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濟宗
南嶽下第十四世
兜率悅禪師法嗣
撫州疎山了常禪師
僧問。如何是疎山為人底句。師曰。懷中玉尺未輕擲。袖裏金鎚劈面來 上堂。等閒放下。佛手掩不住。特地收來。大地絕纖埃。向君道莫疑猜。處處頭頭見善財。鎚下分明如得旨。無限勞生眼自開。
隆興府兜率慧照禪師
南安郭氏子。上堂。龍安山下。道路縱橫。兜率宮中。樓閣重疊。雖非天下不是人間到者安心。全忘諸念。善行者。不移雙足。善入者。不動雙扉。自能笑傲。烟蘿誰管。坐消歲月。既然如是。且道。向上還有事也無。良久曰。莫教推落巖前石。打破下方遮日雲 上堂。舉拂子曰。端午龍安亦鼓橈。青山雲裏得逍遙。饑餐渴飲無窮樂。誰愛爭先奪錦標。却向乾坤上划船。高山頭起浪。明椎玉鼓。暗展鐵旗。一盞菖蒲茶。數箇沙糖粽。且移取北鬱單越來。與南閻浮提鬥額看。擊禪床。下座 上堂。兜率都無伎倆。也效諸方榜樣。五日一度陞堂。起動許多龍象。禪道佛法。又無到此。將何供養。須知達磨西來。分付一條拄杖。乃拈起曰。所以道。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你無拄杖子。我奪你拄杖子。且道。那箇是賓句。那箇是主句。若斷得去。即途中受用。若斷不得。且世諦流布。乃拋下拄杖。
丞相張商英居士
字天覺。號無盡。年十九。應舉入京。道由向氏家。向預夢神人。報曰。明日接相公。凌晨公至。向異之。勞問勤腆。乃曰。秀才未娶。當以女奉灑掃。公謙辭再三。向曰。此行若不了當。吾亦不爽前約。後果及第。乃娶之。初任主簿。因入僧寺。見藏經。梵夾金字齊整。乃怫然曰。吾孔聖之書。不如西方之教。人所仰重。夜坐書院中。研墨吮筆。憑紙長吟。中夜不眠。向氏呼曰。官人夜深。何不睡去。公以前意白之。正此著無佛論。向應聲曰。既是無佛。何論之有。當須著有佛論始得。公疑其言。遂已之。後訪一同列。見佛龕前經卷。乃問曰。此何書也。同列曰。維摩詰所說經。公信手開卷。閱到此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處。歎曰。西方之語。此能爾耶。問此經幾卷。曰三卷。乃借歸閱次。向氏問看何書。公曰。維摩詰所說經。向曰。可熟讀此經。然後著無佛論。公悚然。異其言。由是深信佛乘。留心祖道。後為江西漕。首謁東林總。總詰其所見處。與己符合。乃印可。總曰。吾有得法弟子。住玉谿。乃慈古鏡也。亦可與語。公復因按部過分寧。諸禪迓之。公到先致敬玉谿慈。次及諸山。最後問兜率悅。悅為人短小。公曾見。龔德莊說。其聰明可人。乃曰。聞公善文章。悅大笑曰。運使失却一隻眼了也。從悅臨濟九世孫。對運使論文章。政如運使對從悅論禪也。公不然其語。乃強屈指曰。是九世也。問玉谿去此多少。曰三十里。曰兜率聻。曰五里。公是夜乃至兜率。悅先一夜。夢日輪昇天。被悅以手搏取。乃說與首座曰。日輪。轉運之義。聞張運使非久過此。吾當深錐痛劄。若肯回頭。則吾門幸事。座曰。今之士大夫。受人取奉慣。恐其惡發別生事也。悅曰。正使煩惱祇退得。我院也別無事。公與悅語次。稱賞東林。悅未肯其說。公乃題寺後擬瀑軒詩。其略曰。不向廬山尋落處。象王鼻孔謾遼天。意譏其不肯東林也。公與悅語。至更深。論及宗門事。悅曰。東林既印可運使。運使。於佛祖言教。有少疑否。公曰。有。悅曰。疑何等語。公曰。疑香嚴獨脚頌。德山托鉢話。悅曰。既於此有疑。其餘安得無耶。祇如巖頭言。末後句。是有耶。是無耶。公曰有悅大笑。便歸方丈閉却門。公一夜睡不穩。至五更下床。觸翻溺器。乃大徹。猛省前話。遂有頌曰。鼓寂鐘沈托鉢回。巖頭一拶語如雷。果然祇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記來。遂扣方丈門曰。某已捉得賊了。悅曰。贓在甚處。公無語。悅曰。都運且去。來日相見。翌日公遂舉前頌。悅乃謂曰。參禪祇為命根不斷。依語生解。如是之說。公已深悟。然至極微細處。使人不覺不知墮在區宇。乃作頌證之曰。等閒行處。步步皆如。雖居聲色。寧滯有無。一心靡異。萬法非殊。休分體用。莫擇精麤。臨機不礙。應物無拘。是非情盡。凡聖皆除。誰得誰失。何親何疎。拈頭作尾。指實為虗。翻身魔界。轉脚邪塗。了無逆順。不犯工夫。公邀悅至建昌。遂中一一伺察。有十頌敘其事。悅亦有十頌酬之。時宋元祐辛未八月也 公謂大慧曰。余閱雪竇拈古。至百丈再參馬祖因緣曰。大冶精金應無變色。投卷歎曰。審如是。豈得有臨濟今日耶。遂作一頌曰。馬師一喝大雄峰。深入髑髏三日聾。黃檗聞之。驚吐舌。江西從此立宗風。後智海平。致書云。去夏讀臨濟宗派。乃知居士得大機大用。且求頌本。余作頌寄之曰。吐舌耳聾。師已曉。搥胸祇得哭蒼天。盤山會裏翻筋斗。到此方知普化顛。諸方往往。以余聰明博記。少知余者師。自江西法窟來。必辨優劣。試為老夫言之。大慧曰。居士見處。與真淨死心合。公曰。何謂也。大慧舉真淨頌曰。客情步步隨人轉。有大威光不能現。突然一喝雙耳聾。那吒眼開黃檗面。死心拈曰。雲巖要問雪竇。既是大冶精金。應無變色。為甚麼却三曰耳聾。諸人要知麼。從前汗馬無人識。祇要重論葢代功。公拊几曰。不因公論。爭見真淨死心用處。若非二大老。難顯雪竇馬師爾。公於徽宗宣和辛丑十一月二十二日黎明。口占遺表。命子弟書之。俄取枕擲門窻上。聲如雷震。眾視之。已薨矣。公有頌古及護法錄。行世。
法雲杲禪師法嗣
隨州洞山辯禪師
上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鑽天鷂子遼天鶻。不度火。不度水。不度爐。離弦箭發不回途。直饒會得十分去。笑倒西來碧眼兒。
東京慧海儀禪師
上堂。無相如來示現身。破魔兵眾絕纖塵。七星斜映風生處。四海還歸舊主人。諸仁者。大迦葉。靈山會上。見佛拈華。投機微笑。須菩提。聞佛說法。深解義趣。涕淚悲泣。且道。笑者是。哭者是。不見道。萬派橫流總向東。超然八面自玲瓏。萬人膽破沙場上。一箭雙雕落碧空 上堂。舉溈山坐次。仰山問。和尚百年後。有人問先師法道。如何祇對。溈曰。一粥一飯。仰曰。前面有人不肯。又作麼生。溈曰。作家師僧。仰便禮拜。溈曰。逢人不得錯舉。師曰。自古及今。多少人下語道。嚴而不威。恭而無禮。橫按拄杖。豎起拳頭。若祇恁麼。却如何知得他父子相契處。山僧今日。也要諸人共知。莫分彼我。彼我無殊。困魚止濼。病鳥棲蘆。逡巡不進泥中履。爭得先生一卷書。
西蜀鑾法師
通大小乘。佛照謝事居景德。師問照曰。禪家言多不根。何也。照曰。汝習何經論。曰諸經麤知。頗通百法。照曰。祇如昨日雨今日晴。是甚麼法中收。師懵然。照舉癢和子擊曰。莫道禪家所言不根好。師憤曰。昨日雨今日晴。畢竟是甚麼法中收。照曰。第二十四時分不相應法中收。師恍悟。即禮謝 後歸蜀居講會。以直道示徒。不泥名相。而眾多引去。遂說偈罷講曰。眾賣花兮獨賣松。青青顏色不如紅。算來終不與時合。歸去來兮翠靄中。由是隱居二十年。道俗追慕。復命演法。笑答偈曰。遯跡隱高峰。高峰又不容。不如歸錦里。依舊賣青松。眾列拜悔過。兩川講者爭依之。
泐潭準禪師法嗣
隆興府雲巖典牛天遊禪師
成都鄭氏子。初試郡痒。復往梓州試。二處皆與貢籍。師不敢承。竄名出關。適會山谷道人西還。丙見其風骨不凡。議論超卓。乃同舟而下。竟往廬山。投師剃髮。不改舊名。首參死心不契。遂依湛堂於泐潭。一日潭普說曰。諸人苦苦。就準上座覓佛法。遂拊膝曰。會麼。雪上加霜。又拊膝曰。若也不會。豈不見乾峰示眾曰。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第二。師聞脫然頴悟。出世雲葢。次遷雲巖。甞和忠道者牧牛頌曰。兩角指天。四足踏地。拽斷鼻繩。牧甚屎屁。張無盡。見之甚擊節。後退雲巖。過廬山棲賢。主翁意不欲納。乃曰。老老大大。正是質庫中典牛也。師聞之。述一偈而去。曰質庫何曾解典牛。祇緣價重實難酬。想君本領無多子。畢竟難禁這一頭。因庵于武寧。扁曰典牛。終身不出。塗毒見之。已九十三矣 上堂。卓拄杖曰。久雨不晴劄。金烏飛在鐘樓角。又卓一下曰。猶在[穀-禾+卵]。復卓曰。一任衲僧名邈 上堂。馬祖一喝。百丈蹉過。臨濟小廝兒。向糞掃堆頭。拾得一隻破草鞋。胡喝亂喝。師震聲喝曰。喚作胡喝亂喝得麼 上堂。象骨輥毬能已盡。玄沙斫牌伎亦窮。還知麼。火星入袴口。事出急家門 上堂。三百五百。銅頭鐵額。木笛橫吹。誰來接拍。時有僧出。師曰。也是賊過後張弓 上堂。寶峰有一訣。對眾分明說。昨夜三更前。烏龜吞却鼈 至節上堂。晷運推移。日南長至。布裩不洗。無來換替。大小玉泉。無風浪起。雲巖路見不平。直下一鎚粉碎。遂高聲曰。看脚下 上堂。舉梁山曰。南來者。與你三十棒。北來者。與你三十棒。然雖與麼。未當宗乘。後來瑯琊和尚道。梁山好一片真金。將作頑鐵賣却。瑯琊則不然。南來者。與你三十棒。北來者。與你三十棒。從教天下貶剝。師拈曰。一人能舒不能卷。一人能卷不能舒。雲巖門下。一任南來北來。且恁麼過。驀然洗面。摸著鼻頭。却來與你三十 上堂。日可冷。月可熱。眾魔不能壞真說。作麼生是真說。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若信不及。雲巖與汝道破。萬人齊指處。一雁落寒空 病起上堂。舉東山頌馬祖日面佛月面佛話曰。丫鬟如子畵蛾眉。鸞鏡臺前語似癡。自說玉顏難比竝。却來架上著羅衣。師曰。東山老翁。滿口讚歎則故是。點檢將來。未免有鄉情在。雲巖又且不然。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幾回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潭州三角智堯禪師
上堂。揑土定十鈞。稱頭不立繩。箇中些子事。走殺嶺南能。還有薦得底麼。直饒薦得。也是第二月。
慧日雅禪師法嗣
隆興府九僊法清祖鑑禪師
嚴陵人。甞于池州天寧。以伽黎覆頂而坐。侍郎曾開問曰。上座仙鄉甚處。曰嚴州。曰與此間。是同是別。師拽伽黎。下地揖曰。官人曾到嚴州否。曾罔措。師曰。待官人到嚴州時。却向官人道 住後上堂。萬柳千華暖日開。一華端有一如來。妙談不二虗空藏。動著微言徧九垓。笑咍咍。且道。笑箇甚麼。笑覺苑脚跟不點地 上堂。舉睦州示眾曰。汝等諸人。未得箇入頭處。須得箇入頭處。既得箇入頭處。不得忘却。老僧明明向汝道。尚自不會。何況葢覆將來。師曰。睦州恁麼道。意在甚麼處。其或未然。聽覺苑下箇注脚。張僧見王伴。王伴呌張僧。昨夜放牛處。嶺上及前村。溪西水不飲。溪東草不吞。教覺苑如何。即得會麼。不免與麼去。遂以兩手按空。下座 僧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曰。惺惺寂寂。曰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曰。寂寂惺惺。曰如何是人境兩俱奪。師曰。惺惺惺惺。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曰。寂寂寂寂。曰學人今日買鐵得金去也。師曰。甚麼處得這話頭來。
平江府覺海法因庵主
郡之嵎山朱氏子。年二十四。披緇服。進具游方。至東林。謁慧日。日舉靈雲悟道機語問之。師擬對。日曰。不是不是。師忽有所契。占偈曰。巖上桃花開。花從何處來。靈雲纔一見。回首舞三臺。日曰。子所見。雖已入微。然更著鞭。當明大法。師承教。居廬阜三十年。不與世接。叢林尊之。宋高宗建炎中。盜起江左。順流東歸。邑人結庵命居。緇白繼踵問道。甞謂眾曰。汝等飽持定力。無憂晨炊。而事干求也。晚年放浪自若。稱五松散人。
龍牙言禪師法嗣
瑞州洞山擇言禪師
僧問。如何是十身調御。投子下禪床立。未審意旨如何。師曰。脚跟下七穿八穴。
文殊能禪師法嗣
常德府德山瓊禪師
受請日。上堂。作家撈籠不肯住。呼喚不回頭。為甚麼從東過西。自代曰。後五日看。
智海清禪師法嗣
蘄州四祖仲宣禪師
上堂。諸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祖師西來。直指人心。是佛凡聖。本來不二。迷悟豈有殊途。非涅槃之可欣。非死生之可厭。但能一言了悟。不起坐而即證無生。一念回光。不舉步而徧周沙界。如斯要徑。引曰宗門。山僧既到這裏。不可徒然。乃舉拂子曰。看看。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若凡若聖。是人是物。盡在拂子頭上一毛端裏。出入遊戲。諸人還見麼。設或便向這裏見得。倜儻分明。更須知有向上一路。試問諸人。作麼生是向上一路。良久曰。六月長天降大雪。三冬嶺上火雲飛。
泉州乾峰圓慧禪師
上堂。達磨正宗。衲僧巴鼻。堪嗟迷者成羣。開眼瞌睡。頭上是天。脚下是地。耳朵聞聲。鼻孔出氣。敢問雲堂之徒。時中甚處安置。還見麼。可憐雙林傅大士。却言祇這語聲是。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