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法苑珠林
4125600000200

第200章

怨苦篇第七十七(此有七部) 述意部 伤悼部 五阴部 八苦部 杂难部 虫寓部 地狱部

述意部第一

夫三界轮转。六道萍移。神明不朽。识虑冥持。乍死乍生。时来时往。弃舍身命。草筹难辩惟大地丘坑莫非我故身。沧海川流皆同吾泪血。以此而观。谁非亲友。人鬼虽别。生灭固同。恩爱之情。时复影响。群邪愚闇。不识亲疏。遂使丧彼身形养己躯命。更互屠割共为怨府。历劫相仇苦报难尽。静思此事岂不痛心也

伤悼部第二

如中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无始生死长夜转轮不知苦之本际。诸比丘于意云何。若此大地一切草木。以四指量斩以为筹。以数汝等长夜轮转生死所依父母。筹数已尽。其诸父母数犹不尽。诸比丘。如是无始生死长夜。轮转故。不知苦之本际

佛告诸比丘。汝等轮转生死饮其母乳。多于殑伽河及四大海水。所以者何。汝等长夜。或生象中饮母乳无量数。或生驼马牛驴诸禽兽类。饮其母乳数无量。汝等长夜弃于冢间。脓血流出亦复如是。或堕地狱畜生饿鬼。髓血流出亦复如是

佛告诸比丘。汝等长夜轮转生死。所出身血甚多无数。过殑伽河水及四大海。汝于长夜曾生象中。或截耳鼻头尾四足。其血无量。或受马驼驴牛禽兽类等。断截耳鼻头足四体。其血无量。或身命终弃于冢间。脓血流出其数亦复如是。或长夜轮转生死。丧失父母兄弟姊妹宗亲知识。或丧失钱财为之流泪。甚多无量。过四大海水

佛告诸比丘。汝等见诸众生安隐快乐。当作是念。我等长夜轮转生死。亦曾受斯乐。其数无量。或见诸众生受苦恼。当作是念。我昔长夜轮转生死以来。曾受如是之苦。其数无量。或见诸众生而生恐怖衣毛为竖。当作是念。我等过去必曾杀生为伤害者。为恶知识于无始生死长夜轮转。不知其苦之本际。或见诸众生爱念欢喜者。当作是念。如过去世时。必为我等父母兄弟妻子亲属师友知识。如是长夜生死轮转。无明所盖。爱系其颈。故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精勤方便断除诸大莫令增长。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一人一劫中  积聚其身骨

常积不腐坏  如毗富罗山

若诸圣弟子  正智见真谛

此苦及苦因  离苦得寂灭

修习八道迹  正向般涅槃

极至于七有  天人来往生

尽一切诸结  究竟于苦边

佛告诸比丘。众生无始生死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无有一处不生不死者。如是长夜无始生死。不知苦之本际。亦无有一处无父母兄弟妻子眷属宗亲师长者。譬如大雨滴沤一生一灭。是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颈。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譬如普天大雨洪注东西南北无断绝处。如是四方无量国土劫坏。如天普雨天下无断绝处。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譬如掷杖空中。或头落地。或尾落地。或中落地。如是无始生死长夜轮转。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堕饿鬼。又增一阿含经云。尔时三十三天有一天子。身形有五死瑞。一华冠自萎。二衣裳垢坌。三腋下流汗。四不乐本位。五玉女违伴。时彼天子愁忧苦恼捶胸叹息。时释提桓因闻此天子愁忧声。便敕一天子。此何等声。乃彻此间。彼天子具报所由。尔时释提桓因自往其所。语彼天子言。汝今何故愁忧苦恼。乃至于斯天子报言。尊者那得不愁。命将欲终有五怪衰。令此七宝宫殿悉当忘失。及五百玉女亦当星散。所食甘露今无气味。是时释提桓因语彼天子言。汝岂不闻如来说偈乎

一切行无常  生者必有死

不生则不死  此灭最为乐

汝今何故愁忧乃至于斯。一切诸行无常之物。欲使有常者。此事不然。天子报言。云何天帝那得不愁。我今天身清净无染。光逾日月靡所不照。舍此身已当生罗阅城中猪腹中。生常食屎溺。死时为刀所割。是时帝释语言。汝今可自归佛法众。便不堕三恶趣。故如来亦说此偈

诸有自归佛  不堕三恶趣

尽漏处天人  便当至涅槃

尔时彼天问帝释言。今如来竟为所在。帝释报曰。今如来在摩竭提国罗阅城中迦兰陀竹园所。天子报言。我今无力至彼。帝释报言。汝当右膝着地长跪。叉手向下方界而作是言。唯愿世尊。善观察之。今在垂穷之地。愿矜愍之。今自归三尊如来无所著。时彼天子随帝释语。即便长跪向下方界。自称姓名自归佛法众。尽其形寿为真佛子。非用天子。如是至三。说此语已不复处猪胎。乃生长者家。是时天子随寿长短生罗阅城中大长者家。是时长者妇自知有娠。十月欲满生一男儿。端正无双世之希有。年至十岁。父母将至佛所。佛为说法。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无复瑕秽。后离俗出家得阿罗汉果

又正法念经云。尔时夜摩天王。为诸天众以要言之。于天人中有十六苦。何等十六。天人之中善道所摄。一者中阴苦。二者住胎苦。三者出胎苦。四者怖食苦。五者怨憎会苦。六者爱别离苦。七者寒热等苦。八者病苦。九者他给使苦。十者遣求营作苦。十一者近恶知识苦。十二者妻子亲里衰恼苦。十三者饥渴苦。十四者为他轻毁苦。十五者老苦。十六者死苦。如是十六人中大苦。于人世间乃至命终及余众苦。于生死中不可堪忍。于有为中无有少乐。一切无常。一切败坏。尔时夜摩天王以偈颂曰

于人世界中  有阴皆是苦

有生必归死  有死必有生

若住于中阴  自业受苦恼

长夜远行苦  此苦不可说

没于屎溺中  热气之所烧

如是住胎苦  不可得具说

常贪于食味  其心常希望

于味变大苦  此苦不可说

小心常希望  于欲不知足

所受诸苦恼  此苦不可说

怨憎不爱会  犹如大火毒

所生诸苦恼  此苦不可说

于恩爱别离  众生趣大苦

大恶难堪忍  此苦不可说

寒热大苦畏  生无量种苦

众生受斯苦  此苦不可说

病苦害人命  病为死王使

众生受斯苦  此苦不可说

为他所策使  常无有自在

众生受斯苦  此苦不可说

爱毒烧众生  遣求大受苦

次第乃至死  此苦不可说

若近恶知识  众苦常不断

当受恶道苦  此苦不可说

妻子得衰恼  见则生大苦

出过于地狱  此苦不可说

饥渴自烧身  犹如猛焰火

能坏于身心  此苦不可说

常为轻贱他  亲里及知识

生于忧悲苦  此苦不可说

人为老所压  身羸心意劣

伛偻任杖行  此苦不可说

人为死所执  从此至他世

是死为大苦  不可得宣说

又九横经云。佛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时便横死。一为不应饭为饭。二为不量饭。三为不习饭。四为不出生。五为止熟。六为不持戒。七为近恶知识。八为入里不时不知法行。九为可避不避。如是为九因缘人命为横尽。一不应饭者。名不可意饭。亦为饱腹不调。二不量饭者。名不知节度多饭过足。三不习饭者。名为不知时。冬夏为至他国。不知俗宜饭食未习。四不出生饭者。为饭物未消复上饭。不服药吐下。由未时消。五为止熟者。大小便来时不即时行。噫哕嚏下风来时制。六不持戒者。名为犯五戒杀盗淫两舌饮酒。使入县官捶杖斫刺。或从怨手死。或惊怖念罪忧死。七为近恶知识者。坐不离恶知识故不觉善恶。八为入里不时者。名为冥行。亦里有诤。县官长吏追捕不避。不如法行妄入他家舍。九为可避不避者。为弊恶象马牛车蛇蚖井水火刀杖醉恶人等忤扰。是为九横人命未尽当坐是尽。又五阴譬喻经佛说偈云

沫聚喻于色  受如水中泡

想譬热时焰  行为若芭蕉

器幻喻如识  诸佛说若此

当为观是要  熟省而思惟

空虚之为审  不睹其有常

欲见阴当尔  真智说皆然

三事断绝时  知身无所直

命尽温暖气  舍身而转逝

当其死卧地  犹草无所知

观其状如是  但幻而愚贪

止止为无安  亦无有牢强

知五阴如此  比丘宜精进

是以当昼夜  自觉念正智

受行寂灭道  行除最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