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4238900000011

第11章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Ⅰ(1)

二〇一〇年海淀剧院

大家镇定下情绪,我准备出来了。

(老罗出场,台下观众热烈鼓掌并欢呼)

谢谢!谢谢!

基本上坐在这个区域的都是我的朋友,在亲朋好友面前吹吹牛,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因为我这辈子出去吹牛都是对外边人吹的,所以,很想有一个机会能和朋友们吹吹牛。

咱们进入主题。这是我们去年在全国高校巡回演讲使用的一个主题,叫“我的奋斗”。今年我们已经换了,换成了这样的一个主题:“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这个换的原因说起来也很尴尬,甚至是比较辛酸的。因为在我们演讲界有一个非常讨厌的地方,就是我们必须每年讲不同的东西,如果你今年讲的跟去年一样,明年讲的跟今年一样,基本上是会受到些不友好的对待的,有时候会扔臭鞋上来。但是,我自己就观察到很多搞音乐的朋友——今天,像玮玮、左老师也都来了——这些搞音乐的朋友很幸福,一辈子只要红三首歌,(笑声、掌声)就可以吃一辈子了。实际上,如果你万幸红了十首歌,那你就牛了。

我很早就注意到音乐界有这样的现象,就是说你连续三年唱一样的歌从来不会有人嫌,唱三年前五年前的歌也没人有意见——不但不会被扔臭鞋,还会得到非常好的对待。如果你竟然厚着脸皮把这首歌唱了三十年,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更恐怖了:下面的歌迷不但听完了很满意,还热烈鼓掌和欢呼,甚至抱头痛哭,说找到了青春的记忆。(大笑)

我个人从去年三十七岁的高龄,已经觉得搞音乐的比我们靠演讲吃饭的要爽得多,所以我以三十七岁的高龄已经开始在学习吉他了。你们来的时候可能看到这儿有一把吉他,有一些好朋友知道我已经开始在学琴了,可能指望我今天就能弹一首。我得在开场的时候就告诉你们,我目前做不到,我只能勉强弹一些简单的东西。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差不多可以给你们表演一首曲子了——我希望是。(笑声、掌声)

还有,今年换了演讲主题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在今年春天的时候已经把我去年巡回演讲的主题出成了一本书,叫《我的奋斗》。相信你们进来的时候,一人领到了一本。如果你们觉得领到的是一本你原来已经有的书,没拆塑封的话,我会给大家换一本我在年底前后出版的杂文集,这个在开发票的时候已经和大家说过了。没有吗?你是不是手欠已经把它拆开了,(笑声、掌声)没拆的话,可以换新书,如果拆了就算了。

你们今天来了,我一定要和你们吹一个牛,就是这个书到现在为止已经发了二十多万册了,所以,我给它做了一个精美的光环,大家可以看一下。(笑声、掌声)我觉得这个特效挺好的,再来一遍。(笑声、掌声)

虽然,比起中国一线的韩寒、郭敬明的销量还有一些的差距,但是,我觉得一个快四十岁高龄的糟老头子,能卖二十万册已经很满意了。年底我的第二本书也将出版。

这本书出版以后,我还是有些遗憾的,因为除了在思想和知识界这两界以外,这本书基本上是这样子的:好评如潮。(笑声、掌声)只有在思想界和知识界,基本上没什么动静。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是一个青年读物。这是关于我的书的问题,不扯了。

回到今年的主题,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这个要从2008年的5月份说起,当时,我注册了一个公司,是我生平第一次做一个商业机构,这是我们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大笑)我们取了一个名字叫“老罗和他的朋友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开始做以后,我收到了很多自称是我的老粉丝或者铁杆粉丝的指责,给我留言、来电话、来信,骂娘的,什么都有,对我的意见很大,有点像张小强的口气,但实际不是张小强——你去做生意了,你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吗?怎么现在去追求铜臭啊,对我骂得很厉害。在我的博客留言上、手机短信上,有一些知道我的手机,以前我教过的学生,都对此表示失望。但是,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滑稽的指责,因为我从来不觉得理想主义者和金钱之间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般说来,能力够的人是可以把这两个东西调和得很好的,就像我过去教书的时候,经常和我的学生说:“你看,你们当中由于能力的问题,充满激情就会丧失理性,充满理性就会丧失激情。”我说,“你们为什么不能提高一下自身水平,像我这样充满激情的同时不丧失理性,充满理性的时候不丧失激情。”我经常和我的学生吹这样的牛。

2008年5月我开始尝试做公司以后,他们认为理想主义和金钱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对我进行指责的时候,我也想跟他们说的就是:能力够的人,是能把这两个东西结合得非常好的,没什么本质上的矛盾。实际上,如果你能力足够的话,调和他们的矛盾是轻松愉快的。

我感到庆幸的是,到现在至少我还没有变态的粉丝,这是我比较幸运的地方。我们知道,有一些人有变态粉丝,就会很惨,他可能跑到你家,敲开你的门,把你叫出来,一枪打死你,冲你的尸体吐一口痰,说:“你变了。”(笑声)你知道,有这种精神病,我们有一些前辈就是这样死掉的。当初就有精神病跑到列侬(John Lennon,1940-1980)的家门口,他一出来,打了六枪,子弹打光了,然后很冷静地坐在那不走,等警察来把他带走时,他对着尸体说:他变了。列侬死的时候是四十岁,(笑声、掌声)我是1972年出生的,今年已经三十八岁了,所以,有一些这样的故事激励着你,你就会把每一天过得像是最后一天一样。(笑声、掌声)我尝试创业的时候,尽可能让自己勤奋一些就是靠这样的东西来支撑。

那么,我就讲一下从2008年开始,我们尝试做一个商业培训机构这么一个故事给大家听一下。这是2008年的时候,我们尝试走进这个行业(屏幕背景图:一个3D小人),当然,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人,我们实际上是一群人(屏幕背景图:一群3D小人),但是,我觉得一个人站在那儿好像范儿更正一些。我们开始准备做这个的时候,我的合伙人和这些股东绝大多数都是我们培训行业里的老师,大家都觉得自己在这个行业里待了很多年。作为正常的人,我们准备走进这个行业之前,很自然地做了一些调研,证实了中国人很熟悉的那句话:这是一片很神奇的土地。

在英语培训行业,牢牢地掌控着整个行业的是三个门派,叫做“三大门派”,我给它们取了名字叫做“神奇派”、“不不不派”、“N天搞定派”。很多人听了这些名字,基本上知道他们是怎么个玩法了。

在中国,实际上很多行业都是“神奇派”、“不不不派”、“N天搞定派”。大家可以看一下英语培训行业的“神奇派”是什么样子的。一般都是这个样子的,你能买到这些书:《神奇记忆法》、《单词记忆魔咒》、《神奇英语家教法》、《高中英语神奇速记与扩展》、《英语神奇记忆千法》,实际上,大家有兴趣上互联网查一下的话,在中国很难找到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竟然是不神奇的,这是行业里的第一大流派叫做“神奇派”。第二个流派呢,我给它们取的名字很难听,叫“不不不派”。“不不不派”是这个样子的:《学英语单词不用背》、《英文单词不用背》、《OFFICE单词不背》、《不再背单词》,(笑声)如果你有兴趣在谷歌和百度里面搜索一下的话,也很难找到在中国竟然有一个英语培训机构承认英语单词是需要背的,这是我注意的第二个现象,实际上也是很神奇的。第三个流派就是“N天搞定派”,大家肯定见过,比如说《十七天搞定GRE单词》,有没有可能呢?六级过了的水平,要搞定GRE单词,还要背八千到一万两千个单词,这就意味着十七天要搞定一万个单词。有没有可能,你可以自己去想一下。还有就是《十天突破IELTS写作》、《十天搞定TOEFL作文》这类东西,最狠的是《两小时掌握学英语的秘诀》。(笑声)实际上,这个还不算狠,我在2008年5月挂牌的时候,冬天去了中财进行演讲,在中财的走廊里看到了我们的一个兄弟学校——一个很土的大陆名词——它的老师在那做英语学习演讲。当时,我看到那个就有落荒而逃的感觉,因为他写的是《技巧为王——40秒破解托福阅读》。当然,我们感到比较放心的是,实际上等到开始的时候,两个三百人的阶梯教室,我们那屋坐满了三百人,他们那边只坐了二三十个人,所以,我对当代大学生的智力水平还是感到比较欣慰的。(笑声)那么作为中国出生长大的人,了解到这些“神奇派”、“不不不派”、“N天搞定派”的玩法以后,我产生了一些有趣的联想。大家可以看一下,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们可能会比较熟悉。

视频广告:哇,太不可思议了,积毒全都被分解排出来了。对,这就是新西兰奥莱胶囊的神奇之处。好神奇呀,才用了一个月,就长高了四公分。大家好,我是希拉里,“联邦减肥胶囊”可真是神话般的产品,吃了一盒就减了五磅,一个月下来,肚皮变小了,脸颊变俏了,体重减轻了二十磅,真是太神奇了……

(笑声、掌声)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可能除了中央电视台,所有的电视台都在……尽管三令五申说:会禁止这些东西,但是所有的电视都还在播出这些广告。尽管看的时候大家都在笑,他们还在赚那些——我们的父母呀、稀里糊涂的长辈们的钱。除了中央电视台,所有的——包括省级以上的电视台,都在每天播出这样的东西。所以,在中国如果在商业领域里,想走进去做一个创业活动的话,绝大多数人要面对这样一个局面。就是说,你基本上走进哪一个行业,都要和“神奇派”、“不不不派”、“N天搞定派”进行正面的竞争,这是一个非常无奈的事情。

有的时候,你会因此感到很焦虑,你的竞争对手可能是不择手段的,而你是有所不为的,这是一个很恼人的事情。但也有的时候,是因为他们做得实在是太不堪了,你反而感到有一些轻松,因为你还没有把自己壮大起来,他们已经把自己弄得非常恶劣了。以至于,你还没开始做就已经感觉到非常地有信心了。这也是我在中国的民营英语培训行业观察到的现象。我在2008年前后准备做这个的时候,观察到这个行业里,除了“神奇派”、“不不不派”、“N天搞定派”之外,还有一些东西——我不知道,也许是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大家可以看一下在中国民营培训的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视频:培训教师课堂上“群魔乱舞”

我把声音关掉了,你可能很难相信这些老师是在上课。(笑声)他们不是网络红人,也不是芙蓉姐姐,都是中国民营培训行业里的老师,这个是在课堂上。(笑声)非常邪门的事实,是吧?

我们一般会认为社会上年轻人里,大学生是相对精英一点的群体,出国留学的学生又是在大学生里相对精英一些的群体。但你很难相信,给他们提供培训服务的基本是这样的一群人,这些都是行业里的所谓的名师。(笑声)相信都看懂了是吧,差不多了,如果你们不是特别舍不得的话,我就准备把它翻过去了。

我在2006年离开新东方的时候,以前教过的学员和听说过我但不认识我的学员,经常给我来邮件。问到最多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说:老罗,你为什么要离开新东方啊?我想刚才的那些画面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离开这个行业的一部分原因。2006年我离开后,做了两年的牛博网,牛博网被关掉以后,我又重新回去英语培训行业,自己尝试创业了。一群没有做过生意的老教师,凑在一块商量的就是,我们如果要做好一个英语培训行业,能够想到的是什么呢?肯定不是“神奇”、“N天搞定”、“不不不”,以及唱歌跳舞这些东西。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很朴素的东西,教育培训行业归根结底就是服务行业,把基本的服务做好,这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第一步。第二步呢,我们毕竟不是酒店业。都是服务业,但是教育培训毕竟不是酒店业这样的东西。对我来说,服务质量并不是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教学质量。也就是说,商业培训机构里,给你二三十天,培训一门课程,大家花钱来,在乎的可能不是那些周边的乌七八糟的东西,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你的教学质量。在服务之外,我们需要的就是行业里最好、最酷、最牛的老师。如果只需要一个这个行业里最好、最牛、最酷的老师,我们已经有了,(笑声)正如你们所知道的那样。但是我们的尴尬在于,当时需要的是一群这样的老师。那么,怎么去想办法搞定一群这样的老师,是我们开始创业以后的第一个课题。就是说,当你尝试走进一个行业的时候,怎样让业界最优秀的人才跟你一起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