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法苑珠林
4125600000208

第208章

现报部第五

佛说行七行现报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种人。可事可敬。是世间无上福田。云何七种人。一者行慈。二者行悲。三者行喜。四者行护。五者行空。六者行无相。七者行无愿。其有众生行此七法。于现法中获其果报。阿难白佛言。何故不说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乃说此七事乎。世尊告曰。行慈七人。其行与须陀洹乃至佛等。其事不同。虽供养须陀洹等不现得报。然供养此人者。于现世得报。是故阿难当勤勇猛成辨七法。又杂宝藏经云。昔乾陀卫国有一屠儿。将五百头小牛尽欲刑。犍时有内官。以金钱赎牛。作群放去。以是因缘现身即得男根具足。还到王家。遣人通白。某甲在外。王言。是我家人。自恣来去。未曾通白。今何故尔。王时即唤问其所以。答王言曰。向见屠儿将五百头小牛而欲刑残。臣即赎放。以是因缘身体得具。故不敢入。王闻喜愕。深于佛法生信敬心。夫以华报所感如此。况其果报岂可量也

又新婆沙论云。昔有屠贩牛人。驱牛涉路。人多粮尽。饥渴热乏。息而议曰。此等群牛终非己物。宜割取舌以济饥虚。即时以盐涂诸牛口。牛贪碱味。出舌舐之。即用利刀一时截取。以火煨炙而共食之。食已相与临水澡漱。俱嚼杨枝揩齿既了。擘以刮舌。恶业力故。诸人舌根。犹如烂果。一时俱落(此皆现报以业重故)

生报部第六

如涅槃经云。善男子。如人舍命受大苦时。宗亲围绕号哭懊恼。其人惶怖莫知依救。虽有五情无所知觉。肢节颤动不能自持。身体虚冷暖气欲尽。见先所修善恶报相。如日垂没。山陵埠阜。影现东移。理无西逝。众生业果亦复如是。此阴灭时彼阴续生。如灯生闇灭灯灭闇生。善男子。如腊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而是腊印不变在泥。文非泥出。不余处来。以印因缘而生是文。现在阴灭中阴阴生。是现在阴终不变为中阴五阴。中阴五阴亦非自生。不从余来。因现阴故生中阴阴。如印印泥印坏文成。名虽无差而时节各异。是故我说中阴五阴非肉眼天眼所见

是中阴中有三种食。一者思食。二者触食。三者意食。中阴二种。一善业果。二恶业果。因善业故得善觉观。因恶业故得恶觉观。父母交会判合之时。随业因缘向受生处。于母生爱。于父生嗔。父精出时谓是己有。见已心悦而生欢喜。以是三种烦恼因缘。中阴阴坏生后五阴。如印印泥印坏文成。生时诸根有具不具。具者见色则生于贪。生于贪故则名为爱。狂故生贪。是名无明。贪爱无明二因缘故。所见境界皆悉颠倒

又修行道地经云。人行不纯。或善或恶。当至人道。父母合会精不失时。子来应生。其母胎通无所拘碍。心怀欢喜而无邪念。则为柔软堪任受子。其精不清不浊。中适不强。亦无腐败。亦不赤黑。不为风寒众毒杂错。与小便别。应来生者。精神便起。设是男子不与女人共俱合者。五欲与通。男子敬念欲向女人。父时精下。其神欣喜谓是吾许。尔时即失中阴五阴便入胞胎。父母精合既在胞胎。倍用欢跃。是为色阴。欢喜之时为痛乐阴。念于精时是为想阴。因本罪福缘得入胎。是为行阴。神处胎中则为识阴。如是和合。名曰五阴。若在胎时即得二根。意根身根也。至七日住中而不增减。又至二七日其胎稍转。譬如薄酪。至三七日似如生酪。至四七日精凝如熟酪。至五七日胎精遂变。犹如生苏。至六七日变如瘜肉。至七七日转如段肉。至八七日其坚如坏。至九七日变为五疱。两肘两髀及头颈。从中出也。至十七日复有五疱二手腕二脚腕。及生其头。至十一七日续生二十四疱十手指十足指及眼耳鼻口。此从中出。至十二七日是诸疱相转渐成就。至十三七日则现腹相。至十四七日则生肝肺心及其脾贤。至十五七日则生大肠。至十六七日则生小肠。至十七七日则有胃处。至十八七日生藏熟藏起此二处。至十九七日则生髀及腨肠骨手掌足跌臂节筋连。至二十七日生阴脐乳颐颈形相。至二十一七日体骨各分。随其所应。两骨在头。三十二骨着口。七骨着颈。两骨着髀。两骨着肘。四骨着臂。十二骨着胸。十八骨着背。两骨着臗。四骨着膝。四十骨着足。复有微细骨。总有一百八。与体肉合具。十八骨着在两胁。二骨着肩。如是身骨凡有三百而相连缀。其骨柔软如初生瓠。至二十二七日其骨稍坚。如未熟瓠。至二十三七日其骨转坚。譬如胡桃。此三百骨各相连缀。足骨着足。膝骨着膝。如是腨骨髀骨臗骨脊骨胸骨胁骨肩骨项骨颐骨臂腕手足诸骨等。各自转相连着。如是聚骨犹如幻化。随风所由牵引举动。至二十四七日生一百筋连着其身。至二十五七日生七千脉。尚未具成。至二十六七日。诸脉悉彻。具足成就。如莲根孔。至二十七七日。有三百六十三筋皆成至二十八七日其肌始生。至二十九七日肌肉稍厚。至三十七日才有皮像。至三十一七日皮转厚坚。至三十二七日皮革转成。至三十三七日耳鼻唇指诸膝节成。至三十四七日生九十九万毛发孔。犹尚未成。至三十五七日毛孔具成。至三十六七日爪甲始成。至三十七七日其母腹中若干风。起开儿目耳鼻口。或有风起染其发毛。或端正。或丑陋。又有风起成体颜色。或白赤黑。有好有丑。皆由宿行。在此七日中生风寒热。大小便通。至三十八七日在母腹中。随其本行自然风起。宿行善者。便有香风。可其身意。柔软无瑕。正其骨节。令其端正。莫不爱敬。本行恶者。则起臭风。令身不安。不可心意。吹其骨节。令偻斜曲。使不端正。又不能男。人所不喜。是为三十八七日。九月不满四日。其儿身体骨节则成为人。其小儿体而有二分。一分从父。一分从母。身诸发毛颊眼舌喉心肝脾肾肠血软者从母也。自余爪齿骨节髓脑筋脉坚者从父也。其小儿在母腹中处生藏之下熟藏之上。若是男儿。背外而面向内在其左胁也。若是女子。背母而面向外处在右胁也。居苦痛臭处污露不净。一切骨节缩不得申。住在革囊腹网缠裹。岁血涂染所处逼窄。依因屎溺瑕秽若斯。其于九月此余四日。宿有善行。初日后日发心念言。吾在园观。亦在天上。其行恶者。谓在泥犁世间之狱。至三日中即愁不乐。到四日时母腹风起。或上或下。转其儿身而令倒悬。头向产门。其有福者。时心念言。我投浴池。水中游戏。如堕高床华香之处也。其无福者。自发念言。吾从山堕。投于拊岸沟坑溷中。或如地狱罗网棘上。旷野石间剑戟之中。愁忧不乐善恶之报不同若此。其小儿生既堕地。外风所吹。女人手触。暖水洗之。逼迫毒痛犹如痛病也。以是苦恼恐畏死亡。便有痴惑。是故迷愦。不识来去。生在地血恶露臭处。鬼魅来娆。痫邪所中。死尸所触。蛊道颠鬼。各伺犯之。如四交道堕肉段乌鸱雕狼各来争之。诸邪妖鬼欲得儿便。周匝围绕亦复如是。若宿行善德邪不得其便。儿已长大团哺养身。适得谷气。其体即生八十种虫。两种在发根。一名舌蝭。二名重蝭。三种在头。名曰坚固。伤损毁害。一种在脑。两种在脑表。一名蜇蛛。二名[打-丁+毛]扰。三名愦乱。两种在额。一名卑下。二名朽腐。两种在眼。一名蝭。二名重蝭。两种在耳。一名识味。二名现味。两种在耳根。一名赤。二名复赤。两种在鼻。一名肥。二名复肥。两种在口。一名摇。二名动摇。两种在齿中。一名恶弊。二名凶暴。三种在齿根。名曰喘息休止捽灭。一种在舌。名曰甘美。一种在舌根。名曰柔软。一种在上龂。名曰往来。一种在胭。名为嗽喉。两种在瞳子。一名生。二名不熟。两种在肩。一名垂。二名复垂。一种在臂。名为住立。一种在手。名为周旋。两种在胸。一名额坑。二名旷普。一种在心。名为班驳。一种在乳。名曰[孚*重]现。一种在脐。名为匝绕。两种在胁。一名为月。二名月面。两种在脊。一名月行。二名月貌。一种在背骨间。名为安丰。一种在皮里。名为虎爪。两种在肉。一名消肤。二名烧拊。四种在骨。一名为甚毒。二名习毒。三名细骨。四名杂毒。五种在髓一名杀害。二名无杀。三名破坏。四名杂骸。五名白骨。两种在肠。一名蜣螂。二蜣螂嘴。两种在细肠。一名儿子。二名复子。一种在肝。名为银喍。一种在生藏。名曰忮收。一种在熟藏。名为太息。一种在谷道。名为重身。三种在粪中。一名筋。二名目结。三名目编发。两种在尻。一名流下。二名重流。五种在脬。一名宗姓。二名恶族。三名卧寤。四名而寤。五名护汁。一种在髀。名为挝枝。一种在膝。名为现伤。一种在[跳-兆+尃]。名为铁嘴。一种在足指。名为烧然。一种在足心。名为食皮。是为八十种虫。处在一身昼夜食体

其人身中。因风起病。有百一种。寒热共合各有百一。凡合计之四百四病。在人身中。如木生火还自烧然。病亦如是。如木因体兴反来危人。如身中虫扰动不安。三十六物。假名为人。以为盖之诳惑凡愚。妄起爱念共相亲附。智者视虚安可近之。譬如陶器终有破坏。此身虚伪会有夭寿。贵贱同迷至死不知。譬如大城四门失火从次烧之。乃到东门皆令灰烬。生老病死亦复如是

又瑜伽论云。又于胎中经三十八七日。此之胎藏一切支分皆悉具足。从此以后复经四日方乃出生。此说极满足者。或经九月。或复过此。若唯经八月。此名圆满。若经七月六月。不名圆满。或复缺减。故法华经偈云

受胎之微形  世世常增长

薄德少福人  众苦所逼迫

故三昧经云。说身内火界渐增水界渐微。是故迦罗逻稠渐坚。乃至肉团。众生由此薄福。从小至大。皆受其苦

又禅秘要经云。人身三分。脐为中原。头为殿堂。额为天门

又处胎经云。人受胎时。初七日有四大。二七日展转风吹向胁。乃至三十八七日风名华。令向产门

又譬喻经云。风[亭*支]水。水[亭*支]地。地[亭*支]火。强者为男。弱者为女。风水相[亭*支]为男。地水相[亭*支]为女

又解脱道论云。人身地界。碎之为尘。一斛二斗

又增一经云。一人身中骨有三百二十。毛孔有九万九千。筋脉各有五百。身虫有八十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