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4155600000038

第38章 艺术篇(2)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枠一课时,教师一连抛出两个问题:一边是大名鼎鼎的将军,一边是普通的小姑娘,他们怎么会联系在一起?一边是抗日的英雄,一边是侵略者的后代,他们又怎么会联系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导入,学生自然会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樊林霞,2010 )

悬念激趣式导入

导入时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这样,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烛之武退秦师枠时,就用“三十六计”来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导入新课的,问学生:“本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来设置悬念。在教学枟诗经· 氓枠枟孔雀东南飞枠等课文时,说:“女主人公聪明美丽,勤劳贤惠,那么她们究竟因何而被休弃的呢?”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并结合枟礼记枠中的古文化知识“女子七弃”及有关事例,展开讨论,从而进入到对本文积极而深入的学习。

串联照应式导入

串联,是指所要教学的内容和以前所学习过的一些内容串联起来,让学生看到之间的联系,而引起对新教学的内容的重视。照应,是指用将要教学的内容,和以前学过的内容、或存在的问题、或接触过的知识相照应。串联、照应可以提示学生对新课的注意,引起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内容的回忆。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洵的散文枟六国论枠时,结合已学过的枟过秦论枠和枟阿房宫赋枠进行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贾谊的千古鸿文枟过秦论枠,这篇文章气势磅礴,汩汩滔滔,论述了秦王朝的什么过失呢?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师:我们今天再学一篇有关秦国的文章枟六国论枠,大家可思考两篇文章在主旨、写作目的和创作角度上的有何异同。

面点过渡式导入

“面”,是指所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这个面可能是由学生过去学习所获得、可能是通过自己的阅读形成、可能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构建;“点”是教学过程所需重点教学的知识点。学生学习知识是由点到面的积累,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变。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念奴娇· 赤壁怀古枠时,这样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涌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文豪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枟念奴娇枠,让后人传唱。”

故事吸引式导入

在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有趣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拿来主义枠时,这样导入:天津有位作家叫冯骥才,他访问法国时,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成功,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这时学生就想知道“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趁热打铁地导入课文内容。

对联引入式导入

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于它,学生知道得不多,但都很想了解,教师如果抓住学生的这一求知欲,进行适当的引导,便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记念刘和珍君枠时,则用对联导入:“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依闾,亲朋盼信;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惊耳,弹雨淋头。”学生读了对联,会兴趣倍增,对于对联中所描绘的悲惨命运深感同情。然后再说:“这副对联是周作人先生为纪念在‘三· 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刘和珍和杨德群两人而作的对联,周作人对两人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对当时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深刻揭露。对于两人的遭遇,鲁迅先生也拿起他那匕首般的笔,写下了这篇枟记念刘和珍君枠。”根据对联,学生理解文章就方便了很多。

背景激情式导入

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文本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例如文章中涉及的一些内容,或是作者的身世背景资料等,这样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又向学生提供了背景等材料,绝不是让学生“戴着脚镣跳舞”,而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一种解读文章的方式。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枙张中丞传枛后叙枠时,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介绍张中丞其人、其事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详细地介绍张巡领兵援助睢阳与太守许远共同守城直至壮烈牺牲的情节,肯定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这位英雄人物,这样就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丰富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原历史,进而更为客观全面地了解张中丞及其事件背后的深远政治意义。事实上,学生只有了解到睢阳保卫战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认识到张巡、许远坚守睢阳的功劳,从而更为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只有了解了韩愈写作该文的现实针对性,才能理解其伸张正义、赞颂英雄和打击邪恶、斥责小人的主题思想,进而体会韩愈为人耿直、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联系生活式导入

教师要有敏锐的视角和开阔的视野,留心学生关注的焦点话题,并能信手拈来,认真提炼。这样的开场白,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能顺理成章地从课内向课外拓展,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真正地和课外联系在一起。(练奕君,2010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桂平镇城西小学的谢燕萍老师在教学枟画枠时,则采用了联系生活导入的方式:同学们,平时我们看过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的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要求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1)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2)如果水从山上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3)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开门见山式导入

教师运用简捷、明确的语言直接向学生提出学习课题和教学目标,以及学习的主要内容和程序,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的导入方法。可以配合实物教具、多媒体或以实验反应来完成。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性质活泼的氧气枠时这样导入:师:大家看到过建筑工地和医院里用的大的氧气钢瓶吗?这些钢瓶中的氧气又是怎样得来的呢?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性质活泼的氧气,先理解氧气有哪些性质,再学习实验室里制得氧气的方法,我们将从所用药品、反应原理、制气仪器装置与操作、气体收集方法及原理几方面系统地学习。(王春,2011 )

援引诗词式导入

诗词语言精练、生动、优美,学生喜爱朗读、背诵。因此,利用学生易懂或熟识的诗词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枠时,先说道:“在红军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以雄浑的笔触和凝练的语句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诗篇,它和震惊世界的长征一起永垂千史,光照人间,这就是枟七律· 长征枠。”之后高声朗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由此导入新课,就很快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了红军长征这一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巧用时事式导入

用与本课直接或密切相关的时事(当今社会上发生的,学生关心的现实事件,包括媒体上的新闻)进行导入,能够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产生历史与现实生活的亲近感。还可利用热点问题进行导入。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祖国统一的浪潮枠时,这样导入:播放香港回归的实事资料,老师问:“这是什么事件?”学生很容易回答:“香港回归。”之后,课件展示香港由三部分组成,老师又问:“这三部分是如何被英国殖民者一步步侵占的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有了答案。”

联系现实式导入

现实生活是学生直接生活的空间,与学生距离最近,因而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由现实生活的实例导入,学生会更爱听更容易接受。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枠时,用轰动全国的红心鸭蛋(苏丹红)这一典型案例来导入教学,因为学生离开学校就会接触社会,直接或间接都会成为消费者,这就使得学生更加关注这一案件,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这样既做了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安心,又运用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热情,调动其积极因素,投入课堂学习。

再现史实式导入

学生喜欢看电视,可利用多媒体放映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视频,再现当时历史画面,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甲午中日战争枠时,在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进教室,观看电影枟甲午风云枠中的“黄海战役”片段,看完片段后,教室非常安静,教师开始与学生进行问答交流:“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的是什么电影?”“枟甲午风云枠。”“它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从刚才的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什么?”“中国失败。”“那么,中日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又是怎么样爆发的?中国为什么会失败?这场战争的失败又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学生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

创设情境式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法是一种非常能引人入胜的方法。创设情境还可以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把学生带入所要讲述的历史环境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枠时,上课后,首先用录音机放出了枟松花江上枠这首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如泣如诉带着满腔悲愤的音符如潮涌出,伤感的心情立即充溢了每个学生的胸膛,音乐已经把每个学生的思绪带回到了那段耻辱的岁月。“这首歌反映了当时什么事变呢?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个事变说起。”随后,出示课题。(宋鸿雁,2011 )

趣味游戏式导入

教师把游戏活动引入课堂中,使课堂气氛活跃自然。通过游戏减轻学习压力,解放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创造力,让儿童通过游戏认识事物、丰富知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位教师在美术课堂上,有意识地寓绘画于游戏之中,促进儿童绘画的积极性。在教学“三原色和三间色”一课中,为帮助学生能牢记三原色和三间色,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先发给学生一些用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纸剪成的小动物,让学生认准自己手中的小动物是什么颜色。游戏时,再让手拿间色小动物的学生找一找哪两位同学手中的颜色可以调成自己这种间色?找准了,他们就是自己的朋友。(龙湄,2005 )

音乐感染式导入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用音乐导入新课,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春枠时,先给学生播放了枟春天来了枠这首古筝名曲,让学生沉浸于春天的美景之中,然后,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的阅读之中,从而使学生真正“乐”学。(梁国鸿,2011 )

标新立异式导入

所谓标新立异,是指具有独创特点、有新意。标新立异式的导入,是指导入者采取一种新颖的,别出心裁的,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导入教学,取得一种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一位教师在教枟项链枠时导入:一次上晚自修,突然“滴滴滴”手机响了,一看,是一则短信:“偶然与你相见,你双眼对我放电,遇此尴尬场面,我的站姿不敢改变,想用视线与你划清界限,你竟张嘴有吻我的意愿!我的妈呀!”我故意戛然而止,有个大胆的男生喊:“哪个男孩这么大胆子?”(众生笑)我笑了,说:“你上当了!谁家的大狼狗没拴铁链!”(众生爆笑,那男生害羞垂头)我紧接着引入正题:乍一看短信,我们感觉肯定是恋人初见呢!但最后才知原来是看见狗了!回头想想,它的确没有戏弄我们———人家又没说是“人”,只是我们凭自我感觉罢了。所以,这就叫(学生答:预料之外、情理之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经典作品———枟项链枠。

妙改标题式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妙改标题,形成标题的相对新异性,定能引起学生高度关注,使之情趣盎然。标题被称作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作为课堂的标题自然也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