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山鬼木客:叶广芩短篇小说选
4709800000012

第12章 上镜(1)

“上镜”是演艺圈里的行话,其实就是上镜头的意思,跟老百姓说,多不懂,跟农民说就更不懂了。

现在我就正跟农民谈上镜的问题。

谈话对象是村长德福老汉,老汉今年六十三了,按干部制度来说早过了退休年龄,但德福仍干着,主要原因是找不到接班人,这个村太穷,又缺水,没人愿干。上乐村当年是李自成窝盘的据点,李自成就是从这里走出大山,直奔金銮殿的,所以村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带着李自成精神,用他们县文化馆馆长的话说是“浓厚的反抗意识”和“旺盛的斗争意志”,就我的解释,用“匪气”两个字则足以概括各种“意识”和“意志”,但凡与上乐村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上乐村的人动辄便抄家伙,有事先打他个血光四溅再说话。那打也颇具特色,抓、咬、抠、挖、踢、抡、打、摔,运用得灵活而老到,就是调国家武术队来也战不赢,他不接招,你再有天大本事,他就是不接招,你岂奈何得了。这点倒充分继承了闯王精神,想必当初李自成和朝廷的仗就是这么打的,所以李自成胜利了。在上乐村,谁要当村长,谁就要做好充分的挨打准备,听说德福自当村长以来,光瓢就被人开了四回,一个脑袋前前后后缝过四五十针,有人说,要是把村长的头发剃光了,那脑袋准跟篮球一个样,带瓣的。

我们摄制组由北京出来,来这儿拍戏已经有日子了,之所以将外景地选在这,是因为导演李立在这个村插过三个月的队,第四个月没住满,就被打跑了,据我分析,李立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年轻时在村里干些偷鸡摸狗拔蒜苗的事在所难免,被打出上乐村多半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不能全怪李自成。李立提起当年事至今心有余悸,他说:“穷山恶水出刁民,那儿的村民忒刁。”我说:“谁刁也刁不过你李立去,这几年你把影视圈的人玩儿得团团转,了得!你不愧在上乐村待过,也是个没招术的。”

电视剧《日头依然红》的拍摄外景地选在这里,是看中了这里的景致,越是穷山恶水,风景越优美;交通越闭塞,越少现代文明的干扰,今天这样的拍摄景地越来越难找了。

李立把群众场面安排在上乐村。

但是李立不敢直面村长德福,或许他有什么小把柄在老汉手里攥着,他让我这个编剧出面谈这件事,他说农民对女人有着本能的亲近和信任,他在村里的口碑实在的不是很好,由他找德福,这事八成得砸。

我说:“拍戏这样的事,成就成,不成就不成,彼此商量着办,剧组和上乐村谁也别难为谁。”

李立说:“要这样当然很好。”

德福听我说了请上乐村农民上镜的话,眨着眼半天没吭声,我怕他没听懂,又比比划划地说:“就是个群众场面,不要求演技,谁都能上的,至于报酬……摄制组也不会亏待乡亲们。”

德福思虑半天才像是回过味儿来,他咳了几声,慢吞吞地说:“让大伙上……上……上啥来着?”

我说:“上镜。”

“啊,对,是上镜,”德福说,“好事么,这对村人来说可是千百年不遇的大事,把活动的影像印在电视里,让全国老百姓观看,这福气除了城里的那些星星们,哪能轮上咱咧,李立个小黄鼠狼虽说当了大……大……大啥来着?”

我说:“大导演。”

德福说:“啊,对,是大导演,说明他还想着咱们呢。”

我说:“这次拍摄要求场面大,人员多,是场很重要的戏。”

德福说:“这我知道,我知道,电视咱也看过,我村里现今有五十多台电视哩,大伙都知道拍电视是咋回事,这也是宣传精神文明,是响应上面号召的举动,村人理应大力支持。”

我说:“这样最好,你把人头算清,我们一人一天付给劳务费五块钱。”

德福说:“看你这同志,你们给我们照相我们咋能还要你的钱,去年我村来了个照相的,照一张死相还要二十哩,更何况你们这次照的是活的,不要提钱,见外得很哩!”

我说这怕不合适。

德福说:“没啥的,这是李立那小子的事,该帮,搁这哩,就跟村里过事一样的,到时你们管村人一顿饭就行了。”

我说:“那是自然,拍电视剧,群众演员的饭照例该由摄制组出,这也是早在预算之中的。”

德福说:“你们由县城运来的装在塑料盒盒里的凉饭,让我们农民吃那是耍哩,我们还是集体起火做,蒸几笼馍,熬一大锅白菜豆腐就行咧,农民的饭么,不比你们那些星星,还要几菜几汤,我们只要吃饱就成。”

我说:“那就按你说的办,到时花费多少让会计来剧组报销。”

事情很容易就说妥了,德福把我送出村委会,站在台阶上说:“你让李立那小黄鼠狼没事到村里来走走嘛,他留下的那些狗屁老账也没人再有精神跟他算咧。”

我问李立在村里留下了什么狗屁老账。

德福说:“光村里的母鸡,他一个月就偷了七十八只,把村人闹得家家连鸡蛋也见不着,全村的公鸡都打了光棍。”

我说怪不得叫黄鼠狼呢。

拍戏定在星期一,星期天我得到消息说,上乐村杀了一头猪,宰了一只羊;几个壮劳力由县城买了两百斤豆腐,拉回一车鲜菜;几个妇女整整磨了一天麦子,蒸了两天馍馍,馍的个儿很大,一个足有半斤。猪、羊肉已经分别炖上,两口肉锅正香气蒸腾,两百口子人紧锣密鼓准备明天利用上镜的机会开斋大吃,另外,家家几乎都有别村的亲戚住着,这些人星期一除了蹭饭以外还要参与拍摄。

情况紧急。

制片找到我说:“是你答应上乐村拍戏的伙食实报实销的,现在那边已经做好吃大户的架势了,人头的劳务费加上那些猪、羊,你看这事怎么办?”

我说:“你让我怎么办,他们说吃不惯摄制组的盒饭,我想着就是真吃不惯,谁料到是跟我在玩花样,我已经把人头劳务费由十块减到五块,原本是想着占了个便宜,可这个德福,不要劳务费要报销饭钱,简直老奸巨猾极了……”

制片说:“农民自有农民的小狡诈,我们永远玩不过农民去,李立为什么不自己去上乐村,他就是把这一步都看透了。”

我说:“原来如此啊,既是这样明天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只是千万不要打起来。”

制片说:“打?你十个剧组也不是那些李自成的个儿!”

第二天吃罢早饭,剧组人员乘两辆面包车来到上乐村。

拍摄地点在空旷的河滩里,我们到达的时候河滩里已经黑压压地站了一片人。一个叫锁儿的小伙告诉我们,他天不亮就在这里候着了,他屋里的人都来了,大家都希望能上一上镜。

地上有雾,四周模模糊糊看不太清楚,雾气里,德福向汽车走来,李立慌忙跳下车去把德福迎了,两人先握手,后又拍肩,再后来又互相捶打,显出一副狗皮袜子没反正的劲儿。李立问德福是不是拿出当年动员修水库的手段,把村里人都给轰出来了,德福说:“这事还用动员么?不用吆喝,一个个争着抢着往前跑哩。村里把这回上镜算作一项精神文明的活动,为这村支部还开了两个晚上的会。”我看见德福今天的打扮非同寻常,胡子刮得精光,戴了顶新呢帽,穿了双皮鞋,小白领子在中山装下精巧地露出一个边,这是经过女人的手,刻意修整过了的。制片大概从德福的装扮上已经意识到了什么,他托着下巴站在旁边一声不吭。

雾渐渐散开,周围景物变得清晰,河滩里的人们暴露在阳光下,我看了德福纠集起来的群众演员,倒抽了一口凉气。

农民们是来上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