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极恶嫡妇
512900000288

第288章

只是有一点她想不通,好端端的,义父为何到这宝元寺来给他卜卦,这不是他的行事作风。

听到身后的声音,福娘头也不回的说道:“方丈,请坐。”

“文小姐不怕凉吗?”

“方丈不是也坐下了吗?”

“文小姐,贫僧只是想和文小姐说说话。”

“贫僧看你不曾进殿,方才确信文小姐的确不信佛祖,故而想和文小姐聊聊。”

福娘盯着广觉,审视良久,方问道:“方丈,您今年有三十岁吗?”

广觉笑道:“三十有一。”

“您应该是大晋王朝最年轻的方丈吧?如果是我,不会把一生耗费在一堆雕像前。”

广觉面色不变,依旧微笑道:“参禅修佛,是我一生的理想,怎么说是耗费呢。”

顿了顿,广觉说道:“文小姐一心追求所谓的自由,难道不是一种耗费吗?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愿,所以,我们只需追求自己最想要的,即是不枉此生,文小姐可同意我的观点?”

福娘惊倒:“方丈,你的意思,我的愿望不可能达成?”

“是。”广觉很坚定的说道:“文小姐,既来之,则安之,更何况,你本来就属于这里,文小姐,可听过一首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福娘点头苦笑,“方丈慧眼如炬,话语中处处禅机,我已经无话可说。”

“文小姐可听说过龟兔赛跑?”

“听过。”

“如果文小姐不嫌烦,我可以再讲一遍么?”

“洗耳恭听。”福娘笑道。

广觉娓娓道来,“一天,龟和兔相遇于草场上,龟在夸大他的恒心,说兔不能吃苦,只管跳跃寻乐,长此以往,将来必无好结果,兔子笑而不辩。‘多辩无益’,兔子说,‘我们来赛跑,好不好?就请狐狸大哥为评判员。’……‘好。’龟不自量地说。于是龟动了身子,四只脚作八只脚跑了一刻钟,只有三丈余,兔子不耐烦了,而有点懊悔。‘这样跑法,可不要跑到黄昏吗?我一天宝贵的光阴,都牺牲了。’于是,兔子利用这些光阴,去吃野草,随兴所至。极其快乐。龟却在说:‘我会吃苦,我有恒心,总会跑到。’到了午后,龟已精疲力竭了,走到阴凉之地,很想打盹一下,养养精神,但是一想昼寝是不道德的,又奋勉前进。龟背既重,龟的头又小,五尺以外的平地,便看不见。他有点眼花缭乱了。这时的兔子,因为能随兴所至,越跑越有趣,越有趣越精神,已经赶到离路半里许的河边树下。看见风景清幽,也就顺便打盹。醒后精神百倍,却把赛跑之事完全丢在脑后。在这正愁无事可做之时,看见前边一只松鼠跑过,认为怪物,一定要去追上他,看看他尾巴到底有多大,可以回去告诉他的母亲。于是他使开步跑,松鼠见他追,便也开步跑。奔来跑去,忽然松鼠跳上一棵大树。兔子正在树下翘首高望之时,忽然听见背后有声叫道:‘兔弟弟,你夺得冠军了!’兔回头一看,原来是评判员狐大哥,而那颗树,也就是他们赛跑的终点。那只龟呢,因为他想吃苦,还在半里外匍匐而行。”

福娘耐心地听完,笑道:“方丈,这个故事我听过的,你的意思,是让我首先要舍弃的是执着心,量力而行,保持心态的平和。用佛学解释就是:当你学会舍弃执着,不再紧抓不放或全力抗拒时,你的生命就会开始流畅。放弃每一个瞬间的执着,心扉自然敞开。在放下执着中净化心灵,在道德升华中成就正果……方丈,我不是佛门中人,我只想做自己。方丈一而再,再而三的劝我,只不过是想让我放下执着,不要再去寻找那些虚无的东西,其实,放不下的应该是方丈吧?若是到了现在我还不知道方丈身后的那个人,那我就太愚钝了,人人都说,出家人跳出红尘,不理俗世,可方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曾跳出红尘,又有什么资格去说项他人。”

广觉面色微变,许久才淡然道:“文小姐真是冰雪聪明。”

“那人才是聪明,竟然能够说动方丈来劝我,只可惜,我从来都是一个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人。”

福娘站了起来,环顾四周,淡淡道:“初进寺庙,听到木鱼声,心里很静真有一种出世的感觉,现在再看,也不过如此。”

福娘头也不回的下了台阶,走到最后一个台阶,福娘指着曲水流觞说道:“方丈,曲水流觞和寺庙的环境很相称,和方丈的为人处世之道也非常相像,最后再回一句方丈,这世上真有佛祖吗?不论别人怎么看,怎么想,我只相信自己。”

广觉看着福娘远去的背影,暗叹一口气。

吃过饭,福娘说道:“我们走吧,郡王,说实话,我宁愿到御街上转转。”

广觉送他们到门口,郡王最后一个走下来,似乎在跟广觉解释着什么,广觉连连摆手苦笑,曹谦居诧异的说道:“福娘,吃饭之前我就觉得方丈不对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没什么,侯爷,我不信佛,仅此而已。”福娘压低了声音,“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太皇太后花了这么多银子建寺庙,还不如给更需要的人,一个人固然需要精神寄托,但是,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人身上,实在不值得。”

曹谦居哑口无言,这种话,也只有福娘才能说出来。

福娘笑道:“侯爷,你真相信世上有神吗?不说佛教,就是我们国家从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仙,有几个数的清,更不要说还有西洋,大食那些国家中各种各样的神祗,如此算来,天上的神岂不是比地上的人还多,各路神仙,是不是也像地上的人,时时出现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