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太平圣惠方
5162100000159

第159章

夫阴 者。由肾气虚。为风冷所侵。流入肾经。不能宣散故也。 有四种。有肠 。有卵 治阴 肿大。宜服白蒺藜丸方。 白蒺藜(二两半微炒去刺) 熟干地黄(二两半) 鹿茸(二两半去毛涂酥炙微黄) 白蔹(二两断(一两)巴味) 牛膝(刮去皱皮炙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心。及晚食 治阴 。核肿。疼痛。黄 丸方。 黄 (二两锉) 桃仁(二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山茱萸(二两) 五加皮(二两)槟榔味子(四两半)炒微黄去瓤)石南(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三 治阴 肿痛。桃仁丸方。 桃仁(二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海藻(二两洗去咸味) 泽泻 防风(去芦头)防葵茯苓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三 治阴 偏大。宜服此方。 白蒺藜(一两微炒去刺) 鹿茸(一两去毛涂酥炙微黄) 白蔹(一两) 铁精(半两细研)桂心过) 玄参(干地黄(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

治肾虚阴 。腰膝冷疼。阴囊肿痒。狐阴丸方。 狐阴(一只炙微黄) 木香(一两半) 白蒺藜(一两半微炒去刺) 昆布(一两半洗去咸味)腽菟丝子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绿豆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

又方。 汉椒(一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昆布(半两洗去咸味)上件药。捣罗为末。用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冷椒汤下十丸。

又方。 狐阴(一只炙微黄) 海藻(半两洗去咸味) 牡丹(半两) 桂心(三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十五丸。

治 偏大肿痛。天雄散方。 天雄(四颗炮裂去皮脐) 桃仁(半斤汤浸去皮尖力入研) 川楝子(三十枚) 胡芦巴(五两)上件药。用酒二斗。于银器内盛。日煎二七日。曝干。捣细罗为散。入桃仁。研令匀。

每于 治 偏大。气胀肿。防风散方。 防风(去芦头) 牡丹 桂心 铁精(以上各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豉汁调下一钱。

治 阴卵偏大。有气上下胀肿。或行走便发肿大。宜服此方。 黄柏(半两) 牡丹(半两) 桂心(半两) 防风(半两去芦头)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治跳跃举重。卒得阴 方。 白术(一两半) 地肤子(二两半) 桂心(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治 卵偏坠方。 牡丹(三分) 防风(三分去芦头)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治阴肿诸方

夫阴肿者。由风热客于肾经。流于阴。肾虚不能宣散。故致肿也。

治阴肿。不消。发歇疼痛。沉香散方。 沉香(三分) 槟榔(一两) 丹参(三分) 赤芍药(三分) 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 枳壳(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治阴肿。有气上下攻注。胀闷。木香散方。 木香(半两) 赤茯苓(一两) 牡丹(三分) 防风(半两去芦头) 槟榔(一两) 泽泻(三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一(二)钱。

治阴肿痛。人所不能忍者。浸浴方。 雄黄(二两细研) 白矾(二两) 甘草〔三(二)尺锉〕上件药。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稍热浴之。

治阴肿满。宜涂鸡屎矾散方。 鸡屎矾(三分) 火煎茶(三分) 龙牙草(三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鸡子清。调涂肿处。日二易之。

治阴肿大如升方。 取鸡翅烧灰细研。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患左取左翅。患右取右翅。

又方。 捣大蓟根汁。暖服一小盏。日三四服。

又方。 取伏龙肝。以鸡子白和敷之。

又方。 上以马齿苋捣取汁。涂之。

又方。 取桃仁。汤浸去皮。捣烂敷之。

又方。 蛇床子末。和鸡子黄敷之。

又方。 捣蔓菁根。和马鞭草敷之。

治阴痛诸方

夫阴痛者。由肾气虚损。为风邪所侵。气流入于肾经。与阴气相击。真邪交争。故令阴痛。

治阴疼痛或肿胀。宜服丹参散方。 丹参(一两) 槟榔(一两) 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香子(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治阴忽疼痛方。 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苦楝子(一两) 香子(一两) 没药(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二钱。

治阴风冷所伤。疼痛方。 白蒺藜(微炒去刺) 附子(炮裂去皮脐) 香子(微炒)上件药。等分。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治阴痛不可忍方。 硼( )砂(一两细研安于照子上掘一坑子以火烧之令通赤后着头酥一大盏以来烧在坑子内便末(一分上件药。都细研。以糯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煎 香子汤下七丸。相次三两服取瘥 又方。 铜绿 苦楝树向阳根(锉) 木香(以上各等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温酒下五丸。

又方。 苦楝子(三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脐) 硼砂(一两以酒熬成膏)上件药。捣罗为末。以硼砂膏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温酒下五丸。

又方。 吴茱萸(三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槟榔(一两) 香子(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用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热酒下十丸。

治阴卒缩入腹。急痛。气欲绝方。 野狼毒(半两锉碎醋拌炒令黄色) 防葵(半两)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温酒下五丸。

治阴卒痛如刺。大汗出。宜用此方。 小蒜(一升) 薤根(一升) 杨柳根(一斤)上件药。并锉。以酒三升。煮令沸。乘热气熏之。即愈。

治阴疮诸方

夫肾荣于阴。肾气虚。不能制津液。则汗湿。虚则为风邪乘。邪客腠理。而正气不泄。

邪正 治阴疮或痒。雄黄散方。 雄黄(半两) 白矾(半两烧令汁尽) 麝香(一钱)上件药。同研为散。每用少许。敷于疮上。

又方。 桑螵蛸灰〔二(一)分〕 胡粉(一分) 朱砂(一分) 麒麟竭(一分)上件药。细研如粉。贴于疮上。

又方。 密陀僧(一分) 黄连(一分去须末) 朱砂(一分)上件药。都研令细。日三四上贴之。

治阴上生疮方 硫黄(半两) 赤石脂(半两) 麝香(一钱) 腻粉(一钱)上件药都和。研如粉。每用。先以甜淡浆水。温洗令净。 干贴之。

治阴生疮肿痛方 胡粉(三钱) 黄连末(一钱) 五倍子末(一钱)上件药。都和研为散。先以甘豆汤净洗。拭令干。以药末调于疮上。日再用之。

又方。 天雄(一分末) 腻粉(一钱) 麝香(一钱)上件药。都细研为散。以温浆水洗疮净。后用津唾调涂之。

治阴疮及恶疮方。 鼓子草根(一把) 大麦(三十粒) 盐(少许)上件药。都捣令烂。敷疮上。日一易。经三日后。三日一易。

治阴疮烂痛不可忍方。 豉(一合) 地龙新粪(半两)上件药。以水少许。和研如稀膏涂之。干即再涂。

治阴疮脓血不绝。宜用猪蹄汤洗之方。 猪蹄(二枚) 黄柏(三分锉) 败酱(三分) 黄芩(半两) 黄连〔三斤(分)〕 甘草(一两锉)上件药。捣罗为散。用浆水二升。煎至一升半。热用洗之。

治阴蚀疮方。 蒲黄(三两) 水银(一两)上件药。同研。水银星尽。每用少许。敷疮。

治阴疮。洗疮方。 地榆(四两) 黄柏(四两)上件药。细锉。以水六升。煮至三升。去滓。温暖得所洗疮。

又方。 野狼牙(五两)上细锉。以水五升。煮至三升。温暖洗疮。

治阴疮宜洗方。 桑枝(二握锉) 葱(二握)上件药。以水三升。煎至二升。去滓。稍热浴疮上。

治阴蚀疮方。 鸡屎矾(一分) 火煎茶(一分)上件药。捣更研如粉。先用桑枝葱白豉汤洗。后贴药。日三度贴之妙。

治阴蚀欲尽。疮痛甚者方。 虾蟆(一枚烧灰) 兔粪(一两)上件药。同研令细。日三四度。用少许。敷疮上。

治阴生疮蚀欲落者方。 鲜鲫鱼(一枚去肠肚鳞)上以密陀僧细研。满填鱼腹内。用线缝合。用慢火炙令干。不得焦黑。捣为末。入麝香一钱洗一 治阴生疮方。 上以硫黄末敷之。

又方。 上烧杏仁。研为末敷之。

治阴边生疮。及湿痒方。 槐树枝。北面不见日处。一大握。以水二升。煮取一升。日三五遍洗之。

又方。 黄柏(二两锉) 黄芩(一两)上用水煎汤洗之。后更敷黄连粉即瘥。

又方。 黄连(一分) 胡粉(一方)上二味作末。相和敷之。即瘥。

又方。 取停水处干卷地皮末。敷之神效。

治阴下湿痒诸方

夫虚劳损肾。肾气不足。故阴冷汗液自泄。风邪乘之。则瘙痒也。

治阴囊下湿痒皮剥。乌梅洗方。 乌梅(四十枚) 钱(四十文) 盐(三钱) 醋(一升)上件药。于铜器中浸九日。去滓洗之。

治阴下湿痒。成疮方。 猪蹄(二枚) 槐树寄生白皮(切一升)上件药。都以水一斗。煮猪蹄烂为度。去滓。稍热洗疮。一日五六遍洗。瘥为度。

又方。 上煮桑根皮汁。洗之。

又方。 上煮桃皮汤。洗之。

又方。 甘草(一尺锉)上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日三四度洗渍。

又方。 吴茱萸(三合)上用水三升。煮三五沸。以洗之。诸疮亦治。甚妙也。

治阴痒。生疮方。 上以胡麻。嚼涂之。立验。

治阴痒。汁出。疼痛方。 嚼生大豆黄。日二三上涂之。以瘥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