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爝火录
4463500000102

第102章

钱秉镫云:『予以九月初旬度岭至南雄,遇督饷侍郎张调鼎囗南雄太守座;予言「赣州必不降。去城三十里,每一骑出搜粮三日,捕村民输入城中;日以为常。志在坚壁清野,无降意也。宜以大兵驻南安,声言攻赣;惠国从间道趋南昌,解金、王之围:是为上策」。调鼎以语成栋,成栋笑曰:「书生何所知!彼降书雪片至,宁有疑耶」?已竟不降,而成栋还广州』。

进库初隶左良玉麾下,与成栋相缔盟;后江西皆归明,进库独守赣州不下。六月,成栋以书招之;进库约踰秋北救不至,当输款。至是,成栋遣使勒之降,语颇凌轹;进库怒,碎其谕曰:『李固山反,便为国公;我若反,亦是国公。此谕帖,将谕谁也』!遂逐其使。使还,成栋即进兵击之,反为所败。初,成栋出师,士众登舟,忽震雷起舟中,折中军桅竿;士众皆惊。或诡云:『此桅必有毒物,雷当击之;何足为异』!而士众固知其败征也。冬十月壬辰朔

鲁王定西侯张名振舟师过昌国卫,破城,搜捕少妇二百八十三人,悉驱赴南田,将以给赏将士。适监军任颖眉自舟山至,力劝止之;旋放还。

永明王使盗杀佟养甲于梧州。

李成栋军中报获奸细,搜得密书,乃养甲家丁约高进库为内应也。成栋密奏,定计诛之。时养甲所随北兵,皆分拨梧州就粮;成栋遂遣都督张世祥賷饷十万,率所部士马至梧州犒师。梧州有井水寺,颇宽敞;谕即寺中按籍给赏。伏甲小巷,北兵领赏讫,世祥令从小巷出,皆执而杀之;三千人无一得脱者。养甲知事已败露,密表使人北上;又被获。帝命养甲往梧州代祭兴陵,李元胤遣健儿杀之于德庆道中(「成仁录」云:成栋遣总兵张善追杀之)。

庆国公陈邦傅率兵至南宁,攻围二月;城中食尽,斗米千钱。赵台不能支,开门降;涕泣出女与邦傅为媳。邦傅缚其为媒者钱廷烨,剐之;遂驻南宁(廷烨,无锡马桥人)。

十五日(丙午)

李元胤威权日盛;十五日诞辰,在朝文武馈遗络绎:公分之外有私分,私分之外有私公分;私公分之外又有私私分。自八月至冬杪,无日不奔竞于元胤之门。

通政司疏陈乞职者,日以千计;阁臣票拟刻板,定「着议具奏」四字。吏部堂司两庑拥簇挨挤,文选官但有铨选之权、无出选之地。广东一省,非奉李成栋咨,大小有司不得擅为除授;桂林、平乐,则瞿式耜为政;庆远、柳州,则焦琏为政;浔、南、思、太,则陈邦傅为政。文选所副乞陈之望,第给一空札而为后日到部凭据而已。

星子诸生吴江起兵应金、王。

鲁王以刘沂青为东阁大学士。

建宁破,鲁王守将王祈巷战不胜,自焚死。

大清兵攻围五阅月,始克。魏一柱与郧西、德化二王俱死;兴安王先事出,不与其难。鲁王前后所复郡县,至是复失,仅存宁德、福安二县。

李成栋兵败,退奔南康。

「南略」云:成栋于二十日过庾岭,二十五日结营赣州城下。二十六日,闻城上呼「董大哥」者三;成栋于梦中惊醒,曰:『董大成是我中军;彼呼之,我军已为彼有矣』!亟披蓝布短衣,跨驴疾走,竟不发一言。赣州至梅岭六百里,两昼夜奔蹶大雨中。初出关兵二十万,分十大营;营立一总戎。成栋弃军走,十总戎亦尾之行。及进南安府城门,成栋如梦初觉,顾谓十人曰:『尔等何得随来』?十人对曰:『公既走,吾辈不得不来』!成栋怒,即手刃爱将杨大甫。二十万兵马、器械悉弃赣州城下,止余百人南来;亦羞入肇劈顺流直下广州府为再举计。

按成栋为人深沉精悍;身为大帅,拥二十万众结营岩疆,何得无故独走?即十总戎,亦岂有不闻成栋令,尽弃其军而随行两昼夜者乎?决无是理也。南康当作南安;时南康已为大清所有,成栋安得入之!

大清诛刘承胤、傅上瑞。

承胤既降,北帅恶其卖国不忠,斩之于汉阳。或云:北帅利其厚赀,佯与欢饮;即席上杀之。

十一月辛酉朔

永明王督师何腾蛟克永州;凡攻围三月,大小三十六战,至是克之。

腾蛟率保昌侯曹志建、宜章侯卢鼎、新兴侯焦琏、新宁侯赵印选克复永州,杀其镇将余世忠、巡抚李绍祖。

永州坚守三阅月,大小四十战,杀伤过半;所存羸卒不满千人。粮尽,咽糠啮草;初食马、继食人,城中老弱妇女俱尽。城破之日,洒扫官署,所剔妇人阴弃而不食者出之,计十五石。时旧绅刘兴秀羁城中,亦被其祸。

永州有马廷鸾者,太仓人,官知县;与绍祖城守。腾蛟获其子,不杀;廷鸾德之,输情于腾蛟。由是,城中动静纤悉皆知。城破,绍祖始降;械送行在。绍祖,丙辰进士;与瞿式耜同年。式耜流涕让之曰:『汝素受国恩,奈何生于叛国之人、死作不义之鬼』?绍祖曰:『天下人皆降,岂独绍祖也』!式耜曰:『天下之人皆不为绍祖,清其如我何』!绍祖语塞,遂磔之。

初四日(甲子)

下贺丕业于狱。袁彭年等擒丕业于高明,肘缚下狱。丕业极口呼冤,莫为之理。有华复蠡者,无锡人,馆于司礼监夏国祥家;捐百金为之营救。且语国祥:『中兴初,不当以私意杀旧人』!国祥亦念丕业为帝经师,不当折辱;嘱狱主活之(复蠡,字方若;官临高县丞)。

丕业在狱凡四阅月,部覆复为彭年所持;奉旨:『永不叙用』。出狱,上桂林谒瞿阁部;后竟不知所之。

初一日,文选施召征谢恩时,同班舞蹈者三人:一为本兵曹烨、一为銮仪司贾士奇。召征趋揖烨而未揖士奇,士奇大怒,指名辱骂。召征初未晓,及恶声至,始觉;诿云短视,当诣门谢罪也。烨亦为之解纷而散。至初四日,遇于道,攘臂殴召征;召征避之。询其故?士奇见召征他处刺名字小,而请荆字独大,以为欺己也;召征杜门三日,几费调停,纳款金四两始得解(士奇,河南人。初为守备;与元胤联谱,假其威而恣肆也)。

建昌人孔彻元、彻哲与其客蔡观光起兵援南昌兵溃,哲战死。

鲁王大学士马思理卒。

海滨义旅王翊复破上虞,走其令;得县印。时浙东山寨,萧山则石仲芳,会稽则王化龙、陈天极,台州则俞国望、金汤,奉化则吴奎明、索应彪,皆掳掠横暴;而平冈张煌言、上虞李长祥又单弱,不能成军。惟王翊一旅蔓延八百里之间,设为五营。王江则专主饷,分遣富室,单门、下户安堵如故;履亩而税,人无不乐输。平时不义之徒,立置重典;翊所决罚,人人称快。浙东城门为之昼闭,胥吏不敢催租;郡县长吏惴惴保守一城为幸,向翊荐诚讲解。翊计天下不能无事,待之数年,庶几为中原之应也。

永明王督师吕大器檄李占春、于大海、胡云凤讨朱容藩;容藩为占春所败,走死云阳。

初五日(乙丑)

永明王监军御史余鲲起、职方主事李甲春取宝庆,诸将复取衡州,武昌候马进忠取常德,所失地多复。

进忠与北兵战于麻河,大捷;斩首七千余级,遂复常德。晋爵鄂国公。

封龙韬雒容伯(韬,雒容籍武举人;从何腾蛟恢复衡、永有功)。

郑成功自海上遣官陈士京入朝。

兵科吴其靁疏「清文武之职掌,以肃朝纲;励新旧之廉耻,以别人品」;内开:『六部四衙门,总兵以下移会用手揭;此三百年来之定规。现在文武诸臣有初朝、二朝、三朝、四朝、五朝、六朝之分别,各宜建立事功,以昭靖共自献之本心』。袁彭年、李元胤知之,恨入骨。初十日,其靁宵遁,依瞿式耜;疏竟留中。

二十九日(己丑)

督师何腾蛟露布至,恢复衡州;忠贞营李赤心捷报:已取益阳,直抵湘潭。瞿式耜以机会可乘,请王还桂林,图出楚计;不纳。

式耜疏云:『天下大势,在楚、不在粤。粤东三面阻险,易入难出。臣不敢争者,以勋臣成栋一片血忱,方倚为江右声援;一旦拂其望幸之心,何以劝忠!今衡、永恢复,游魂东窜,粤西之背愈厚;赣州负固、江围未解,粤东之齿尚寒。在成栋宜奉皇上去危就安,既无内顾,可毕力以图赣;而楚师得万乘亲临,勇增十倍,便可乘势以长驱矣』。

胡澹愤金、王所为,以为两人不足惜,而徒沮中原之气;病噎死。二子亦为北兵所杀。

吴贞毓荐一县令于李成栋,得贿八百金;金堡奏其事,贞毓恨之刺骨。

十二月辛卯朔

李成栋率师再出南安,面奏帝曰:『南雄以下事,诸臣任之;庾岭以外事,臣独肩之』。一言竟去。

成栋湎酒轻儒,再出岭,凡各郡敕使俱被撤回。又严禁举义,尚书揭重熙出岭,以远禁追擒之;赖所附者力战,得脱。

金声桓、李成栋既来归,马进忠、王进才、曹志建、李赤心、高必正等乘间取常德、桃源、澧州、监武、蓝山、道州、靖州、荆门、宜城诸州县;进忠、赤心、必正皆封公。

按「明史」「李自成传」:赤心封兴国侯。

晋龙韬洛容侯。

大清兵再乘南昌城;全鸣时令以铁网笼之,铁钩曳而伤之,杀伤过当。

何腾蛟议进兵长沙,会堵胤锡与马进忠有隙,招李赤心自夔州至,令进忠所取常德与之;进忠大怒,尽驱居民出城,焚庐舍,走武冈。宝庆守将王进才亦弃城走。赤心引而东,所至守将皆烧营弃城走;湖南已复州县为之一空。胤锡乃率赤心等入湘潭,与腾蛟会;腾蛟令胤锡向江西,而自率进忠等向长沙。

胤锡与进忠争礼不和,阴入夔邀赤心从夔门径抵常德,欲令进忠让城,屯其老营;赤心未至常德百余里,胤锡先至,与进忠歃血盟誓,同奖王室。进忠知其谋,终盟无一语;盟讫入城,即命起营,尽驱百姓无老弱悉出城,纵火烧城中屋不遗一椽,遂空其城而去。宝庆王进才及各郡镇帅,皆弃城溃散。赤心所至,仅得空城;旋亦弃去,东走长沙。腾蛟闻之,大骇。

胤锡招赤心出夔门,因请封赤心为兴国侯,并封高必正等十余人。统众至湘潭,尽屠其民。长沙闻之惧,协力拒守;胤锡攻之,弗能克。

初八日(戊戌)

李成栋杀宣忠伯王承恩。承恩,大兴人;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崇祯十七年,出为福建都司。隆武朝,累官锦衣卫仪正,封伯。其标下彭鸣京等及故中丞田辟有众数千,皆愿随承恩往召弋阳王;成栋忌之。两舟相遇于英德县,成栋邀承恩过舟欢饮;至夜阑佯醉,即席手刃之。

大清降将姜瓖反于大同,李建泰遥应之。瓖大同总兵,崇祯十七年正月降李自成;自成败,复降于大清。

瓖隶吴三桂标下,复为大清总兵官,镇守山西大同。时大清八王先镇其地;而瓖后至,每日朝参不胜烦苦,欲谋去之而未有便。会王标兵掠民妇女,瓖激众怒,与王构兵;瓖麾下皆锐卒,百姓又并力合击,王大败,全军覆没。瓖遂称永历年号;山西豪杰一时并起,争杀守令以应之。故副将刘迁起代扼雁门关,为瓖号召;故浙江巡按御史任浚与一仇姓者俱有边才,瓖信任之以为谋主。遣部将姜建勋与大清兵战于忻州,败绩(赵交山「平寇传」)。

王翊自上虞出,东徇奉化。大清兵方攻吴奎明,力不支而遁;至河泊所,卒遇翊与战,大清兵败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