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文学鉴赏
4158000000069

第69章 散文鉴赏(6)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49]。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50]入,与之同命[51]。”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52]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53]西向立,嗔目[54]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55]尽裂。项王按剑而跽[56]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57]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58]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59]。”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60] ,拔剑切而啖[61]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62] ,天下皆叛之。怀王[63]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64]。’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65]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66]耳,窃为大王不取也[67]。”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68] ,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69]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70]。如今人方为刀俎[71] ,我为鱼肉,何辞为[72]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73] ?”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74]。”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75]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76]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77]下,道[78]芷阳[79]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80] ,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81]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82]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83]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 竖子[84]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注释】

[1]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人。起兵反秦,后与刘邦争天下,交战五年,最终战败自杀。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项羽进入函谷关后与刘邦的一场争斗。鸿门,在新丰(现在陕西临潼东)。

[2] 沛公:刘邦,起兵于沛,号称“沛公”。

[3] 霸上:在现在的陕西西安东。

[4] 左司马:官名。

[5]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在现在陕西一带。

[6] 子婴:秦朝最后的国君,在位46天。当时已投降刘邦。

[7] 飨(xiǎnɡ):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指犒劳的意思。

[8] 为(wèi):介词,替、给。

[9] 范增:项羽的主要谋士。

[10] 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11] 美姬:美女。

[12] 幸: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叫“幸”。

[13] 望其气:迷信说“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云气,会望气的人能够看出来。

[14] 失:指失去时机。

[15] 楚左尹项伯:左尹,官名。项伯,名缠,字伯。

[16] 季父:叔父。

[17] 素善留侯张良:平时与张良友善。善,友善、交好。张良,字子房,刘邦的主要谋士。刘邦得天下后,封他为“留侯”。

[18] 之沛公军:到刘邦驻军地。之,到。

[19] 臣为韩王送沛公:张良曾劝项羽的叔父项梁立韩公子成为韩王。后来张良就做了韩王的申徒(相当于国相)。刘邦从洛阳南行,张良率兵随之。刘邦让韩王成留守,自己同张良西入武关。这里张良托辞说“为韩王送沛公”,是向项伯表示他和刘邦的关系。

[20] 为之奈何:怎样对付这件事。奈何,如何、怎样。

[21] 此计:指下文“距关,毋内诸侯”的计策。

[22] 鲰生(zōu):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鲰,浅陋、卑微。

[23] 距:通“拒”,把守的意思。

[24] 毋内诸侯:不要让诸侯进来。内,通“纳”,接纳、使进入。诸侯,指其他率兵攻秦的人。

[25] 当:抵敌,抵挡。

[26] 有故:有旧,有交情。

[27] 孰与君少长:就是“与君孰少孰长”。

[28] 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

[29] 要:通“邀”,邀请。

[30] 奉卮(zhī)酒为寿:奉上一杯酒,祝福项伯。卮,酒杯。

[31] 秋毫不敢有所近:意思是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秋毫,鸟兽在秋天出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近,接触、沾染。

[32] 籍吏民:登记官吏、居民,就是造官吏名册和户籍册。

[33] 将军:指项羽。

[34] 备:防备。

[35] 非常:指意外的变故。

[36] 倍德:忘恩。倍,通“背”。

[37] 蚤:通“早”。

[38] 从百余骑:以一百多人马跟从他。骑,一人一马。

[39] 戮力:合力。

[40]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楚怀王命项羽渡黄河救赵,又命刘邦沿黄河南进攻秦。河,黄河。

[41] 意:料想。

[42] 郤(xì):通“隙”,隔阂,嫌怨。

[43] 亚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亚,次。

[44] 侍:侍坐,这里是陪坐的意思。

[45] 玉玦(jué):半环形的佩玉。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

[46] 项庄:项羽的堂弟。

[47] 若属:你们这些人。

[48] 翼蔽:像鸟一样用翅膀遮蔽、掩护。

[49] 樊哙:刘邦的部下。

[50] 请:谦语,表敬意。

[51] 与之同命:跟他同生共死。意思是要守卫在刘邦身旁,竭力保护他。之,指刘邦。

[52] 交戟之卫士: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兵士。

[53] 披帷:揭开帷幕。

[54] 瞋(chèn)目:睁大眼睛。

[55] 目眦(zì):眼眶,一说眼角。

[56] 跽(jì):长跪,挺直上身跪起来。古人席地而坐,坐时臀部压在小腿上,挺直上身就显得身子长了,叫长跪,就是跽。

[57] 参乘(cān shènɡ):即“骖乘”,古代主将战车上居于右侧担任护卫的武士,又叫车右。

[58] 斗卮:大酒杯。

[59] 彘(zhì)肩:猪腿。

[60] 加彘(zhì)肩上:把猪腿放在(盾)上。

[61] 啖(dàn):吃。

[62]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如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举、胜,都有“尽”的意思。刑,以刀割刺,用作动词,杀。

[63] 怀王:名心,是战国时楚怀王之孙。

[64] 王之:做关中王。

[65] 细说:指小人的谗言。

[66] 亡秦之续:已亡的秦朝的后继者,意思是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

[67] 窃为大王不取也:私意认为大王不采取(这种做法为好)。窃,私下。

[68] 如厕:上厕所。“如”,往。

[69] 陈平:项羽的部下,后来为刘邦的谋士,官至丞相。

[70]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意思是,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行,行为,作为。

[71] 刀俎(zǔ):切肉用的刀和板。

[72] 何辞为(wéi):还辞别什么呢? 为,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

[73] 操:拿,这里是携带。

[74] 谨诺:遵命的意思。谨,表恭敬语气的副词。

[75] 置:放弃,丢下。

[76] 夏侯婴、靳强、纪信:都是刘邦的部下。

[77] 郦山:即骊山,在现在陕西临潼东南。

[78] 道:取道。

[79] 芷阳:秦代县名,在现在陕西西安东。

[80] 不胜杯杓:禁不起多喝酒,意思是醉了。杓,舀酒的勺子。

[81] 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

[82] 大将军:指范增。

[83] 督过:责备。

[84] 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项伯辈。

【作者简介】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 ,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 ,卒年不可考。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年) ,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鲁迅先生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赏析指要】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之一,也是最辉煌的散文著作。《鸿门宴》一文,在《项羽本纪》中是重要而又精彩的段落。但是由于它的情节首尾完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篇章来分析。

依照故事情节发展来看,《鸿门宴》大体可以分为三大段:“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宴前阶段(也就是矛盾斗争的酝酿开端与上升阶段);“剑拔弩张”的宴上阶段(也就是矛盾高潮阶段);“尴尬不安”的收场阶段(也就是矛盾平伏阶段)。

故事以曹无伤的告密开始。一般说来,刘邦这个集团的内部关系是比较严密的,“左司马”的官也不算小了。但是当曹无伤听到项羽大怒刘邦之后,他竟然敢于派人密告,以预约封赏。这既说明曹无伤的为人,也在说明楚汉两方势力的悬殊。范增用刘邦“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的行为变化和望气“为龙虎”“成五采”天命迷信说服项羽,令其“急击勿失”,到此形势的确是很危迫了!

然而,由于项伯“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这就使得这种十分危迫的形势在不意之中获得转变的契机,把矛盾事态引向平缓。项伯在官职上高踞楚之左尹,在亲疏上身属项王季父,在如此重要的关头,却背着主人,夜来夜去,把如此机密严重的军情,因为私人“素善”的关系,全部无遗地泄漏给敌方谋士张良。张良的行为和项伯的行为,实在是构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描写鸿门宴会段落,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它出场人物众多,各具姿态。人物关系也极错综复杂,矛盾显得极其尖锐。

先写刘邦小心谨慎,轻车简从,来见项羽。其在整个活动中,可以说极尽低首下心,卑辞厚币,以博求项羽信任。而项羽这位粗豪大意、骄傲自恃的贵族后裔,几乎是完全疏于戒备,竟在刘邦一番口蜜腹剑的说辞面前,迅速而又彻底地解除了思想武装,成为刘邦的俘虏。并且把密告给他如此重大消息的曹无伤,轻易地泄漏给刘邦,不只断送了曹无伤本人,也断送了刘邦内部军事情报的来路。后文的不听范增、放任项伯、嘉赏樊哙等自损行为,都是有来由的了!

在杀机四伏的席面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的场面,说明未来之前,项羽和范增不是全无计议打算,不过由于项羽骄横自用的思想堡垒,被刘邦的糖衣炮弹所命中,认为刘邦既已表示臣服,再没必要杀他而已。从座位席次安排上,也可以看出项羽骄矜自大的倨傲心理。

范增一计未行,出召项庄舞剑,“因击沛公于坐”。这个计策实行了,自然也就根除项氏集团心腹之患。可惜的是,在这样一个重要问题上,项氏集团内部,不只是步调不统一,并且有人公然出来破坏。“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以曲尽其对未来的“亲家翁”的“道义”责任。于是“庄不得击”,范增计谋又遭挫败!

在另一方刘邦集团里,情况却大有不同,表现得有组织有准备,步调也极为统一,并且能做到互相配合联合作战。张良看见情况紧急,于是出军门招樊哙,通过张、樊二人的对话,可以看出刘邦一方是无一人无一刻不在高度紧张戒备之中。樊哙问:“今日之事何如?”张良答:“甚急!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樊哙说:“此迫矣! 臣请入,与之同命。”随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本部分最后一节,是写樊哙的场面,也是项羽的场面。这个狗屠出身的莽汉,他的一派为刘邦解释的有胆有识的说辞,表明他不只是性格粗豪,也有其精细之处。这段说辞虽然是和刘邦的如出一辙,但在樊哙讲来,却又符合他的身份,口吻声气都极具个性。他所以受到项羽嘉赏,不只是因为具有“能饮”“健啖”的粗豪风格与项羽投合;更主要的还是他的这段“刚中有柔”、“亢中有卑”、指责当中包含着尊敬的讲话,起到最后作用。在本节文字里,除了生动地写出樊哙这一有胆有识、粗中有细的鲁莽英雄面貌外,对项羽的“英雄惜英雄”的人物风格,也在对话中间作了对应的描绘。就在如此场面活动中,缓和了刘邦身边的危迫形势,使他得以抽身离席,从小道逃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