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刺客信条:杀死你是我存在的意义
4701200000003

第3章 阿萨辛:被杀戮的杀戮者

1092年,突厥塞尔柱王朝首相维兹尔·阿里·穆尔克,在自己的宫廷里接见了一位教徒。这位教徒说着标准的宫廷用语,礼仪熟练而优雅,于是迅速得以靠近穆尔克进言。

然而,当这位教徒靠近穆尔克时,便闪电般抽出匕首,当场刺死了穆尔克,随即迅速转身逃跑。可惜的是,侍卫们的反应速度也很快,迅速围杀了这名刺客。

史载,这个名叫布·塔希尔·阿拉尼的刺客,属于当时中东一个神秘的“阿萨辛”教派。阿萨辛即是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派的分支尼扎里耶派,中国汉文史籍称之为“木剌夷”,阿拉伯语Mura‘i或Mulahid的音译,意为“假道学”或“异端”、“迷途者”,是穆斯林正统派对这个教派信徒的称呼。

从公元11世纪起,这个教派活跃于阿富汗至叙利亚一带的山区,他们以山寨为堡垒,使用古来波斯相传的一些暗杀技术,到处刺杀敌对者、宗教异见者,同时也可以受雇于不同政治或宗教目的的雇主。

这些人行动精确无比,异名远播他国。潜伏山中不露形迹,“凡悖神者一概抹杀”。其事迹与形象广为传播,最后便成了欧洲诗人们所钟爱的素材。直至将阿萨辛与暗杀者画划上等号。

布·塔希尔·阿拉尼的这次刺杀,是阿萨辛派有记载的第一次暗杀行动,但实际上它的暗杀史,大约在1080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就开始了,但是这些情况只存在于传言或敌方的迷信说法中,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可信度极低。

除了逃跑环节失败之外,这次刺杀就是阿萨辛派的一次教科书式作业:阿萨辛刺客们会使用阿拉伯匕首、阿拉伯弯刀、哈拉迪双刃刀、汗扎尔匕首、克里斯蛇形剑、山比亚短刀等各种武器,精通化妆术,精通各种语言以及各国宫廷礼仪,从而获得接近敌方首领的机会,实施斩首行动,或是进行侦察、后勤、撤退、接应等任务。

阿萨辛的创始人,名叫哈桑·萨巴赫(?-公元1124),别号“山中老人”。

他本是什叶派伊斯玛仪派的信徒,曾在埃及开罗接受伊斯玛仪派总传道会宗教训练,拥戴法蒂玛王朝哈里发穆斯坦绥尔(1035~1094在位),成为该派的伊玛目。后来以法蒂玛王朝的传教师身份返回波斯,公开传道,发展信徒。

1090年,他率信徒占领波斯加兹温城东北德莱木山区最高峰的阿拉木特城堡(鹫巢)后,便以此为据点,组建了死忠于他的教团组织,其中包括暗杀战士“菲达伊”(准备好为某个理由牺牲的人)群体。

1094年,穆斯坦绥尔去世,首相艾弗达勒玩弄权术,废长立幼。扶植穆斯坦绥尔的次子穆斯塔利登上哈里发之位,长子尼扎尔被废后逃往亚历山大举兵反抗,战败被俘后毒死狱中。

从此,埃及什叶派统治集团发生分裂,形成两个派别。一派拥护穆斯塔利为伊玛目,一派拥戴尼扎尔为伊玛目,但遭到当局镇压。以哈桑·本·萨巴赫为首的波斯和叙利亚的伊斯玛仪派宣布仍忠于尼扎尔。

萨巴赫则以秘密抚养尼扎尔的幼子为旗号,自称“霍加”(即宣传领袖),成为尼扎里耶派的领袖,创立尼扎里耶派。同时,他从阿拉木特堡派出密使和传教师赴叙利亚,组织并领导当地的尼扎里耶派信徒开始到处暗杀敌对者。

当时,萨巴赫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塞尔柱苏丹穆罕默德·塔帕尔,后者曾经发起对“鹰巢”的围困。在他死后,围困和敌意稍有缓解,作为继任者的桑贾尔又试图恢复对这个恐怖组织基地的进攻。

结果,一天早晨,桑贾尔醒来一睁眼,就看见枕头上插着一把匕首和来自哈桑的一张字条,要他接受和平,撤出围困。桑贾尔吓得魂飞魄散,不得不接受这个条件。

与此同时,萨巴赫在波斯一些领主的支持下,统一所据各塞堡附近地区,建立尼扎里耶派政教合一的伊玛目王国,在中国史籍里,这个王国被称为“木剌夷”它在11世纪末十字军入侵东方的混乱局势中,迅速扩大势力。

哈桑以后,在阿萨辛派中,永远都有一位“山中老人”,在掌管着这个教团组织,以及这个教团组织中的隐秘的暗杀机关。“山中老人”便成了阿萨辛派首领的世袭称号。

山老个人极具宗教领袖气质,宣称自己为真正的伊玛目,具有关于真主的永恒正确的知识,信徒对他无不顶礼膜拜、唯惟命是从。

据说,有一次为了向苏丹的使臣显示他那无可置疑的权威,他向一名年轻信徒点了一下头,此人便抽出刀一下割断了自己的喉咙毙命,再点了一下头,另一名年轻信徒立刻从城墙上跳了下去毙命。对于那些使臣的追问,他回答他还有六万名这样的敢死之士,随时都将以如此赴汤蹈火的勇气,听从他的命令。

“山中老人”对“菲达伊”们有独特的培训方法。根据《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山中老人在山谷中建立了一座大花园,花木庭榭,美丽无比。宫殿辉煌,装饰有无数金银珍宝,到处有管子流通美酒、蜜糖、牛乳。园中充满各族美貌的少女,能歌善舞。

山上养了一批幼童,从小就教导他们,说为领袖而死,可以上升天堂。等他们到了二十岁时,在他们的饮料中放入迷药,于他们昏迷中每次四人,或六人,或十人一批抬入花园,任由他们在花园里无所不为,所有美女都温柔的服侍他们。这些青年尽情享乐,舒服之极,相信确是到了《古兰经》中所说的天堂乐园。

过了一段时候,再用迷药将他们迷倒,抬出花园。他们转醒之后,甚是失望,山中老人召他们来见。这些青年自幼深受教育,确信山中老人是回教圣经中所说的大预言家,对他绝对崇拜。

山中老人问他们从哪里来,都答称来自天堂乐园。山中老人于是派他们去行刺,说为教尽力,死后可入天堂。这些青年为了返回天堂享乐,行刺时奋不顾身,但求早死,所以往往成功。

并且,在出发执行任务,他们会服用“哈希什”(Hashish,大麻烟),被西欧历史家讹为Assassini。英文Assassin(刺客、暗杀者)一字,便就由此而来。

在整个12世纪中,阿萨辛们多次制造了震动整个中东的暗杀事件:

杀死了法蒂玛王朝哈里发阿米尔

杀死十字军的黎波里王雷蒙二世

杀死十字军耶路撒冷王康拉德。

……

他们甚至两次暗杀阿拉伯世界抵抗十字军的领袖人物萨拉丁未遂,后来萨拉丁与阿萨辛首领谢赫拉希德丁·希南订立了和约。

哈桑的继承者,也就是第二代山中老人,名叫乌米德。在他统治阿萨辛派的14年中,暗杀之风更甚哈桑时代。塞尔柱帝国桑贾尔苏丹的宰相阿布纳斯尔,曾率军蹂躏伊斯玛仪派领地,第二年随机即被暗杀。

此外,巴格达阿巴斯王朝哈里发莫斯特尔拉希德、拉希德也先后于1135年、1138年乌米德派人暗杀,这导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阿巴斯王朝哈里发都不敢出现在公众面前。

某个大城市的伊玛目法库尔伊斯兰,在加兹温城告戒告诫市民勿受诱惑,凡有自伊斯玛伊派地界来者,一律斩杀。法库尔伊斯兰不久就被阿萨辛暗杀。

1126年,大马士革长官突格特勒正式承认该派,并把阻击十字军的前哨阵地巴尼亚斯要塞让给他们固守。

这个王国扼据里海海岸通往波斯高原的商路,与信奉逊尼派的塞尔柱王朝是死敌,“菲达伊”们袭击塞尔柱王朝的军队、暗杀忠于塞尔柱王朝的地方领主。暗杀塞尔柱王朝首相穆尔克的同时,还击败了苏丹马利克沙赫军队的进攻,成为波斯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

到1140年,阿萨辛派已据有努赛里叶山东侧、里海南岸的300多个堡垒。

“山中老人”传到第六代阿剌瓦丁穆罕默德(1222-1255),这是一个精神病人,其9岁即位,恢复伊斯玛伊派信仰,迫害逊尼派教徒。在位期间曾使人暗杀扎兰丁苏丹派驻甘贾城的统兵将领,只因此将对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使者不敬。

刺客暗杀统将以后,气焰嚣张,持带血的匕首大摇大摆进入甘贾城堡,还想刺杀扎兰丁的宰相谢里夫·木里克,幸亏宰相事发时不在家,才免于一死。后来刺客被居民用砖石打死,死前高呼“吾辈是吾主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牺牲”。

1255年12月27日,疯狂的阿剌瓦丁穆罕默德被其子联合其幸臣哈桑谋杀。

这个时候,阿萨辛派连同整个木剌夷国的末日,也悄然近了,他们屡次打劫蒙古旅商,终于为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

此前的1251年,蒙哥即位为蒙古大汗,派遣旭烈兀西侵,消灭伊斯玛伊派。此次西侵皆因此前蒙哥随拔都西侵时,曾遇见加兹温城大法官沙姆斯丁,见其人前来谒见时身着锁子甲,就很奇怪地询问缘由。大法官回答称“常穿此甲以防伊斯玛伊人的匕首”,并详述了阿萨辛的恶行。这让蒙哥汗大为震怒,念在1251年蒙古诸王大会上正式提出了这件事。

1252年蒙古军计划大举西进,这年7月末,旭烈兀命令怯的不花率领一万余人为前锋先发。旭烈兀本人仍留在和林,继续筹组西侵军。他接到的蒙古大汗指令是征服叙利亚:“从阿姆河两岸到密昔儿(埃及)国土尽头的广大地区内都要遵循成吉思汗的习惯和法令。对于顺从和屈服你命令的人要赐予恩惠和善待他们,对于顽抗的人要让他们遭受屈辱。”

1253年十月初九,旭烈兀大军西进,命宗王巴剌寒、秃塔儿率军为前锋,沿着丝绸之路进军。为保证行动万无一失,旭烈兀决定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因为打下的土地都是他自己的领地。

所以,大军行动相当迟缓,用了3年时间,才到达波斯。

1256年春,旭烈兀率领大军抵达阿姆河畔,逼近木剌夷国势力范围——由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仇,所以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公爵们,也领军参加了侵略,后来巴格达城陷落之后,他们的屠杀尤其卖力。

当时,木剌夷国的军队总兵力有十多万人,在库希斯坦(今阿富汗斯坦西北部和伊朗东北部)境内有六七万人,在鲁德巴尔区(今伊朗北部、里海西南鲁德巴尔一带)有五六万人。西侵军前锋怯的不花进入木剌夷境内时,首先攻下了库希斯坦的几个城堡,而后围困其要堡古尔都苦。

在此期间,怯的不花部先后消灭木剌夷军5万余人,削弱了山中老人的实力。随后,旭烈兀大军抵达,一边加强攻势,一边派贝克帖木克赴木剌夷谕降。

阿剌模特是山中老人的老巢,驻扎有5万重兵,凭险据守。但此时,末代山中老人鲁克赖丁已深感蒙古大军压境、无力自保,于是派弟弟沙歆沙去旭烈兀统帅部请降,但他本人却不愿出城,显然投降诚意有限。

十一月初九,旭烈兀进抵阿剌模特,命令蒙古军中的中国工匠就近采伐树木,制造投石机,沿着城墙架在阿剌模特四周的山腰和山巅上。

旭烈兀正要下令进攻时,山中老人派使者出城来见旭烈兀,称将于当日或次日出见。但在第二天,鲁克赖丁又要求推迟一天出降,结果又失约。

于是,旭烈兀军不再等待,开始大举进攻。守军用弓箭和岩石还击。在准确而猛烈的“回回炮”轰击之下,城堡的墙很快被砸塌,蒙古军冲入了城堡。

战斗到十九日,鲁克赖丁终于出降。然后,旭烈兀让人押着鲁克赖丁去每一处城堡劝降,有的自动开门投降了,也有的继续抵抗,最后被武力消灭。

然后,旭烈兀下令屠城。鲁克赖丁恳求让他去拜见蒙哥大汗,以求赦免他的信徒。旭烈兀同意了,并且派兵护送他去卡拉昆仑。但是蒙哥汗拒绝接见。鲁克赖丁只好返程,在回来的路上,蒙古兵用马蹄将他踏为肉泥。与此同时,木剌夷城市中的穆斯林,则被屠杀干一净。

然后,旭烈兀大汗又下令将所有木剌夷的要塞夷为平地,人则不分老幼全部杀光,“虽在襁褓者,亦不幸免”,并且把他们的大图书馆也放火烧毁了,所有的经书化为灰烬。只有一个距离较远的木剌夷要塞得以幸免,在1273年被埃及的马木鲁克骑兵消灭。

对此,波斯历史学家Juvaini评论说:世界清静了。西方历史学家Edward Gibbon则认为,消灭木剌夷是蒙古人对人类的贡献。但这教派分布甚广,总部被摧毁后仍在别的地方继续恐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