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极恶嫡妇
512900000262

第262章

唐弘毅心中一紧,此时他绝对没有还手之力,下面的曹谦居还负着伤,若是敌手站在面前,他九死一生。

心中转过千万个念头,唐弘毅用尽全身最后一点力气,向上用力一纵,落到了树上。

脚步声越来越近,唐弘毅屏住呼吸,静静听着树下的动静,是三个人,他们的声音压得很低,唐弘毅练就的武功让他比一般人的耳力要好,但遗憾的是,他虽然听得见他们在说什么,却听不懂,走遍大江南北的他立即意识到,他们说的不属于大晋王朝任何一地的方言土语,而是令人万分警惕的伊列语言。

唐弘毅的心被揪了起来,他担心洞里的曹谦居,担心伊列人的阴谋,担心这件事会否与父王有关,更忧心大晋王朝被人虎视眈眈。

一瞬间,脑海中闪过千万个念头,却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寻找他们的人折返回来,就在不远处大喊他们的名字,唐弘毅心中一喜,就听几个人迅速消失在黑夜中。

唐弘毅听着找寻他们的声音越来越近,隐隐的,已经看见火把朝这个方向过来,大喜过望,他稍稍等了一会儿,确定那几个人已经走远,自己也恢复了些力气,便从树上跳下来,大声喊起来。

这一喊,立即得到了对方的回应。

侍卫们也是喜出望外,郡王若是出了意外,他们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循着声音找到了郡王,唐弘毅的话却让他们脸色遽变,“快找绳子,侯爷掉到山洞里去了。”

这些侍卫和唐弘毅一样,对青云山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石,可谓是了若指掌,山坡上出现山洞,对他们来说,不啻为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这些人都是王府的心腹,对于政事极为敏感,这里出现山洞意味着什么,他们比谁都清楚。

侍卫是六个人,三个人留下,三个人返回去找绳子,唐弘毅问留下的其中一人,“青枫,文小姐怎么样了?”

“郡王请放心,文小姐身边有青中,青山保护,绝对不会有事。”

唐弘毅稍微心安,自己回来没有多久,王府就风云四起,这可真不是好事。

待到把曹谦居救上来,天已经蒙蒙亮,这时候,众人都看清了山洞的具体模样,这里有一块巨石,就在山洞边上,巨石的大小,正好可以堵住洞口,巨石虽重,若武功高强之人,完全可以推得动,众人心里俱是一寒。

没有人会怀疑到这里能够藏人,青云山戒备森严,寻常百姓,不可能到达这里,那几个伊列人,也不知道是何时潜入到这里,更不知道他们何时挖的山洞,这些山洞通向哪里,都是一个未知数。

这件事,已经由侍卫快马回城报知王爷,因为种种原因,王爷天亮才到。

曹谦居被救上来以后,留在洞内的三个侍卫举着火把向前查询山洞的尽头。

唐弘毅看到父亲姗姗来迟,不禁埋怨道:“父王,您怎么才来。”

“难道你想尽人皆知?”老王爷眉头紧皱,就在皇上来之前发生这等大事,不知道是他们王府的幸运还是不幸,如果不是因为想让儿子跟文福娘多亲近一下,这个山洞,或许永远不会被人发现。

老王爷派了大批的侍卫下到山洞里面,却不见有人上来,或许,是因为山洞太长,另一个原因——洞内有敌人。

大家都希望是第一种原因,若是第二种,就麻烦了。

老王爷并不想在福娘面前有所隐瞒,福娘也因为自己对二人的意外没能表示即时的关心而感到愧疚,所以,老王爷当着她的面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她也认真地听了,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王爷,我有一种猜测,若是说了出来,还请王爷不要怪罪。”

“你这丫头,尽管说便是!”

“这山洞最有可能通向两个地方,第一个是王府,第二个是行宫。”

三个人互视一眼,一起看向文福娘,福娘诧异的看着他们,“怎么?我猜得不对?”

可是看向三人的脸色,她就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得到了他们的认可的。

房间中的四个人,三个人都知道王府的布置,老王爷想到王府中曲曲折折的密道,倒吸一口冷气,他宁愿福娘的猜测是假的,可是他心里清楚得很,这个聪明的丫头,十有八九猜对了。

等了两个多时辰,侍卫传来消息,山洞分为两个叉路口,通往行宫的岔路口,已经通到了行宫的后花园的假山下,另一个,明显是向着城里方向挖的,不过暂时还没有挖到那边。

这也算是坏消息中的好消息吧。

另一队侍卫来报,搜捕伊列人的行动宣告失败,洞内洞外,都没有他们的影子,甚至于没有留下任何踪迹。

看样子,他们混进了青州城,青州城混进了伊列人,皇上岂不危险!

青云山不能呆了,马上进城。

回到王府,王爷命令王府侍卫加强戒备,王府中不允许放进一个陌生人,曹谦居受了伤,只能在王府养伤,世子,郡王和镇国将军等人去迎接皇上。

青州城外,已经黄土垫道,净水泼街,城里的青石板路,更是光可鉴人,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皇上的到来。

皇上的车撵进了青州城的时候,老王爷长舒了一口气,此时虽然寒风凛凛,他却已经后背浸湿,生在皇家的人,哪一个不是在阴谋诡计中成长起来的,没有登上大位而能够安然度过一生的,绝对比人精还要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