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都華嚴寺全一至溫禪師
邢州郝氏子。幼聰敏。異常兒。六歲見寂照。善應對。照曰。汝其為釋乎。師心許之。會照避亂。遠隱遼西。乃從照上首辨菴訥祝髮。聞無還富開法萬壽。蒞眾甚嚴。師偕十僧往佐之。再參萬松秀。博記多聞。論辯無礙。秀命典侍司。凡秀所示。一聞輙了。秀甞令代應對。機鋒不可犯。遂得記莂。太保劉文貞。以師有經世才。數薦于上。元世祖。召見與語大悅。留內庭者三載。于王化多有贊翊。理授以官。師辭曰。天下佛法流通。實僧至願。他非所望也。世祖嘉之。盡禮送還。錫號佛國普安大禪師。至元丁卯五月示疾。右脇而逝。異香三日。茶毗心舌牙齒不壞。舍利無數。世壽五十一。臘四十。
河南少林法王圓照禪師
上黨李氏子。幼穎悟。不茹葷腥。年十一。出家于紫團山慈雲寺。十六登具。遂遊學精教乘。後依萬松有年。得悉禪旨。出世德州大寧。次遷齊河之普照。鵲里之崇孝。登封之法王。京師之萬壽。後仍歸宿普照。元至元癸未三月六日示寂。壽七十八。僧臘六十二。塔于本山。其臨瘞時。有隺百數。盤旋其上。
丞相移剌真卿居士
名楚材。本姓耶律。及金滅遼。士歸金。改姓移剌。初士在京師。禪伯甚多。唯聖安澄獨重之。常訪以祖道。屢舉古尊宿語錄中所得者扣之。聖安。間有許可。士自以為得。及遭憂患以來。薄功名而求道之心愈切。遂再以前事訪澄。澄為大翻前案。不然所見。士甚惑焉。問其故。澄乃從容諭之曰。昔公居要地。易為喜怒。又儒者多無諦信。惟搜摘語錄。以資談柄。故予不即痛下鉗錘耳。今揣公之心。果為本分事問予。予豈敢更辜負乎。於是乎。不吝苦口。然予老矣。有萬松老人者。儒釋兼備。宗說精通。辯才無礙。公能見之。自當了公大事。士唯唯。走參萬松于報恩。甚相契合。于是杜絕人跡。屏斥家務。雖祁寒溽暑。無日不參。焚膏繼晷。廢寢忘餐者幾三年。乃獲印證。號湛然居士 甞序萬松評古。略曰。佛祖諸師。埋根千尺。機緣百則。見世生苗。天童不合抽枝。萬松那堪引蔓。湛然向枝蔓上。更添芒索。穿過尋香逐氣者鼻孔。絆倒行元體妙的脚跟。向去若要脚跟點地鼻孔撩天。也須向者葛藤裏穿過始得 先是。元世祖將西征。有司奏。五臺等處僧徒。有能呪術武略。及有膂力者。為部兵扈從西征。士為言于上曰。釋氏之高行者。必守不殺戒。奉慈忍行。故有危身不證鵞珠。守死不拔生草者。法王法令。拳拳奉行。雖死不犯。用之從兵。豈其宜哉。其不循法律者。必無志行。在彼既違佛旨。在此豈忠王事。故皆不可以從王師也。帝從之。乃寢其奏。太宗十六年公卒。壽五十五(即南宋理宗淳祐癸卯也)。
屏山李純甫居士
初恃文譽。好排釋老。偶遇萬松秀于邢臺。一言之下。遂獲契證。乃盡翻內典。徧究禪宗。注金剛楞嚴等經。序輔教原教等論。甞著少室面壁菴記。略曰。達磨大師西來。孤唱教外別傳之旨。豈吾佛教外。復有所傳乎。特不泥于名相耳。真傳教者。非別傳也。自師之至。其子孫徧天下。漸于義學沙門。以及學士大夫。潛符密契。不可勝數。其著而成書者。清涼得之。以疏華嚴。圭峰得之。以鈔圓覺。無盡得之。以解法華。頴濱得之。以釋老子。吉甫得之。以論周易。伊川兄弟得之。以訓詩書。東萊得之。以議左氏。無垢得之。以說語孟。使聖人之道。不墮于寂滅。不死于虗無。不縛于形器。相為表裏。如符劵然。雖狂夫愚婦。可以立悟。于便旋顧盼之間如分餘燈以燭冥室。顧不快哉。士著述甚多。開發後學。大有功于宗乘。臨終無疾。趺坐合掌。面西而逝。
僊巖德禪師法嗣
順德天寧弘明虗照禪師
遼州申氏子。禮太原王山枝足出家。為大僧。未幾。足命徧參。因謁僊巖。後聞板聲。豁然有悟。尋受記焉。去止燕之歸義。元太宗己丑。同門圓福無還超。請師開法淨土。戊戌遷邢臺之天寧。憲宗壬子五月八日。沐浴更衣。辭眾曰。四大無常。汝輩善自珍重。索筆書偈曰。兩處住持。無法可說。打破虗空。一輪明月。擲筆而逝。茶毗舍利百餘顆。五色燦然。門人子顏子洪。塔于墳菴。次年世祖遷舍利于天寧。壽五十七。臘三十八。
青原下二十四世
少室裕禪師法嗣
西京少室靈隱文泰禪師
太原汾州陽城魏氏子。穎悟過人。篤好宗乘。遂從少室遊。未幾即悟心要。故當時稱二泰一肅。為雪庭之高弟者。師其一也 僧參。提坐具欲展拜。師曰。天網恢恢。疎而不漏。曰本欲禮拜。被和尚撐住。拜不下時如何。師曰。撐汝飯袋子。到骨出有甚麼用。曰也須將錯就錯。禮拜去也。師曰。當甚麼碗。僧無語。師曰。有頭無尾漢 上堂。塵劫來事。只在于今。河沙妙德。總在心源。試教伊覿面相呈。便不解當風拈出。且道過在甚麼處。卓拄杖曰。祇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 元世祖至元己丑示微疾。謂門人曰。古人坐脫立化即不無。于衲僧分上。皆餘事也。山僧則不然。言畢遂掩息右脇。吉祥而逝。當正月小盡日也。闍維分靈骨。建塔于少室寶應兩處。
太原府報恩寺中林智泰禪師
汾陽漁城溫氏子。剷[髟/采]于華嚴。專業經律。一日喟然嘆曰。大丈夫。當體究大事。焉能區區于此耶。時雪庭裕主萬壽。師往依數載。契悟超絕。朝廷嚮師之名。宣住報恩 僧問。如何是萬里無寸草處。師曰。不是闍黎境界。曰如何是出門便是草。師曰。擬動即乖。曰如何是不出門亦是草漫漫地。師曰。住著即錯。曰如何得不涉動靜去。師曰。徧界絕纖塵。通身無影象 示疾。集眾曰。吾緣止于此日。汝等善自護持。當惜寸陰。勿令虗度。聞者咸相感泣。乃書偈曰。修起忠師無縫塔。推倒自身無相身。無相身無相身。無相身中絕點塵。擲筆怡然而逝。
泰安州靈巖足菴淨肅禪師
保定金臺永平張氏子。禮香山壽聖為師。究心二十餘年。歷參宗匠。十有餘輩。最後參雪庭于萬壽。陶鑄有年。遂得入室。初繼席萬壽。次主少室靈巖 上堂。白露橫江。黃花滿圃。砧聲敲夜月。蛩語泣秋風。蟬噪岸邊之樹。葉辭檻外之柯。色色現海印三昧。塵塵轉根本法輪。諸人若能會得。如鏡對面。眉目分明。然只可喚作半箇衲僧。俗氣未盡除在。到這裏。若能打破鏡來。方好與你相見。祇如打破鏡來相見後。又作麼生。良久曰。三十棒且待別時 後退席香山。一日集眾告辭。右脇而逝。中林泰。為之銘曰。撩天鼻孔。點地脚跟。心明眼正。行古顏溫。其事愈大。其志愈敦。諸方老宿。偏叩其門。受雪庭嗣。為萬松孫。機輪迅速。電掣雷奔。高標覺樹。密固靈根。惠燈朗耀。銷鑠羣昏。全機大用。搖蕩乾坤。掀翻渤澥。踢倒崑崙。三世諸佛。一口渾吞。二邊不滯。中道寧論。三居大剎。四眾咸尊。去來絕朕。動靜亡痕。虗空爛壞。斯道常存。師生平語錄。雖毀于兵燹。而讀泰公此銘。則法施之妙。與夫牙爪之殺活縱橫。可以窺其什一矣。
和林北寺覺印禪師
上堂。良久曰。會麼。若道我有說。須無却我舌。若道我無說。須有却我舌。金剛推倒一堆泥。踏著秤鎚不是銕。且道是有說。是無說。良久曰。等閒失却手中橈。只為貪觀天上月 僧參。師問。曾見我雪庭老師麼。曰不曾見。師曰。瞎漢亂走作麼。曰也知和尚有此一機。師曰。拾馬糞當飯喫。有甚好膓胃。出去。
成都昭覺仲慶禪師
上堂。良久曰。喫鹽添得[泳-永+歇]。便下座。僧問。喫鹽添得[泳-永+歇]時如何。師曰。吠影狗子無屎喫。
真定安平守讓禪師
示眾。殺人刀。活人劒。是上古風規。山僧者裏。不費磨礱。用得恰好。且道。此箇把柄。從何處得來。嵩山千丈雪。熊耳一輪月。復喝一喝。
太原太子久善禪師
住後上堂。舉僧問大龍。色身敗壞。如何是堅固法身。龍曰。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師曰。大龍恁麼道。山僧則不然。若有問色身敗壞如何是堅固法身。向他道。山僧瞎人眼。澗水毒人耳。隺不戀幽巢。龍不藏死水。
順天長慶德鉁禪師
上堂。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騎牛戴席帽。無端到洛陽。曰恁麼則乳峰嫡派。洞水逆流也。師曰。牧笛吹來天地靜。野老門前不立牌。
平水慧圓禪師
一日謂門人曰。老僧當年。被人呼作噇酒糟漢。便憤志不平。踏破幾緉草鞵。不得箇入處。後問萬壽。如何是禪。壽曰。猢猻上樹尾連顛。你若不會。却又猛火著油煎。于是始得箇慶快。以是知人不可不遭人激發。雖然也須你皮下有血始得。僧便問。罵人不刺骨時如何。師曰。你這無賴漢。皮也無。說什麼骨。
京兆華嚴覺印禪師
上堂。古人皆稱。我是達磨兒孫。却道。神光依位而立是得髓。只這些子。便是做臭皮鞋底。塵垢也做不得。何故。迷逢者少。負恩者多。
鞏昌廣嚴法興禪師
因同參印過訪。師曰。許久不相見。眉毛作麼生。印曰。將謂老兄忘却。師曰。彼中快活法。還可舉似故人麼。印曰。愁人莫對愁人說。師曰。恁麼則同條不共命也。印曰。笑倒寒山子。師曰。謝老兄光重。
順德妙乘禪師
垂語曰。石頭和尚。不識好惡。說甚明中有暗。洞山老漢。被他語脉轉。說甚五位正偏。牽得後世子孫。落在這等葛藤裏。擺脫不去。僧問。和尚何不斬此葛藤。別開一路。師曰。幽州猶自可。最苦是新羅。
報恩倫禪師法嗣
順天鞍山月泉同新禪師
字仲益。房山郭氏子。從鞍山堅剃落。能以苦行事眾。忽一日聰慧頓發。與同行序所得。眾雜笑之。師憤甚。以偈書壁而去。偈曰。氣宇衝霄大丈夫。尋常溝瀆豈能拘。手提三尺吹毛劒。直取驪龍頷下珠。往謁清安方。方問。欲窮千里。一步為初。如何是最初一步。師進前叉手立。方曰。爭奈脚跟不點地何。師拂袖便出。次見大明暠。杖拂之下。多所資發。終以未盡為歉。復還清安。又三年。忽大豁然。次參林泉。遂承印記。尋受請靈巖泉為引座。師一音纔唱。萬眾歡呼。能于言下得旨者甚眾。未幾元世祖旨下。命主靈巖。後退歸鞍山。一日赴濟。結夏觀音院。忽疾作。說偈曰。來無所從。去亦無方。驀豎拳曰。且道。這箇還有窒礙也無。放拳曰。撒手縱橫。雲天蒼蒼。瞑目便逝。壽六十六。臘四十五。
法王照禪師法嗣
西安彬禪師
僧問。如何是正中偏。師曰。木人夜半打鞦韆。曰如何是偏中正。師曰。羣僚怕見秦臺鏡。曰如何是正中來。師曰。木童土偶笑咍咍。曰如何是兼中至。師曰。忿怒那吒擎八臂。曰如何是兼中到。師曰。拄杖風前還自靠。
十方進禪師
僧問。逢橋拆橋時如何。師曰。那討這般人。曰師意如何。師曰。從來好手不彰名。
嵩山法王暉禪師
僧問。如何是法王境。師曰。五乳峰前雪氣深。曰如何是法王人。師曰。嵩山頂上撩天鼻。曰。人境交參時如何。師曰。看取令行時。
泰安州靈巖復禪師
示眾。三十年後。大有人疑著。僧問。如今便疑著時如何。師曰。平地無因得喫交。
護國圓禪師
僧問。國如何護。師曰。寰中天子勅。曰佛法何在。師曰。端坐受供養。
崇孝普禪師
見山門。因雷雨乃呵呵大笑曰。痛快平生在此日。奴兒婢子共殷勤。
淨土里禪師
僧問。如何是清淨佛土。師曰。莫作穢污。曰如何是穢污佛土。師曰。徒自分疎。曰師意如何。師曰。鐵樹花開不識春。
汝州寶應海禪師
一日病起。僧問。日面佛月面佛。意旨如何。師曰。山益高兮水益深。曰覓起處不得時如何。師曰。良醫拱手處。法身別有源。
天寧明禪師法嗣
順德天寧仲復子顏禪師
別號虗舟。寧津楊氏子。禮天寧虗照下髮參悟得旨。名重廟廷。元世祖欲及之。師堅執不從。錫寶書開堂本寺 僧參。師退身便入曰。外面有賊。僧禮三拜。師復顧曰。作賊人心虗。參堂去。
太保劉秉忠居士
瑞州人。字仲晦。初名侃。法號子聰。年十七。為邢臺節度使府令史。以養其親。居常鬱鬱不樂。一日投筆嘆曰。吾家累世衣冠。乃汩沒刀筆吏耶。既棄去。隱武安山。投天寧照為僧。力參有省。俾掌書記。元世祖征雲南。渡江攻鄂。每贊以不殺為德。凡克城擒敵。全活無算。雖位極人臣。而猶齋居蔬食。不改舊服。一時通稱為聰書記 至元十一年八月。索筆書偈曰。吾不負世。世不負我。吾之于世。如水中月。如空中花。花落月沈。是箇什麼。咄。擲筆趺坐而逝。
青原下二十五世
少室泰禪師法嗣
西京寶應還源福遇禪師
霍州靈石王氏子。依邑之兜率薙落。徧遊講肆。雄辯如流。景聆靈隱泰。道眼精明。投誠參請焉。泰甞謂師曰。我舉拂子。你便向拂子上會。我纔良久。你便向良久處會。恁麼地。如何透得本分事。師面熱汗下。無以對。一日聞泰上堂。舉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疎語。師當下大悟。即承印可。初開法天慶。次主寶應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的的大意。師曰。風送泉聲來枕畔。月移花影到窗前 元仁宗皇慶癸丑十月示寂。壽六十九。臘四十九。
濟南府靈巖秋江潔禪師
雪軒成參。師問。何處來。曰青州。師曰。帶得青州布衫來麼。成曰。呈似和尚了也。師曰。三十棒。且待別時。成拂袖便出。師默肯之。俾參堂者久之。平昔疑情。一旦冰釋。徑造丈室。師曰。金鎖元關打開了也。成曰。千年桃核裏。覓甚舊時仁。師頷之。囑曰。善自護持。他日能弘吾道者。必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