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王阳明全集
5213500000150

第150章 世德纪附录(5)

礼科等科都给事中等官辛自修等题,为开读事,伏睹诏书内一款:“近年病故大臣有应得恤典而未得,亦有不应得而得者,科道官举奏定夺,钦此。”臣等公同面议,举得大学士杨廷和、蒋冕、石瑶,尚书王守仁、王廷相、毛澄、汪俊、乔宇、梁材、湛若水、喻茂坚、刘讱、聂豹,侍郎吕柟、周广、江晓、程文德,少詹事王伟,祭酒王云凤、魏校、邹守益二十一人,奇勋大节,茂著于生前,令望高风,愈隆于身后,俱应得恤典而未得者。中间如吕柟,有祭葬而无谥,石瑶有谥而不足以尽其平生,俱应改拟补赐。又访得文臣中如曾铣、杨守谦、商大节、程鹏、朱方、张汉、王杲、孙继鲁八人,或志在立功,身遭重辟,或事存体国,罪累流亡,至今无问知与不知,皆痛惜之。臣等仰惟恩诏既恤得罪之臣,复举原终之典,而诸臣独以一时负罪,遂不得沾被洪慈,人心咸为悯恻。似应查复原官,量加优恤,以示褒答等因。奉圣旨:“礼部看议来说,钦此。”

浙江等道监察御史王等题为开读事,伏睹诏书内一款,“近年病故大臣有应得恤典而未得,亦有不应得而得者,科道官举奏定夺,钦此。”钦遵,臣等备行礼部祠祭司查取节年给过大臣恤典,并有请未给缘由,随行浙江等道,各公举所知,以奉明诏。续行祠祭司及各道手本开具各臣前来,臣等逐一会同详议。举得原任大学士杨廷和、蒋冕、石瑶,尚书王守仁、王廷相、湛若水、毛澄、汪俊、乔宇、梁材、喻茂坚、刘讱、聂豹,侍郎吕柟、周广、江晓、程文德,少詹事黄佐,祭酒魏校、王云凤、邹守益等,即其立朝则大节不亏,溯其居身则制行无议,公是在人,不容泯没,俱应得恤典而未得者也。中间如吕柟,虽有恤典而未得赠谥,石瑶已有赠谥而未尽其人,似应得补赐改拟者也。又查得节年给过恤典,如尚书邵元节、陶仲文、顾可学、徐可成、甘为霖,侍郎郭文英、张电、朱隆僖等,或秽迹昭彰,人所共指,或杂流冒滥,法所不容,俱不应得而得者也。伏望敕下该部再加详议,将杨廷和、王守仁等应复官荫者复其官荫,仍给祭葬赠谥;吕柟准赐赠谥,以成恩礼;石瑶如法改拟,以符名实;其滥叨恩典,如邵元节、陶仲文先经刑部议处外,其顾可学等均为冒滥,名器可惜,合当追夺以昭明法者也。再照录忠恤罪,圣朝厚下之典也。观过而知仁,明主鉴物之公也。

臣等又访得如文臣之中如曾铣、杨守谦、商大节、翟鹏、朱方、张汉、王杲、孙继鲁等,究其罹祸之迹,原其为国之忠,生则未雪,死而益明。武臣之中如周尚文者,出谋宣力,功在边疆,恤典未给,人心称屈。兹当圣仁湛濡之时,正烦冤洗濯之会,诸臣之恤典,似当应给以广殊恩者也。再乞敕下该部,一并酌议,请自上裁,仍通行各该抚按,遵照诏书广求博访,凡大臣恤典,果有应得而未得,及不应得者,各宜悉心甄别,以宣上德。亦不得曲意徇物,滥及庸劣。庶几恩之所敷,潜晦不遗,义之所抑,回慝莫逃,劝惩之典行而风世之道备矣,等因。奉圣旨:“礼部看议来说,钦此。”

辨明功罚疏

薛侃

南京户科给事中岑用宾一本开读事,臣惟国家之礼大臣,其生也固重其爵禄以宠异之,其殁也亦必优其恤典以施褒之,所以示君臣一体之义,终始存殁无间也。然是恩宠之泽,予夺出自朝廷之上,忠良之臣固在所必加,其匪人恶德,亦不使得以幸及焉。盖加于忠良则为公,及于匪人则为僭,公而不僭,则君子以劝,小人以惩。此固人君奉天而不私,而实默寓劝惩之机于其间也。臣伏读皇上登极之诏,内一款有曰:“一近年病故大臣,有应得恤典而未得,亦有不应得而得者,科道官举奏定夺,钦此。”臣有以仰见皇上之新政,固将欲使朝廷恩宠之大典,昭大公于天下万世也。臣备员南垣,敢不祗承德意哉?臣谨之搢绅,参之闻见,查得:

已故原任刑部尚书林俊,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举成化戊戌科进士。历官四十余年,屡陈谠言,忠诚剀切,抗犯颜敢谏之节,尚简素清约之风。迭仆迭起,朝野推重。在四川则抚剿蓝、鄢之剧寇,在江西则裁制宁藩之逆萌,功尤不泯。暮年遭际,保终完名。居家构疾,具疏预辞。身后恤典,竟为不合者所忌,乘机排阻,至今公论惜之。

已故原任南京兵部尚书新建伯王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举弘治己未科进士。筮仕三十余年,敭历中外,所至有声。而讨江西宸濠之叛,平广西思恩、田州及断藤、八寨之贼,功烈尤著。且博极经史,究心理学,倡明良知之训,洞畅本源,至今为人士所宗。不幸其殁也遽为忌者疏论,遂削去伯爵并恤典赠谥,迄今人以为恨。

已故原任南京兵部尚书湛若水,广东广州府增城县人,举弘治乙丑科进士。历官三十余年,立朝正大重厚,有休休有容之风;治事经纬详明,有济世匡时之略。尤倡明正学以接引后进为己任,自始至终,孜孜忘倦,凡所造就,多为时名流。致仕家居逾二十载,寿考而终。其子孙曾陈乞恤典赠谥,未蒙先帝俞允,至今众论咸以为歉。

已故原任南京工部尚书吴廷举,广西横州府千户所人,举成化丁未科进士。历官四十余年,机略优长,节操素励,犯逆瑾之怒而刚正不回,谕桃源之寇而诚信久布。且始终一介不取,殁后殡殓无资,廉洁高风,古今鲜俪。访其赠谥,尚亦未与云。

已故原任户部侍郎唐胄,广东琼州府琼山县人,举弘治壬戌科进士。历官四十余年,始终正直,不少变易。迭任藩臬巡抚,劳代最多。在部建议陈言,忠谠更切。后以忤旨,被杖削籍,众皆韪之。昨吏部题请虽以复职赠官,而祭葬并谥未议,犹为缺典。

以上五臣,其任职先后虽稍不同,而负忠良重望则无二致。明诏所谓应得恤典而未得者,此其最也。

又查得已故原任礼部尚书顾可学,其先后居官,臣无暇论已。独其晚年挟持邪浮诞术,于求进用,因而滥叨恩赏,秽浊清曹,迄今舆论咸羞称之。其始而炼合秋石,继而练制红铅,妄行进御,至使方士人等踵迹效尤。皇上所谓王金、陶仿等妄进药物,致损圣躬。臣愚以为若诛求首恶,则顾可学尤不容逭矣。其存日既悻逃刑宪,不与方士人等同就诛夷,则其死也,宁可复使之冒滥朝廷恩赉于泉下也哉?明诏所谓有不应得而得者,此诚其最也。

夫表扬善类,则天下皆知为善之利,排斥奸谀,则天下皆知肆恶之非,乃治世所不容缓者。伏乞敕下该部查议,如果臣言不谬,即将林俊、王守仁、湛若水、吴廷举、唐胄五臣,查照旧例,一体追补赠谥、祭葬、荫子等项;顾可学前后所冒官职赠荫等项尽行削夺。其王守仁伯爵应否承袭,并行集议题请,取自上裁。如此,庶乎予夺明而恩威不忒,赏罚当而劝惩以昭矣。

再照臣子冤抑,久当获伸,殊恩滥窃,终宜厘正。如已故原任吏部尚书李默,生平博雅能文,清修鲠介,居官守职,茂著风猷。止缘人柄铨曹,不阿权势,遂致奸人乘望风旨,竟尔挤排,含冤囹圄,赉志而死。今际遇昌时,彼泉壤之下宁无昭雪之望乎?已故原任江西副使汪一中,在昔统兵征剿,始而无料敌之明,继而无御敌之策,坐使狂寇冲突,命殒兵歼。较之守备不设,诚为一律。倘若悯其死事,姑不追论,存其官职,犹或可也,故隆忠赠荫,崇之貌祀,其为冒滥不已甚乎?当时与一中同事者,佥事王应时也。应时被虏回赎,寻冒升秩,旋被参论落职。观应时不当冒升,则一中不应赠荫明矣。再乞敕下该部查议,将李默一臣比照遗诏恤录之典,复其官职,加入赠祭,少雪冤魂;将一中一臣遵照明诏不当得之旨,夺其赠荫祠祀,俾毋终辱明典。则予夺益彰,而淑慝益著,未必不为圣朝平明之治少裨也。奉圣旨:“该部知道。”

请从祀疏

薛侃

钦差提督学校巡按直隶监察御史臣耿定向谨题,为应明诏,乞褒殊勋,以光圣治事。恭惟皇上御极之初,诏下中外,搜剔幽滞,恤录往忠,鼓动寰宇。凡有血气者,靡不竞劝矣。伏思原封新建伯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者,虽经科臣列举题请,顾其功在社稷,道启群蒙,是犹未可以概凡论也。臣敢特为陛下言之。

臣伏闻武宗初年,旧邸宦官有马永成、刘瑾等,时号“八虎”,置造淫巧,盅惑上心;日进走马飞鹰,导为娱乐;不令亲近儒臣,讲学修德,耽废万几。时科道官谏不听,户部尚书韩文泣血苦谏不听,左右辅臣时时密谏不听,以致海内汹汹思乱,盗贼蜂起,天下骚动。江藩宸濠由此乘机窃发,谋危宗社,时非守仁在赣,倡义擒灭,今日之域中,殆有不忍言者矣。此其功在国论,章章较著,人所共明也。及宸濠既擒,太监张忠及许泰等复又诱惑武宗,以亲征为名,巡幸南都,其实阴怀异志,欲逞不轨。时宗社之危益如累卵矣。全赖守仁握兵上游,随机运变,各恶潜自震慑,武宗因得还京厚终,于以启先皇帝逮我皇上今日万世无疆之业。此其功甚钜,而为力尤难,其迹则甚隐矣。至其倡明道术,默赞化理,未易言述。即举所著拔本塞源一论,开示人心,犹为明切。如使中外大小臣工实是体究,则所以翊我皇上太平无疆之治者,尤非浅小。此其功则百千世可颂者也。在昔先皇帝入继大统,首议锡爵进秩,遣官存问,即欲召入密勿,以咨启沃。维时辅臣桂萼者妒其轧己,阴肆挤排,故荐令督师两广,竟使赉志以殁。寻复构煽,致削封爵。智士忠臣,至今扼腕悼叹而不置矣。

伏惟皇上俯垂轸念,敕下廷臣虚心集议,特赚复爵赠谥,从祀孔庙,万代瞻仰,甚盛举也。臣窃又伏思为此请,在国家诏功彝典,当如此耳。乃若笃忠效知之臣,其心惟愿国家永灵长之庆,而不愿有建功之赏;惟愿朝端协一德之交,而不乐有倡道之名。伏惟皇上省览及此,深惟往事之鉴,益弘保大之图。而左右臣工共明一体之学,顿消有我之私。则守仁之道即已表章于今日,而守仁之志即已获伸于九原矣。即今奕世阨穷,永言销灭,亦其所安。此守仁之心、亦微臣之心也。臣无任祝望激切陨越之至。为此专差舍人丁宪赉捧,谨题请旨。奉圣旨:“礼部知道。”

题赠谥疏

薛侃

吏部一本为开读等事,节该本部验封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准礼部咨,该科道等官会举已故原任新建伯南京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守仁等官各应得恤典等因。除祭葬照例给与外,据赠官备咨前来本部,俱经照例题奉钦依外,准吏部咨该翰林院接出揭帖某人等因,开送司案呈到部。查得赠谥官员例应给与诰命,本部欲行翰林院撰文中书舍人关轴书写,臣等未敢擅便开坐。谨题请旨。

计撰述官员。诰命轴。

原任新建伯南京兵部尚甫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守仁,今赠新建侯。谥文成。

原任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杨廷和,今赠太保,谥文忠。

原任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蒋冕,今赠少师。谥文定。

原任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石瑶,今赠少保。

原任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乔宇,今赠少傅,谥庄简。

原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今赠少保,谥肃敏。

原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聂豹,今赠少保,谥贞襄。

原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彭泽,今赠少保,谥襄毅。

原任太子少保户部尚书王杲,今赠少保。

原任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梁材,今赠太子太保,谥端肃。

原任礼部尚书汪俊,今赠太子少保,谥文庄。

原任刑部尚书喻茂坚,今赠太子少保。

原任刑部尚书刘讱,今赠太子少保。

原任刑部尚书林俊,今赠太子少保,谥贞肃。

原任南京工部尚书吴廷举,今赠太子少保,谥清惠。

原任南京兵部尚书湛若水,今赠太子少保。

原任兵部左侍郎张汉,今赠兵部尚书。

原任南京工部左侍郎程文德,今赠礼部尚书。

原任南京工部左侍郎何孟春,今赠礼部尚书,谥文简。

原任南京礼部右侍郎吕柟,今赠礼部尚书,谥文简。

原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曾铣,今赠兵部尚书,谥襄愍。

原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杨守谦,今赠兵部尚书,谥恪愍。

原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商大节,今赠兵部尚书,谥端愍。

原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江晓,今赠工部尚书。

原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继鲁,今赠兵部左侍郎,谥清愍。

原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黄佐,今赠礼部右侍郎。

原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朱方,今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原任南京国子监祭酒邹守益,今赠礼部右侍郎,谥文庄。

原任刑部左侍郎刘玉,今赠刑部尚书,谥端毅。

原任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熊浃,今赠少保,谥恭肃。

原任太仆寺卿杨勖,今赠右副都御史,谥忠节。

原任左春坊左赞善罗洪先,今赠光禄寺少卿,谥文恭。

原任兵部员外郎杨继盛,今赠太常寺少卿,谥忠憋。

题遣官造葬照会

薛侃

工部为开读事,书填堂字一千八百二十号勘合照会浙江布政司,仰比号相同,照依后开事件,作速完报施行,须至照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