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极恶嫡妇
512900000254

第254章

没有谁能够陪伴对方一生,她之于欧阳仁敬,不过是一个生命中的过客而已,她希望欧阳仁敬有个幸福的家,有活泼可爱的儿女陪伴,这样的人生,欧阳先生的心底一定早就期盼了很久。

得知福娘出来是为了找媒人,玉燕和玉环面面相觑,她们小姐做事总是出人意表,哪有女儿给自己的父亲找老婆的,就算是义父,面子上也不好看啊。

她们小姐,有时候精的就像是猴子,有时候笨的像头猪,当然,这只是他们心里的想法,断断是不敢说出来的。

玉燕说道:“小姐,如今官媒基本上都去了王府,您在这街上转悠,能找到谁呀,再者说了,欧阳先生是一代大家,总不能随随便便找个私媒办这件事,即便是先生允了,王爷不见得会同意啊,若依奴婢之言,不如到街上随意走走,明天找王爷来办这件事,岂不更稳妥。”

福娘对于媒人一事,完全不了解,《管子入国篇》中这样描述春秋战国时代的官媒:“凡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人无夫曰寡。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此之谓合独。”可见当时的官媒,除了为年轻人安排嫁娶外,还要帮助鳏夫寡妇重新组织家庭,并整合他们的财产。自秦至清,官媒的权力仍然很大。私媒则是我们熟悉的媒婆形象,但古时私媒做成的婚姻也还是要到官媒处登记,接受官媒的监督,才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

古代媒人收入颇为可观。在民间,作为中介费的媒钱基本都在财礼钱的10,比例要超过田产、房屋等买卖的契费。俗话说:“说好一门亲,好穿一身新”,也从侧面反映了媒人的收入状况。

福娘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很有局限性,各种的规矩礼仪她都还没有搞明白,更不要说这些习俗文化。

小郡王听说不去找媒人了,心里高兴,“姐姐,我们去按察司署西边那条街上去转转吧,午膳就在外边吃,六叔说,那边新开了一家馆子,专门卖扁食,各种味道的都有。”

福娘瞪了他一眼,“小郡王,我们可不能像你六叔一样,想吃东西可以,别去给人家捣乱。”

“那是,六叔昨天挨了一顿鞭子,今天祖父罚他在祠堂里跪着,一天都不能吃饭,还把他的蛐蛐罐全都摔碎了,六叔当时都急红了眼了……”

唐弘扬是小郡王的六叔,庶子的身份注定他不能有大的作为,一个富贵闲人的日子,按理说不会太难过,他在十岁的时候,就被先皇封为了镇国将军。

虽然说不受器重,但此人胸无大志,只爱风花雪月,平日里斗蛐蛐,养鸟,所以,这样的生活,他并不觉得委屈。

只是有时候,他管不住自己那双腿,总是去不该去的地方,即便他不想仗势欺人,身边的人一怂恿,脑袋一热,不定就做出什么事情来,王爷已经把他身边的奴才换了三拨了。

唐弘扬有一妻二妾,但他的眼睛不在府内,很多人都知道,唐弘扬养了外室,若非王爷压制,还指不定闹出什么乱子来那。

唐弘扬是个多情种,只要是漂亮的女子他都喜欢,都很不得纳入帐中,过一段时间厌恶了,就会再换一个,或许是坏事做得太多了,到现在,除了正室夫人给他生了一个女儿,唐弘扬再无所出。

唐弘扬这两天迷上了扁食店的老板娘,老板娘是个寡妇,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儿,还有体弱多病的婆婆从外乡来到青州,然后租了一家小店面,做些扁食,小菜,赚个辛苦钱。

老板娘也就二十六七岁的年纪,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未曾说话先见笑容,朱唇一启,燕语莺声,宛若出谷的黄莺,全然不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

就因为她独特的声音魅力,以及她大温柔中带着爽朗的性格,让很多客人来了一次就不想走,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来光顾。

因为没有雇人,三个老幼妇孺做得很辛苦。

唐弘扬听到身边人说老板娘美貌,便动了心思,到了扁食店一看,果真如此,便迷上了老板娘,每天一睁眼就到扁食店,一天三顿饭都在扁食店吃。

老板娘看似柔弱,却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女子,任是唐弘扬如何引诱,她都没有动过心,无论是什么样的客人来吃饭,她都不卑不亢,笑脸相迎。

唐弘扬愈发的着迷,命令手下人守在店门口,不让旁人来吃饭,若是老板娘赶他走,他会起身在外边转一圈,然后马上回来。

手下人轮流在那儿吃饭,无论老板娘怎么冷着脸,他都不会走。

唐弘毅虽然好色,却不敢用强,若是被王爷知道,可不是被禁足那么简单,所以,但凡他看上的女子,都是花心思,用金银珠宝收买,俗话说,财帛动人心,有几个人能够躲得过钱财的围攻,所以,以前的唐弘毅,可说是无往不利。

不过,这一次,唐弘毅吃了闭门羹,因为老板娘根本不吃那一套。

几个人边走边逛,小郡王的意思,非常明显,福娘也就顺着他,左般是为了打发时间,去哪儿都一样。

因为唐弘扬被罚,扁食店今天总算有了客人吃饭,福娘进去的时候,只有一个空座位。

几个人衣着光鲜,尤其是小郡王,青州城有几个不认识富贵无边的小郡王,在福娘还不曾到王府的时候,小郡王经常和娟娘带着一众家奴,手执鞭子,在街上乱逛,城里的帮闲,都想在街上碰到小郡王,攀上关系。

福娘和小郡王出来的时候,只带了两个丫鬟,但左近有侍卫跟着,倘若有人靠近他们,侍卫马上就会拦住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