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药储存与养护
4157500000027

第27章 中药虫害与防治(2)

3)与空气的关系

空气是由多种气态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按体积计算,O?(氧)占空气组成的21%;N?(氮)占78%;CO?(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约占0.97%。

仓库害虫同其他的生命体一样,其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以及它的繁殖都离不开氧。氧是害虫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害虫在低氧的环境中呼吸加快,对有机物分解不完全,缺少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气门关闭停止取食,麻痹昏迷。低氧程度严重仓虫死亡,低氧时间长仓虫死亡。气调养护法、自然降氧法、低氧低药量养护法等,就是利用低氧环境促使害虫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直至死亡。一般情况下,当密闭环境下氧的浓度降到1%~2%时,一定时间内绝大多数仓库害虫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9.2 中药虫蛀的主要原因及检查

9.2.1 中药虫蛀的主要原因

虫蛀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氧气、中药成分、中药含水量等有密切关系。中药的化学成分是引发虫害的根源:中药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油、淀粉等成分,这些成分是害虫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是害虫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基本生活条件,也是影响其发育快慢、繁殖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山药、党参、天花粉、芡实、黄芪、枸杞、当归、大枣、甘草、桂圆肉、薏苡仁、泽泻、土鳖虫、蛤蚧、鹿茸、蜈蚣等易受害虫蛀蚀,是因为它们体内含有许多害虫可食的营养物质,而矿物类中药之所以不被蛀蚀,原因则是它们无法直接从矿物类药中获取营养物质。

大多数中药害虫的食性通常较大,但它们取食的主要成分还是有限的,一般多以脂肪、淀粉、蛋白质、糖类为主。故凡含有这些成分较多的中药遭受虫害就大,反之遭受蛀蚀程度就小。

9.2.2 易虫蛀的中药

1)根及根茎类中药

根及根茎类中药较易生虫的有独活、白芷、防风、川芎、藁本、泽泻、藕节、川乌、草乌、前胡、南沙参、莪术、山药、黄芪、当归、党参、板蓝根、苎麻根、白附子、贝母、天南星、半夏、郁金、甘草、桔梗、天花粉、防己、甘遂等。

2)藤木类中药

藤木类中药较易生虫的有鸡血藤、肉苁蓉、海风藤、青风藤、锁阳、桑白皮。一般易生虫的有黄柏、椿白皮、寄生、桂枝等。

3)花类中药

花类中药较易生虫的有款冬花、菊花、金银花、凌霄花、闹洋花、芫花、木槿花、芙蓉花、蒲黄等。

4)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较易生虫的有枸杞子、川楝子、全瓜蒌、猪牙皂、金樱子、芡实米、薏苡仁、莲子、莲子心、佛手、香橼、槐角、橘红、陈皮、山楂、无花果、麦芽、谷芽、瓜蒌皮、枳实、枳壳、浮小麦、槟榔、荔枝核、梭罗子、酸枣仁、皂荚、山茱萸、胖大海、红豆蔻、木瓜、淡豆豉、赤小豆、白扁豆、肉豆蔻等。

5)动物类中药

动物类中药较易生虫的有蛤蚧、蘄蛇、白花蛇、水獭肝、刺猬皮、蛤士蟆、蜈蚣、乌梢蛇、鹿胎、龟头、土鳖虫、紫河车、狗肾、红娘子、青娘子、斑蝥、蜘蛛、虎骨、豹骨、龟板、鳖甲、九香虫、蟋蟀、壁虎、地龙、桑螵蛸、穿山甲、水蛭、鹿筋、僵蚕、蜂房、鸡内金、蛇蜕、海龙、海马等。

6)藻菌类中药

藻菌类中药较易生虫的有冬虫夏草、茯苓、灵芝、银耳。

9.2.3 易虫蛀中药的检查

中药虫蛀的发生是有条件、有基础、有季节性的。为了搞好中药的养护工作,必须首先加强检查才能发现虫情,从而及时有效地采取防虫治虫的措施,以达到安全储存的目的。

据统计,易受虫蛀的中药有400余种,其中易虫蛀的占200 ~300种,极易蛀的为100 ~200种。检查应以后者为重点。因为它较前者发生快、被害速,若不及时检查发现,将会造成极大损失。

1)仓虫感染度及受感染中药的处理

(1)仓虫感染度

仓虫感染度是指甲虫、蛾和螨类在中药中的个体数量。检查方法可用感官或5~10倍放大镜观察。

仓虫感染度的确定:感染度一般分为以下3级:

①甲虫类。将中药样品通过筛孔为2.5 mm的筛子,在筛出物中检查活、死甲虫数目,按1 kg样品中甲虫数来确定其感染度:1~5头为一级;6~10头为二级;超过10头为三级。

②蛾类。中药样品不必过筛,而用手挑。其感染度按甲虫类标准确定。

③粉螨类。将中药样品通过筛孔为0.5 mm的筛子,在筛出物中用放大镜检查粉螨的数目,按每1 kg样品中粉螨数确定其感染度:不超过20头为一级;超过20头,但粉螨可自由移动,尚未形成团块的为二级;粉螨很多,已形成致密毡样团块,且移动困难的为三级。

(2)仓虫感染度的测定方法

取1 kg样品,在各种筛上过筛3 min,每分钟120转。通常采用双层筛:上层筛的筛孔直径为2.5 mm,下层筛的筛孔直径为0.5 mm,筛框30 cm。在直径0.5 mm筛上会留下能通过上层筛的较大甲虫如古象类;而在直径0.5 mm筛的下面则是螨类、灰尘等。

如果中药样品经过冷却(低于5 ℃),则必须将样品置于室温1.5~2 h;或将筛出物置于25~30 ℃加温10~20 min,待仓虫活动,再行计数。仓虫检测期:以春季温暖季节与夏季为宜,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仓虫。

(3)被虫蛀中药的处理

受感染中药首先须经筛选、整理、干燥、消毒;然后根据感染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一级感染的中药允许再供药用;二级感染的中药不仅要过筛,还要挑拣消毒后才可供药用;三级感染的中药不能供药用。

2)易虫蛀中药的检查

蛾类成虫喜在明亮处迁飞,如某药垛四周蛾类成虫密集,应重点检查该垛。蛾类幼虫常在药垛表面吐丝,形成一层丝状薄膜。甲虫类喜阴暗,常在药垛下层或背光处匿藏。仓虫藏匿及易虫蛀部位为主根、分叉、裂隙、擦伤破损处。

药垛缝隙间的蜘蛛网上常粘有个体较小的仓虫,药垛地面、四周的粉尘碎屑中常有仓虫匿藏,用力敲打垛体下层和背光下角,有蛀粉或仓虫落下。

检查时,要逐个货位、品种进行。首先检视仓间环境和药垛表面。对易虫蛀中药的检查应注意货垛周围有无虫丝、蛀粉等,然后抽中心或底部拆包、开箱检查。取样检查时,应先从外表观察,检查药材表面,或采取剖开、折断、打碎、摇晃、敲打或滚动等方法,针对不同中药最易受害的部位进行检查。

(1)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检查

蛀蚀根及根茎类药材的仓虫虫种较多,不仅幼虫、成虫都能危害,有的还能在储运期间衍生繁殖,危害性大。根及根茎类药材的主根、分叉、裂隙、擦伤破损处,常是仓虫藏匿或是最先蛀蚀之处,故可根据害虫虫蛀方式、部位以及药材的性质、形态采取剖开、折断、打碎、摇晃、敲打或滚动等方式进行检查。

圆柱状药材如防风、赤芍、牛膝等一般外表都有皮层保护,仓虫蛀蚀多在两端或周围裂隙伤痕处然后向内发展。党参、当归、独活等蛀蚀从主根头部开始,然后逐渐蔓延到支根或全体。藕节、前胡、泽泻等中药先在表面伤痕、裂隙处蛀蚀,最后进入内部为害。甚者被蛀成许多孔道,只剩下皮层。

质地坚实的药材,害虫蛀蚀较缓慢,外表有明显蛀孔。如白芍、莪术、三棱、金果榄等。质地疏松含有多量淀粉的药材,被蛀后发展快。如天花粉、白芷、泽泻、山药等。

(2)藤木皮类中药的检查

鸡血藤、木通、寄生等中药害虫在内部为害。桑皮厚的易蛀,薄的不易生虫。松节、桑枝虫蛀发生于皮木之间,只有折断或敲击才能发现虫迹。鸡血藤、首乌藤、海风藤等仓虫从茎枝内部纵穿蛀蚀,表面仅见小蛀孔,但经敲击振动或折断,则有蛀粉或仓虫落下。黄柏虫蛀常在皮内层或断裂处发生,或在两片相叠处或厚树皮的中间出现蛀痕。槲寄生的茎枝易蛀,桂枝木部易生虫,椿皮质松,被蛀后蛀迹遍及全体。

(3)花类中药的检查

花类药材虫蛀的规律是陈货比新货易生虫;潮软的比干燥的易生虫。例如,蒲黄新货不易生虫,陈货易生虫。若发现花朵变软、颜色黯淡、散瓣碎屑多的,则必须细致检查。检查时,可根据不同花型采取抖动、展开、筛簸等方法重点检查花冠、花蕊处,因花类中药虫蛀部位一般多在花冠或花蕊处,如凌霄花、闹洋花、芫花、玫瑰花、月季花、金银花等。

花类药材生虫时的外观表现各不相同。如凌雪花生虫后,花冠多有蛀洞;款冬花生虫后,苞片碎落,苞片缝隙处有棉絮状细丝,花朵粘连;菊花生虫,则多在花头的中间部分。呈朵状开放的花,生虫时一般多从花蕊部位开始,重瓣花仓虫常潜伏在皱缩的花瓣内,如玫瑰花、月季花、山茶花、白槿花等。雪莲、芫花、月季花等,被蛀后花瓣散落。代代花、金银花、槐花(米)生虫,蛀孔很小,不易发现,严重时能将花苞体蛀空,仅留外表部;或被蛾类幼虫吐丝缠绕,匿伏为害。蒲黄、莲须、红花生虫多在包装四周吐丝缠绕,粘连成串。

花类药材生虫的部位不同,凌霄花、金雀花、闹洋花等多在花冠内生虫;木槿花、芙蓉花多在花瓣和花蕊处生虫;芫花朵小,一般易在花内生虫,使花朵零乱;蒲黄的花丝和花粉粒易被虫蛀而连结成串状,尤其靠近包装物处更易生虫。检查时要根据具体品种的特点进行。如检查芫花、菊花、款冬花时可将样品放在平铺的纸上,用手抓起抖动,看其是否有害虫及虫粪落下。结块的应掰开检验。检查凌霄花、木槿花、芙蓉花、闹洋花时把蜷缩的花瓣展开,看花冠内接近花萼部位是否有虫。

(4)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的检查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富含糖质、淀粉、脂肪油等成分,是害虫最喜食的物质,也是害虫生长发育不可少的养料,故极易被蛀。一般来说,种子类药材生虫与其完整性有关;果实类药材生虫与干湿程度有关。肉厚丰满、无外种皮保护的种子类药材易生虫。对有种皮保护的细小种子,仓虫则常蛀蚀种子外表的膜衣或果肉的残留部分,易吐丝结串,污染药材。

种子类药材生虫常与其完整性有关:种子破裂的易从破口处被蚀,如枣仁、杏仁等。胖大海只要外皮不破碎,则不易生虫。带外壳的使君子一般不易生虫,但易萌霉泛油,去壳的使君子仁则易生霉泛油和生虫。婆罗子外壳和栝楼皮不破碎都有保护作用,一般不易生虫,破损的易生虫和萌霉。圆粒状种子,质地坚硬,外表仅现细小蛀孔,应仔细观察,如赤小豆、莲子等。细小的种子,如青箱子、车前子、葶苈子等生虫常吐丝成串。莲子心生虫常结丝污染。仓虫排泄物污染药材可通过筛子过筛,从筛出的碎粒中检查仓虫。某些果实类药材生虫往往先从内部开始。金樱子、川楝子、无花果、胖大海等被虫蛀以后外表蛀迹不明显,但内部已蛀蚀得很厉害。橘红、陈皮等生虫,一般都在果皮的里层部分,害虫的排泄物往往结丝成串。山楂、红枣被虫蛀时表面可见蛀洞,蛀洞周围果皮紧缩发黑,掰开后可见幼虫或虫粪(多为蛾类幼虫)。

种子类中药,要注意去壳种仁表面的残核状和带壳种子表面的蛀洞。被甲虫类仓虫危害的种子表面形成不易察见的蛀洞,检查时要击碎。

果实类药材其生虫与干湿程度有关。干品虫情发展慢,危害较小;潮软者虫情发展快,危害面广。成件商品接近包装上下四角处易生虫;尤其软润多汁的肉质及含糖分的药材,最易孳生仓虫;有些果实表面迹象不明显或仅有细小蛀孔,但内部已严重蛀蚀,如胡椒、金樱子、川楝子、红豆蔻等。

试分别分析:比较南北山楂、转折胡椒的生虫性。

(5)动物类中药的检查

动物类药材应重点检查动物干尸的腹部、尾部(蛤蚧、壁虎)、肌肉残留处。昆虫类药材虫蛀时虫体外表蛀迹不显,但翅足易残损脱落,虫体空虚,外表不洁。

各种动物类药材生虫的部位一般都不同。例如,蛤蚧、壁虎的尾巴最易被蛀蚀,甚者内部被蛀空,只留一层薄皮。蕲蛇、白花蛇、乌梢蛇等全体都易受虫蛀,严重时全体被蛀尽,仅留头骨部分。狗肾、鹿筋、紫河车等害虫常在缝隙深处隐藏。虻虫、土鳖虫、九香虫等昆虫类药材一般蛀蚀腹部,从外表不易看出。蛤士蟆、地龙、象皮、蛇蜕等生虫后外表较易发现。龟板、鳖甲等仓虫易蛀蚀残留的筋肉。鸡内金则被仓虫蛀蚀其表面残留的糠屑。桑螵蛸、蜂房生虫后,害虫一般是蛀蚀窝内已死的螳螂卵或蜂蛹。海龙的害虫能蛀入其体内,但干燥的则不易生虫。

动物类中药被害虫危害的形式很多,有的隐蔽在昆虫药材体内蛀蚀,并在其中发育繁殖,如土鳖虫、蜣螂、九香虫;有的裸露在动物皮毛或骨骼的筋膜上蛀蚀,如穿山甲、猴骨;也有的利用药材本身形状的特点作掩体,潜伏其中为害。因此,检查动物类药材的害虫,除认真观察其筋膜肌肉、关节、内外表皮外,对甲克类昆虫还需开胸腹检查。

蛤蚧、壁虎的尾部完整与否对疗效有很大关系,因此,检查蛤蚧、壁虎时,除了从表面观察以外,还应用手捏一下尾部,看其是否坚实。如感觉虚空时,则应注意检查。

检查桑螵蛸时,用手将其折断观察内部,如窝内的虫卵有黏性浆汁,说明还未死亡,到一定时候又会孵化变虫,破巢而出,造成损失。可用熏蒸法将虫卵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