而造成人命案,被迫逃到法国巴黎。

巴黎文艺界及整个社会给他的感觉是腐败和堕落。他因此而孤独,甚至忽视了有着高尚心灵的小姑娘——葛拉齐亚对他的关心。在音乐会上,他认识了奥里维。奥里维的姐姐安多纳德——在德国曾被约翰邀请看戏的那个女教师。她为了弟弟的成长献出了一切,包括生命。约翰与奥里维彼此互相吸引、互相鼓励、互相安慰,两人结成知己。

约翰终于在法国赢得了声誉。奥里维结婚后,约翰精神上感到孤单,先后与一个女钢琴家和女演员来往。奥里维婚姻不称心,夫妻离异后,他怀着破碎的心同约翰一起参加到工人斗争的行列,不幸丧生。约翰杀死一名警察后,逃到瑞士。在朋友家里,他与朋友的妻子产生了暧昧关系,他经历这一切磨难后,隐居山林。

一天晚上,他邂逅了戴孝的葛拉齐亚。葛拉齐亚纯真的爱情替他打开了一扇新的艺术大门。他的音乐也变得恬静了。在促成奥里维的儿子和葛拉齐亚的女儿结合后,他病倒了,在孤独中、在睡梦里,到达了生命的彼岸。

3.社会评价

这部“长河小说”的最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人物的典型意义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两方面。

罗曼·罗兰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他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约翰·克利斯朵夫。其典型意义可这样理解:首先,这是作者按照自己对英雄所下的定义——“只有伟大的心的,才配称英雄”——去塑造的一个英雄人物的艺术形象,是现代心灵的精神道德史诗。约翰并不是依靠“思想或武力取胜的人”,他是克服了一切困难后才成为生活强者的,他完全是由于有了内心王国的精神与道德力量,才能无所畏惧地面对现实、鄙视豪门权贵、揭穿艺术的虚伪、进行不倦的追求,最后达到自我完善的至高境界的。虽然作者夸大了来自心灵的精神力量使约翰成为超人,但他终究是一个英雄。其次,约翰的一生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一生,这与作者本人一样,他们的幻想、抗争、追求、成就,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超出个人主义的范畴。因此,约翰总有怀才不遇、陌生孤独之感。最后,作者通过约翰坎坷一生中心灵的惶惑不安,恰好象征了一些洁身自好的个人奋斗的知识分子处在消沉、动荡、堕落和社会中的焦急心态,说明他们渴望和谐、静谧的幻想必然破灭。

这部作品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最突出地表现在音乐上。这不是指作品中写了许多有关音乐的内容,而是说作者把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渗透到小说的结构中,使小说与音乐融为一体了。整部作品就是一部交响乐,每一卷都谱写着心灵的旋律。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境界等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命之歌,似乎已经谱了曲,读者所看到的这卷巨著像长河一样,或蜿蜒奔流、泻滞,或波澜起伏、回旋,给人以音乐的美感。另外一点,约翰逝世前不久,回顾自己的一生,静观人世的扰攘,思想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于是觉悟到一切悲欢苦乐,是非得失都是相对的;一切对立的、冲突的因素,最后都归于和谐。小说以和谐为归结,和谐本来是音乐术语。所以,综上所述,这的确是一部“音乐小说”。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国]杰罗姆·戴维·塞林格著

青春期少年精神状态的真实展示

1.作者简介

塞林格(1919~至今),出生于纽约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15岁到宾夕法尼亚一所军校读书,两年后考入纽约大学,不久辍学随父经商,后来又继续读书。他先后进过三个学院,但都未毕业。他参军期间从事过反问谍工作,复员后在《纽约人》杂志做了11年编辑,后来成为自由撰稿人。

塞林格生活很怪,甚至有点故弄玄虚。如他曾跟一个与自己各方面都不契合的医生结婚,不久离异,但他坚持说两人的精神能“互相感兴”。他对东方哲学和佛教禅宗很感兴趣,50年代初,他“跟他父亲、妹妹、15个佛教和尚及一个说话怪僻的瑜珈教徒住在一起”。更有甚者,他在成名以后即将自己封闭在只有一扇天窗的小屋里,不与他人来往。

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年轻的人们》,多年后以《麦田里的守望者》而闻名美国文坛。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现代经典”,一出版就受到美国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认为它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但这也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对它倍加推崇,认为成人可以据此增加对青少年的理解,青少年则能增加对生活的认识,促使自己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另一种意见则严厉批评,被一些图书馆列为禁书。但历经时间的考验,它在美国文学界愈加受到重视。塞林格后来描写格拉斯一家生活的小说,其社会意义和艺术魅力都比较一般。

2.内容梗概

全书是霍尔顿在一家精神病院里对他的医生所讲述的故事。霍尔顿是个家境优裕的16岁中学生。他整天游荡,不爱读书,这是他第四次被学校开除,不敢贸然回家。他住进一家小旅馆,这里男男女女寻欢作乐的生活使他感到厌恶和惊讶。他十分无聊,便去夜总会混了一阵。回到旅馆,他同意电梯工为他叫来一位妓女解闷,但事到临头他却感到紧张害怕,只好付了钱把她打发走。

次日他约了女友去看戏、溜冰,两人吵了架才分手。随后他独自看了电影,又和老同学在酒吧喝得大醉,他用冷水浸了头才清醒。走出酒吧,他的头发结了冰。他想他也许会因此得肺炎而死,但又觉得须同妹妹作死前诀别。他回到家时,父母都不在。他对妹妹说,他惟一的理想就是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崖边看守着在麦田里游戏的孩子们。后来,父母回来了,他就躲进了壁橱里,等父母进了卧室,他溜出家门,到一位他惟一尊敬的老师家借宿。他发现老师可能是同性恋者后,悄悄离去,在车站候车室过了一夜。

霍尔顿决定到西部去,永远做个聋哑人。他约了妹妹与他再见一面。妹妹来了,但坚持与他一起去,他只得放弃计划。回家后不久,他生了一场大病。

3.社会评价

这部小说之所以至今影响不衰,不仅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更重要的是作者以细腻而深刻的笔法,刻画了主人公的矛盾心态,描绘出他复杂的精神病态,集中具体地再现了战后美国“垮掉的一代”青年典型的精神状态。

20世纪是西方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但也是产生精神危机的时代。现代化大生产使人变成流水线上的机器人,元法体会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乐趣;过度城市化使人变得冷漠、互不相通;全面商品化使人际关系变成交易,全无温情;高度物质享受的追求又使人疲于奔命,无暇顾及精神生活,极大地破坏了人与人的交往基础,使现代人身居闹市仍感到孤独寂寞。

现代社会交流障碍的根源在于价值观念的崩溃。功利社会导致了信仰的迷失,科技、理性、进步、理想、人生的意义和目的都受到了怀疑,霍尔顿注定成了精神上孤独的、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对霍尔顿这种“时代病”的治疗并不在于使他免除医学意义上的痛苦,而在于使他获得人生意义上的幸福安宁,即与人的本性相一致的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就要求人与自己、与同胞、与自然合为一体,和谐统一。霍尔顿想当一名麦田守望者的幻想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表面上这是一个白日梦,实则表明了他企图维护人与自然合一状态的愿望。这个愿望能否实现,作者自己也无力回答。

总之,这部小说是孤独和苦闷的一种爆发,包含了一代青年掩不住的悲哀和失望。它显示了作者幽默、含蓄、诙谐的写作才能,满纸荒唐言中揭示了时代的真实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