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极恶嫡妇
512900000526

第526章

皇上似乎有些心动,看着人力的衣裳,缓缓道:“你们这衣裳……”

“是啊,这衣裳也是发的,这是文家的标记,船上,船下的人都有,一年四身衣裳,还有两条手巾。”

福娘骤然明白了皇上的意思,他们文家的生意,无论是哪一行,都穿的同样款式的衣裳,上面都有文家的标记,像这些人力,还有船上的船工,他们的后背上都有一个篆书的文字,码头上虽然人来人往,可是,文家的人,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蓄养私人武装,是大忌,江湖中的帮派,都不允许在一个地方超过规定的数量。

光是一个刘家港码头,就有数千人在这里依靠讨生活,若是有人奏报此事,别有用心的话,稍微添油加醋两三句,就能让文家万劫不复。

福娘的后背出了一身冷汗,此人好生歹毒,回去以后,定要查一查。

皇上聊了一会儿,觉得累了,向人力告辞,人力看他无心去做,也就罢了,皇上默默地走在前面,有时候会停下脚步在路边摊看看,兴致来时,会和人聊上几句。

终于感到累了,皇上道:“我们回去吧。”

福娘召了三乘凉轿,回了定阳城。

进了客栈之后,福娘和昭云公主把经办的事情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皇上就像闭目养神一样,始终不肯睁眼,默默听着,也不插话。

听她们说完,皇上道:“福娘,你庶妹那边,不必过于苛责,慈幼堂和养济院我都去过了,文家在这方面做的不错,他们夫妻,总归是你的亲人,出一半吧,另一半,文家来出。”

福娘点头答应。

“朕考虑了你的建议,这件事,暂时不做,留给胥儿吧,若是我这个父皇把所有事情都办妥了,他就没有斗志了,一个没有了斗志的皇上,会牵连整个国家的,我们大晋有了今日的局面,太不容易了,几十年来,我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总不能把这大好的河山,毁在儿子的手里,快了,等到胥儿十八岁,朕就放手,大晋的大好河山,虽说是属于朕的,可是,我到过的地方,还不如你个丫头多,不出来走走,真的不知道,很多事情,在那个四四方方的城里听人说,和自己亲眼看到的,大不一样,朕,甚是欣慰,福娘,你的的确确是朕的福星。”皇上连说了一大串,有些口渴,昭云公主心里过意不去,给父皇端了一杯茶放在他手边,然后又拍了拍福娘的后背。

两人告退,走到廊下,昭云公主低声道:“福娘,父皇对你如同对我一样。”

福娘笑了笑,“我知道,公主,我从来没有对皇上心中生怨,一个统揽全局的人,肯定是要处处思量,我很高兴,皇上对我文家的宽容和厚爱。福娘在一日,一定会对国家尽忠一日。”

离开定阳,他们坐船,顺水而下,暮春初夏,沿途风景优美,垂柳掠过水面,繁花似锦,暖融融的气息萦绕在天地间,令人的心都陶醉在这荡漾的气息里。

福娘坐在船上,看昭云公主习字,昭云公主的的书法,最佳的是褚遂良体,嶙峋中自有一种女子的妩媚,却不失风骨。

福娘自叹弗如,若论心境,若论计谋,以及才学,她都不如昭云公主,她唯一占据上风的是来自于一个他们不曾经历的时代。

但是,他们却是最好的姐妹,昭云公主有四个姐姐妹妹,昭云公主只把福娘当做自己的姐妹。

这么多年以来,两人早就形成水泼不进的默契。

或许皇上还对福娘存有一二分的疑虑,但是昭云公主却对她百分百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建立在甘苦与共的基础上得,她们一同经历了太多事情。

皇上坐在船上,窗户是开着的,罩了一层绿纱,外边过往的船只看不到舱房内的情形,外边的景致,却不会错过,这是文家的船,主要是供文家人自用。

皇上对于福娘的处理,是满意的,他在为自己的儿子尽可能的扫清障碍,为人父母的福娘,能够懂得他的心情。

他们并非漫无目的,文家是第一站,那么,各路的藩王,就是皇上要考察的第二站,第三站……

皇上虽然没有明说,福娘却已经猜出个十之八九,这很好笑,皇上自己也不是嫡子,男人们一方面想着三妻四妾,一方面,又执着的让自己的嫡子继承自己的事业。

即便他本人不是嫡子,也想让自己的嫡子继承事业,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只娶一个妻子,如此一来,少了多少纷争阴谋。

这些年,皇上重视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最为显著的是,黄河这些年很平静,没有大规模的改道,损毁农田,城市,可以说,大晋朝是有史以来,水利做得最好的时代。

一路上,只要到大码头,他们就会停下来,四处看看,身居皇宫的皇上,从未像现在这样放松过,他亲眼看到了大晋子民真实的生活,他对福娘说,以后,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出来看看,包括以后的皇帝,都要出来微服私访,自己看到的,远比臣子们报上来的真实,可信。

他的语气中,不无惬意,福娘和昭云公主也是高兴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没有出现在这个时代,甚至一路上,都见不到乞丐,因为慈幼堂和养济院对鳏寡孤独,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其实,就是福娘,对这项举措,也是十分欣赏的,昭云公主为她父亲,为了大晋,贡献巨大。

到达永州城,他们下船,众人跟随皇上上了码头,码头上人头攒动,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