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第一义女
416500000207

第207章

“好!”嘉瑞帝死死咬着牙,从牙缝中挤出一个‘好’字,忿忿地一拍桌子噌的一下从座位上弹起来,盛怒的瞪着凤落倔强的小脸儿,怒极反笑道,“好,很好,既然你执意于此,朕也不会再强求。明日便由童儿去取帝王剑,下月初一,便是我朝新帝百里耀童登基之时!德全,摆驾回宫!”说完,嘉瑞帝忿忿地一甩龙袖,迅雷般大踏步而去。

瑶儿被嘉瑞帝的怒火吓得脸色苍白,见嘉瑞帝走远,连忙上前扶起凤落,战战兢兢道:“小姐……”

凤落深望了一眼嘉瑞帝消失的方向,敛眉收回复杂的目光。转头投给瑶儿一个安心的眼神,再次挨着童儿缓缓坐下,漫不经心的轻抚着童儿垂在胸前的头发,低头看着童儿却跟玄真子说道:“师父,我这么做,你不会怪我吧?”

玄真子幽幽一叹,静默良久,声音仿佛从远古传来悠长而深沉:“童儿出生之时,帝星骤现,帝星周围五星环绕,一时间漫天光华,其芒耀目不可一世。然不过片刻,浩瀚星海群星诡动,漫天星盘棋局一盘混乱,是为乱世之兆。所以,为师一直隐瞒他的身份,带着他云游四海,避免他踏足皇朝,引来乱世。然而天命不可违,为师一心想要躲避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童儿一旦登基称帝,只怕届时天下将会时局动乱,诸多势力分合重组,一场浩劫与翻新注定在所难免……”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规律。眼下大郢与祁凉战火如荼,北狄王朝在我朝之北虎视眈眈,大郢周边附属国阳奉阴违,见风使舵。这天下早已经不太平,又何故将责任推到一个年幼孩子身上?师父向来不是墨守迂腐之人,怎么在这件事上却偏偏又这般介怀顽固呢?”凤落闻言唇角冷冷一勾,抬眼斜睨着玄真子轻笑道,其中不乏鄙薄讽刺之意。

玄真子老脸一黑,感觉面子有些挂不住了,当下使劲瞪了凤落一眼,抢言为自己辩白道:“老夫怎么冥顽迂腐了?这还不是默认了童儿登基的事?你这丫头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不饶人,老夫若是如你所说的那样,方才在屋外就抢了童儿远走高飞了,岂会留下来窝在这憋屈的皇宫中听你这丫头大放厥词!”

“是是是……师父您最是英明神睿,是徒儿口拙,不懂言说之道,无意冒犯了您老人家,还望德高望重的您老胸怀宽广有容乃大,不跟小辈我一般见识!”凤落连忙点头附和,含笑瞋了玄真子一眼,毫无诚意的连口敷衍。

“去!”玄真子眉头一皱,烦躁的挥舞着双手,深深白了凤落一眼,笑骂道:“口蜜腹剑的小东西,没大没小!”

凤落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嘉瑞十八年夏,大郢新帝登基前夕,一道圣旨犹如晴天霹雳震响万民之聪……

六月初一,本应该是大郢第一位女太子百里落登基的日子,却一道圣旨颁下,大郢未来帝王摇身一变,变成了年仅七岁的小孩百里耀童。

对此变故,整个大郢上层社会竟然出奇的没有给出任何反应,众人好似都没有因为临时变更了皇帝而内心惶惶波动,整个朝野沉寂的如同黎明前的黑夜。

在这种绝对的沉寂中,新帝的登基大典依旧在紧张而忙碌的筹备中从未间断,只是较之以前却更加显得隆重、庄严、磅礴而盛大。因为,神相大人曾经说过:“越是时局动荡不安,民众越渴望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整顿朝纲、维护秩序。新帝应以最强姿态护佑百姓,统摄万民,如此才会让民众安心依靠,新帝才会受万民拥戴。而这登基大典绝非华哨的仪式,正是体现君王权势,后盾强大的所在,是收拢民心、威慑敌军、凝聚国力的头等大事,决不可草率而为!”

六月初一,红日蓬勃从东方地平线甫一出现,霎时金芒万道,强亮的旭阳照散清晨的薄雾,为大郢万里河山洒下绚烂光辉。

大郢王朝雄伟庄严的宫殿在庄穆隆重的晨鼓声中尤显得尊贵神圣。正对着腾乾宫的大门洞开着,腾乾宫前,浩大场地中站满了身着盛装朝服的文武百官,个个表情严肃庄重,挺直身子犹如万年古松般伫立于行列之中。

腾乾宫殿门口新搭建的祭台上,嘉瑞帝表情肃穆,一身威赫的玄黑描金纹龙龙袍尤显得挺拔威严。其身侧纹风不动的矗立着一个身着明黄龙袍的小男孩。小男孩身前站立着一身盛装的老祭司,其手中捧着一卷古老漫长的竹卷,从他口中高唱着苍老却浑厚嘹亮得声音:“天下初动,苍生罹难,天佑大郢,传圣聪,特安天命皇帝于我朝,故来平定乱世,抚慰苍生。故,天心所指,万民所向,大郢新帝百里耀童上承天命,下揽民情,即日登基告天,行天子之职,震摄朝纲,统御万民。特此,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神圣的颂天祭神后,雄浑而又清晰的谕令自退位皇帝嘉瑞帝口中朗朗诉出,声音虽不高昂,周围万民万军竟听得一清二楚:“唯天明示,先祖传告!寡人现将传国玉玺传下,望新君代行天命公义,振我大郢朝纲!”

嘉瑞帝言罢,转身取过德全奉上来的玺盒交到了身边百里耀童手里。

百里耀童接过玉玺一手捧在手里,上前一步俯瞰着百阶高台下百官万军,“噌!”的一声抽出安放在祭天香案上的帝王剑,青光凛冽刺目,剑声龙吟虎啸,百里耀童将剑尖遥指苍穹,稚嫩却沉稳的童音扶摇直上响彻青宇:“朕,百里耀童承敛天威,即刻继位!延承国号,改年号为‘恒耀’,泽披万民,特赦天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高台之上,嘉瑞帝率领祭司众人率先对百里耀童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