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议市镇。常邑大镇有四。在东者曰梅李。芝塘。在南者曰唐墅。在西者曰田庄。其它二三百户者。东西错杂。不下十数。西县原议。止有田庄一镇。今酌以唐墅之河西益西县。户口大略相当。而黄泾以东。尤泾以东。水田二百余顷。亦应西属。以补瘠区。
一议沙洲。常邑在江海之交。东曰薛家沙。在海中。去岸八十里。西曰福长寿沙。在江口。去岸十余里。薛家沙应属东县。福长寿沙应属西县。不特地势宜然。而薛家沙粮重累多。福长寿沙粮轻累少。以薛家沙归东县。庶与西县高区相准。
一议赋税。常邑旧以四科起则。而滩地山塘附焉。大抵近海者为高区。地瘠而粮轻。近湖者皆低乡。地肥而粮重。滨海分辖。则高乡均。而旱灾则西县为甚。两湖分属。则低乡均。而水灾则东县较深。如欲有利无害。必如耿令之书。大兴水利而后可。否则势有不能。如欲尺寸而计之。必使锱铢不爽。亦非愚之所能知也。
一议差役。常邑僻处海滨。本无他役。惟烟墩马路。时须修葺。或遇海上巡阅。例应供备。必得彼此适均。方无偏重。今以耿泾为界。则烟墩四十二座。各得二十一座。马路一百三十里。各得六十五里。最为均平。不可移易。
两县分管议
陶贞一
窃惟分县之议。不出拈分坐分两说。旧县署中据则或东或西。分管俱便。新县既就防厅之署。偏在城东。则便于东而不便于西。其理显然。此宪批所以有拈分后。或将衙署互易之说也。但部议原令新县建署。则互易似属未便。不若径遵宪批。无庸拈管。竟行坐分之说。尤为妥当。今议者欲参用两说。城中则东西坐分。城外则拈分。愚窃以为不可。何以言之。新县既在城东。应坐分北水门至大东门小东门。若拈得东县。以东管东城至便矣。倘拈得西县。则将越旧县出西南门。然后为新县之境。而旧县反越新县出东南门。然后为旧县之境。莫非王土。不知何事为此自扰也。即以仓漕一事言之。县虽分。犹各办漕十万。若西县之民。越境以交东仓。东县之民。越境以交西仓。城中河道狭小。严冬水涸。处处阻碍。即陆运交错。亦必日有争。分县本以省事便民。何为纷扰若此。且又大不便者。县令有城守之责。假如盗贼窃发。在城则东西分辖。而城外跬步皆非吾民。虽相去不过数里。而呼应不灵。指顾之间。便失机会。此于 朝廷设官守土之意。不亦大相剌谬欤。不佞窃以县之肥瘠。详于前议。既已不甚悬殊。则亦无庸趋避。宜东而东。宜西而西。直截分明。旬日而事定矣。苟为不然。舍平易正直之道。而多所瞻顾。若民家析产。惟恐失一毫便宜。于彼于此。不能自决。而托之公道。归于拈分。有如昭文拈得西县。则县衙苟非另建于西。必当与常易署。是虽不能化多事为少事。然犹为近理。异乎城内城外。或坐或拈。自相矛盾。以贻害于无穷也。夫官犹传舍也。执事者于敝邑利害得失。仅在目前。甚不必相争也。而不佞辈生长此土。则不可以默默。盖非好为异同。欲贻地方以久远便安之计而已。
辨名
钱大昕
天下府州县名相同者。如江南广西。俱有太平府。山东云南。俱有武定府。云南之武定府今改为州顺天江南。俱有通州。直隶云南。俱有赵州。直隶贵州。俱有开州。江西甘肃云南。俱有宁州。山西广西贵州。俱有永宁州。直隶河南。俱有唐县。陕西湖北。俱有咸宁县。福建湖南。俱有永定县。江苏陕西。俱有山阳县。浙江山西。俱有山阴县。山西湖南。俱有宁乡县。山东广东。俱有海丰县。江西四川。俱有东乡县。江西山西。俱有乐平县。山东贵州。俱有清平县。直隶广西。俱有宣化县。江西广东。俱有石城县。河南广东。俱有镇平县。山东广东。俱有海阳县。江苏甘肃。俱有华亭县。江苏陕西。俱有甘泉县。湖南广东。俱有会同县。江西湖南。俱有安仁县。浙江湖南。俱有石门县。江西福建。俱有德化县。奉天广东。俱有广宁县。直隶江苏。俱有清河县。江苏湖南。俱有桃源县。安徽山西。俱有凤台县。安徽浙江。俱有建德县。安徽云南。俱有太和县。奉天浙江。俱有宁海县。浙江广东。俱有昌化县。直隶贵州。俱有安平县。陕西甘肃。俱有安定县。陕西广东。俱有三水县。山西四川。俱有大宁县。直隶广东。俱有龙门县。直隶江西。俱有广昌县。浙江江西。俱有新昌县。江西山东。俱有乐安县。江西浙江。俱有龙泉县。陜西四川。俱有石泉县。直隶广东甘肃。俱有西宁县。福建湖北广东。俱有长乐县。湖南甘肃贵州。俱有安化县。直隶河南广东。俱有新安县。顺天湖南广东。俱有东安县。安徽四川云南。俱有定远县。安徽甘肃广西。俱有怀远县。江西湖南四川。俱有永宁县。江西四川广东。俱有长宁县。湖南四川广东。俱有新宁县。直隶山东浙江江西。俱有新城县。安徽浙江山西四川。俱有太平县。数年前有条奏当改者。皆格于部议不行。然考之汉书。有上曲阳下曲阳。东武阳南武阳之名。泰山郡有东平阳。山阳郡有南平阳。别于河东之平阳。涿郡有南深泽。别于中山之深泽。则因其旧名。加以区别。古人固有行之者矣。至如广西为省会之名。而云南又有广西州。旧为广西府乾隆三十五年改云南既为省会之名。其首府曰云南府。而大理府又别有云南县。此则于体制有嫌。不若易以它名之为善也。
请更同名之县疏雍正九年
江西巡抚谢敏
窃惟各县以印为凭。一切案卷文册。皆必征信于印。查江西省吉安广信二府所属。皆有永丰县。其印信篆文。同一字样。并无分别。共在一省之中。而有相同之印。倘奸徒假借。以此县所用印信朦混于彼县。恐一时难辨。易滋弊端。仰祈皇上赐将一县。另改嘉名。庶免混淆之弊。至此外江省州县。又有同名于各省者。如江省有宁州。而陕西云南所属皆有宁州。江省有长宁县。而奉天四川广东所属皆有长宁县。江省有新城县。而直隶山东浙江所属皆有新城县。江省有龙泉县。而浙江贵州所属皆有龙泉县。再如江省有新昌县。而浙江亦有新昌县。江省有德化县。而福建亦有德化县。江省有安仁县。而湖南亦有安仁县。江省有广昌县。而山西亦有广昌县。江省有石城县。而广东亦有石城县。江省有兴安县。而广西亦有兴安县。江省有永宁县。而贵州亦有永宁县。其它各省之州与州同名。县与县同名者尚有。并有府与府同名者。如奸徒有意作弊。则借此影射。隔省更恐无从辨察。皆应一并查改者也。
议州县不必设副官乡官疏雍正七年
鄂尔泰
奉上谕御史龚健扬所奏。着钞写分发与总督鄂尔泰。田文镜。李卫。巡抚尹继善。署巡抚费金吾。谢敏。令其各抒所见。确议具奏。朕又思迩来八旗于参领佐领外。添设副参领副佐领。办理旗下事务。甚有裨益。至于各省州县。事务寔为繁多。或于知州知县。亦添设一官为副。地方如有查勘工程。检验命案等事。州县一人。不能分身兼顾者。添设一人。协同办理。亦不致耽延迟误。而州县官升迁离任之时。有平日同事熟习之员接办。亦是有益。但两人同为一官。或因事无专责。互相推诿。或因意见不合。彼此争执。转致事务稽迟。即如从前宜兆熊刘师恕之在直隶。于公事甚属无益。今添设州县副员。是否可行。有无裨益之处。亦着鄂尔泰田文镜李卫尹继善费金吾谢敏。各抒所见。一并议奏。钦此。并钞御史龚健扬奏。请州县自牧令丞尉而下。于东西南北四乡。各设乡官一员。取用本乡之人以资治理。臣查得设官分职。专司而外。原有佐理。如州牧县令以下。设有州同州判吏目县丞主簿典史等官。而县分大者。则添设县丞。为之征比钱粮。审理词讼。乡镇多者。则分设巡检。为之缉捕匪类。查拏盗贼。定制立法。固已属尽善。况 本朝定例。官员不许升任本省。其选授省。距原籍五百里以内者。亦应另补。亲属同官一处。又有回避之例。近本地。或易于属托营私。而远离桑梓。可杜徇私报复诸弊也。今若添设乡官。即用本乡进士举贡生监耆民人等。若辈世居其土。非亲即故。内有恩有德。亦有怨有嫌。一旦令其居民上。予以事权。无论假公济私。施威市恩。料事所必有。既不能保其尽得贤能矣。不贤不能之乡官。纵能确知一乡之中。某某刁恶。某某抗欠。某某酗酒赌博。某某行窃窝强。保其能秉公据寔。密告牧令。明申法纪乎。夫今之州同州判丞簿巡检吏典等官。即论语所云应先之有司。汉制所称三老啬夫游徼等职之属类也。唐书所载县下于乡者。即今之乡约乡保总甲总练之属类也。名异寔同。人存法立。如果牧令得人。则此等人原俱可以助其不及而进其不知。即乡进士举贡生监内品行才德之选。亦未始不可以资耳目而益心思。是不必增乡官而堪以佐理者甚多。设使牧令不得其人。则虽贤能乡官。亦原不能主其事。或遇不肖乡官。且适足济其恶。且乡官既应设。则佐贰可裁。佐贰不可裁。则乡官为冗。臣愚以为该御史请设乡官之议。似不可行者也。至所陈衙役差票之为害。钱粮盗贼词讼赌博保甲之不清。与夫宣讲圣谕。解释律条之难周。寔属切中。但差票可以酌裁。而衙役必难竟革。不但牧令在所必需。即乡官一身。亦难日遍乡村。家喻户晓。势必转用委差。谓乡官之委差。必善于牧令之衙役。又谁能信其必然。如征收钱粮。则原有自封投柜。并滚单纸皂之例。如缉拏盗贼。则原有落右保结之例。如查禁赌博。则原有责成佐贰转责乡甲逐户具结之例。如调处词讼。则原有户婚田土细事先批乡公讲息结之例。如编行保甲。则原有户口门牌细开名数。并记簿稽察之例。凡此诸条。并无遗法。据该御史所请委任乡官之事。皆牧令之所得为。亦牧令之所能为。下属奉行之不力。寔由上司督率之不勤。人之过也。于法乎何尤。至于宣讲圣谕广训。以及解释部颁律条。亦非乡官四人。所以周至。在乡官既仍须率用各村贡监生员。而牧令亦何不可分用各乡贡监生员。臣以为但使天下大小官吏。诚能各抒寔心。各宣寔力。既谨依良法。更善体美意。则固执为法。权宜亦为法。无庸别议纷更。此自古有治人无治法之言。所以为不可易也。再八旗事务。原与州县不同。在参领佐领。半多世职。其所管辖。半多旧属。虽有顽劣乖张之员。而瞻顾隐忍。在所不免。今添设副参领副佐领。既已贰其事。又以分其权。公同办理。寔大有裨益。至于各省州县。虽事务烦多。要止不过数项。得其头绪。亦不难料理。况如边省简僻之州县。并未设有佐贰。如大省烦剧之州县。业经分画管理。若复添设副员。于查勘检验等事。固可以分任。而一治两官。非统非属。傥不能和衷共济。或复此忌彼猜。则诚如圣谕。或相推委。或相争执。转致事务稽迟。甚属无益者也。
乡亭之制日知录
顾炎武
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风俗通曰亭也行旅宿会之所以今度之。必有居舍。如今之公署。郑康成周礼遗人注曰。若今亭有室矣。故霸陵尉止李广宿亭下。张禹奏请平陵肥牛亭部处。上以赐禹。徙亭他所。而汉书注云。亭有两卒。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是也。又必有城池。如今之村堡。今福建广东凡巡检皆有城韩非子吴起为魏西河守。秦有小亭临境。起攻亭。一朝而拔之。汉书。息夫躬归国。未有第宅。寄居邱亭。奸人以为侯家富。常夜守之。匈奴传。见畜布野而无人牧者。怪之。乃攻亭。公孙瓒传。卒逢鲜卑数百骑。乃退入空亭是也。减宣怒其吏成信信亡藏上林中宣使郿令将吏卒阑入上林中蚕室门攻亭格杀信是上林中亦有亭也又必有人民。如今之镇集。汉封功臣有亭侯是也。亦谓之下亭。风俗通。鲍宣州牧行部。多宿下亭是也。其都亭则如今之关厢。司马相如往临邛。舍都亭。严延年母止都亭。不肯入府。何斩王林卿奴头。并所剥建鼓置都亭下。陈王宠有强弩数千张。出军都亭。会稽太守尹兴。使陆续于都亭赋民饘粥。酒泉庞娥刺杀人于都亭。孙权出都亭以候邢贞是也。京师亦有都亭。张纲埋其车轮于雒阳都亭。窦武召会北军五校士屯都亭。何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都亭。王乔为叶令。帝迎取其鼓。置都亭下是也。蔡质汉仪。雒阳二十四街。街一亭。十二城门。门一亭。人谓之旗亭。史记三代世表。褚先生言与方士孝功会旗亭下是也。后代则但有邮亭驿亭之名。而失古者度地居民之义矣。晋书载纪慕容垂请入邺城拜庙苻丕不许乃潜服而入亭吏禁之垂怒斩吏烧亭而去是晋时尚有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