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黛玉问情
415300000314

第314章

想来想,书贤妃迅速给自己的娘家写了一封书信,大致就是描述了宫中的情景。

苗古族的人看了书贤妃的书信,微微皱眉,他们自然不希望自己失势,因此就准备跟贾母好好谈谈,如此就安排的苗谷族的族长书泰也就是书贤妃的父亲跟贾母谈。

贾母此刻心中正欢呢,心想的是那贾芳春和贾晚春到底是没让自己失望,竟然这么快成了侧妃和贵嫔,想着这几日,原本门庭稀落的荣国府门口,又开始出现车水马龙,她连做梦都开始笑,因此对于书泰要跟自己见面,颇不以为然。

看着书泰,贾母直接到:“书族长,不知道你要见我,是为了什么?”

书泰看着贾母,直接道:“老太太,我们明人眼中不说假话,你们贾府是不是也太过了?”

贾母微微挑眉:“族长这话说的,不知道有什么用力,要知道我们两家素来合作的不错。”

书泰哼了一声:“你的两个孙女在宫中的风头也太甚了吧。”

贾母听了,再度笑道:“族长,这不是他们风头甚,她们有今日,全部是托了皇上的洪福,何况说起来,老身还要恭喜族长呢,贵族中可是出现了一个贤妃娘娘。”

书泰看了一眼贾母,眼中满是不悦:“老太君。后宫中的事情的确不是我们能管,但是我希望老太君明白,你那两个孙女到底不过是侧妃和贵嫔而已,希望她们能够收敛一点。”

书泰的话让贾母不悦:“族长,皇上后宫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你我说了算了,皇上喜欢宠谁就是谁,谁也不能揣摩了圣心的,希望族长明白,我们不过是皇上身边的一个小虫子,皇上喜欢做什么,不是我们能说了算的。”

贾母心中却是不屑这书泰,感觉这书泰太过分了,不过心中同样有点是得意,就算你书泰的女儿是贤妃又如何,在后宫,只要不得宠,别说是正妃,就算皇后也不能如何,因此免不得跟苗古族人有了罅隙。

书泰虽然知道贾母说的是真话,不过看贾母那得意的样子,让他心中非常的不悦,因此什么都不说,就站了起来:“既然如此,老太君情好自为之,不要以为我们就这么好说话了,不管如何,我们苗古族还不会有怕的事情。”

贾母心中不悦,对于书泰也就没了好脸色:“书族长,您这是在威胁老身吗?”

书泰冷漠道:“威胁又如何。”

贾母大怒,直接站了起来:“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如此,不说也罢。”说完转身就离开。

书泰心中自然大怒,因此直接道:“既然如此,你我两方的约定也作罢,说完也带了族人离开了。”

贾母听了这话,自然顿了一下,不过她此刻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这贾芳春和贾晚春能够一直得了圣宠,那么贾府就不怕任何人。

原本萧条了贾府此刻又开始热闹起来,贾珍贾蓉父子自然也是,虽然他们不属于荣国府,但是同时贾府中人,因此府中又出了两个娘娘,他们自然也感到了光鲜。

书贤妃得到自己的父亲无功而返的消息后,对于芳妃和晚贵嫔更加的恨,但是如今她根本就不能说什么,因为如今在宫中侍寝最多的就是这一对姐妹。

好在她们如今还没有传出有身孕,不过即便如此,这书贤妃还是很担心,这么频繁的受宠,总有一日是会有喜的,因此玉牙一咬,心中决定,不管如何都是不能让她们姐妹有身孕的。

书贤妃让人买通了一个御膳房的太监,在她们姐妹中下了藏红花,这藏红花服下,若是有身孕的,自然会小产,若是没身孕的,吃多了,以后就再也不得有身孕了。

可不想,那贾晚春吃了后当夜就喊肚子疼,结果一查发现贾晚春竟然有了一个月身孕,但是却被小产了。

当然这一点圣华剡是大怒,只让人查,结果查出来是是书贤妃做的手脚,圣华剡自然生气,直接将书贤妃贬为才人,打入冷宫,又为了安慰晚贵嫔,直接封她为德妃,而当然贾芳春也升了,就成了贵妃,并且还下了圣旨,贵妃和德妃将在两月后省亲贾府。

贾母如今每天的笑得合不拢嘴,虽然凤姐的不辞而别让她恼怒了很久,不过如今,她又开心了,因为芳贵妃和晚德妃的得宠,一门出了两个正妃,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开心的。

所以贾母得到两个月后两个正妃要省亲的事情后,高兴之余自然开始准备,但是省亲可不是寻常事情,当初元妃省亲可以想象家中花费了多少银子,如今只怕又要出了,不过想起将来府中的荣耀,因此花点久花点。

贾母跟贾政商量:“如今只有两个月时间,因此要重新建造省亲别墅是不可能了,因此我们如今只能修整那大观园。”

贾政迟疑道:“这样做好吗?”

贾母无奈道:“这也没法子的,时间太短,若是到时候不能完工,反而惹了贵妃娘娘和德妃娘娘不快就不好了。”

贾政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就让人重新整理那园子中的一切,园子中住的人暂时都撤离出来。”

贾母点了点头:“宝玉还是让她们主碧纱橱吧,珠儿媳妇母子就让她们搬到茶荼院,其他几个原本在园子中的姨娘什么的都搬到梨香院吧,这样那园子就空出来,然后再找人整理了,里面的花草树木该换的就换掉,虽然园子不能重新建,但是也要给娘娘们崭新的感觉,那暖香坞就让人重新打扫布置,里面的东西别动了,毕竟那是娘娘她们住过的地方,潇湘馆是第一公主住过的地方也别动了,其他的都动了吧。”

贾政点了点头:“是,我明儿就去找人准备这些去。”

贾母听了深深舒了口气:“这么多年了,自从元贵妃娘娘去了后,我们府中的人一直被人看不起,如今总算又有了希望了,又有了两个娘娘,真正是府中的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