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医学纲目
4924400000177

第177章

〔《肘》〕若肠随脱肛出,转久不可收入。捣生栝蒌汁浸之,猪肉汁中洗手,随按之令暖,自得入。

〔世〕又方 亦治脱肛。

荆芥 龙脑 薄荷 朴硝上煎汤朝朝洗之,肠头自入。

〔无〕香荆散 治脱肛。

香附末 荆芥穗(等分)上为末,每用三匙,水一大碗,煎热淋洗。

针粉散 治脱肛历年不愈。

针粉研细,每用少许掺之,按入即愈。

〔《本》〕治肠风并脱肛及有血。用蛇床子不拘多少,炒为末,贴大肠脱垂处立收,甚妙。

〔无〕用木贼不以多少,烧存性为细末,掺肛门上,按之。

〔《乘闲方》〕治泻多时脱肛疼痛,黑圣散用大蜘蛛一个,叶重裹,线系定,合子内烧令黑色存性,取出细研,入黄丹少许同研。凡有上件疾,即先用白矾、葱、椒汤洗,拭干后,将药末掺在软处,将手掌按托入收之,妙。

〔《圣》〕治大肠久积虚冷,大便脱肛收不得。蜗牛一两,烧灰,猪脂和敷之。

〔《千》〕治脱肛历年不愈。鳖头一枚,烧令烟绝,杵末,日敷肛上,手按 之。

〔丹〕治脱肛。用胡荽烧熏,立入。

〔海〕治诸般痔脱肛。以死蛇一条,如指大,湿者用掘地坑烧之,将有孔板盖坑上,坐熏之,烟绝为愈,大效。

〔世〕肠头出。用皂角熏,次用蜒蚰一个,入蜜浸,去蜒蚰,将蜜调土朱敷上即入。一女子脱肛,医用糯米一勺,浓煎饮,去米,候洗肛温柔,却先以砖一片,烧火通红,用醋沃湿,以青布铺砖上,坐肛于青布上,如热则加布令浓,其肛自吸入腹中而愈。

紫蕺膏 治脏热肛门脱出。

以紫背蕺一大握,又名鱼腥草,擂烂如泥,先用朴硝水洗净肛门,用芭蕉叶托入,却用药于臀下贴坐,自然收入。

〔《集》〕治脱肛∶大肠 百会 长强〔扁鹊〕脱肛∶百会 肩井〔《摘》〕又法∶百会(针二分,灸七壮至十七壮。)〔世〕脱肛∶合谷〔《甲》〕脱肛,刺气冲主之。

脱肛

谷道痛蚀

〔《肘》〕治谷道赤痛。熬杏仁杵作膏,敷之良愈。

〔《外》〕治下部虫啮。杵桃叶一斛蒸之,令极热,纳小口器中,以下部榻上坐,虫立死。

〔《脉》〕 蚀阴脱,其脉虚小者生,紧急死。

〔仲〕小肠有热者必痔。

〔垣〕秦艽苍术汤 治痔疾,若破谓之痔漏,大便秘涩,必作大痛。此由风热乘食饱不通,气逼大肠而作也。受病者,燥气也。为病者,胃湿也。胃刑大肠则化燥火,以乘燥热之实,胜风附热而来,是湿热风燥四气相合,故大肠头成块者湿也,作大痛者风也。若大便燥结者,主病兼受火邪也。热结不通去燥屎者,其西方肺主诸气,其体收下,亦助疾病为邪,须当破气药兼之,治法全矣,服之其疾立愈,不可作丸,以锉汤与之,效如神速。

秦艽(一钱,去芦) 泽泻(三分) 苍术(七分,制) 防风根(五分) 桃仁(去皮,一钱,另研)归根(三分,酒洗,第二服药用身) 黄柏(去皮,酒洗,五分) 大黄(少许,虽大便秘涩,亦不可多用) 槟榔(一钱,细末,调服之) 皂角仁(烧存性,去皮,一钱,捣细末,调下服之)上除槟榔、桃仁、皂角仁三味,候煎成药研匀调入外,余 咀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二分,去渣,入前三味,再上火煎至一盏,空心热服,待少时以美膳压之,不犯胃气也。服药日忌生冷硬物及酒面大料物干姜之类,犯之则药无效。如有白脓,加五朵白葵花,须除萼去心,细剪入,青皮五分不去白,入上药同煎,又用木香三分为细末,同槟榔等三味,再上火同煎,根据上法服饵。古人以此疾多以岁月除之,此药一服立愈,若病久者,再服必愈。

秦艽白术丸秦艽(去芦) 归梢(酒洗) 桃仁(酒浸,去皮尖,另研。各一两) 地榆(三钱) 枳实(麸炒)白术 泽泻 皂角仁(烧存性,去皮。各半两)上为细末,和桃仁泥研匀,煎热沸汤面糊丸,鸡豆大。焙干,白汤下,空心,宿食消尽服之,少时以美膳压。忌生冷硬物冷水冷菜之类,并湿面酒及五辣辛热大料物之类,犯之则药无验。十服必愈。

〔洁〕苍术泽泻丸苍术(四两,去皮) 泽泻 枳实 秦艽(各二两) 地榆 皂角子(烧存性。各一两)上为细末,烧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汤或酒下。

白术丸(药味与苍术泽泻丸同,只改苍术为白术,去秦艽。)〔丹〕痔漏,专一凉血为主。

人参 黄连 生地(凉血) 当归(和血) 川芎(和血) 槐角(凉生血) 条芩(凉大肠)枳壳(宽肠) 升麻(提起)上煎汤服之外,以涩药炉甘石、童便、 牡蛎、粉龙骨、海蛤、密陀僧之类敷之。

许孺人产后痔作,疮有头如蒜头大,或下鲜血,或紫血,大便疼,与黑神散。又多食肉大饱,此湿热在大肠所为。

郁李仁(去皮) 麻仁 槐角(各七钱) 枳实 皂角仁(五钱,为末) 苍术 归尾 生地(各三钱)大黄(炒,一钱)上分六帖,纳三样仁另研,煎服。

〔《经》〕患五种痔。水研山豆根服。(味甘寒,退血热。)〔《本》〕又方 治痔用鸡冠花不拘多少,浓煎汤,每服一盏,空心服。(《本草》云∶鸡冠花性凉,治泻血。)〔丹〕痔头向上,是大肠热甚,收缩为主。用四物解毒加枳壳、白术、槐角、秦艽。

治翻花痔。

荆芥 防风 朴硝上煎汤洗之。次用木鳖子、郁金研末,龙脑些少,水调涂上。

〔世〕治翻花痔。用信一钱,蜈蚣数个,以香油久浸之,临卧时先洗痔拭干,却取浸油敷患处,用手按入,立愈。累效。其余痔皆妙。

痔药膏子 治外痔翻花脱出,黄水不止,肿痛。并用银阔篦蘸药涂敷,日一次,重者五七次,立愈。先用药水洗拭干,却敷此膏。

用真桑灰不拘多少,淋浓汁两碗,熬至一碗,却入草乌片、大黄片各二钱,再慢火熬至半碗,入甘草一钱,数沸,下净细锻石半匙头,不可多,略沸三五次,用绢一重,花纸二重,如绞漆状,滤过,再熬成膏,候冷。

用真胆矾五分,研极细末,放入膏中,用瓦器盛贮封之,临用入龙脑末和匀敷之。

〔《千》〕治风痔漏,不问有头无头,定三日安。

藜芦(烧灰) 天麻(各五钱) 干姜(半两) 皂角针(不用皮条,炒,二钱) 莲子草 明矾 硫黄(各一两)大苦栝蒌(一个) 麝香(五分)上将栝蒌开一孔,入矾并硫黄在内,孔如小钱大,就将元掩合定,绵纸糊,却用瓦罐子盛坐瓶上,炭火令烟尽为度,候冷取出,研细,同前六味药末和令匀,炼蜜丸,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温酒下,日三服,三日见效。忌油面 藏牛马肉鱼腥生冷行房行远劳力一切等事。

治肠痔,鳖甲丸鳖甲 皮(炙焦黑) 穿山甲(炙焦) 白矾(枯) 附子 猪牙皂角(各半两,炙焦存性二分)上细末研匀,蒸饼丸如桐子大,米饮下二十丸,食前,日三服。

又方槐花(炒) 白矾(枯。各一两) 附子(五钱)上细末研匀,蒸饼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食前,日三服。以上二方庞老传。

治肠风痔漏。

赤芍药 官桂(去皮) 甘草(炙。各等分)上 咀,每服二钱,姜二片,白糖一块,水一盏,同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素》〕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 为痔。(生气通天论)〔洁〕黑地黄丸 治血虚久痔,神妙,治痔之圣药也。(方见劳瘵。)〔世〕治痔方,神妙。

当归 川芎 黄连 全蝎 三棱 蓬术 羌活 独活 山茱萸(去核。各半两) 枳壳(十二两,去穣)商陆(白者,一两) 巴豆(去壳,不拘数) 木香 甘草节 鼠粘子(炒) 苦参 本 柴胡(各一两)刺皮(炒) 猪牙皂鱼(去皮弦。各一两)一方,加白术、半夏、荆芥、薄荷、槟榔各一两。

上将巴豆二粒或三粒入枳壳内,线扎定,却用醋煮烂讫,冷水洗净,去巴豆不用,晒焙干入前药,同为细末,煮醋面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醋汤下。更用五倍子、羌活、独活煎汤洗。如大便燥结,用煮过巴豆六七粒,加入前药同丸。

上一方疏风泄热,破积滞,其效如神。

〔《集》〕治五痔不以年月日久新。枳实为末,炼蜜丸,桐子大,空心饮下二十丸。

〔丹〕二三十年不愈者,三服止,用莲花蕊散。

莲花蕊 黑牵牛头末(各一两半) 当归(半两) 矾红(少许)上为末,先忌食肉五七日,空心令食肉一顿,就取温酒下三钱,约两时辰,取下脓血或虫是效。

〔海藏〕《外台》治五十岁痔不瘥,涂熊胆取瘥,神效,诸方不及此。

〔垣〕七圣散丸 治大肠疼痛不可忍。王叔和云∶积气生于脾脏傍,大肠疼痛阵难当,渐交稍泻三焦是,莫漫多方立纪纲。

羌活(一两) 槟榔 木香 川芎 桂枝(去皮。各半两) 大黄(八分,煨) 郁李仁(去皮,另研,一两半)上除郁李仁另研外,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验虚实临时斟酌丸数,白汤下。取大便微利,一服而愈。

切禁不得多利大便,若大便大行,其病滋甚。

秦艽防风汤 治痔漏。大便时时发疼痛,非痔漏也,此药主之。

奏艽 防风 白术(各一钱半) 归身(一钱) 黄柏(五分) 陈皮 红花(少) 甘草(炙)升麻(各六分) 柴胡(二分) 桃仁(三十个) 大黄(三分,煨) 泽泻上锉,如麻豆大,总作一服,水三盏,煎一盏,去渣稍热服,空心,宿食消尽服之。避风寒,忌房事酒湿面大辛热物。当风寒处大便。

〔《本》〕治痔有鼠结核,作渴疼痛方。

皂角(酥炙) 黄 荆芥 槐子 穿山甲 木香 皮 桔梗 鳖甲(醋炒) 露蜂房(炒焦)芍药(各一两) 大黄(五钱)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食前日三服。未知,加至四五十丸。

治痔下肿痛。

枳壳(一两,陈粟米同炒令黄赤,米不用) 青木香(一分)上为末,每服二钱,饭饮调下。

〔《集》〕治痔疾下血,疼痛不止。以玩月沙不限多少,慢火熬令黄色为末。每二钱入乳香五分,空心温酒调下,日三四服,瘥。即兔子粪是也。

〔《外》〕治痔发疼痛。狸肉作羹食之良。作脯食。不过三顿,瘥。

〔世〕治痔疮痛不可忍者。木棉花煎汤,旋入朴硝,乘热熏之,候温浸之。(单用硝水极妙,曾用,大有效。)〔《本》〕治痔痛。

大蜈蚣(一条) 大青州枣(三个) 白矾(一块如枣大)上将蜈蚣、白矾二味为末,用枣肉丸,分作二丸,烧烟,用竹筒透引烟熏妙。

〔垣〕秦艽羌活汤 治痔漏成块,下垂疙瘩,不任其痒。

升麻根 柴胡 甘草(炙) 麻黄根(各五分) 黄 秦艽(各一钱) 防风根(七分) 本(三分)细辛(少) 羌活根(一钱三分)上锉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大盏,煎一盏,去渣,空心,宿食消尽服之。忌如前。

〔梅〕治痔有虫咬,谷道痒,或下脓血多。取槐白皮浓煎汁,安盆中,坐熏之,塞其谷道,汤冷,更暖之。

良久欲大便,当虫出,不过三度即愈。如用末,绵裹纳下部。

〔丹〕治痔谷道中虫痒不止。水银枣膏各二两,研匀,捏如枣形,薄绵裹纳之,明日虫出。若痛者加粉草三大分,作丸。(《梅师方》)〔罗〕淋渫药 治下部痔肿,大肠头痒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