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药储存与养护
4157500000021

第21章 现代中药养护新技术(3)

3)自然降O?。

所谓自然降氧(O?),是在密闭的条件下,利用中药本身、微生物、仓虫等呼吸作用,使含O?量下降,CO?量上升,造成霉菌和害虫的恶劣环境,在缺O?状态下害虫窒息死亡,微生物受到抑制,从而达到安全储藏中药的目的。采用这种方法养护中药,投资少,方法简便,不仅能防虫防霉,也能达到良好的杀虫效果。据成都药材站试验,在当地4—6月对药材进行密封6~10 d以后,O?浓度可降到12%~14%;15~20 d以后,O?浓度可降至3%~5%;40~60 d时,O?浓度低达1.2%~2%,效果很好。

采用自然降O?法的降O?浓度、降O?速度,取决于被养护对象、密封体积内的温湿度和密闭性能等。情况如下:

①植物类药材比动物类药材降O?快,植物药材中的果实和种子(包括有的种仁)比其他植物药材降O?快,这是因为果实种子的胚呼吸耗O?之故。

②新药材比陈药材降O?快,是因为新药材比陈药材呼吸作用强之故。

③含挥发成分药材比其他药材的降O?速度也快。

④含H? O量高的药材比含H? O低的药材降O?快。

⑤密封体积内,温度高、湿度大比温度低湿度小的降O?快。

以上说明,自然降O?的养护对象,以植物药材、新药材、果实和种子类药材为好。自然降O?的具体方法和要求,以六面帐的密封效果好,罩帐密封药材堆垛以后,先抽气使薄膜紧贴堆垛,使其自然降O?。制帐、罩、密封、抽气等具体操作方法如前述。

气调养护有哪些优缺点?应注意什么问题?

7.3 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

7.3.1 概述

远红外加热干燥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养护新技术。干燥的原理是电能转变为远红外辐射出去,被干燥物体的分子吸收后产生共振,引起分子、原子的振动和转动,导致物体变热,经过热扩散、蒸发现象或化学变化,最终达到干燥的目的。药材、饮片及中成药均需要干燥,干燥则要消耗大量电能,采用远红外干燥可以节电20%~50%,效果很好。

7.3.2 应用效果及优点

近年来利用远红外线对原药、饮片的烘干,对丸散膏丹等的脱水干燥及消毒,对糖衣片的烘干以及药瓶的干燥消毒等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应用。远红外干燥与日晒、火力热烘或电热烘烤等法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干燥快,脱水率高

干燥时间一般为近红外干燥的1/2 ,为热风干燥的1/10。物料内部温度上升极快。例如,热风干燥饮片为6~8 h,水泛为6~10 h,而远红外干燥时分别只需10 ~20 min及16~20 min。又如,电热烘箱(箱内温度80 ℃)对饮片女贞子、党参、菊花干燥20 min,脱水率分别为5.05%,5.78%,8.86%;而用远红外线烘箱干燥为10 min,脱水率分别为6.55%,4.88%, 4.36%(菊花烘干时间为5 min )。

2)提高药材质量

远红外干燥可做到表里同时干燥,避免原加热方式的外焦内湿现象,而且药物是在密闭箱内进行干燥的,受大气中杂菌污染的机会大为降低,具有较高的杀菌、杀虫及灭卵能力。例如,开胸顺气丸用热风干燥含有杂菌400个/g;若用远红外干燥则含170个/g。同时,避免了火力烘干烟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对药材的污染,有利于储存。

3)节能省电成本低

远红外加热干燥比电热丝加热干燥至少节约电能达50%以上。如糖衣回转锅内将电热丝改用远红外辐射加热,节约电能可达75%~100%,成本也随之降低。

4)设备简单造价低

远红外干燥的烘道一般可缩短50%~90%,干燥机与热风烘房相比占地面积小,设备结构简单,管理维修方便。

5)有利自动化,减轻劳力

目前,使用的热风烘房质量无保证,劳动强度大。若采用远红外干燥机,可使加料、干燥、出料全部机械化,又不受气候的影响,既减少人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诚然,远红外干燥也并非万能。例如,凡不易吸收远红外线的药材或太厚(大于10 mm)的药材,均不宜用远红外辐射干燥。

7.4 微波干燥养护

7.4.1 概述

中药微波加热干燥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微波是指频率为300~300 000 MHz、波长为1 m~1 mm的高频电磁波。目前,我国生产的微波加热成套设备有915 MHz和2 450 MHz两个频率。微波干燥实际上是一种感应加热和介质加热,药材中的水和脂肪等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能量,并把它转变为热量。微波加热设备主要由直流电源、微波管、连接波导、加热器及冷却系统等组成。

7.4.2 应用效果

经试验,夜交藤、山药、生地、草乌及中成药安神丸、脑立清等用微波进行烘干效果较好。一般比常规干燥时间缩短几倍乃至百倍以上;药材中所含的挥发性物质及芳香性成分损失较少。微波干燥既不受燃烧废气污染的影响,又能杀灭微生物及霉菌,具有消毒作用,可以防止发霉和生虫。据研究,用微波对中成药灭菌,无论是水丸、浓缩丸、小颗粒、散剂均有一定的效果。尤以水丸、浓缩丸效果最为显著,如开胸顺气丸、参苏理肺丸、风湿镇痛丸、止咳定喘丸等药物经微波照射3 min 30 s后,灭菌率达90%以上。另外,接种到散剂内的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微波加热2 min 40 s后,全部杀死。微波灭菌同物质的性质及其含水量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水能强烈地吸收微波能,故含水量越高,吸收的微波能越多,产生的热能越大,灭菌效果就越好。因此,水丸、浓缩丸的灭菌效果较好。

又据南京中药厂等报道,将含水量从80%烘干到2%,微波加热为热空气加热所需时间的1/10 ,灭菌效果好,对药品稳定性无影响。在试验中,乌头粉(含水量14.6%)、石斛夜光丸(蜜丸,含水量16%)经微波加热5 min,含水量分别降低到5%及10%,即粉末干燥仅需5 min,蜜丸也只需5 min,而用110 ℃烘箱干燥需时67 min,可提高加热速度5~12倍。另经频率为2 450 MHz的微波灭菌,中药样品的含菌数比未照样品降低81倍,比烘箱干燥灭菌降低28倍,故高频率的微波灭菌效果很好。又对乌头粉、甘草粉、穿心莲碎叶经微波加热后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说明其有效成分生物碱、内酯、甘草酸等对微波加热均稳定。

7.4.3 微波干燥的优点

1)干燥速度快、时间短

因微波能深入物料的内部,不是依靠物料本身的热传导,故只需常规方法的1/10~1/100时间就可完成加热过程。

2)加热均匀

由于微波加热不是从外部热源加进去的,而是在加热物内部直接产生,故尽管被加热物料形状复杂,加热也是均匀的,不会引起外焦内生、表面硬化等现象。

3)产品质量高

由于时间短,水分吸热量大而排出,物料本身吸热量少,不会过热,因此能保持原有的色香味,有效成分破坏也较少,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且具有消毒、杀灭虫霉的作用。

4)热效率高

由于热量直接来自干燥物内部,因此热量在周围大气中损耗极少。

5)反应灵敏

常规的加热方法如电热、蒸汽、热空气等,达到一定温度需要预热一段时间,而停止加热时,温度下降又需较长时间。采用微波干燥在开机5 min后即可正常运转,而且自动控制容易。

7.5 气幕防潮养护

7.5.1 概述

气幕也称气帘或气闸,是用于装在药材仓库房门上,配合自动门以防止库内冷空气排出库外、库外热空气又侵入库内的装置,进而达到防潮的目的。因为仓库内外空气不能对流,这就减少湿热空气对库内较冷的墙、柱、地坪等处形成“水淞”(即结露)的现象,从而保持仓储药材的干燥,防止中药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