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的味道
4213300000008

第8章 秀才黑鱼

海里有很多有学问的鱼。但有的鱼外表形象似乎相当有学问而实质上没有学问,有的鱼实质上有学问但外表形象呆蠢笨粗。当然,也有真正表里如一有学问的鱼,那就是黑鱼。

黑鱼有瞪着的大眼睛和大圆眼圈,完全像架着一副克利克斯近视眼镜。而且嘴角下撇,显示出一种知识渊博的清高。更令人炫目的是一枚枚排列整齐的鳞片,闪射着丰富而又深奥的哲学光彩。黑鱼最漂亮的是脊背上的鱼鳍,也同牙鲆鱼鳍一样,像折扇般合拢并展开。但牙鲆鱼是向四周平面展开,而黑鱼鳍却是向上高高竖起,俨然一面旗帜,也就格外惹眼并风度翩翩。黑鱼最重视鱼鳍,每天梳理得净洁整齐。即使一条黑鱼混得丢盔掉甲或贫困潦倒饿得精瘦,鱼鳍也依然风度翩翩地耸立。

黑鱼深知自己有知识有水平,不能混同于一般鱼虾,所以总是浮在海底的上层,无论何时何地,也决不下去沾一点泥沙。一般的黑鱼一生也不会接触海底,病死老死也将尸体漂上水面。底层的鱼虾只能望见黑鱼满腹经纶的肚皮,不禁产生一种遥远的尊重;但有时也能看见肮脏的屁眼,因此,未免说一些不敬之词。然而,黑鱼虽然漂浮于海底的上层,却甘居水层中间,并不仰慕更高的上层,从不因为阳光灿烂或月光柔润而跃出水面。它甚至鄙夷上层水域,淡然功名利禄,心安理得地在中层水域做学问。海里的大部分鱼都有上下对游的习性,底层鱼有时升腾到上层水域开开眼界,上层鱼也下潜到底层寻觅土香。这种上下折腾,中层水域便不断有鱼影窜动。黑鱼不是视而不见,而是不动声色地看把戏。它们自己决不加入升沉行列,安然我行我素浮于中层。

如果你经常潜入海底,你就会发现上不去下不来的黑鱼并不全是清高,它有时是惧于底层泥沙的污浊,畏之上层水域的波涛。所以,在优哉游哉的中层水域,黑鱼才可以从容徘徊,摆出一副学者姿态。黑鱼用不着像底层鱼那样在沙丘暗礁中滚打摸爬,也用不着像上层鱼那样在起伏的浪涛中战风斗浪。为此渐渐心宽体胖,动作迟缓,即使是敌害侵来,逃跑的姿势也不仓皇。旁观者见黑鱼如此绅士风度,便更加敬服,以为黑鱼是勇敢沉着。按道理说,黑鱼一生应该是清静平安,滋滋润润。可惜,它有知识,整日里深刻思索,无休止徘徊,痛苦万分。也许黑鱼的位置承上启下,既能仰视上面又能俯视下面,知道的情况太多,再加上它又天生有一种关注一切的习惯,便日渐活得沉重。

在动荡不安的大海里,所有的鱼类都在练习两种本领,一是觅食本领,二是逃跑本领,也就是活得好和活得长久的本领。这种生命第一的原则使大多数的鱼顾及不了自己的形象,它们往往长得尖头尖脑,野蛮勇武,而且脑袋退化得只能记住两件事物,一是怎样有力气吃饱肚子,二是怎样有力气逃命。唯有黑鱼不注重力量而注重智慧。它的脑袋发育得越发完美,更有博士形象。但脑袋太大,游起来有阻力,这就使黑鱼不由自主地摇头晃脑步履蹒跚。在其他鱼类看起来,以为是在吟诗赋词。

前面说过,黑鱼的眼睛又大又亮,完全像水晶镜片那样闪闪发光。但无论多么老道的黑鱼,总有股天真的孩子气,认真观察你会发现稚气全来自它那两个大眼睛,原来是两个大近视眼。近视眼看什么东西,总要尽力靠近。黑鱼发现什么事物便是这样,大大地瞪着茫然的眼睛贴上去,似乎要亲吻什么,又可笑又可爱。

渔人钓黑鱼,也从容不迫学者风度。将渔钩放到海底,再缓缓往上提几码,让渔钩在水层中间老练地晃悠。黑鱼见异物,纷纷围上来研究,一对对大近视眼几乎撞到渔钩上。有时渔人性急,突然提钩,往往会碰巧挂上一条黑鱼。当众多的黑鱼中间,有一条黑鱼咬钩,被渔人拽了上去,其余的黑鱼便大惑不解:同伴怎么会原地不动就腾空而去呢?由于大惑不解,黑鱼们并不惊慌失措地逃散。而是原地不动地摇晃着大脑袋思考,太不可思议了!渔钩又垂下来,众黑鱼又好奇地围拢上去,亲吻渔钩似的迫切研究起来。结果是又一条黑鱼腾空拜拜了。它们继续大惑不解,更以为这事奇妙。没办法,只好一条又一条地被“研究”上去。渔人都有这个经验,只要在一个地方钓到一条黑鱼,紧接着就会一条又一条,完全像黑鱼在下面排队等着咬钩似的。

在水下用鱼枪打黑鱼,比在岸边钓黑鱼还容易。一条黑鱼被击中了,在枪杆上痛苦地扭动。另一条黑鱼却傻呵呵地游过来,研究它的同伴怎么会出现这种高难动作,于是很轻易地又被击中。渔人乐不可支,因为其他的鱼只要听到异常声音,不管是否危险首先是撒腿逃窜,逃得越远越快越好,它们也从不回头看看逃得是否合理,也决不吝惜逃跑的力气,宁肯错逃一千次,也决不放过一次正确逃跑的机会。但有智慧的黑鱼决定要研究出个究竟来,所以吃一百次亏也没记性,简直就是前赴后继。连渔人都有些可怜这些家伙,学问太多,愚了!当然,黑鱼也会总结经验,失败是成功之母。渔人的鱼枪毕竟锋芒毕露,过于明目张胆了。于是,黑鱼全体开始逃跑,它们判定鱼枪的威胁来自东边的方向,便向西边的方向逃跑。应该说这是最合理最有效的逃跑方式。但渔人早就有安排,另一个渔人在西边方向提前埋伏。当黑鱼们判定西边方向有危险时,就立即向东跑,这样又被东边的渔人打了个正着。它们再向西逃,又被西边的渔人阻击。一群黑鱼就是这样跑来跑去,最终全军覆没。但它们真真的不明白,东边危险往西逃,这是最合乎逻辑的道理了,为什么在实践中却惨败呢?

被提出水面的黑鱼更不明白了,所以它们即使是停止呼吸,也永远瞪着充满知识的大眼睛,就是“死不瞑目”。但它们在最后一刻,也照样不悲哀不惊慌失措,那大瞪着眼睛其实是在表明它们的思索和质疑——这不合乎逻辑,这不合乎逻辑……直到下锅烧熟端到餐桌上,黑鱼还是瞪着不合乎逻辑的大眼,而别的鱼早就焦头烂额地认输了。

在爱情方面,黑鱼也不同其他的鱼那样粗野,一般鱼类的爱情往往是直截了当,不问对方年龄姓氏家庭出身文化程度。双方一见面就激动得像“仇人”相遇,发了疯地追逐,拼了命地厮打,男鱼甚至能将拒绝不与自己谈情说爱的女鱼咬得伤皮掉鳞。为此,到了爱情的季节,男鱼女鱼全都失去理智,旁观者完全会认为它们这是在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黑鱼瞧不起这种野兽般的疯狂相爱,那根本不是爱情。爱是美好的,温柔的,神圣的,是没有什么利益和什么目的性,爱情甚至和娶亲生子也没关系,爱情就是爱情。

爱情的季节到来了,黑鱼个个精神焕发,浑身鳞片也闪射出比以往更鲜艳的色彩。但它们首先是很理智地唱着情歌,先相互沟通思想。吱吱的情歌在水域里传得极远,把敌害也引来。但这并不妨碍黑鱼对爱情的忠贞,在爱的面前绝无胆怯可言。真正的爱情要光明磊落,万万不能草草行事。思想感情终于沟通了,但这还不行,不能那么快就进入性关系,否则是对爱的亵渎。相爱的男女黑鱼开始在广阔的水域里跳舞,各自拿出最高的技巧,跳出最优美的花样。缠缠绵绵,贴贴离离,悲悲切切,欢欢喜喜,似乎要这样跳一辈子。终于,最高最神圣的爱情来临了,男鱼女鱼开始发疯般地动作起来。逃跑式的挑逗,追逐式的激动,将爱情燃烧到高峰。高峰之际当然是交合,男女黑鱼生生死死地扭结在一起,成千上万个子孙后代纷扬而泄,在水层里自由落体,寻找生路,因为这真正是没有任何其他目的的爱情。然而,爱情的程序太正规也就太烦琐。这往往节外生枝:例如第三者插足,见异思迁,夜长梦多;或因过于讲究爱的形式,时间拖得太长,使敌害侵入,造成许多悲壮。相爱的一方被敌害吃掉,剩下的一方就痛不欲生,或誓死不嫁或郁郁寡居而死,终生唱着永不忘记的爱情之歌。

胖头鱼对黑鱼的爱情过程最不理解,说是太麻烦了,早晚还不是一回事,生崽子呗!

黑鱼对胖头鱼不屑一顾,认定胖头鱼既没文化又俗气。尤其是胖头鱼的一脸吃相,黑鱼干脆就无法容忍,工夫全用在吃上,这样的鱼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和意义!

总之,黑鱼的生活还是比较文雅和稳定,下面水层翻腾上来的渣滓,上面水域撕咬掉落下来的碎肉,足够黑鱼过着小康般的生活。这种平静的生活本来可以无止境的延续下去,然而海洋遭到污染,水质有了毒素,食物日渐减少,生存出现危机,这就逼得黑鱼无法做学问。不做学问也就使黑鱼失去了尊严,因为它们不得不无可奈何地硬着头皮或厚着脸皮沉下底层水域,在混浊的泥沙中寻找食物。但它们毕竟斯文气太重,不能毫无顾忌地撒野和肮脏,常常在它们压根瞧不起的胖头鱼面前忍气吞声,丢尽面子。不过,渔人渐渐发现,黑鱼开始出现了种群的分化。也许过于斯文而经常吃亏,终于使一部分年轻的黑鱼开始反省,不能再像老辈黑鱼那样死板地活着。于是这部分黑鱼就不太安分,它们纷纷离开正统的群体,毫无目标地到处流浪,哪里有意思就去哪里,哪里不安全就赶紧逃离。这些头脑机灵的黑鱼越来越多,也就自动地组合成新的黑鱼群。但这新的黑鱼群却没有固定的地盘,也没什么规矩,有时会在牙鲆鱼的队伍里出现,有时混在胖头鱼的群体中,有时简直就像流窜作案的毛贼,在水层中间东奔西走,呼啸而过。长久不安分地奔波,使这些黑鱼的体态发生了变化,肚腹收缩,脑袋变小,略有些流线型。有了流线型的改变,也就有了速度,这些黑鱼也就不安于原地踏步,斗胆长途跋涉,四海奔游,更练就它们精明强悍的生存本领,一个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渔人用渔钩的伎俩很难弄到它,鱼枪就更是望尘莫及了。由于这种黑鱼比常规黑鱼体瘦肉薄,骨刺却多,渔人也就不在它们身上下功夫。这样反而使这帮不安分的家伙活得更安全兴旺了。

但老成持重的黑鱼却瞧不起它们,本来是流线型的身体,却硬说是尖嘴猴腮;本来是机灵敏捷,却认定是鬼头鬼脑。直到如今,你潜进水下任何一处暗礁中,都会看到正统原版的老成黑鱼,它们顽固地死守中层水域,保持着稳沉和文雅。偶然有几条不安分的跃到上层水域,但不多时便显出狼狈相。它们大腹便便的体形和慢腾腾的举止,在风浪奔涌的上层水域无法生存。上层水域可以看到亮堂的日月,这就更使黑鱼受宠若惊又眼花缭乱,再加上上层水域鲐鱼鲅鱼炮弹般的速度与横冲直撞的作风,惊得黑鱼目瞪口呆自叹弗如。但它们私下却又忿言——如此霸道抢食,也太不雅观了!

终于,老成持重的黑鱼还是安分守己,原地踏步地生活着。保持着海洋里最传统最正宗的黑鱼种群,只不过由于太稳重,而缺少运动,体态愈加发福,鱼肉虽然不如其他一些终日奔命的鱼类紧凑,但香喷喷的脂肪和营养丰富的蛋白,正是渔人寻求的价值,逮到一条这样的黑鱼,便不伤皮肉整体放进沸汤里煮。不加任何油盐酱醋佐料,却能煮出味道相当鲜美的汤来。更奇的是,全身乌黑的黑鱼,竟能煮出雪白的汤,而且越煮越白,雪花一样地翻滚着白沫。端上餐桌,点上几撮香菜,众人挥勺,鱼香气通鼻窜胃,真正鱼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