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三余堂散记
4736400000025

第25章

明末清初时有一个人,学识、襟怀、勇气堪称独冠,此人乃黄宗羲也。

黄宗羲是明末的大知识分子,还是个军事家。清军入关后,他官至左副都御史,为反清复明辗转斗争,清政府曾悬赏四处缉拿他。直到1661年明朝流亡的永历帝在缅甸被捉,反清的战火才算熄灭。而此时,黄宗羲已年过半百。他改头换面、隐姓埋名,回到浙江老家侍奉老母亲。若黄宗羲至此便在人间化为无影,会让后世生出许多猜测和更多的敬重。

但黄宗羲觉得自己这满腹经纶和一腔热血还没释放完,就著书立说。他先写了一本《留书》。何曰《留书》?乃留给后人看的书。如此,我认为黄宗羲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可后来,他又写了《明夷待访录》,我就大为矛盾:你的主子已被灭,你效忠的明朝已被清朝取代,你还待谁来访?等清朝的皇帝康熙吗?

《明夷待访录》是一部治国大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等无所不有,书中体现的是黄宗羲的才智和理想。当他取名《明夷待访录》时,就充分地表现了知识分子的弱点:像小妾,待人宠。

“明夷”来自《周易》卦名,六爻八卦我不懂,不敢妄言。只知《易·明夷》有“箕子之明夷”。“待访”是等待明主圣君来访并采用,也会“如箕子之见访”。这是一段故事。

箕子是商纣王的大臣,曾因劝谏纣王被纣王囚禁。周灭商后,周武王释放箕子,并亲自拜访,请教治国之策。

到此,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要干什么就昭然若揭了。

“生是某某人,死是某某鬼”,这句话最初应是知识分子说的,最后执行起来,恐怕知识分子的比例不会高。

有知识,没有挺拔的脊梁,就会发生满腹诗文,毕竟斯文扫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