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故事大道理全书
411600000092

第92章 给脑袋投资 (3)

半天过后,第一位归来的,手握针枞一枝,显示他爬到的高度。第二位带回一小枝松木。过不久,第三位抱着一种生于高山的灌木报到。踏着皎洁月色,第四位终于踉跄而归。他显然精疲力竭,双脚早被尖石刺伤。“你带什么来?爬到多高?”酋长问道。“我到达的地方,没有针枞,也没有松木可供遮阴;没有沿路的花儿可以驱逐长途跋涉的疲劳,只有石头、山雪和荒野。我的脚受伤而皮破,浑身疲惫不堪。我又很晚回来,但是——”年轻的战士双眼发亮起来,“我见到了大海!”酋长满意地笑了笑,最高奖赏自然归第四个士兵所有。入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缚蛟龙。一个人付出什么样的艰辛,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收获;付出的艰辛越多,收获也就越大;跋涉的路途越崎岖遥远,他的阅历他的心境也就越加宽广。最优秀的人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

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换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

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认识的人也是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这一点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那么的艰难。一个人对整个世界来说纵然算不了多少,但对于自己来说,却是独自世界的全部和惟一。清醒地认识自己,完全相信自己,珍惜爱护自己,充分发掘和重用自己,这样你一定能获得自己人生的成功!一斤米的价值一个青年向一位禅师求教。“大师,我有一件事不明白,它使我整夜睡不好觉,也使我很迷惘,希望您能给我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青年很虔诚地说。禅师没有说话,青年继续说道:“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少出息。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禅师说道:“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一元钱罢了;在卖粽子的人眼中,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三元钱;在制饼干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五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八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造酒,卖四十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禅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青年豁然开朗。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价值。平庸者的最大价值是平庸,卓越者的最大价值是卓越。道理很简单,就看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去进行一生的奋斗与努力了。的野心法国一位年轻人很穷,很苦。后来,他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跃身为法国五十大富翁之列,成为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亨。不幸,他因患上前列腺癌,医院去世。他去世后,法国的一份报纸刊登了他的一份遗嘱。

在这份遗嘱里,他说:我曾经是一位穷人,在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诀留下,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成为富人的秘诀,他将能得到我的祝贺,我留在银行私人保险箱内的一百万法郎,作为睿智地揭开贫穷之谜的人的奖金,也是我在天堂给予他的欢呼与掌声。遗嘱刊出之后,有四万多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绝大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当然是金钱了,有了钱,就不会再是穷人了。另有一部分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最缺少的是机会,穷人之穷是穷在背时上面。又有一部分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一无所长所以才穷,有一技之长才能迅速致富。在这位富翁逝世周年纪念日,他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公正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银行内的私人保险箱,公开了他致富的秘诀,他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在所有的答案中,有一位年仅九岁的女孩猜对了。

为什么只有这位九岁的女孩想到了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她在接受一百万法郎的颁奖之日,说:“每次,我姐姐把她十一岁的男朋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说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于是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谜底揭开之后,震动法国,并波及英美。一些新贵、富翁就在此话题谈论时,均毫不掩饰地承认:野心是永恒的“治穷”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穷人之所以穷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药可救的缺点,也就是缺少致富的野心。平庸的人之所以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太容易满足,一旦得到舒适安逸的位置,便停止了自己的努力。不要满足于现在的自己,成功有时只需要一点野心。如果你已经很好了,不妨追求更好,时时努力超越自己,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人生。满足现状英国新闻界的风云人物,伦敦《泰晤士报》的老板来斯乐辅爵士,在刚进入该报时他不满足于赚九十元周薪的待遇,也不满足于人人称羡的《伦敦晚报》,最后当《每日邮报》已为他所有的时候,他还妄想取得《泰晤士报》,不过最后他终于达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