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又乐宁载武阳关」按:今标点本在《地形志》中南司州下,「武阳」作「咸阳」,但《校记》从温氏校并引《元和志》卷二十七,关在应山县东北一百三十里之说,别引同书卷七申州义阳县下亦见武阳关,甚精密。惜卷二十七误排,应作「二十八」,卷七误排,应作「卷十」,附记于此。《元和
志》卷十义阳县下云:「按义阳有三关之塞,此其一也。武阳、黄岘二关在安州应山县界。长老云:『此关因山为障,不营濠隍,故名平靖。』」又卷二十八应山县云:「澧山关,即《齐志》所谓武阳关也,在县东北一百三十里。」又云:「平靖关,因古平靖县为名。」
[四]「考唐天宝中, 改乐安县为仙居县,乐安山为仙居山」按:《寰宇记》原文「分轪县立乐安县,唐天宝元年改为仙居县。北仙居山原名乐安山,唐天宝中 改为仙居山。」熊氏此《疏》不宜合而言之。
[五]「颍川定阴人」按:今标点本作「颍阴」。
[六]「知许伟君」按:沈钦韩曰:「许杨,《后汉书 方术传》。」
[七]「何故败我濯龙渊」按:《后汉书 方术传 许杨传》记此语作「何故」,《疏》不从戴作「敢」仍作「故」,是也。郦《注》本《杨传》。
[八]「《括地志》,黄国……春秋时,黄都在光州定城县西十里」按:此据《元和志》十光州定城县改正。《括地志》七光州定城引《史记 楚世家 正义》引《志》文,「春秋」并讹作「秦」,「西」并讹作「四」。标点本从讹未校正。秦时安得有黄都,黄早灭于楚成王时矣。
[九]「按:《元和志》作穆陵关,云在麻城县西北八十八里,穆陵山上」按:《元和志》二十八黄州麻城县下穆陵关无此数语。《清一统志》光州下木陵关已见上引,又二百六十四黄州府下穆陵关引《元和志》如此作。
[一〇]「宋置光城县,为光城左郡治,齐因」按:沈钦韩《疏证》云:「钦韩按:《宋州郡志》,以蛮民立郡县者为左郡左县,以别于内郡县。」
[一一]「《初学记》八引此作伍子相,并不作胥」按:今本《初学记》八作伍子胥,不如熊氏所说。熊改作「伍相庙」,实据《寰宇记》。
[一二]「而《寰宇记》、《九域志》并云,古庐子国」按:卷五无此语,当在古迹中。
[一三]「汝南郡有富陂县」按:两《汉志》均作「富波」,《东观记》同。惠栋补引《孙叔敖碑》波与陂古字通,依阚说县多陂塘故曰富陂,亦有义。今按《孙叔敖碑》波障源泉,波即陂。沈炳巽云:「《史记 货殖传》:『木居千石鱼陂』,又《灌夫传》:『陂池田园』,《汉书》俱作波,此一证也。」
[一四]「全云:五字羡文」按:全七校本、赵氏《刊误》引全校,此下尚有「盖径城南者,即椒水也,何合之有?」
[一五]「晋讳春改阳」按:晋简文帝母李氏名阿春,孝武时始讳「春」改「阳」。
[一六]「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寔城父矣」按:孔颖达《正义》云:「杜以地名《经》、《传》不同而传言实者,则以为名有改易也。」
[一七]「昭二十七年《传》使延州来(季子)」按:「来」下本无「季子」,《左传》原文以「使延州来季子」为句,张氏引文过略,不成句,不宜省,故补「季子」二字。仍加括号。
[一八]「《礼 檀弓》、《公羊》、《史记 吴世家》、《汉书 地理志》皆云延陵,不云延州来」按:「《公羊》」
下有「误语」二字不得其解,依上下文当是书名,检《国语 吴语》亦无其文,今删。
[一九]「朱脱即字……戴增同」按:「朱」上原有「官本曰按近刻」,此实录王氏合校本语,与全《疏》体例不合,今改作「朱脱即字……戴增同。」(「戴」上「全」字今据台北本删。)
[二〇]「《齐书》,建元三年……即此城也」按:检《南齐书 高帝纪》及《垣崇祖传》文不同,实用《通鉴 齐纪》一页四二四三文。
[二一]「《春秋左传 哀公七……年》」熙仲按:《御览》卷四十三涂山凡引书四则:应劭《汉书 注》、《太康地记》、《郡国志》之后全引郦《注》此文,而不云出何书。今影宋本如此。朱讹作「十年」,《记》正作「七」。「禹会诸侯」与《左传》原文同作「合」。杜预下有「注」字。「《国语》」作「《家语》」,「堕」作「至」。节专车上有「其」字。禹致群神不作「神」而作「臣」,防风氏当为臣不应作「神」,优于它书。王肃之 孔子廿二世孙亦脱「廿二」两字。「孔猛」作「孔 」。附记之于此。
[二二]「戴作囗,当是《大典》钞本歧出」按:检《大典》本不作「囗」,作「囗」。杨先生不及见《大典》复印件。
[二三]「戴删云:原本及《竹书》皆无此语」按:戴校称《大典》本为原书。《竹书》确无此六字而《大典》本正有之,不知何据?
[二四]「积为蓬洪陂」按:《睢水》篇:「睢水于城之阳积而为洪陂。」作逢,赵氏此篇「沟水自蓬洪陂东南流,蓬作逢」是也。
[二五]「据《晋书 裴秀传》在泰始时」按:《秀传》云:秀薨于泰始七年,《传》 于修地图之后,熊氏故云。
[二六]「说者引江统《徂淮赋》以为证」按:说者谓杜佑。《通典》襄阳谷城下杜引《统赋》为证,其文曰:「戾 城而倚轩,实萧公之故国。」见《通典》卷百七十七。
[二七]「又《史 蒯成传》元年作二年,误,应作居,尤误,居乃应子」按:《史记》不误。《集解》引徐广说云:「《表》云:孝景中元年,封 子应为郸侯谥康。中二年,侯居立。」则是孝文五年 卒,子昌代侯,有罪国除,至孝景中元年,封应为郸侯。应卒,侯居立,居立在二年。《史 传》子应以中元年封,不误。
[二八]「此县之音,苏林、孟康、颜师古、司马贞与郦道元皆音多,自是旧读如此」按:王氏《读书杂志》卷四之八自注云:「苏林《周 传 注》、孟康《地理志 注》、郦道元《淮水 注》、颜师古《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注》、《百官公卿表 注》、司马贞《高祖功臣侯表 索隐》。」
[二九]「《隋志》,临涣有稽山。稽当作嵇」按:标点本校正作「嵇」,《校勘记》即引郦氏《淮水 注》改。
[三〇]「又引王粲诗以证是建安中立」按:《宋书 州郡志》二豫州谯郡太守下云:「按王粲诗『既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粲是建安中亡,非明帝时立明矣。」今按《疏》云「《宋志》云,魏明帝分立」,此语不妥。《宋志》云:「何志故属沛,魏明帝分立。」则谓明帝时立者何承天说,而《宋志》引王粲诗驳何也?当云:何承天谓谯郡故属沛,魏明帝分立,《宋志》引王粲诗以证……。「又」
字当删,二说非出一人,不当曰又。
[三一]「《续志》作虹。会贞按:《续志》作红」按:标点本作「虹」。《校勘记》云:「汲本作红。」熊据汲古阁本。今按:刘昭《补注》引《地道记》云:「《左传 昭八年》大搜于红。」杜《注》云:「红,鲁地,沛国萧县西有红亭。远,疑。」《清一统志》卷九十四泗州下虹县故城条云:「梁武帝于此置贡城戍,后魏复置虹县。《汉志》作「 ,莽曰贡。」师古曰:「 亦音贡。」是 本有贡音,梁时犹尔,不必作「红」。(引文中此节文已据台北本删并改。)
[三二]「王莽更名其县曰肴城」按:标点本《汉 志》作「莽曰育城」,误,「育」当作「肴」,以此证之。
[三三]「潼沱为激沟」按:梁本作「潼沱」,《元和志》十锺离县下引作「潼沱」,《寰宇记》百二十八引亦作「沱」,今有沱河。
[三四]「九月淮堰坏」按:「九」原作「八」,《笺》作「九月」,《疏》引误作「八」,证以《通鉴》亦作「九月」,今订。又《笺》此下有「死者十余万口。」《疏》脱六字,当补,否则突接「《南史》杀数万人」,不明晰。
[三五]「史称乡在蕲西」按:「称」原作「极」,「史极」疑是「《史记》」之误。(今据台北本改「称」。)
[三六]「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县西……魏属广陵,《经》作于魏人,当作广陵淮阴」熙仲按:淮阴,《汉志》属临淮郡,《续志》属下邳,《宋志》临淮太守下淮阴令云:「《晋太康地志》属临淮。」《通鉴 注》言魏广陵郡徙治淮阴。但胡《注》于黄初六年两言「下邳淮阴县」,是淮阴仍属下邳郡。至魏明帝时,青龙二年五月,孙权始遣孙韶、张承入淮向广陵、淮阴。广陵与淮阴并称,似非广陵之
淮阴,《通鉴 注》徙治之说未见于《宋志》。而《晋太康地志》始言淮阴属临淮郡,则其前当仍属下邳郡。谓广陵郡徙治之说或出误会。拙稿《考水经作书年代》,上限在黄初二年,即吴嘉禾二年之前十一年,下限在黄初六年。又云:广陵太守,晋武帝太康之年治淮阴故城。
[三七]「(《宋志》作甬,依《通鉴》引改。」按:《通鉴 注》云:「《五代志》作甬城。」标点本《隋 地理志》漏校。标点本《宋志》校改,详其《校勘记》三十一及四十二。
[三八]「《孟子》云,淮注江,非误」按:此赵改,胡氏原文作:「《孟子》云淮注江亦误。胡氏意中渎水首受江,自广陵至山阳入淮,是其水自南入北,非自北入南,故云《孟子》亦误。
[三九]「逗白马以憩舲」按:「逗」原作「径」,《晋书 谢灵运传》「径」作「逗」,「径」是讹字。逗,范《书》音住,言住留白马湖,使舟行得小憩也。今订正作「逗」。
[四〇]「不思崖亦岸也,见《荀子 劝学》篇《注》」按:《吕览 召类》篇《注》云:「浦岸,一曰崖也。」亦崖亦岸也之一证。
[四一]「朱径作匡,《笺》曰:匡字 ,未详」按:沈炳巽云:「又下当有径字,或匡字是径字。」
[四二]「宋省。至后魏武定七年复改,梁招远曰朐,属琅邪郡」按:于文不顺,依《魏书 地形志》海州琅邪郡原《注》,晋下接萧衍改为「招远」,武定七年复之次序,改乙「梁招远」三字于宋省下,至后魏上。
[四三]「《寰宇记》同」按:金陵局刻本无「阙」字,乃与今本《史记》同,与《疏》异。
[四四]「二州……刺史……内附」按:此文及小《注》为钞书者颠倒在前,当移入「送衍青冀」下。「《魏书 世宗纪》」当上承上行「始治郁州上」五字下。今订。
[四五]「是郦氏时青州正治郁州也。此当作今青州治」按:沈钦韩《疏证》云:「《宋州郡志》:明帝失淮北,于郁州侨立青州。《地形志》武定七年改海州,治龙沮城。则道元时犹为青州,《注》讹青为郁。」沈氏所见与熊氏同,而沈在前。杨氏于沈书未之见,竟轻诋之,可惜。
[四六]「其山自苍梧徙至……」按:《元和志》三十六梧州苍梧县下有「郁水南去县八里」。传言或因郁水而起。
[四七]「今存牛栏一村」按:《寰宇记》二十二朐山县下云:「牛栏村,《郡国志》云:糜竺放牧之所,今民祭犹呼糜堆。」即此村。糜竺,《三国 蜀志》云:「东海朐人。」《一统志》七十二有牛栏村。
[四八]「《唐志》始有《连山》十卷,司马膺《注》」按:《旧唐志》作「《归藏》十三卷」,《注》:「《殷易》,司马膺注。」司马膺注《归藏》,而无连山。《新唐志》则有《连山》十卷,司马膺注《归藏》十三卷,「司马膺《注》」四字属下《归藏》读。熊氏《疏》与《旧唐》异,以四字属上连山读。今按《旧唐 经籍志》依母照四部书目,前无连山,且是小注,释《归藏》为《殷易》后,方云司马膺《注》,文亦明晰。疑熊氏句读有可商榷。《新》、《旧》二《志》都未言膺注连山,可证。
[四九]「去则三尺所见东北倾石」按:《书钞》一百二引无「所」字,孔云「见上有文字」。今按:「所」作许解,三尺所犹言三尺许。见字依刘《注》属上读。
[五〇]「老而托纺焉。取其纑而夜缒,缒绝,鼓噪」按:郦氏约《左传》原文过简,今略释之。此老妇怨其夫为莒子所杀,欲复仇,及其年老时,托居于纪鄣,以纺为生。纺麻作布,其布长短,以城高为度。平时藏之,齐人来攻,则投布于城外。齐人取布夜缒而登城。登者六十人,缒布断绝,登者鼓噪,城下齐师亦鼓噪,莒子惧,启西门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