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文学知识
4014100000022

第22章 中外文学名著(7)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思想和艺术同时臻于成熟时的作品。其故事梗概是: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她受《诗经·关雎》启发,私出游园,随即在梦中和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杜宝升官离任,在杜丽娘的墓地(即以前的花园)造起一座梅花观。柳梦梅进京赴试,借宿其中。他在园内拾得杜丽娘的自画像。终于和画中人的阴灵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得以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妇,同往临安,杜丽娘的教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墓被发掘,柳梦梅又不告而别,就往淮安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恰逢金兵内侵,延迟发榜。安抚使杜宝在淮安被围。柳梦梅受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的喜讯,遂破杜宝囚禁。敌兵退去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杜宝升任同平章军事大事,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才得到圆满的解决。

《牡丹亭》的女主角杜丽娘是古典戏曲中令人喜爱的少女形象之一。出身和社会地位规定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她的人生第一课是《诗经》首篇《关雎》。传统的说法从为它歌颂“后妃之德”,是最好的闺范读本。她却直觉地认出它是一首恋歌。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地越出绣房,“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青春的活力。她生活在弥漫着封建礼教气氛、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眼看青春一瞬即将逝去,她却无能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热烈的感情蕴藏在心中。汤显祖没有因袭前人小说、戏曲中一见倾心、互通殷勤、后花园私订终身的手法,而是安排杜丽娘游园之后和情人在梦中幽会。《惊梦》以后,接着描写她第二次到园中《寻梦》,《惊梦》和《寻梦》是杜丽娘郁积在心中的热情的爆发,也是她用行动对现实世界作出的批判。

《牡丹亭》感人的力量在于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人幸福、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是作为和封建思想对立的力量而出现的,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这是她自己思想和行动的主宰。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外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青年男女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30.《桃花扇》:独具艺术匠心的传奇创作

《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它与同时代洪昇的《长生殿》被誉为当时戏坛的双璧,达到了清代传奇创作的最高水平。作品以侯、李的离合之情为主线,展示了弘光王朝兴亡的历史图画,对南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腐败的政治作了广泛和深刻的揭露并揭示了南明灭亡的历史教训。

《桃花扇》在人物描写上达到了较高的成就。它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而这些人物性格各异,互不雷同。其中某些人物,孔尚任力求写出他们性格的多方面,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加以塑造,并使他们的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机关联。

河南人侯方域,很有文采。在南京遇歌女李香君,两人相爱。方域要娶香君,但无钱购买结婚用品。恶人阮大铖,从前做过太监魏忠贤的干儿,现在家闲住。他想巴结侯方域,杨龙友为他出主意,置买结婚用品,赠给侯方域与李香君。结婚这天,香君知道了嫁衣的来历,脱掉礼服,连其他用品一起送还阮大铖。

清兵入山海关,明朝灭亡。阮大钺跟随马士英,在南京扶起一个新皇帝,两人一步登天。侯方域随史可法在前线抵抗清兵。马士英、阮大铖命杨龙友为媒,劝李香君改嫁他人。香君不从,碰头出血,鲜血溅染了方域赠香君的纸扇。杨龙友将鲜血画成一枝桃花,命李贞丽冒香君姓名出嫁。不久,马士英、阮大铖又召南京名妓进宫唱戏,名单上有李贞丽,香君只好代替贞丽前往。酒席宴前,李香君大骂阮大铖害国害民,马士英罚香君在宫里作苦工。

清兵渡过黄河,明军全线溃败。侯方域回到南京,被阮大铖抓捕入狱。史可法在扬州战死,清兵破扬州。马士英、阮大铖弃掉南京逃命。李香君从宫中逃出,侯方域也从狱中逃出。二人在栖霞山道观中相遇,受法师劝导,双双出家。

《桃花扇》所反映的明末社会生活极为广阔复杂。孔尚任巧妙地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离合作为贯串全剧的中心线索,细针密线,连环相逢,互相生发。侯方域一线连结史可法、江北四镇,以及驻扎在武昌的左良玉。李香君一线则以南京为中心,牵动弘光皇帝、马士英、阮大铖等朝臣和秦淮水榭诸色艺人。先写侯、李的定情,复社文人和阮大铖的斗争;再写侯、李由合而离,插入左良玉引兵东下,侯方域修札,柳敬亭投辕。侯方域因权奸迫害,投奔史可法。两条线索,南北交插,写出了南明覆亡的历史,疏离相间,跌宕有致。最后,侯、李在江山换主的情况下,由离而合。虽情节起伏多变,却在结构上浑然一体,不枝不蔓。全剧能在纷繁的历史事件和错综复杂的头绪中组织得这样完整、严谨,可以看出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

《桃花扇》一般能随着剧情的变化而使用不同风格的曲词。《传歌》、《访翠》、《眠香》等出,写儿女风情,许多曲词都保持着秀艳温柔的情调。《哭主》、《誓师》、《沉江》等出,写政治大事,许多曲词又具有慷慨激昂的特色。曲词流畅,词意明亮,基本上摆脱了艰涩的弊病。整部作品宾白抑扬铿锵,语句精练。

31.《子夜》:结构复杂,影响巨大

《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1933年1月出版。作品反映的是30年代初期,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现实。当时由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国民党反动派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积极反共反人民,致使民族工业凋敝,农村破产,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而革命运动因受到“左”倾错误路线的领导,也给国统区城市革命工作造成了严重损失。在黎明前的“子夜”,正确认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革命问题。

但是托派却荒谬地认为“四·一二”以后大资产阶级已取得优势,中国正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为了驳斥托派的谬论,在当时的社会上展开了一场社会性质的大论战。茅盾的《子夜》就是为了回答托派而写的作品,整个作品的时代气氛,正如书名所写的是最黑暗的子夜时分,它同时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革命是不可避免的,表现了革命必然向前发展的历史趋势。

《子夜》创造了一系列经典性的人物。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一提到他,立刻会想到他的刚毅果断,想到他的容貌:魁梧,紫脸多疱。他被描写成20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阴险毒辣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作品从来没有正面描写过他,然而,运用反衬法,赵伯韬便栩栩如生了,人们想到他,阴森之气似乎从头罩到脚。《子夜》足以人物众多,结构复杂,反映生活面广著称的,被它描写的人物上百八,基本都有个性,看得出来作者深受托尔斯泰的影响。

在今天,我们对100年的中国文学有了全新的审视视角。许多青年学者开始对不少权威著作重新审视和评价,他们对《子夜》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但《子夜》毕竟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一座里程碑。茅盾的小说创作对深广的社会生活的描写,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揭示,对典型人物及其命运的探索以及其创作所坚持的现实主义方向都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32.《围城》:学者的小说

《围城》是一部长篇小说。钱钟书(1910~2000)著。作者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英国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回国后在西南联合大学等校执教,并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及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谈艺录》、《旧文四篇》、《管锥编》等。小说《围城》以抗日战争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遭遇及其思想性格的描写,刻画了某些脱离抗战和工农群众的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方鸿渐善良而软弱,虽不愿与市井小人为伍,却又胸无大志,沉浮于爱情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他迫于世俗盼偏见和家庭的压力,购得一纸假博士文凭回国。后来他爱上女博士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因苏的吃酷和从中作梗而失恋,与赵辛楣、孙柔嘉等人离沪去湖南三闾大学任教。在这所高等学府里,反复无信的校长高松年、趋炎附势的顾尔谦、招摇撞骗的韩学蕙、满腹淫意的李梅亭、凭关系向上爬的汪处厚等所谓教授、学者,演出了一幕幕拉帮结派、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的丑剧。方鸿渐在这险精恶的环境里处处受到排挤中伤,终至被校方解聘,与孙柔嘉结婚后双双回到上海。婚后夫妻间争吵不休,最后导致关系破裂。

小说深刻剖析和批判了国统区上层知识分子灰色的人生与卑琐的灵魂,并真实反映了行将崩溃的旧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艺术上,心理描写细腻,比喻新颖巧妙,语言幽默机警。作者学识渊博,于叙事、描写或议论中,将古今中外文化知识与典故信手拈来,妙笔成趣,曾被称为“学者的小说”。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33.《家》:结构严谨,自然流畅

《家》是巴金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矛盾及其没落过程。在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家长的压制和摧残下,制造了一幕幕血腥悲剧,鸣凤、钱梅芬、李瑞珏等青年一代的生命与幸福相继被扼杀。只有觉慧是高家最早的觉醒者,他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宣传民主思想,蔑视和反抗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大胆追求个人的幸福与自由。他还支持觉民的抗婚,批判觉新的“作揖哲学”和“无抵抗主义”,揭露长辈们的丑行。最后他成为封建家庭的第一个叛逆者,投身奔向时代潮流,去寻求新的人生道路。作者以强烈的爱憎感情控诉了封建制度的残酷和旧礼教的罪恶,歌颂了青年一代反封建的斗争精神,展现了封建宗法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小说以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冲突为线索谋篇布局,结构完整严谨;人物心理刻画细腻深入,尤以觉新形象的塑造最为丰满;文字热情流畅,抒情色彩浓郁。于1933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后与其续篇《春》、《秋》合称《激流三部曲》,为作者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品。

34.《四世同堂》:一部现实主义杰作

《四世同堂》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小说家、剧作家老舍先生在抗日战争中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反映北方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心理状态,精神风貌和生活状况的现实主义杰作。老舍以对时事的准确把握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体验,以及其毫不粉饰的写作风格、反映了在国家危亡时刻,受各种腐朽思想和反动势力束缚和压抑的北平人,在民族精神和心理素质上的许多弱点,并通过对人物生动而真实的塑造,描绘了北平中、上层人民逐渐成长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因而《四世同堂》被称为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

《四世同堂》反映了在北京的小羊圈胡同里住着祁家祖孙三代,祁老太爷的三个孙子:瑞宣是中学教师,瑞丰是小学里的庶务,瑞全是大学生,他的儿子天佑是布铺掌柜。还住着个诗人钱默吟、当过县长有两个老婆的冠晓荷、另外还有替人搬东西的李四爷、剃头匠孙七、拉洋车的小崔,棚匠刘师傅等等。日本军进城,北平沦陷,小羊圈里顿时变得活跃起来,每个人立刻显示了不同的态度:瑞全认为国家危难之机,自已有义务报效祖国,决心把生命献给祖国;瑞宣不愿做亡国奴,但又认为形势不明晰,时机不成熟,劝弟弟等一等。钱诗人则劝瑞全走,并说自己的二儿子已上了前线。李四爷、小崔、孙七、刘师傅想做点有益的事,却又不知如何使劲。只有冠晓荷高兴,认为有了做官发财的良机。他听说钱家二少爷用汽车摔死了一车日本兵就去告密,使得钱先生被抓走了;当钱诗人遍体鳞伤地回家时,得知大儿子因刺激过度去世,妻子也碰死了。他决心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冠晓荷经瑞丰介绍,结识了汉奸组织新民会会员蓝东阳和警察局特高科科长李空山,他的妻子成了全城妓女的总干娘;瑞丰当上了教育局庶务科科长。瑞宣逐渐意识到:杀汉奸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他当上了在英国大使馆工作的富善的助手。他看到了钱先生的诗并渴望见他。由于两个日本特使被杀,凶手找不到,日本人在市内加紧“强化治安”。天佑不堪折磨,跳河自杀;钱诗人在冬季义演游艺大会演出时扔了手榴弹;冠晓荷和他的妻子大赤包被抓起来,大赤包疯了,后死在狱中。随着钱争扩大,日本人囤粮备战,北平闹了饥荒,冠晓荷被当作传染病人活埋,瑞丰也被日本人弄死。从北方抗日根据地回来拘瑞全回家了,他要瑞宣去当教员,向青年人宣传抗日。瑞宣终于找到了自己在战争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