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幻梦之天上人间
463000000142

第142章

半下午的时候,周淑妃来到百花殿求见黛玉。春纤将周淑妃迎了进来,黛玉起身相迎道:“周娘娘,找清婉有什么事?”

周淑妃看着通身气度不凡的黛玉,轻叹一声说道:“公主,我来是有事情同您商量的。”

黛玉笑道:“请周娘娘坐下来慢慢说吧。”又对雪霏道:“用那鬼脸青里收的水沏茶。”

雪霏烹好了茶,端着送上来,这茶还没入口,一股淡淡的荷香便飘散在空中。周淑妃浅吸了一下,轻道:“好干净的荷香。”

黛玉笑道:“请尝一尝吧。”

周淑妃端起豆青釉莲叶托,在白玉莲花盏中浅品一小口,微闭上眼睛,慢慢回味了,才缓缓道:“六月清荷露,明前女儿茶,果然与众不同。“

黛玉喜道:“就知道淑妃娘娘是懂茶之人,娘娘若是喜欢,回头带些回去。”

周淑妃摇了摇头,轻道:“这茶,只有高贵如公主才配喝,如今托公主之幸,能品上一回,与愿足矣,再不敢奢求。”

黛玉淡淡笑了,轻道:“不论什么茶,都是给人来喝的,没有谁配谁不配,什么高贵低贱,原不过全在本心罢了。”

周淑妃心底一震,看向黛玉,黛玉优雅的拿起紫砂小壶为周淑妃续上茶水,只微笑着,也不再说什么。

周淑妃看了看黛玉,将要说的话咽了下去,只笑道:“多谢公主。”

自此不提来意,只是和黛玉谈书论画,不觉便到了天色渐晚,周淑妃笑道:“打扰公主多时,我也当回去了。”

黛玉也不虚留,只是送了周淑妃出门,浅笑着和她道别,便折回面花殿了。

柳依边收拾茶具边不解的问道:“公主,这周娘娘看着象是有事找您,可怎么什么都不说就回去了?”

黛玉淡淡道:“她原是想让我给贾宫人求情的,可能觉得不该说吧,便没有说出来。”

柳依翻翻白眼,奇道:“淑妃娘娘也没有说,公主是怎么知道的?”

春纤敲了一下柳依的头,叫道:“柳依,你就知道练武功,也不知道练练脑子,真是越来越笨了。这都看不出来。”

柳依不服气的叫道:“你看出来了你说说呀!”

春纤手一背,摇头晃脑的说道:“今日上午,淑妃娘娘见到了当年不可一世的前贾贵人,见她如今落魄到那般田地,一来是动了侧隐之心,二来,也有感怀自身的意思,她想帮那前贾贵人一把。可是那贾贵人是皇后娘娘定的罪,她不过就是位淑妃,如何能和皇后娘娘顶着来,虽然皇后娘娘如今有些失势,可到底还是皇后娘娘不是?所以她就想求咱们公主为前贾贵人在太后皇上面前说几句好话,让那前贾贵人的日子好过一些。”

柳依傻呼呼的“哦”了一声,又问道:“那她为什么不说呢?”

春纤又敲了柳依的头一下,才道:“动动你的脑子想一想,刚才喝茶里公主对淑妃娘娘说了什么?”

柳依奇道:“公主也没说不帮忙呀?”

春纤叹了口气,翻翻白眼道:“天啊,你还真是直肠子。公主不是说了么,高低贵贱全在本心。这就是告诉淑妃娘娘,那前贾贵人有今日的下场,原是她本心的问题,别人帮不着她的。“

柳依似懂非懂的又“哦“了一声,自个儿坐到一旁慢慢想去了。春纤跳到黛玉面前,讨好的笑道:“公主,您是这个意思不?”

黛玉纤指一点春纤光洁的额头,笑骂道:“就你会抖小机灵!不过就是一句闲话儿,你也能掰出这些理儿来。”春纤张大眼睛看着黛玉道:“难道公主不是这个意思?可那淑妃娘娘听了您这话,就不再提求情的事情了。”

黛玉淡淡一笑,并没有再理会春纤,想起白日里的事情,她心头有种奇怪的感觉,那元春,好象是谁刻意安排的……

贾元春似乎是宫里的一个禁忌,人们私下里提到她时什么样的神情都有,可是却没有人能弄清楚那一夜到底发生过什么。而周淑妃,也变只知道贾元春是一个曾经为皇上怀过孩子的女人,其他的,她便什么都不清楚了。

从百花殿回到听竹宫后,周淑妃一人独坐在窗前,天色已暗,可是她却不想命人掌灯,在这深宫之中,她很寂寞,所以只有不停的读书,对于皇上的爱,周淑妃从来都不奢求,因为她很清楚,最无情便是帝王家,尊贵如皇后又如何?十二年的夫妻之情,尚且不如一张纸厚,门庭若市的坤宁宫,转眼便门可罗雀。而她不过是个小小的妃子,生得又不很美,也不曾有过身孕,只怕将来的下场连那贾元春都不如……只是周淑妃不知道,那贾元春落得这般下场,全是她自作自受,若是她安安分分的,再不能是那样的结局。

夜色渐渐深了,周淑妃越想心里越是难过,便屏退了所有的宫女太监,一个人在宫院之中散步。走了一会儿,正想回寝殿歇息,忽然听到宫门处传来一阵低低的哀求和侍卫的喝斥声。那声音听着有些象白日见过的贾元春的声音。

周淑妃紧一紧身上的白地云水织锦披风,走到宫门前问道:“何事喧哗?”

侍卫还没来得及说话,周淑妃便听贾元春哭道:“娘娘救命呀!”

周淑妃定睛一看,见那贾元春身颤颤微微的站在门前,她好似刚被鞭打过,身上的衣服破成一缕一缕,脸上也有鞭痕,她惊恐的叫道:“娘娘慈悲,请您救救奴婢吧!”

周淑妃见她着实可怜,便道:“让她进来吧。”

侍卫只得将元春架了到宫门内,周淑妃唤来宫女,让她们把元春抬进偏殿的耳房,又命人取来膳食和药材,对宫女说道:“你们帮贾宫人上药,上完药打发她吃点东西。”

元春见周淑妃转身要走,忙扑到地上跪下,连连磕头道:“奴婢多谢娘娘救命之恩。”

周淑妃回头温和的说道:“贾宫人,你快起来吧,回头我去向太后娘娘求个恩典,免了你的苦役。”

贾元春听了这话,又连连磕了好几个响头,周淑妃看着心里发酸,便对两个宫女说道:“你们两个把她扶起来吧。”说完便走了出去。

两个宫女也都是进宫才三四年的,也都不知道贾元春的事,只看着元春可怜,倒也尽心的照顾她。

时隔六年,元春终于再吃到一顿饱饭,再穿上干净的衣服盖上暖和的被子,她摸着光滑的被面,粗糙的手将被面勾出长长的丝线,元春把手伸到眼前,看着上面细密的口子,她那充满感激的眼神慢慢发生变化,渐渐的,仇恨盈满了元春的双眼,她恨,恨这座皇宫,恨这宫里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那个林黛玉,凭什么她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被封为公主,享尽皇上太后的宠爱,她害得贾家一败涂地,她害死了自己的亲娘,是她,都是她,一定要杀了这个女人,元春这会已近颠狂,她只想报仇,报仇,报仇……却不想这一切都是贾家和她的贪念造成的,与黛玉并没有关系。

次日,周淑妃梳妆打扮了,吩咐元春在宫里好好待着,哪里也不要去,只等着她的消息。

元春满面感激的答应了。周淑妃也不疑有她,便带着宫女走了。

黛玉正陪着太后在御花园里散步,周淑妃忙上前大礼参拜太后,太后笑道:“快起来吧。“

周淑妃却不起来,只说道:“臣妾是来向母后娘娘请罪的。”

太后奇道:“你有何罪?”

周淑妃忙道:“昨天晚上贾宫人被人鞭打,她受不住,逃到了臣妾的宫外,臣妾见她实在可怜,便自作主张将她留在宫中,此事尚未回禀母后娘娘,所以臣妾特来请罪。”

太后疑惑道:“贾宫人?那里出来个贾宫人?”

周淑妃心中发寒,一个曾经怀过皇嗣的女子,竟然已经不被人记住了。她磕了一个头,轻声道:“回母后娘娘,是贾元春。”

太后想了一下,身后的李公公忙上前小声递话儿:“太后娘娘,就是当年的凤藻宫仪兰殿的贾贵人,您曾让奴才去照顾她的。”

太后这才明白,淡淡道:“当年是皇后发落她的吧?发到哪儿去了?”

李公公忙道:“回娘娘,她被发到浣衣处了。”

太后嗯了一声,看着周淑妃道:“淑妃,你真的要为她求情?”

周淑妃忙求道:“求母后娘娘看在她也受了六年苦的份上,饶了她吧。”

太后深深的看着周淑妃,忽然转头问黛玉道:“玉儿,你看呢?”

黛玉浅浅一笑,轻道:“母后娘娘,这是皇帝哥哥的后宫之事,清婉一个做妹妹的,哪能过问这个,回头还不让人笑话死了。母后娘娘睿智仁慈,怎么发落都是对的。”

太后听了这话,不禁笑道:“巧你这丫头嘴巧的,正的反的全让你说尽了。”又看向周淑妃,淡淡道:“今儿哀家便给你个面子,免了那贾元春的苦役,将她发到你的宫中,你要负责看管约束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