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4156800000043

第43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制作(7)

(新闻观察员 白岩松)我觉得我们可以对四川灾区捐款和捐物,但是不要捐赠太多的道德感。因为我们捐赠的很多道德感,其实也仅仅是我们在言语方面赋予的,不一定是在我们内心真的赋予的。如果这种道德感捐得多了的话,我觉得四川灾区整个重建的过程将举步维艰,然后手足无措、寸步难行。

【解 说】面对这样的说法,有网友认为,不管怎样,在地震边上建立娱乐场所,都是对地震死者的不敬。震后的废墟是人们悲痛、伤心之地,是逝者亲人和家属缅怀的地方,在这里建娱乐场所,是在遇难者遗体上娱乐。还有网友认为,娱乐场所可以建,但位置总不至于非要选在地震废墟旁边,这会让人觉得中国人太不尊重历史,太不尊重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的亲人。更有人以美国“911”灾难为例。试想想,如果在美国“911”原址建设娱乐场所,美国人会怎么看?面对质疑,总经理戴军也向我们表达了他的态度。

……

【解 说】不过,也有很多网友对此表示支持,认为逝者已去,活着的人还得生活,自力更生,不管做什么,都是对逝者最大的安慰,没有必要拔高主题。有网友也分析说,如果CS基地的建立,能够实现以较小成本发展当地旅游业,并因此改善当地人的生活,就是好事一桩。再说了,每个人都有娱乐的权利,为什么四川人不能。

……

(白岩松)我肯定是前者(赞同建立CS基地),肯定是赞同的角度。另外还有一个,你必须去解释。其实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标题阅读时代,一个非常言简意赅的,但是有可能跟真相又不符的标题,会吸引住很多人的注意力,大家已经没有兴趣和耐心去详细读里头的内容。那好了,会起一个非常显著的标题,“地震废墟旁边建游戏基地”,可是事实是什么?刚才我觉得戴军说的都好,大家去四川的时候,四川整个的西部地区受地震的影响非常大,从某种角度来说都叫地震废墟,那是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了?如果我们说工厂建在那儿是合理的,一个这样的吸引大家的旅游场所就不可以吗?更何况我专门去看了一下,它旁边的景区损毁比较严重,但是它这片在地震之前就跟四川登山协会签了协议了。而且它受的损毁很小,植被保存的也很小,那么在这次建这种游戏基地的时候,它都是用激光代替发射,而不是实弹,对环境的污染也都很小,不存在遇难者的遗体等很多因素,有什么不能建的吗?如果它要是不合法,或者不合常规,没经过审批,等等,那不该建。

……

(白岩松)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还是应该让四川人,让灾区人自己去作决定,只要他不违法,在道德方面不触犯更多人的底线。其实我觉得这件事情,反对者可能也有很多的误解,也有很多的不理解,看了一眼标题,声音就出来了,看完之后就出来了。另外可能也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比如说大家不知道有一些不理解会严重到什么地步,我专门抄了一段,其实我很担心。比如说有朋友就会写道,你允许在你家祖坟旁边开妓院吗?很严重了,他自己都觉得这句话不妥,对了,你允许在家门口盖公共厕所吗?然后面对死了八万人,你好意思在埋葬他们的废墟旁找乐吗?其实你没觉得他已经过分严重了吗?他直接把这件事情,好像它就建在了八万遇难者的旁边,废墟的旁边。接下来最后一句话,你就是想挣钱,说粗俗点,你就不怕生个儿子没什么什么,我就不好再引述了。我非常担心,替有这样想法的人担心。

……

(白岩松)而且有一种很可怕的情况,这片地如果继续荒着,没人说什么,所有的人都在愁眉苦脸,祭奠自己所有遇难的亲人,没人说什么,难道不该说什么吗?今年的春节我是在四川过的,其实彭州离成都只有80公里,看到成都很多人在打麻将,所有的餐馆生意非常好,然后锦里、宽巷子、窄巷子人山人海,大家的笑容很多,我非常感动。我很佩服四川人,包括在地震灾区的时候,我们也去都江堰,这次比如说也去都江堰,也去青城山,旅游车专门会在都江堰损毁严重的地方给大家绕一圈,车里都很肃穆。然后地震的时候我去,就已经看到有人在吃、喝,也会有笑容,我拥有的感觉是感动,四川人太棒了,而不是相反。

……

(白岩松)我们有权利要求很多,你比如说我们有权利要求房子得给我盖结实点,因为这里有我的钱;我们有权利要求规划请科学合理一点,因为这有我们的一份责任和期待在里头;我们有权利要求整个我们捐出的钱流向要清白,使用要合理,因为这是我们捐的钱。但是你发现我们所有有权利要求的都是很多的职能部门,你必须去把这件事情做好,但是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在那儿进行正常的一种生产经营活动。

唐山现在已经全新地站起来了,也许在很多建筑物的底下曾经有人倒下,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我觉得看到今天如此现代化和发展非常好的唐山,不正是对埋葬在这个城市里的很多逝去者最好的一种安慰吗?漂亮的唐山就是一座墓碑,一座纪念碑,是对所有逝去者最好的一种纪念,越漂亮越好。四川灾区同样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要求的特别多了,他会不会手足无措?几年前我去采访台湾的证严法师,就是慈济的,他们做的很重要的活动,包括骨髓移植等都是从他们那边过来的。证严法师就对所有的志愿者有这样的要求,当你帮助完别人的时候,要对别人说“谢谢”,要对被帮助者说“谢谢”,你没有权利要求被帮助者对你说“谢谢”。我觉得我们在做很多类似活动的时候一样如此,我们在捐献很多东西的时候,不要顺手再捐出去一副枷锁,也让对方套上:你要学会感恩,你得按照我的道德标准去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可是平常生活中,我们是用很高的道德标准在要求自己吗?不是。

……

其中,无论是白岩松对于建立真人CS基地环境的真正说明,还是对四川人民生活现状的阐释,列举唐山人民生活的例子,都是作为评论员反驳对方论点、并建立自己观点的反证论据。

3.归谬法

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

在驳论中,应该视对方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为三位一体的结构,只要驳倒其中的任何一点,其余部分就会引起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连锁反应,从而使对方整个论证过程不攻自破。

(三)逻辑方法的运用

范荣康曾说,“不管新闻评论有什么特殊性,作为一种议论文体,它的论证过程,也就是逻辑推理过程”。所谓逻辑推理,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所作出的抽象概括的反映。逻辑推理既是一种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一种逻辑论证手段。它通常在驳对方论证逻辑错误时,可以揭露对方论证时出现的循环论证的错误;也可以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偷换概念;还可以揭露对方的论证违反推理规则,即论据不能推出论点。具体说来,在电视新闻评论的论证中,通常使用的逻辑推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直接推理。直接推理是指由一个直言判断前提推导出另一个直言判断结论的推理。

演绎推理,也被称为三段论推理。是指以一个共同概念为中介,把两个直言判断联系起来,从而推导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即一类事物的全部是什么或不是什么,那么,这类事物中的部分也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在具体的评论实践中,演绎推理方法主要表现为引证法,即用已被证明的、公认的道理、原则或理论,来论证未被证明的、个别的、具体的论点和道理,也就是用大道理来论证小道理。那么,在驳论过程中,如果能驳斥对方演绎推理过程中大小前提不真或大小前提缺失,对方的结论自然也就站不住脚了。另外,要驳斥对方的演绎推理,除了驳斥对方的前提不真之外,还可以驳斥对方的前提缺失,同样可以达到驳倒对方的目的。

归纳推理,是指由个别或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导出一般性知识结论的一种推理。在具体的评论实践中,归纳推理方法主要表现为例证法,也就是通过列举典型的具体事例,来证明自身的论点。但如果对方列举的事例与要论述的论点之间是互相矛盾的,那么,这个论据则违反了不矛盾律的要求,不但不能够有力地证明自身的论点,反而授人以柄,成为对方攻击的靶子。

类比推理,是由两个事物的某些相同属性,进而推导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可能相同的一种间接推理。

案例

《今天的老人,明天的“我”》

(主持人 王跃军)您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1+1》。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是传统的爱老、敬老的日子。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我们想更不应该回避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当中的一些弱势群体,首先我们先来看一段片子。

……

【解 说】根据民政部的统计,在我国目前失能老人已经达到940 万,而如何照顾这些老人、让他们安度晚年,也成为困扰千万个家庭的问题……

(北京市四季青养老院院长 刘中丽)那么在这个楼里登记的老人已经有1 000多人,那这个(安排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现在目前我知道的已经有排(队)三年的时间,还没有进来的老人。

……

(白岩松)你知道我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呢,我首先看到的不是可怜、同情或者说福利机构的欠缺,我首先看到的是羡慕。为什么这么说?片子一开始的史大爷,他病了之后会有五个女儿辞职来到他的身边,请问你我将来有可能吗?我们这一代人将来的局面就是四个老人病在里头,外头两个儿子或者媳妇,两口子在那儿哭,不是不孝顺,是没有能力,这是第一种局面。第二个要羡慕的是刚才的老两口,人家夫人都78岁了,但是老两口能相濡以沫,一直走到现在,你想象一下还有相当多的是单身的老人们,那么他们的局面会更悲惨。所以我用“羡慕”这样一个词其实在提醒我们自己、提醒这个社会,如果我们今天不能做好很多事情的话,将来让这些羡慕的局面是不会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发生的。因此,如何善待今天的老人,关系到明天我们将得到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的照料,所以千万不能冷漠,冷漠今天的老人就是冷漠明天的我们的自己。

……

(白岩松)首先有一个数字,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里,是居家养老,“养儿防老”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目前在中国99%是居家养老,只有1%是社会养老。(这是)两个因素造成的,第一个,社会从观念上来说,不太接受,啊,有孩子送出去养了,孩子不孝,后面戳脊梁骨,即使真不孝也要装孝,对吗?这是第一个原因,观念。第二个经济能力,你想想,包括农村在内,我们这么广泛的,这么多的老年人,现在有多少个(子女)有经济能力能把老人送到社会性的福利机构里,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第三,社会福利机构虽然在快速地发展,但是跟不上需求。我们来看这样的一个数字,老年性福利机构,你看到2005年的时候,我们全社会拥有多少张床位。到2005年的时候,在城镇有41万张,在农村有89万张,然后住养了多少人呢?到2005年的时候,连农村带城镇加起来108万,全国多少老人啊,其实我们现在都知道,我给大家看这么一个数字,大家可能感触就更深了。到现在为止,咱们国家超过60岁的老人已经占总人口的12 .79%,也就是1 .62亿60岁以上的老人。刚才我们说了,全社会的福利机构才能解决108万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杯水车薪。所以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这样一种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