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4156800000005

第5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概述(5)

【口 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杜甫的期盼。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堂堂的博士还得蜗居于斗室,我们这个时代真是辜负杜甫老先生的厚望了。那么到底有什么办法遏制房价呢?首先是我们的政府要确实负起责任,要积极干预楼市。比如最近热议的土地出让金全归中央、炒房收益征80%重税等措施;再如政府要切实监控楼房的销售、二手房买卖等各个环节。其次要大量推出经济房和廉租房,跟市场争价,只要供需趋于平衡,“炒”的市场就会自然消亡。另外还要制定有益楼市健康发展的土地政策和货币政策等。虽然稳定房价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只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真正齐抓共管,房价这匹脱缰了的“野马”最终会得到驯服,并回归理性。我们相信到那个时候,在现实生活中,再也不会听到刚才《蜗居》电视剧中,那女人凄厉的哭声了。谢谢收看本期节目,再见!

(作者:陈振仕,杨育彦,金道武;温州广播电视台;2009年12月28日。)

二、评论视角的选择

视角,通常是指人们认识、分析、探索事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视角,就是指探究新闻事实、表达意见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同一新闻事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便会得出不同的观点。在确保评论视角的正确性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选择独家视角,注意视角的新颖性。在新闻媒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元化、新闻信息越来越丰富的时代,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对新闻事件进行简单的信息接收。一个新闻事件,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新闻事件的发生,除了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受众更关心的是对新闻展开深度解读的信息,他们希望通过解释性信息的接受可以直接指导现实生活。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背景是什么、事件会有什么发展趋势、对今后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媒体对事件持什么态度、观点,这都属于新闻解读性信息的范畴。其中,媒体对事件持什么态度、观点,观点的正确性、独到性关系到其新闻评论是否能发挥舆论功能以及能发挥多大的舆论功能的问题。广播电视记者要对新闻源进行不断思考,从深度挖掘,从而通过独家的新闻评论视角来有效提升媒体的舆论引导力量。诚如我们前面所强调的,视角的新颖性必须建立在视角的正确性基础上,不能为了追求其新颖性而进行错误的是非、真伪、善恶评价。

第二,选择民生视角,注意视角的平民化。新闻评论的功能除了监督、引导舆论之外,还有服务大众、缓解社会矛盾的功能。因此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视角的选择还要注意从民生出发,尽量做到平民化。怎样做到民生视角的选择呢?这就要求记者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受众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来选择评论的视角,渗透对受众的人文关怀。具体来说,就是新闻评论要在新闻内容、主题的选择上持平民立场,倾向于针对同平民利益密切相关、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加以评论。在论述方式上,注意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从过去追逐发展的大效益、大场面、大意义等所谓的宏观角度转换到关注民众生活点滴的微观角度,站在百姓的角度说话。在语言表达上,采用一种平民能够理解的通俗形式。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平民化也不能一味地为了取悦于受众而丧失了评论的严肃性。

第三,选择时代视角,注意视角的现实性。时代,是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时效性是新闻评论的本质特点之一,因此在评论视角的选取上要注意紧贴时代,使观点具有现实针对性。

第四,选择本土视角,注意视角的贴近性。新闻评论视角的本土化就是要对本地信息进行深层挖掘,对外地信息进行本土化解读,以及采用适合本土受众口味的方式进行评论。新闻评论视角的本土化倾向既是社会转型和受众需求重心变化的原因,更是媒体争夺细分市场的结果。通过对新闻评论视角本土化的探索,可以使节目加强与受众、与实际问题、与生活的贴近性,提高节目的可视性和亲和力,更好地实现广播电视评论的社会功能。

要找到一个好的评论视角,要求记者能够进行深入的采访,人们要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必然会碰到一个观察和反映事物角度的问题。仅就事物的角度而言,一般事物都有多种多样的角度。在这些角度中,有的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有的只是反映那些非本质和非主流的东西。而能反映事物本质和主流的角度也不是单一的,它们有的是显著的,有的则是隐蔽的。这就需要我们去认识、把握和比较,从中选择最好的角度。而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就需要对客观存在的新闻事物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采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掌握来自各个不同方面的大量的新闻素材,为选择最佳的评论视角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要进行周密的思考。思考是一个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分析,将采访得来的大量的新闻素材进行整理、加工和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在正确、全面、深刻地认识新闻事物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各种各样的新闻角度中去选择最佳角度。

这里需要补充强调的是,各个媒体在进行视角的选择时,还要考虑到自己媒体的定位。这是因为,新闻视角凸显着媒体的风格定位。不同的媒体因其服务对象和市场需求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风格定位,这就使得媒体在报道同一新闻时,必然要选择符合自己风格定位的新闻视角,从而有别于其他媒体。另外,新闻视角体现了媒体的价值诉求。一个事件或事实在成为新闻前,要经历采访、写作、编辑制作三大流程,在这一流程中,如何对大量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判断,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而新闻视角就是各媒体不同新闻价值观最直接、具体的体现。

三、视听结合与评论的形象化

借助电子技术手段,通过独特的声画符号系统建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表述方式,显示了强大的传播效果。这种效果主要是通过“形象化”来达成的。下面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谈谈上文我们提到的关于广播电视媒体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独特的传播特色,能动地运用新闻评论这一共用体裁来发挥其评论功能的问题。

(一)要运用好声音元素

首先,用好同期声。同期声是指新闻现场的人声或自然环境中的声响,它能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和现场氛围,在还原现场气氛、增加信息量上具有其他视听元素不可替代的作用,生动地运用同期声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媒体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增强节目的真实感、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2008年4月7 日,来自云南省的张光泽父子俩途经25个省,行程5万多公里,沿途以自己的方式宣传奥运。他们来到营口后,记者前去采访报道。年近九旬的父亲与放弃工作的儿子,卖掉房子,贷款30多万元,为的就是这次“全国之旅”。乍看起来,他们的行为有点难以让人理解。面对镜头,父子俩说出了心声,说出了别人无法体会到的感受。这些感受只有用同期声的方式表达,效果才能达到最好。

再来看某期节目的同期声运用,新闻报道的是时任总理温家宝视察农村的情况,总理的亲民形象通过同期声表现得淋漓尽致。

(温总理)地里今年能收多少?

(农 民)有些话不好说。

(温总理)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农 民)我家种100 多亩地,每年1 亩地平均交100 多元。

(温总理)你说个具体数?

(农 民)要交115 元。

(温总理)像你这样,农业收支相抵还欠钱的,100户当中有多少户?

(农 民)百分之四十。

(温总理)(惊讶的表情)有百分之四十?

(农 民)是的,比我不如的还有。

其次,用好典型音响。典型音响是指在重大或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采访中,对突出、强化、升华主题有重要作用的录音素材,是直接体现主题,代表事物个性的音响。利用好典型音响要求作者不要公式化运用音响。比如说到农业丰收就用割麦机的隆隆声,说到学校就用学生琅琅的读书声,说到铁路运输就用火车的轰鸣声,这样的公式化音响使音响失去了它应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还要注意,评论中的音响往往只是事实的一部分,一般不能成为完整的论据,不能代替论据的语言表述,因此,音响和语言表述应是相互补充、有机结合的。作者只有把那些在现场捕捉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生动鲜活的典型音响配以精当客观的语言表述,才能再现新闻事件的是非原委和新闻人物的音容笑貌,使所要进行的报道和评论形象化、立体化,使人听了如临其境,从而增强评论的可信性和感染力。

再次,重视多元评论主体的互补。相对于平面媒体,有声媒体更便于与受众进行直接交流,贴近受众,亲近自然一度是广播电视节目追求的第一目标。主持人(或记者)取代播音员正是提升亲和力的一种有效尝试。主持人的点评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点评的内容是主持人(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准确把握及对社会现实情况的深入了解,也是主持人(记者)语言个性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同时,一些权威嘉宾的点评也会加大节目的评论力度,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节目改版后把权威嘉宾直接请进直播间,对最新发生的时事新闻做出现场点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在节目中增加了电话连线权威专家做及时点评的内容,这些尝试都取得了很好的收听、收看效果,增加了节目的权威性和厚重感,取长补短,使有声评论化弱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