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执行重在到位
4164400000023

第23章 执行到位的三大保障(7)

“按时、保质、保量”是执行的核心。这三个指标,不仅要成为完成任务的标准、成为公司的企业文化,更要融于每个员工的心里。如此才会自觉自愿、自动自发,统筹好时间、质量和数量,然后有节奏、有步骤地去执行,以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在工作中不乏这样的人,平时看上去不错,但是一旦面临重大的事情,尤其是需要付出比较大的代价时,就会退缩。其实,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能体现一个人是否称职。而能够在这个时候做到最好的人,往往也会赢得更多的机会,因为连这么难的事情都能做好,还有什么做不好呢?

※有变通才能彻底执行

一个善于变通的员工能够主动将变通思维融入工作,以变制变,把问题处理得恰到好处,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而缺乏变通能力的员工则容易钻牛角尖,把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使原本可以解决的问题变成难题,最终影响执行到位。有一则叫做《牛角尖中的老鼠》的寓言,是这么写的:

一只老鼠钻到牛角尖里去了。它跑不出来,却还拼命往里钻。

牛角对它说:“朋友,请退出去,你越往里钻,里面的路越狭窄。”

老鼠生气地说:“哼!我是百折不回的英雄,只有前进,决不后退!”

牛角仍然苦口婆心地劝它:“可是你的路走错了啊!”

“谢谢你,”老鼠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我一生都是钻洞过日子的,怎么会错呢?”

不久,这位“英雄”便活活闷死在牛角尖里了。

这就是典型的“钻牛角尖”行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一门心思跟事情“死磕”,结果往往是头破血流,以失败告终。

在工作上,是要执着,但是不要固执,不要做无谓的坚持,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你要知道,身边都是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能换个思路,开拓脑筋,你就会发现成功在向你招手。

就拿打井来说,如果你在一个地方打井,却一直不出水,这个时候如果你只是告诉自己要坚持不懈,而如果那个地方确实没有水,坚持不懈就是愚蠢的浪费。创新思维之父爱德华·德·博诺认为,通常人的思维是“纵向思维”,即沿着一条固定的思路走下去,而逆向思维往往奇妙又简单。

在商界,有一个著名的“卖豆子理论”。如果豆子卖得动,直接卖了,就能赚钱了;如果豆子滞销,就分三种办法处理:

一是沤成豆瓣酱,卖豆瓣酱。豆瓣酱卖不动,那就腌了,卖豆豉;豆豉卖不动,就加水发酵,卖酱油。

二是做成豆腐,卖豆腐。豆腐做硬了,卖豆腐干;豆腐做稀了,卖豆腐花;实在太稀了,卖豆浆。如果豆腐卖不动,放几天,卖臭豆腐,还卖不动,让它彻底腐烂,卖腐乳。

三是让豆子发芽,改卖豆芽。豆芽滞销,就让它长大点,卖豆苗;豆苗卖不动,让它再长大点,当盆栽卖;如果还卖不动,赶紧找块地,把豆苗种下去,灌溉施肥,3个月后,收获豆子,再拿去卖。

如上所述,循环一次。经过若干次循环,即使没赚到钱,豆子的囤积也不成问题,到时候,想卖豆子就卖豆子,想做豆腐就做豆腐。

员工通过变通还可以开阔思维,活跃头脑,提高个人执行力进而取得非凡的业绩。

约翰刚毕业不久,进入一家公司负责与客户洽谈业务,开始的时候他觉得每个单子都要做到最好,单子没有签成他会有一种挫败感,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无心进行下面的工作。有一段时间他特别颓废,他的一位长辈发现他有心事,就跟他聊天,他就把自己的心事说了,这位长辈说:“你为什么总是盯着一个单子不放呢?为什么不试着去寻找新的客户呢?做生意谈不成是很正常的,这家不行,就找第二家啊,不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浪费在第一家上。”

约翰恍然大悟,发现生意场上,花大把的时间坚持不懈地追求一个难以企及的结果也许并不是件好事,会让许多新的机会从你手中溜走。从此,他改变了自己的思路,开始不断寻找新的客户群,签成的单子也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受到同事的敬佩和经理的重视。

工作中之所以许多人执行不到位,不是他们没能力,也不是没耐力、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动脑筋,他们习惯了千篇一律的运作——固定的思维模式,机械化的程序,而这种规范雷同的思维让人无法脱颖而出。其实在很多时候,只要你稍稍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结构,就会解决许多原本麻烦的事。唯有如此,执行才不会因为陈旧的思维而陷入僵化,也不会因为思路的狭窄而走入一片黑暗。

※找到好办法,没有什么做不到

一天,一家酒店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原来住在酒店里的一位外国客人非常喜爱北京的风土人情,就租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去北京的胡同游玩。当外国客人在外面转悠了半天,玩得不亦乐乎回来结账的时候却发生了不愉快,原来人力车夫按标价收180元钱一个人,而外国客人觉得最多就值100元钱。

于是两人就开始讨论价钱,争执到最后差点打了起来。局面弄得非常僵,没办法,酒店只好出面来调解这个僵局。

酒店在两方面之间不断协调,希望找到一个最好的中间价,使双方都能接受。调解到最后,人力车夫最少要收160元钱,而外国客人最多只愿意出140元钱,双方都不愿意再让步。于是,问题又僵住了,无论酒店里的工作人员怎么调解都无济于事。

就在这样僵持不下的时候,酒店的工作人员做了一个分析: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价钱上,而是在两个人的面子上。因为双方都还不至于为这区区20元钱而大动干戈,之所以这样寸土不让,关键在于“面子”,双方都要赌一口气。

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想办法同时保住两个人的“面子”,能让他们下得台来。

为此,酒店的工作人员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终于,见多识广的大堂经理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外国人都有给服务员小费的习惯,那么就让外国客人再给人力车夫10元钱的小费,变成150元钱。外国客人觉得车费还是140元,就接受了。

而那个人力车夫觉得有10元总比没有10元好,外国客人已经让步了,总算挽回点“面子”,也同意了。

一个员工如果善于动脑子分析问题,并能妥善解决问题,绝对是企业“金不换”的宝藏。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问题的困扰。因此,老板们迫切需要的是能及时化解问题的实用型人才,而不是满嘴“没办法”的人。

工作中,很多事情看似不可能,但只要你换一种方式去做,并突破固定思维的束缚,主动去优化设想、改善流程,很多“不可能”会变成“可能”。

有一位企业家,他的工厂总是完不成生产计划,总是无法按期发货,甚至有时候,为了赶工期,工厂不得不招进来几百名临时工,可就算是这样,生产进度还是赶不上,他因此苦恼不堪。

这是一家现代化的大工厂,有七八条装配线,在每条装配线的尽头都设置了检查站,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就被送到返工区。在那里,由最有经验的工人负责返工工作。

从表面上看,他找不出任何问题。后来有人给他提了个建议,那就是取消返工区,还说只要做了这件事情,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企业家一听就叫道:“那怎么可能!出现残次品怎么办?你不知道,我们需要返工的产品占了全部产品的30%还多!”

那个人接着说:“你听我说完。第一,你要关闭返工区,把那些最优秀的员工放回生产线上去,让他们当指导员和培训员。第二,在生产线尽头摆上三张桌子,让你们的质量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和专业工程师各管一张,将出现的缺陷按‘供应商的问题’‘设计的问题’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分类。第三,把那些有问题的机器彻底修好。第四,必须建立‘零缺陷’的工作标准。”

老板一脸疑惑,但还是照办了。几星期之后,他们又能按期生产了。他们还在车间立了一个电子图板,上面显示着无故障、无缺陷产品的天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越来越大,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他们学会了一个检查新产品的好方法:工人一边装配,一边解决出现的问题。

后来,他们的产品占领了最大的市场份额,还兼并了7家工厂,而且无一例外都做到了这一点。即使是那些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工人,生产出的产品也都做到了“没有返工区”,每家工厂的利润都翻了10番以上。

在工作中,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定什么事情都是不可能的。首先你要认为你能行,然后去尝试,再尝试,最后你就会发现你确实能做任何事。这样,在任何领域你都能获得成功。

遗憾的是,在很多大公司里,抱着“不可能”心态的员工还有很多,他们不敢冒险,在遇到严峻形势时,习惯的做法是小心谨慎,保全自己,其结果是一辈子平平庸庸,没有任何大的成绩。

其实,没有什么不能做,要知道冒险与收获常常是结伴而行的,要想取得卓越的结果,就要敢于冒险,要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魄力。许多成功人士不一定比你“会做”,重要的是他们比你敢想、敢做。

※越想放弃的时候越不能放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功成身退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应邀在剑桥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当时,他刚刚带领英国人赢得了反***战争的胜利。可以说他是在英国人最绝望的时候上任的,因为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所以,在当时他的声誉可谓如日中天。

新闻媒体早在3个月前就开始炒作,大家也都对他翘首以盼。这天终于到来了,会场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准备洗耳恭听伟人的成功秘诀。

不料,丘吉尔的演讲只有短短的几句话:

“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决不放弃;第二,决不、决不放弃;第三,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讲演结束了。”

说完就走下了讲台。顿时会场上鸦雀无声。一分钟后,会场上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一个何等震撼人心的总结啊!这场演讲成为演讲史上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丘吉尔一生中最脍炙人口的一次演讲。

丘吉尔用他一生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是两个:第一个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来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当年,当哥伦布的船在波涛汹涌、漫无边际的大西洋航行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将到何处。他曾经绝望地想,他将永远无法抵达目的地了,他可能要永无止境地在怒涛中挣扎,也可能将永远地消失于这个世界。然而这仅仅是一瞬间的想法,哥伦布仍然没有放弃……

情况危急的时刻,船破了,水手们威胁着要叛变。但这所有一切,都没有阻碍哥伦布对航向正确性的怀疑。他在航海日记上这样写着:“今天我们继续往西航行。”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积极行动,终于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发现了“新大陆”。

的确如此,在困难面前只要我们不轻易放弃,一定会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爱迪生说得好:“失败者往往是那些不晓得自己已接触到成功而放弃尝试的人。”

人生总会遇到关口,这时候,会感觉到加倍的软弱和无力,认为自己不行了,便放弃了,由此功亏一篑。

其实不管干任何事情,最关键的是不要轻易放弃——越想放弃的时候越不能够放弃。当你觉得再也无法突破时,你一定要逼迫自己向前走一步,因为成功就在下一次!

苏秦,东周洛阳轩里人。他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无一国国君欣赏他,苏秦只好穿着旧衣破鞋回到洛阳。洛阳的家人见他穷困潦倒,都不给他好脸色,连苏秦央求嫂子做顿饭,嫂子都不给做,还狠狠训斥了他一顿。但是,苏秦的进取之心并没有磨灭,他坚持不懈地苦心攻读,甚至用锥子刺自己的腿,以确保自己能够全神贯注地学习。著名的“锥刺股”就是由此而来的。

事实上,人每遇到一次挫败,就会动摇一次信心,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伟人与凡人的不同,就在于其动摇信心的同时,总会说服自己再次树立信心。

可以说许多历经挫败而最终成功的人,他们感觉“熬不下去”的时候,比任何人都要多。但是,他们却在即使感到“已经熬不下去”时,也“咬咬牙再熬一次”,虽然是屡战屡败,但却愈败愈战,终于在最后一刻,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人和竹子一样,也是“一节一节地成长”:每过一道“坎”时,都会有战栗和紧张感。闯得过去就意味着你上了一个台阶,闯不过去,就意味着成长中的失败。

因此,人生的“关键”时刻,往往是生命的紧张和痛苦汇集到一起的时候,在此时,你必然会比平时感到加倍地难受。但这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因为如果缺少战栗和挣扎感,那就意味着你还没有触及成长的关键点,最终难以有所成就。所以,你要勇于承担那种“建设性的痛苦”。

我们不要抱怨播下去的种子不发芽,只要我们精心呵护、积极主动,总会有收获的一天。也许在我们最想放弃的时候,恰恰是我们最不能放弃的时候,因为成功就在下一步!

把执行到位变成一种职业精神

工作中的“打折扣”现象其实暴露的是工作中职业精神的缺失。这样,我们原来提倡的踏实、负责、忠诚、敬业的态度,在不少人那里被忽视甚至抛弃,而急功近利、怠慢工作的行为被不少人奉为行为准则。这样就导致了执行如同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不能扎扎实实地做到位。

这种不良的工作作风和心态是无法做好工作的,更无法给企业带来价值,自己也会因执行力不强而被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