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摄政王的拽丫头
478600000031

第31章

长乐不经有些怨恨那个翩然离去的女子,她明知道自己无法陪伴在他身边,却依旧拿走了他的心!

初夏难得的细雨绵绵降落,氤氲了整个釜山。只是这场细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雾色隐隐弥漫,带着泥土冲刷过的清新,微凉的空气扑面而来。

在丁宁山庄,四季开着的都是桃花。枝桠上的水色潋滟,映着树下的落叶,缓缓滴落,晶莹而尖锐。

这是徐冷言万金求得的特殊品种,四季开花,却不结果。像极了他与丁宁的爱,开到荼蘼,却无疾而终。

云静烨甚至没有再见长乐一面,匆匆回了帝都。

“谁规定,错误的开始,就必然走向错误的结局呢?”徐冷言徒手将丁宁的骨灰装进锦盒。

闪亮的星火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灼伤了徐冷言的手,但他浑然不觉:“当初,丁宁并不愿嫁给我。只因我知道她心里有我,才以死相逼。”

长乐愣愣地站在原地,难以置信地望着徐冷言。

“长乐,有时候拒绝,并不代表不爱。”徐冷言终于转过身子,深邃的眸子认真地锁住长乐。

长乐有些执拗:“但是不爱,必定会拒绝。”

“长乐,你要学会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眼睛,眼睛是会撒谎的,而心不会。”徐冷言抱起锦盒,满目爱恋地凝视着它:“就像现在,我依然可以感受到丁宁是爱我的。”

长乐的十岁生日被熙熙攘攘的吊唁之客踏在脚下,那些不悲不喜满腹心思的人最关心的无非是徐冷言的去向,他到底会不会重回官场?

只是徐冷言早已不是当初意气风发的少年了,他没有精力对付这些人精,没有闲情去与他们虚与委蛇,时日一久便传出了徐冷言相思成疾,缠绵病榻的消息。

长乐十岁生日却收到了一份意外之礼,那是宋桀的亲笔信,一来对长乐的生辰表示祝贺,二来吊念丁宁的离世,写得极其书面,真正让长乐注意的是尾页的一行字:“桀以摄政王大婚之日为约,愿与卿一聚。”

“蕊姨,云静烨要大婚了吗?”

蕊儿一直呆在长乐身边,对长乐直呼云静烨大名的事儿也不以为意,而云静烨大婚也不是秘密,她略点了点头。见长乐一副呆愣的模样,出口解释道:“当日宋世仁那厮不是强占了嵇诗韵的清白身子嘛!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宋侯爷手腕硬着,嵇诗韵不过是嵇家独苗,如此一来顺理成章嫁给宋世仁这事儿也算是了了。当时宋世仁不过十二岁,大家心照不宣便没有提起。可前不久,宋世仁已行了弱冠,却言之凿凿,当日是嵇诗韵对他百般勾引,才造了那事儿。”

长乐顿时明白了宋世仁怕是已经知道了嵇诗韵的计谋,不甘被利用,便捏造事端,虽然宋世仁的话并不可信,但却足以让嵇诗韵身败名裂。

“这不是始乱终弃嘛!嵇诗韵自小便洁身自爱,哪里会勾引他宋世仁!”蕊儿颇为不满地道。

“蕊姨认识嵇诗韵吗?”长乐并不希望自己的亲人认可嵇诗韵。

“倒是有几面之缘,她心慕摄政王多年,这回算是金石为开了。”蕊儿颇为感慨:“早前随小姐在帝都,她那时候还小,对谁都极冷,唯独对摄政王,那云哥哥,云哥哥的叫得柔情蜜意。”

长乐算是明白了,当日她走后,嵇诗韵呆在宫里不尴不尬过了近四年,一直待到宋世仁行了弱冠礼,这事儿才又被挖出来说。

“蕊姨,我要去帝都。”长乐声音虽轻,但是却极坚定。

其实除了极个别人之外,没有人会相信长乐爱上了云静烨。这毕竟是个纯朴的时代。不过蕊儿对长乐的决定向来是支持的,这已经是一种长久以来的习惯:“姨替你收拾行装去。”

相处下来长乐才知道,白毅是个心理洁癖极重的人。他从本质而言非常不喜欢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不喜欢与人肢体接触,甚至,他无法忍受在一个密闭空间里出现其他人。若是休息的环境有一点声响他也是不会睡的。

所以,长乐回帝都的路上,只有他们两人。

在长乐看来这是长久的独孤产生的习惯,对白毅,多了一些怜悯,她作为一个例外,一心想帮助他改善这种习惯。

又一次踏进帝都又是秋季,只是这次没有了满心期待,相反,随着脚步地逼近,她惶恐了。

釜山空气清凉而湿润,土地松软而肥沃,透着诗意透着洒脱。隐于山间,居于幽谷,远离朱门高院,远离侯门,远离权谋,不做官宦之女,不做帝王妃嫔,只是燃起炊烟等待夫君归来。这才是长乐要的啊!

三年前,她因为无法承受毫无信任的单恋选择离开,她因为无法苟同将爱情带上阴谋的味道选择放弃,她一直想要做一个被爱人宠在心窝的小女人,她一直想要做一个恣意随性张扬真实的小女人,但是当她选择了这里,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长久的坚持,到那时,她还是她吗?

所以,她慌乱了。人可以否定一切,却无法否定自己。

“长乐,如果不回帝都,你会后悔。”白毅直截了当地道:“不是妥协,只是尝试,如果你发现你追寻的和你坚守的起了冲突,你会明白,你到底要的是什么。”

“是谁敢挡你爷爷的路啊!”一声跋扈的叫嚣传来,打断了长乐的沉思。

白毅极不耐地打开车门,长乐一眼瞥见前面骑在高头大马上的不是别人,而是宋世仁!

三年不见,宋世仁已然是个大人了,一身嫩绿的锦缎为服,胸前一串东海夜明珠颗颗晶莹,与大拇指上的同色扳指相得益彰,雍容至极。一头青丝高高束起,眉目间较之以前更添不可一世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