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虎大福
4709900000015

第15章 山鬼木客(2)

岩岩叽叽了两声,把糖从侧囊里退了出来,一会儿它的嘴里就发出嘎嘣嘎嘣的声响,幸福得它手舞足蹈。

一只血雉嘎声叫着,擦着窝棚顶飞了过去,它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尊贵之极,幽雅之极,平时一贯是不紧不慢的,如今这样张皇准是遇到了什一么意外,他探出身去搜寻血雉的去向,外面看不出任何异常,岩岩蹲在罐头上不屑地打了个喷嚏,见他不再在乎它,将桌上的几粒强力银翘片塞到嘴里,踌躇满志地蹿出去了。

他披上雨衣来到崖边上,雨明显地小了,谷底起了雾。再过一个小时这些迷漫的乳白就会将四周遮严,树木、青藤、苔藓和他的窝棚都将被白所淹没。天色暗下来了,他看见对面陡峭的石壁上有光在闪耀,似灯笼,又似火把,迤迤逦逦,飘飘渺渺,走出了一种情致。他朝山岩喊了几声,灯光熄灭了,接着被浓浓的雾阻隔,什么也看不到了。他知道,对面那近乎垂直的岩壁连岩羊也不能驻足。更何况打着灯笼的人……

回转身,他看见他的窝棚口放着一束通红的羊奶子果,羊奶子学名苦糖果,忍冬科类植物,生长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河坝地带,状如羊奶,粒大汁多,酸甜可口,是山里最好吃的果子。山底下的果子如何上了山,来到这海拔1900米的高处,并且能够采撷整理成束。绝非岩鼠们所为。他摘了一颗,果子熟得有些过分。枯稠的浆液沾了他一手,吃到嘴里,凉凉的,他缩缩脖子,舒服得眯了眼睛。就像岩岩吃了他的水果糖。

山里的事不能用正常的逻辑来解释,诸如那莫名其妙的火光。诸如这扑朔迷离的山果,还有那随性而起的歌声……随时随地,他可以遇到很多奇奇怪怪的荒唐。

这里是山鬼出没的所在。

第二天降温了,棚子一顶上结了薄薄一层霜,风吹在他身上,寒意很重。一夜间,林木像是稀疏了许多,对面青檀的叶子也不像前日那样油润柔和,变得发黑发暗……更远的山上有了猩红鹅黄。

凭经验,他知道,冬天的脚步近了。

小岩鼠的感觉比他还要敏锐。

雪一下来。行动就会受到很大制约,他必须在冬日到来之前到核桃坪去一趟,从老王王双印那儿搞来米面油盐和一些过冬的东西,老王那儿是他的根据地和大本营,是他的幸福港湾,老王曾是他父亲的朋友。

当然,他和老王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解决。

他沿着老君岭的山脊向下走,林子里有鸟在唱,“山——山客回去”。他在林间寻找着劝他回去的鸟儿。终于在苦栎的枝头看见了它,一个灰黑色的小家伙,小巧的尾巴一翘一翘的,脑袋左一歪,右一歪,一歪一声“山客回去,显得很忧郁也很滑稽。”

十几条旱蚂蟥在延龄草尖上晃荡着半截身子,等待着向肉体进攻的时机。它们对鲜活的血液有着本能的喜爱,一旦攀上谁就狠命地吸,让一条线一样的身体无限充盈,几十倍地胀大。你不进行武装驱逐,它们便一吸再吸。直到把肚子撑破。他的气味越来越清晰地传过来,他走近了,蚂蟥们兴奋又紧张地传递着信息,吸盘饱满地张开,身体努力地伸展着。近了,近了,它们清楚地看见了他那张熟悉的脸,嗅到了温热毛孔散发出的甜酸的气息,于是。个个身体由于激动而微微战抖……终于,擦肩而过,他好像早有所料,用棍轻轻把那儿时草茎拨开,很敏捷地迈了过去。立刻,草间响起了蚂蟥们失望的呐喊,它们说这不公平,它们在这儿已经等了一个月了,身体只剩下了一张皮。他朝蚂蟥们笑笑。想的是小玩闹们的思维太简单,几年来它们的埋伏地点竟然没有丝毫改变……

密林中传来杨青雅亲吻“猴脸”的声音,一抬头,他才发现树上蹲满了猢狲,足珍贵的金丝猴,毛色;金黄,缎了般的闪亮,小脸湛蓝,蓝得如同秋日的晴空,美丽得让人窒息。它们早就发现了他,似是要绐他一个突然的惊喜而故意地深沉,故意地收敛,猛然一声尖叫,如得了解放的命令,霎时林子里闹成一团,它们喊叫着,嬉闹着,每个都在尽量地表现着气己,有的从他的头顶荡过去,掠起一阵风,有的故意撩拨他,在离他很近的地方做出惊险动作,它们不怕他,也不想回避他,它们努力用自己的欢乐感染着他,毕竟它们和他在物种上更接近,他们是亲戚,真正的亲戚?熊猫算什么东西,岩鼠算什么东西,差着十万八下里呢。面对着这个热闹快乐的群体,他竟然想起了医院里的小“猴脸”,“猴脸”的父亲是谁,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既然已经,不在乎便用不着为此伤神,孩子对他毫无意义;就像杨青雅对他的毫无意义一样,让一切顺其自然,像山里的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该怎么结束就怎么结束。

四岁的“猴脸”大概像山魈。

告别猴群下走了两百多米,山脊向东北偏转,他看到了北坡那一大片箭竹林,80年代,这片竹林曾经开花枯死,成了一片荒凉的“死海”,那是箭竹每六十年的一次劫难。当年的老竹已经发黄发黑,溃不成军,成熟的竹籽落到地上,新的竹长起来了,比原先更加茂密,更加生机盎然;这些年轻的竹,它们的根系在扩展,在繁衍,它们的张力在雨后的山地上勃发。六十年实在太短暂,这大约也是他的生存年限,他想。在他死去以后至少它们还会健康地生长几十年,他的生命不长,竹的生命也不长,但彼此的生命是交错生长的,加起来就很可观了。

竹林的一角被摇得哗哗作响。不用看他也知道,那是三三在作怪。三三是他前年三月三日在这里相遇的一只雄性大熊猫,那时它上正在和一只比它大很多的雌熊猫周旋,他发现它们们时,雌熊猫正把头抵在地上,跟三三调情,三三骑上去了,骑得很勉强,不到十秒就草草完事,完了事的三三扭头就走,没尽性的雌熊猫赶上来拦住它,三三开始莫名其妙地看着对方,后来索性坐下来,任着雌熊猫围着它一圈圈地转。雌熊猫急了,狠狠地在三三后腿上咬了一口,三三表现出了好男不跟女斗的气度。站起来挪了个窝又坐下了,雌熊描几次做出了动作,三三就是不接招,雌熊猫翻脸了,朝着三三就扑咬过去。三三之落荒而逃,屁股上挨了雌熊猫重重一拳。那时候三三不主动是因为它还小,是那种不谙世事的半大猫,现在三三大了,成了一只毛色光亮、身体匀称、风流倜傥的青年熊猫,他好几次看见三三它范围以外的地方追逐异性,为交配权和别的雄性打得你死我活,遍体鳞伤。

他与三三的沟通极为简单,除了对异性的争夺以外,三三对一切都表现出它的退让与友好,它性情温和,不像其他动物那样多疑、谨慎。三三的头脑是简单的,这个世界对它来说并不复杂,所以三三对他的接受是平淡的,既不惊惶失措也不欣喜若狂。第一次相遇它们四目相对,坐了一下午,后来三三睡着了,他也睡着了,醒来时各走各的路。第二次见面,他像给岩岩一样给二三三吃糖,三三把糖坐到了屁股底下,那块上海出的“大白兔”奶糖在它的后臀上粘了足足有半个月。再后来是三三给他表演爬树。它爬上去摔下来,爬上去,摔下来,故意的摔给他看,逗他高兴。他也爬了一次,却是下不来了……

他拨开浓密的竹丛向动静“游”去,不出所料,果然是三三。吃饱了的三三将两只前爪分别架在两棵树叉上,身了很舒服地依靠着一块岩石,发出呼呼的鼾声。一束阳光照在它身上,黑白相间的毛显得更加分明爽朗,让人感到了艺术的完美和造物的精心细致。三三的眼睛其实很小,而且是高度近视,但是那个描黑的大眼圈弥补了这缺憾,加之它胖嘟嘟的笨拙,使它有了玩具的气质,有了孩子的纯真,让人一看便产生了爱抚搂抱的念头。

野生动物中,最能和人亲近的大概就是大熊猫了。

他举起了相机。对着三三连拍了几张,快门的响声惊动了三三。它睁开眼睛看着他,许久没有反应过来,那神情完全像一个刚刚被吵醒的婴儿。终于,三三认出了他,从喉咙深处发出轻轻的一哼算是打了招呼,接着伸出,前爪,撸过一把竹子,轻而易举地将它们折断,像吃芹菜一样,从根上嚼起,将竹叶全部留下:三三吃完这把再撸一把,继而又一把,吃得惬意而酣畅,完全不用费力,它就躺在自己的食物中;边吃边拉的三三,屁股下边很快搞得很不清爽,一会儿,双臂范畴内的竹子所剩无几,它极不情愿地站起身,只移动了两三步又噗地一下坐下,再接着撸。再接着吃。重复着刚才的动作。山上有得是竹子,没谁跟它争抢,它吃得从容不迫,心安理得。他观察了三三近一个小时,再次吃饱了三三顺势一躺,将一只后腿翘得高高的,前掌搁在滚圆的肚子上,在他的目光下,又呼噜呼噜地睡着了。

看着他的熊猫朋友,他觉得应该对它发点议论。aiuropodidae,哺乳纲大熊猫科大熊猫属,了得,科学为这个独特的物种专设了一个科目,是中国的独一无二也是世界的独一无二。本应是凶到狠威猛的食肉类动物,在生命的进程中竟然一退再退,一让再让。争不过吃肉的便吃草。争不过吃草的便吃竹,竹子坚硬,营养极低,没有哪一个食草动物肯对它乖青。熊猫肯,为了活着,它以它那典型的肉食齿列,忍辱屈尊,一天要吃掉体重一半的竹子,这些竹子可供它吸收的营养只有17%跟它同时代的剑齿虎死了,恐龙倒下了,猛鸦象绝迹了,它们变成了一块块古化石,散落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但是大熊猫活下来了,以它的退让和满足。以它那实足的近视眼,以它那为保全自己的慵懒和逆来顺受的察性,成为了人类的宠儿,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这是剑齿虎们不能与之相比的,熊猫的哲学,体现着中国的个性,体现着道家“上善若水”的精髓,暗含着中国人人性的悲哀。

可爱、可怜,又恨。

站起身时,他发现了身边巨大的脚印。才下过雨的湿地上,一行是印伸向前面的冷杉林。也就是说在雨停以后,在黎明时分,它在这里走动过,就在他窝棚的下方,就在离他不过几百米的地方,他与它再一次失之交臂。他压制住猛烈的心跳,仔细地测量着那些与人十分近似的印迹,长42厘米,深3~5厘米,步幅80~100厘米,应该是个身高2米、体重150公斤的大块头……他朝着冷杉林吆喝了两声,林子里飞起一只红腹锦鸡,耀眼夺目地向一片领春木扎去。他知道是没戏了,但还是沿着脚印向前走,随着草和落叶的增多,印迹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绝壁的岩石上。他琢磨了半人,想不出它会走向哪里,是腾空而起还是钻入洞穴,还是像他父亲见到的那样,遁入某棵大树……在不远的灌木上,他发现了一撮褐色的毛发,他小心地将它们取下来,夹在他的标本夹子里,类似这样的东西他搜集了不少。窝棚里,他保存了300多个胶卷资料。写有170万字笔记,还有其他的许许多多,山里的春夏秋冬,他每天都很忙碌。

回到箭竹林,三三仍旧在睡觉,他没有打扰它,从它的下面过去了。他想起了美国人夏勒谈论熊猫的一段话:“熊猫没有历史,只有过去。它来自另一个时代,与我们短暂的交会,”他认为这段话不适合于三三,倒适合于木客。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他来到了核桃坪。

核桃坪是山间一块狭小的平地,住户三户,村民十一人?

一条小河沿村北流过。河水撞击着岩石。溅起白色的泡沫,发出振聋发聩的声响,其声势与单调寂静的村落极小不谐调,由老君岭下来的小路被河水阻拦,又为两根搭在石上的细木接引,使路得以延伸,细木颤颤巍巍,摇摇晃晃。被水花溅得精湿,踏上去让人胆战心惊。两三间茅舍,五六头黄牛,七八块薄田,十数棵核桃树,勾勒出了小村的生存状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儿是个不错的世外桃源,只是没有陶渊明们来发掘。核桃坪的无霜期是一百二十天,谁也不能指望着这一百二十天能长出什么好庄稼,麦子亩产百余斤,刚好包住种子;靠地膜种出的老玉米稀稀拉拉,大半还照顾了狗熊和野。山高地寒不产菜蔬,只出洋芋和四季豆,偶有萝卜“丰收”,会被视为山里的珍奇。这里属天花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一草一木均受国家保护,每只动物都是爷,许它吃你,不许你吃它,它吃你是生存,你吃它是犯法,把山民们整得整个没了脾气。政府要退耕还林,规划年底将核桃坪的三户十口人搬到两架山外的姜家寨去,姜家寨离县城还有二百一十公里,那里有公路,人口相对比较集中。

老王家住在坪东头靠近河边的地方,一明两暗三间上房,房有年头了,是老王娶媳妇时盖的,现在老王已经七十六岁了。工家房的周围是一家几代人开垦出的田,玉米已经收获完毕,光秃秃的田里冒出大大小小的石头,像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岛屿,一块一人多高的青石旁长出了棵野胡桃树,树没有石高,树干狰狞扭曲,痉挛般地蜷缩着,一副伸展不开的模样。

那是个不平凡的所在,他不由得朝那棵树多看了几眼。

王家房顶的茅草已经发黑,几处还苫着塑料布,压着石头。房后头吊了两个木桶样的东西,中间有洞,是养土蜂的蜂箱。房前有干净平整的场,场上晾晒着烫过的洋芋片,是冬天的食粮。场边上一只母鸡领着一群毛绒绒的鸡崽在觅食,一只正睡觉的花猫无端地被母鸡挑衅性地啄一嘴,母鸡在警告花猫,不许碰她的孩子。台阶上趴着一条瘦骨嶙峋的狗,狗见了他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摆着尾巴到后面猪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