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中,女子们喜欢在绘画的基础上,综合进行剪、贴、彩绘、镶拼等工艺,形成绒绢画、剪纸画、粘贴画等,既可以独立欣赏,又可以装饰衣裙、胜、灯、扇、伞等用具,所用的材料,除了丝帛、纸等,还包括用金银箔、通草、花瓣,甚至谷粒、瓜子仁、云母、珍珠、玉片等,是琐屑的零碎事物,都是男子所不屑一顾的,而闺中女郎用来点染一番斑斓的色彩,营造一派美好的心境。
剪丝帛作画,在《周礼》中就有。周代王后最尊贵的礼服———(衣,是用刻缯彩绘纹的方法,即将丝帛剪刻为形再加彩绘,然后缀在衣服上。甘肃敦煌出土的唐代五代的多件佛幡,也是综合了印染、剪贴、彩画等综合而成的。后来将五色丝帛剪贴,可以成为独立的画幅。宋代强至有诗《李景禄许借剪彩花数轴一观,累日不至,戏成二绝督之》:
“蜂蛱蝶日徘徊,只欠生香去复来。应是春风随玉指,剪刀行处一花开。”“剪彩茸茸细逼真,秋风堂上数枝春。为偷造化防天觉,却拟深藏不借人。”这两首绝句写的剪彩花幅,不是模仿花枝而已,而是经过精心处理、艺术性很高的装饰画。
到了明清时,更发展为精妙的贴绒或刮绒工艺画。《故宫藏织绣书画·经纶无尽》一书介绍,刮绒画的制作要将丝绒刮成薄片,再着色,再按画稿剪刻成型,然后粘贴在画面上,还加以勾染,才能完成。这样的画作质感很强,纹理分明,效果美观。这门艺术,在江苏如皋尤其盛行。清代陈维崧《妇人集》记才女宫婉兰,冒褒妻,夫以好侠重义倾其家,宫制扇以给晨夕。其扇极工巧,时争购之,至今称雉)(江苏如皋)刮绒扇,即其遗制。袁枚《随园诗话》也载:“如皋女子石氏学仙,戊辰进士石公如松之女。工书画,善琴棋,皋邑剪彩贴绒花鸟,自学仙始。按华亭王兰荪,字慧珠,工制贴绒花卉,为世所称,未知孰先孰后。后读潘曾莹《董小宛贴梅扇子歌》,谓剪彩为之,知其来已久,非石氏创制也。”总之,刮绒画是起源于能诗善画又精通女红的才女,可以追溯到宋代。目前,北京故宫尚存有少量实物。
又有贴绣,是将布片剪裁成各种形状,贴在底子上再加刺绣,也叫作刻样、堆绫等。先秦时王后穿的翟衣就是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敦煌莫高窟就出土了这类贴着剪刻花样的佛幡,如《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刺绣卷》收录有深蓝绢地缀花幡。宋代黄升墓也有这类绣件。北京雍和宫永佑殿西墙挂着一幅堆绣《绿度母》唐卡,长175厘米、横宽115厘米。全幅分天、地、海三层表现。天界为伎乐飞天与长寿佛,地界绣出主尊绿度母,海下是聚宝供养与护法佛母,赞颂着佛母慈悲净德。这幅唐卡是用上千块各色丝绸剪裁后贴绣而成,色彩鲜艳,形态逼真。传说是乾隆母亲孝圣宪皇太后与宫女共同绣制的。
贴绣工艺有北京的补花,过去也很兴盛。湖北阳新的布贴绣,在深色底子上用彩色布片剪贴、刺绣成各种图案,有活泼的民间艺术气息。
民间还有一种拼布技艺,用大小不等的小块杂色布片拼缀,可制成百衲衣、百衲被等。布块能拼出各种色彩、图案,有的还在布块上加上刺绣,都很美观,近代民间还很流行,据说小孩子穿百衲衣盖百衲被子能快快长大,吉祥消灾。笔者小时候家中就有一床祖母缝制的百衲被。这项技艺其实流传已久,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木俑穿有分块拼合的襦裙。金代齐国王墓出土一件褐红色与深绿色方形罗片拼成的旄袋。佛教僧人穿的袈裟,过去也用拼布制作,收集民间的小布片拼成,也叫作水田衣、百衲衣。赵丰先生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介绍,敦煌藏经洞出有唐代末年的百衲巾,长150.5厘米、宽111厘米,现藏大英博物馆,用方形或长方形的绢、暗花绫、锦、夹缬绢、刺绣等各色面料拼成长方形状的一大幅,以蓝底对鸟衔枝纹夹缬绢缘边。此物或是案褥、垫褥之类。
在明清时,百衲衣也流行于闺阁之中。
也有剪刻金银箔、铜箔的。早在商代,四川金沙遗址就有金箔剪刻的图案,历代常见,至今,广东佛山还有铜箔剪纸。女子则喜欢将金箔妆饰在衣服、扇子上,如唐代温庭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之句。也有将细小珍珠缀嵌在衣物上等。
剪纸,在新疆吐鲁番出土有南北朝时的对马(一说是对鹿)纹、对猴团花纹剪纸残片,是最早的剪纸实物。
女郎们的剪纸,多做刺绣花样,或作人胜等。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等书载女郎们在正月初七人日节日剪纸戴华胜,把金箔或彩纸剪做人形或燕子、黄莺等鸟雀蝴蝶,戴在头髻上或装饰在屏风上,“又造华胜以相遗”,是仿照古代插髻的华胜来制作,祝颂吉祥的。隋代杜公瞻注:“华胜起于晋,见贾充《李夫人典戒》云:‘像瑞图、金胜之形,又取像西王母戴胜也。’”其中人形的就叫作人胜,方形的叫方胜,后来又有立春日戴的,叫春胜,也有形似小幡的。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这样的古代剪纸实物,也偶有可见。新疆曾出土一件唐代剪纸,剪七个女子排成行。日本正仓院保存人胜两枚,一枚为红地上加着金箔,刻出吉利文字:“令节佳辰,福庆惟新,曼和万载,寿保千春。”另一枚有金箔缘边,饰缀红绿罗的花叶,中心表现一儿童在竹林下戏犬。五代和凝《宫词》写道:“金钗斜戴宜春胜,万岁千秋绕鬓红。”这件宫女戴的春胜上有千秋万岁的字样。
《保定府志》载明代一位女郎,能在袖中剪出花样:“名女,张蔡公之女也。有巧思,与人接谈,袖中细剪春花秋菊、细草垂杨,罔不入神;其剪制香奁,绝巧夺目,得之者珍藏焉。”剪纸也可以装裱成画,或作扇子等,别具风情,如元代陈旅《题扇面》诗,前有小序:“剪纸为梅花残月,夹以素纨。”诗写道:“娟娟翠袖倚清空,解把并刀翦雪风。一段寒香吹不尽,西泠残月角声中。”这把纨扇,是有夹层的,夹有梅、月形状的剪纸,清雅之韵自是出于娟娟佳人之手。江苏江阴县1965年曾出土一件明代正德年间的剪纸折扇,由双层棉纸裱成,纸中间夹着一幅“梅雀报春图”剪纸,剪纸四周还有缠枝花、“碯”字、龟背纹等花纹装饰。
今天,民间办红白喜事、寿诞、过年等也常用到剪纸。如婚礼上用的喜堂花、双喜字是常见的。在陕西、甘肃,“莲里生子”“十二生肖八卦图”等作品也常用。
将剪纸花样贴于瓷器上,可以烧成花纹。宋代江西吉州窑就常用这项工艺,有剪贴出朵朵梅花的梅花纹茶盏,还有双凤、梅花蝴蝶、团花、双鱼、双龙、喜鹊蝴蝶等。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就藏有一件吉州窑梅花凤纹碗,一枝梅花旁飞着一只长尾凤凰,是剪纸而成的图案。
剪纸也可以粘在果物上,显出花纹。宋代祝穆《方舆胜览》卷十五:“宣州人种木瓜始成颗,则镞纸花以贴其上,夜露日曝而变红,花纹如生可爱。”今天这种工艺多用在苹果上。
通草,是一种中草药,可以从茎中取出白净的髓片。这种髓片除了制作通草花,还可以用剪、彩绘、贴的工艺制作为通草画。清代厉鹗《惜红衣·赋团扇上通草美人》一词说:“月里盈盈,风前转转,嫩凉吹送。细熨桃鬟,罗衣净无缝。东墙未见,容易得、情田先种。飞动。轻削楚腰,比桐花么凤。
天然压众,愁眼啼兰,无言正如梦。才离小草,半面漫邀宠。别有寸心通处,拾翠水边曾共。恰恁时憔悴,湘簟画屏深拥。”这一柄团扇上,有梳着桃鬟、穿着罗衣的少女,细加熨帖,平整无缝隙,实在是楚楚可怜(也有直接在通草上作画的,不经过剪贴工艺。近代广州通草画很著名)。还有用干花花瓣粘贴制成画幅的。
瓜籽谷粒等也可以粘贴成字画。清代孙樗撰《余墨偶谈》载女子用瓜籽粘在手帕上连成字寄托相思:“京师名妓黄素素,聪慧多才,雅爱吟咏。尝有所欢允为脱藉,及出都,久无耗。素素以瓜仁排字为诗,黏帕寄之。其词云:‘浮云出远岫,随风有还期。郎心似筝柱,游戏无定时。’”
陕西吴起县一带民间有瓜籽娃娃,使用瓜籽、豆粒粘成:一粒南瓜籽为头,画出五官,粘两粒黑豆如发髻;身子用红绿色纸贴成,再粘四颗瓜籽为四肢。挂在墙上可以防疫驱邪。过大年时,家家户户喜欢把一串娃娃贴在门楣上。老乡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瓜籽娃娃打八叉。”贴上它,可防瘟疫邪恶,保证新的一年平安吉祥。后来发展为糜粘画技艺,用五色糜子粘成种种画面。广州民间也有七夕乞巧时用瓜子粘贴工艺品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