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水经注疏
5037700000056

第56章

[一七]「今本似缺」按:冯集梧本缺,引朱竹垞云,昆山徐氏所藏宋椠本,府州军监均有古迹一门。冯本卷三河中府下即缺,赵所称当在临晋县下,以原注「有瀵水」知之。

[一八]「又有一瀵水皆潜相通」按:《寰宇记》二十八「夏阳县」下引郭《注》河东「汾阴县瀵魁下接冯翊合阳县复有亦如之。相去数里而夹河,河中渚上,又有一瀵水,皆潜相通。」

[一九]「历蒲坂西」按:朱《笺》本讹作「朔坂」,孙潜校:「朔板当作蒲板」。此未录。

[二〇]「城即舜所都……斯或一焉」按:出《史记 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文。

[二一]「夜渡蒲津关」按:《魏志》未记此事,《通鉴》六十六有之,作「蒲坂津」,见《徐晃传》。《疏》实引《元和志》,转引《魏志》。《徐晃传》无「夜」字,可证。

[二二]「流杂」按:全氏曰:「流杂犹言流冗。」

[二三]「朱无也字,全、戴增」按:朱《笺》本有「也」字,唯赵氏无之。《疏》误。(「朱无也字,赵、戴删」,今据台北本改「赵删也字」。)

[二四]「皆在鲁卫间」按:检《曾巩集》作「皆东方之地」。熊氏引《清一统志》,未检原文,今订。又其引文往往沿《一统志》原文「今,某地」,此「今」皆当据清初言之,为熊氏径见也。发之于此,它

不复一一及之。

[二五]「山有九号历山其一也」按:此九字亦见《寰宇记》四十六。

[二六]「六朝何尝有怀戎之称与」按:原文作「道元时何尝有怀戎之地名乎?」又下句「为历山也」之「历山」,原文作「舜都」,今订。杨《疏》往往引全《校》语,但从赵氏转录,以王《集校》不录全氏而惟录赵氏所引也。

[二七]「阚骃曰蒲坂尧都」按:《史记 秦本纪》:「昭襄王四年取蒲坂」。《正义》引《括地志》(三)云:「蒲坂故城在蒲州河东县南二里,即尧舜所都也。」当是据《十三州志》。

[二八]「曹大家《幽通赋 注》谓在陇西……在今渭源县西二十里」按:曹大家注见《史记 伯夷传》正文所引,《文选 幽通赋》不见此注。又《汉志》「陇西郡首阳县」,《水经 渭水》篇:「首阳县首阳山,渭水所出。」

[二九]「乃献良马四六」按:云四六者,天子驾六,献马故言四六。犹四马之言一驷矣。《水经注》作「良马」,今本《穆天子传》讹作「食马」,可以据校。

[三〇]「《石经》避庙讳偏傍作绁」按:《石经》上当补「唐」字。开成《石经》避太宗庙讳,故改「绁」作「绁」。

[三一]「《禹贡锥指》,在今华阴县东北五十里」按:《锥指》据《通典》一百七十三华阴郡华阴县下:「汉船司空故县在今华阴县理东北五十里是。」(「《禹贡锥指》」四字,今据台北本删。)

[三二]「掌华蹈衰」按:衰讹作襄。苏林曰:「衰,衰山也。」标点本作「衰」。但无校记。

[三三]「二语出左思《吴都赋》,见《文选》」按:检《吴都赋》作「巨鳌」,不作「巨灵」,郦氏误记,杨《疏》《要删》有之。

[三四]「《地形志》县下每载有祠……竟以神字当祠字耳」按:《地形志》于神祠,或曰庙,或曰神祠,而曰神较少。

[三五]「守敬按《山海经》言注渭……水受通称也」按:杨《疏》本之于郝懿行《山海经笺疏 西山经 松果之山》条注语。

[三六]「河水自潼关北东流」按:朱《笺》本、沈本、全、赵、戴三家本同作「东北」。《寰宇记》卷六引《述征记》作「河自关东北流」。《元和志》卷七引亦作「东北」。

[三七]「《寰宇记》……黄巷坂即潼关路,引《述征记》、《西征赋》俱作黄巷」按:金陵局刻本《寰宇记》卷六此条「巷」皆作「卷」。《书钞》百五十七亦作「卷」。

[三八]「云当作有」按:此不必改字。云犹曰也,犹言「人道是李典营耳」。《魏志》失载此事,然耆相传此地是李典营,郦故作「云」。

[三九]「周固记开山」熙仲按:《一统志》百七十五皇天原下引《水经注》作「阌山东首上平博」云云,阌山即泰山别峰,县以此名,在县西南七十里。据此疑开山为阌山之讹。

[四〇]「魏尚书仆射」按:《魏志》但言官尚书,而晋《职官志》有尚书仆射,此足补史之阙文。

[四一]「藏匿泉鸠涧」按:《汉书》「涧」作「里」。据颜《注》「冢在涧东」,则当作「涧」。

[四二]「其咸作感则误」按:《文选》作「感」,不误。《文选 注》又引《东征记》「其西名桃原,古之柈林。」戴改「原」是。

[四三]「原赋作爪华蹈衰,苏林曰:衰,衰山也」熙仲按:本篇校记三十二,已据此改「襄」作「衰」。杨《疏》录赵《校》引沈炳巽语,仍录苏林解,不知何以不置可否?上文又引徐广说及《括地志》雷首山异名凡七,亦不改正文「襄」字,岂存疑耶?郦氏引徐广曰「蒲坂县有襄山」,杨氏但云《集解》引徐说,其实《集解》原文尚有「或字误也」一语,何以不引?而引之于「薄山其一焉」句下,且云「华山以西,何能有河东之山?」按徐广意指襄山字误,谓衰与襄或字误也。张守节《正义》曰:「薄,音白落反;襄,音色迷反。」如张音则襄是衰之讹。《集韵 六脂》衰之字作衰与襄形近。又黄奭本《括地志》陕州芮城县下,薄山亦名衰山,则字为衰,标点本改襄作衰是也。苏林所见本《河东赋》,其证矣。《玉篇 衣部》「衰」字三音,今作蓑音先和切,训等衰者初危切,而训微者史追切。《广韵 六脂》「衰,微也,所追切」,《正义》作色迷切。

[四四]「何谓尚一军不在此年非谓此时不止一军也」按:何氏云是庄伯十五年事,是也。诸侯新嗣立,踰年而后改元。今本《竹书》系尚一军于桓王四年,言曲沃庄伯卒,子武公立,曲沃尚一军。明年,沈约《注》云,曲沃武公元年是也。熊氏又谓非谓此时不止一军。今本《竹书》于周庄王元年,即曲沃武公灭翼之后八年,历时已二十年,大书曲沃尚一军,异于晋,则武公尚一军

历时甚久。厘王三年,武公灭晋,以宝献王,王命武公以一军为晋侯。武公在位三年卒,凡一军者二十九年,终其世未改。惠王十六年《竹书》始记晋献公作二军,又历时十五年矣。全氏云武公晚年始作二军,误。熊说是也。

[四五]「会贞按《地形志》失载湖县」按:上文「河水又东径湖县城北」,杨《疏》已云「《地形志》无湖县」,此《注》下引《魏土地记》称宏农湖县则魏有此县,较详。熊氏按重复,当删。

[四六]「亦不云领宏农太守封南平公」按:《历代史表》魏景元二年「陈骞为征南将军」。《晋功臣表》「骞封高平郡公,寿春平后转豫州刺史」。《晋书 文帝纪》「甘露四年使陈骞都督豫州」。疑此「南平」或为「高平」之误,「南」「高」字形近似。骞历征南将军及豫州。惜铭文不详。

[四七]「长傲客于柏谷」按:朱《笺》已明赋作「傲宾」,郦氏引「宾」作「客」可通,「征」字当改「傲」,今订。

[四八]「于拒阳城西北」按:赵氏引《禹贡锥指》及《方舆纪要》增「阳」字,是也。《通鉴》一百二十六「宋元嘉二十九年八月」胡《注》已引此《注》,作「于拒城之西北分为二水」是宋末本已脱此「阳」字久矣。「之」字赵谓为衍文,误,当补。今订。

[四九]「门水又东北历阳华之山」按:《通鉴》胡《注》引此作「又北」,无「东」字。

[五〇]「全改烛水作二水」「东北流注于门水」(此句指下句《注》文言)按:「改烛水作二水」,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引《注》时亦作「历邑川二水注之」。「东北流注于门水」,今本《山海经》脱「北」

字,郝氏云:「今本无北字,盖脱去之。」杨《疏》未及之,今补。

[五一]「东北流与右水合」按:「东北流」下「与右水合」上,钞手脱去「径盛墙亭西,东北流」八字,今补。

[五二]「盖因水之受氏也」按:孙氏校岱南阁本《括地志》作「以受氏」,今订正。

[五三]「全、赵、戴据《汉书》误本改《注》文,傎矣」按:《寰宇记》作「衙山岭」,不为无据。《记》文下接《汉书 地理志》「宏农县衙山岭镇下谷, 水所出」,则乐史所见本作衙。

[五四]「故作者是之……此是字承上潘岳、袁豹之言,不当改疑」按:杨氏意谓豹与潘岳即《注》所云作者。此卷下文又有「袁豹、崔浩亦不非其地」,非与是为对文,可证乃《注》所言作者也。《世说新语 文学》篇有「若使殷仲文读书半袁豹之叹,则其人博学可知。」

[五五]「魏氏以为好阳」按:《元和志》七云:「后,曹公改为好阳。」

[五六]「《北史 魏孝武帝纪》、《旧唐书 太宗纪》、《肃宗纪》、《回纥传》并称陕西」按:《北史》:「高昂率劲骑及帝于陕西」;《旧唐书》:「贞观十一年九月河溢陕西」;《肃宗纪》:「以 王倕为陕西节度大使」;《回纥传》:「至德二载十月广平王郭子仪与贼战于陕西」;其例也。详《日知录》卷三十一「陕西」条。

[五七]「自元魏至唐上元时三百许年」按:胡《注》原文「上元」前有「干元」二字,明其为肃宗之上元二年(公元七六一年),唐高宗时亦有上元纪年,其二年为公元六七五年,相去八十余年,似不

宜省去,今补。

[五八]「赵云《公羊传》改」按:《音义》云:「《史记》及《三传》皆作贸戎。」不当曰「云」,当作「据」或「依」。按《公羊传》无此文,赵说无据。《公羊》亦未参杜说,其或说是左氏说。今「云」改「据」。

[五九]「水出北虞山」按:沈炳巽本同。《要删补遗》云水北出虞山。《史记 殷本纪 正义》引注《水经》云沙涧水北出虞山。则北字不可改。

[六〇]「韦昭《郑语 注》本之」按:韦《注》云:「虢,虢叔之后西虢也。」

[六一]「西北角河水涌起,方数十丈」按:《寰宇记》六「陜县」下引《周地图记》云:「城西北角,河水涌沸方数十丈,声闻数里」云云。据此则「带」字讹,当依改「角」。郦《注》文「西北」二字承上句西南倚山厚北临黄河之城。西北角河水涌起为句。又《御览》三百七十三引《西征记》亦作「角」,今订。

[六二]「二物谓二翁仲」按:「二物」疑当指上文石虎所载之《石经》与翁仲而言,《石经》亦于此 没,故投铜翁仲而二物并存矣,水流峻急,水所以涌为二物所阻也。

[六三]「官刻戴本『与』作『以』」按:聚珍本仍作「与」。

[六四]「皆铭其胸云」按:《三辅黄图》铭文与此《注》有小出入,初兼天下「以为郡县」作「改诸侯为郡县」,「身长」作「其大」,「足六尺」作「足迹六尺」。

[六五]「斯水所以涛波者……虢山崩壅河所致耳」按:道元此解,有卓识,不信翁仲之说,一扫

鬼神水异之荒诞。

[六六]「《括地志》、《寰宇记》引此云沙涧水北出虞山」按:检诸家辑《括地志》皆无此文,《寰宇记》则有之。

[六七]「《平陆县志》傅岩穴在县东北二十里」按:《方舆纪要》作县东三十五里。

[六八]「朱《笺》曰:《穆天子传》窴軨郭注」按:检《穆天子传》五,郭《注》作「即軨坂也,今在河东大阳县。」《传》曰(左氏)入于窴軨。《傳》六「窴軨之 」則《注》曰:「今軨桥,西南悬绝,中央有两道。」朱《笺》引之。

[六九]「《晋太康地记》」按:朱《笺》本「康」讹作「原」,赵氏校改,全、戴同。《疏》本径改,未作「记」。

[七〇]「《一统志》虞公祠在芮城县东北七十里」按:《一统志》在芮城县,《疏》误作平陆,今订。

[七一]「周保定二年省大阳县」按:《寰宇记》六「周天和二年省大阳县仍自故魏移河北县于郡理。」《疏》误作保定。

[七二]「天子自盬」按:《穆天子传》郭《注》:「盬,盐池,在今河东解县。盬音古。」

[七三]「赵冬曦云……都穆云」按:赵说出其《三门赋 序》。都说见《禹贡锥指》十三中之上引。王翰《游三门记》见《唐文粹》,都氏所据。

[七四]「《汉志》《晏子春秋》八篇」按:杨氏误引也。《汉志》作「《晏子》八篇」。《史记 管晏列传》《正义》,是其所引。实出《史记 管晏列传》「太史公赞曰:『吾读《晏子春秋》。』」

[七五]「按《括地志》文王所避风雨……可十里许」按:今岱南阁本、槐庐丛书及黄奭辑本均无此条。永宁县有三殽山,又名嵚岭山,在洛州永宁县西北二十里,即古之殽道也。《秦本纪 正义》引之。《疏》所引则见《通典》百七十七洛州永宁县下引。可以补遗。

[七六]「戴删六字必《大典》本之说」按:检《大典》本果无六字,但《疏》云「必」,则似未见《大典》本语气。点校时常见此种按语,或中或不中,皆可以认为杨氏未见《大典》本,卷二十以后则语气已改,熊氏复校至彼时《续古逸丛书》已出,得参校《大典》复印件矣。(「必《大典》本之说」,今据台北本改「未免专辄」。)

[七七]「盖读声近传因失实也戴改传作转」按:《方舆纪要》四十一云:「世谓之倚亳城,盖声相近。」故改「传」作「转」。

[七八]「《御览》四十二引此作强山」按:《十道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