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稀见地方志提要
5049200000076

第76章

汀州府志十七卷明弘治十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九至十,卷十三至十四)

明吴文度修,杜观光纂。文度字宪之,南直隶江宁县人;成化八年进士,弘洽初尝以南都御史出守汀州,官至户部尚书,著有《交石类稿》三卷。观光饶平县人,弘治间任长汀县教谕。汀州沿革,于晋太康时为新罗县地;迄唐始置汀州,天宝初曾改为临汀郡,寻复旧名。五代及宋皆为州,元改为路,明升为府。此志修时,汀之领县有八,长汀、宁化、清流、归化、连城、上杭、武平、永定。郡志见载《宋史·艺文志》李辠《汀州志》八卷,久佚。元则无考,明志今存者,惟此志耳;惜此本残缺,志类撰人,皆依据乾隆《汀州府志》载《弘治志》刘震序谓:“此志为杜观光及分教梁鏄,合八县志订删而成。”又考其原书体例,有建置、沿革、山川、风俗、制度、文物、宫室、学校、土产、贡赋、古祠、异迹、诗文诸门,体裁尚属完整。

临汀汇考四卷清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杨澜纂。澜字蓉江,长汀县人。此书经刘明凝、廖桂辛、刘有容校订而后刊行。澜自序略云:“汀州府志顺治中元仲、媿曾两公,逊谢不为;以致《明史·艺文志》中,府皆有志,汀州独无。媿曾言修述大事,必以待之后贤。今二百年矣,家弟心泉旧有《郡志补正》,乃就其中厘次而增辑之,名曰《临汀汇考》。”按澜序言《明志》汀州无志,而《永乐大典》收录《临汀志》,洪武时之书也。弘治十年吴文度修府志十七卷,嘉靖六年邵有道修府志十九卷,祟祯十年唐世涵修府志二十四卷,今三志犹存,何《明志》不著录。此书只四卷,而记述繁重。卷一建置、方域、山川,卷二人物、乡行、女贞,卷三政绩、流寓、风俗、畲民、典制、兵寇,卷四物产、轶事、山鬼、淫祠,凡十六门。汀州建置,原为侯官县地,唐开元二十一年以福州西建州,因长汀溪以为名也。其时领县三,新罗、长汀、黄连,天宝元年改汀州为临汀郡,明清时名汀州府,治于长汀,领县八。此书记汀州府事,而名《临汀汇考》,从唐时临汀郡名也。

上杭县志十二卷首一卷清乾隆二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清顾人骥修,沈成国纂。人骥字茨山,江苏如臯人;乾隆十三年进士,二十二年任上杭知县。成国浙江会稽县人,事迹未详。上杭沿革,初为新罗县西境之上杭场,宋淳化间始升为县。宋嘉泰二年邑令黄葵始修邑志,再修于开庆六年邑令钟绍安,于元无可考。于明有成化十二年,知县萧宏所修之志;弘治六年,知县徐绶所修之志,万历七年,知县杨万春所修之志。于清有康熙二十年知县蒋廷诠所修之志十二卷,乾隆十八年知县赵成又修续志六卷;《续志》讹误颇多,书甫行未久,知县卫克堉即为订正未成,迄人骥官上杭时,又为纂订重修,书甫纂成而去,知县潘廷仪为之付梓刻行。距赵成《续志》,仅五年之间,迭经三县令之手,始克成书。其志体例分为十二纲,曰区域、曰建置、曰版籍、曰典秩、曰武备、曰职官、曰名宦、曰选举、曰人物、曰艺文、曰风土、曰杂志,目五十有九。其书记载,主于订正赵成《续志》之误,而《续志》以前之事物,大抵仍依蒋廷诠旧志原文,惟删去《蒋志》原文,又擅为之窜改,则尤非史法也。按此志原刻本久稀,同治三年曾为重刻。

永定县志十卷清康熙二十六年增刻十一年本(北京图书馆藏)

清潘翊清修,熊兴麟、陈钧泰纂。翊清辽东义州人,贡生,康熙七年任永定知县。兴麟字石儿,永定县人,明崇祯六年进士,授宜兴知县,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顺治四年清师南下,兴麟于辰州被捕;其家居永定猪妈楼,义不归顺,阖门百余人尽自焚杀。顺治十年兴麟放归,蛰居乡里,著述自娱,著有《素园诗文集》。钧泰字仙珴,永定县人,贡生。永定县志,创于明成化二十年,知县王璟修,教谕谢弼纂。嘉靖三十八年知县许文献重修,为邑人陈昊、张一渶所纂,万历三年何守成又为增续。此志为翊清官永定时重纂,修志表署兴麟与举人吴祖馨为总裁,邑进士萧熙祯、黄日焕,举人阙振、吴宾王、孔煌献、卢化,贡士林文聚、郑士鸿、江奋龙等同修。秉笔者则为钧泰也。其书体例,以封域、营建、学校、赋役、秩官、选举、人物、兵制、丘垄、艺文为十纲,凡八十四目。每目之后,如赞如论,各为十数语以缀之,又或合数目,而共论之,似有张饰之意耳。视其书中,叙道里,务欲广阔,而不免牴牾;纪山川,务夸灵奇,而不免附会;述人物,务尽流品,而不免泛滥;选艺文,务备体例,而不免假冒。至于赋役,则仅举大数,选举则多误年份;惟叙事属辞,去支就简,此其所长焉。又按其书中,仍前志旧文者甚多,户口田产,犹是万历时之数岁征起存,犹是明末之额,康熙初之加征截解,伫止酌复之欵,并无一语及之者也。

宁德县志八卷明万历十九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明舒应元修,陈琯纂。应元字及吾,南昌人;万历举人,初任建德县教谕,万历十七年升任宁德知县,为学精详于经济,著有《宁阳政纪》等书。琯号东川,宁德县人。按此志首列舒、陈二序,咸谓县志首创于嘉靖初年闵兰庄所修,厘为八卷,凡八纪五十八目,时号信史。此志门类,悉依《闵志》,而纪风土、田赋、秩官、人物,其间盛衰耗废之故,判若眉列,增益前志之缺略甚多。按其序例所言,纂撰出于陈琯一人,应元又加以润色也。

永春州志三十五卷清乾隆二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杜昌丁修,黄任、黄惠纂。昌丁字松风,江苏青浦县人,贡生,初任浦城知县。雍正十二年升永春县为州,擢昌丁为首届知州,任满去,乾隆七年回任,十五年再回任,三仕永春凡二十余年。任字十砚,永福人。惠字成迪,任之弟;其家富藏书,兄弟长于文学。据本志沿革,永春于隋时,为南安县之桃林场,后唐长兴三年升为桃源县;晋天福三年闽王昶改名永春,嗣后数百年未更。清雍正十二年升县为州,又割泉州之德化、大田二县以隶,直属福建布政使司。桃林场即今之上场,按《闽书》载:“桃林场在永春县二十三都,魁星山下,今其村也上场。”唐盛均撰《桃林场记》,其文见载于本志艺文志。盛均此文,是纪永春事物之始。宋元志乘无可考;明嘉靖间林希元始修县志九卷,万历四年朱安期又为重修县志十二卷,清康熙二十三年宋祖墀纂县志十卷。州志则自此志首创,按杜昌丁自序言:“丙子夏敦聘永福黄十砚,偕其小阮同属笔焉;其宦绩乡懿之弃取,则不佞专司之。”此昌丁叙其书纂辑概况如是。其书编例共分二十四类,各类附及属邑未能清详界限。乾隆五十二年郑一崧重修州志,以杜志门类外,又增十二门,补正前志之缺误颇多,以知此志采摭考订之疏略也。又于各类之后,附载昌丁自著诗文,而多为赏咏之作,非跋非赞,体裁之不伦甚矣哉。

永春县志九卷明嘉靖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三卷四)

明柴鏕修,林希元纂。鏕字仲和,临海人;正德举人,由闵县知县调任永春,在任六年,擢汀州府通判。希元字懋贞,号次崖,福建同安县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至岭南督学使。永春志乘今存以此志最古,考其全书凡九卷七类,纂成于嘉靖丙戌。查其原刻本,仅存此二卷,书首页有近人冯贞群题记,谓为天一阁旧物。天一阁所藏此志,已全部散失,其余数卷,查无下落矣。北京图书馆藏有旧抄本,九卷具全。

德化县志十六卷清康熙二十六年刊本(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清范正辂纂修。正辂字载瞻,鄞县人;康熙二十五年由举人任德化知县。德化置县始于五代,属泉州府,历宋元明约七百余年而未更。清雍正十二年改属永定府。志创于明嘉靖十年,知县许仁修成县志十卷;其后凌邦辉、王夏声搜辑补纂,仍多缺漏。此志踵许仁之志重修,成于康熙丁卯,全书凡三十二门,未立大纲,事核而体严,可推方志之佳作。且此志传本稀少,可谓仅存之书矣。

大田县志十二卷明万历三十九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明刘维栋纂修。维栋江西兴安县人,万历举人,万历三十八年任大田知县。大田沿革,据本志维栋序云:“邑嘉靖乙未新造,地当延、泉、漳三郡之交,广袤三百里,山林深阻,奏请增设县以治,遂裂尤溪三之一,德化五之一,永安、漳平四之一,悉统于大田。”又据沿革载:“嘉靖十六年延平府通判林元伦,以其地介延、漳、泉三府之交,条禀御史白贲奏置大田县,属延平府。”沿革所载置建县之年,与维栋序言建县之年,则相距二载,必有一误;当时未经详稽,贻误后来难以稽考也。邑志之修,据维栋序言:“置县后越十二年,而会稽谢公廷训来知县事,创作志书,编为六卷。是时邑当初设,事迹阙如,但梓其大略存库。”按其说,此志以前已有县志稿矣,而序所言但梓其大略存库,疑六卷之志,未有尽刻,存库而未有流行,故今无传本也。此志为维栋官知县时奉文修纂,稽参邑人遗集,及世族宗谱,增益《谢志》而成。但为应征之作,魁限时日,故不免疏略;尤于考订未周,讹误百出。其书凡三十一门,无纲领目,体例亦未详悉,后之修志者,尝讥诋之。然其毕竟为大田首创之志,为始则难,理所自然耳。且今传本亦罕见难得,虽其体旨之有偏驳,而终不失为善本云耳。

龙岩州志十六卷首一卷清乾隆三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张廷球修,徐铣纂。廷球桐城县人,监生,保举署宁德,永福二县知县试用;实授福清知县,雍正十三年升龙岩知州。铣浙江秀水县人,事迹未详。龙岩唐开元时置县,名曰新罗;天宝元年改名龙岩,大历十二年改隶漳州,后未更改。清雍正十二年升县为州,领漳平、宁洋二县。县志创于明正统时王源、苏孔机始,嘉靖间知县汤相重修;清顺治十三年知县王有容又修志十卷,康熙二十八年知县江藻续增。州之有志此志首创,成于乾隆三年,其书体例,分封域、规建、学校、典礼、秩官、武备、赋役、古迹、风土、人物、杂记、艺文十二门。领邑各从类编次,事核文简,体裁尚佳。

○台湾

台湾府志十卷清康熙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蒋毓英纂修。毓英字集公,奉天锦州人;由官生任泉州知府,康熙二十三年调首任台湾知府,二十八年升江南按察使。此志为《台湾府志》首创,以清初纪载台湾之书,当推此志与林谦光《台湾纪略》最早。其书凡二十五门,附目五,规模始创,缺漏势所不免,然其所叙台湾事物,梗概已具矣。沿革篇云:“明宣德间太监三保下西洋,舟曾过其地。嘉靖四十二年流寇林道乾横行海洋,踞台湾造船,扰害滨海;都督俞大猷征之,道乾遁去。……延至辛丑,芝龙之子郑成功,自京口丧败,军驻厦门;乃与甲螺何斌,谋进取台湾,遂与荷兰人战。而荷兰人终无降意,成功使人告之曰:此地乃我先人故物,今尔所有珍宝金银,听汝载回,但留空城还我。荷兰知势不敌,弃城归;成功居之,改台湾为安平镇,赤嵌为承天府,总名东都。设一府二县,府曰承天,县曰天兴、万年。康熙二十二年改置府一,曰台湾;县三,附郭曰台湾,外曰凤山、诸罗。”按其所纪台湾沿革大事,以明宣德时始,宣德以前之事,采摭未臻全备,所叙倭、荷窃踞之事,亦未尽详。台湾亘古遂属中国,则有国史可征,而不在于志乘也。此书为上海图书馆检查回制废纸中所得,而从未见于藏书家书目著录,且查《台湾府志》原委,识者咸谓府志自康熙三十五年高拱乾首修,而不知早《高志》以前八九年已有此志矣。故此志之发现,于台湾文献极有所贡献。按此书目次之第二行题:襄平蒋毓英集公氏纂,男国祥、国祚校字。官修方志无此款式,余疑为毓英告归后家刻之书,所以嗣后修《台湾府志》者,皆不知有此志也。

台湾纪略一卷清康熙二十九年刊华鄂堂集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林谦光纂。谦光字芝楣,长乐县人。按是编分十三篇,曰形势、曰沿革、曰建置、曰山川、曰沙线礁囗〈石与〉、曰城郭、曰户役赋税、曰学校选举、曰津梁、曰天时、曰地理、曰风俗、曰物产,而附以澎湖版图。是编为谦光于郑克塽降清以后所作,开辟之初,规模草创,具陈梗概,正为后来修新志者之椎轮也。其同时记载台湾之书,李麟光撰《台湾记略》一卷,杂记台湾山川,附以《暹罗别记》一篇;徐怀祖撰《台湾随笔》一卷,成于康熙三十四年。皆篇帙寥寥,疑为未成之书,惟谦光此书初具轮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