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
5264800000010

第10章 被戳穿的行为艺术——偏见(1)

我很优秀,你只是运气好——自我服务偏见

假设你写了一篇论文,教授审阅后,你发现第一页上写着这样的评语:“糟糕的文章,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差的文章之一,差。”你将会如何解释这样的结果呢?你很可能会倾向于关注外部环境——任务难度大、教授不公平、评价过分严厉、你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这个工作,等等。但若论文第一页上写着这样的评语:“出色的文章,这是今年我看到的最好的文章之一,优。”你又会把成功归功于什么呢?你很可能会用内部原因来解释——自己高水平的写作能力、自己写论文时的投入和努力,等等。

这种将肯定的结果归于内部原因,而将否定的结果归因于外部原因的倾向称为自我服务偏见。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往往是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就会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即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这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归因偏见,其发生的范围很广泛,效应也很强烈。

人们不仅在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这种潜在的偏见,在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时,也同样更乐于接受成功的荣誉,更倾向于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 “运气不佳”、“问题本身就无法解决”等外部因素。比如,运动员在解释胜利时,一般会将其归因于自我本身,对于失败则推脱给其他因素,诸如错误的暂停,不公平的判罚,对手过于强大或是黑哨;当公司利润增加时,CEO们会将其归功于自己的管理能力,而当利润开始下滑时则会想: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还能指望什么呢?

罗斯和西科利研究了婚姻中的自我服务偏见。他们发现,加拿大已婚的年轻人通常认为,他们在清理房间或照顾孩子这些方面所承担的责任,要比配偶认为得多。在一个全国性的调查中,91%的妻子认为自己承担了大部分的食品采购工作,但只有76%的丈夫同意这一点。在其他研究中,妻子们对自己所承担家务的比例的估计,也高于丈夫们对她们的评估。这些有关承担责任的自我服务偏见会导致婚姻不和,离婚者往往会把婚姻破裂的责任归罪于对方。

我们总是将成功与自我相联系而刻意将失败与自我分开,以此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把失败或挫折归因于客观条件甚至别人的偏见,总不会比承认自己不配获得成功更让人沮丧。威尔逊和罗斯指出,我们更乐于承认那些已经快淡忘的从前具有的缺点,认为那是“过去的我”具有的。

滑铁卢大学的学生们在描述上大学前的自己时,其肯定与否定的描述一样多。但在描述现在的自己时,肯定的描述是否定的3倍。“我比原来见多识广了,也成熟了,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完善”,大多数人都会这样说。过去的自己是笨蛋,今天的自己是冠军。

学生对于考试也会显示出自我服务偏见,得知考试成绩后,那些成绩好的人倾向于接受个人型归因,把考试看成对他们能力的一种有效检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则更容易去批评考试本身。

再看看教师们是如何解释学生们的好成绩或差成绩的。当无须故作谦虚时,教师们倾向于把优异的教学成绩归功于自己,而把失败归咎于学生。看起来,教师们更愿意这样推断:“在我的帮助下,玛莉亚顺利地毕业了;不管我怎么帮梅琳达,她还是因没能及格而退学了。”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这可能吗?当人们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时,也会出现自我服务偏见。

如果老子的名言“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是正确的,那我们多数人都不太明智。在多数主观的和社会赞许性方面,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要高。和总体水平相比,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道德水平更高、更胜任自己的工作、更友善、更聪明、更英俊、更没有偏见、更健康,甚至更具洞察力并且在自我评价时也更为客观。

我们一边轻易地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这种自我美化的感觉使多数人陶醉于自己光明的一面,而只是偶尔会遭遇到自己阴暗的一面。

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又由于人们都会自动自觉地保护和提高自我的自尊,或在他人面前表现好的形象,所以会将肯定的结果归因于内部原因,而将否定的结果归因于外部原因。但无论怎样,这种自我服务偏见很显然是造成许多人际冲突的原因。在团队合作中,自我服务偏见会使合作中的人感觉是自己而不是其他的合作者作出了主要贡献,在合作不顺利时倾向于批评合作者,这样容易导致合作的中止;而夫妻之间的自我服务偏见,则容易导致夫妻在家庭生活中争吵不休,导致夫妻关系不和……自我服务偏见是一种归因错误,是影响人际交往的一大因素,所以,在与他人的沟通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这种基本的归因错误,以保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总是不懂事——刻板印象

这天,妈妈给小依打电话,说老家发生的事,忽然,她提到了邻居家的小儿子今年结婚了,但还没有买房子。

小依反驳妈妈:“谁说没房子就不能结婚啊?”

“没有房子就结婚,两个人租房子住,这多不方便啊,也会让街坊笑话的,这个孩子也真不懂事,非要租房子结婚。你说,租的房子怎么能当新房用呢?”妈妈认为,结婚的时候如果没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是不合常理的。

小依无法劝服妈妈,更无法告诉她,现在许多80后的年轻人,都是租房结婚的。现在生活压力大,房价又高,买房子的负担太重,会让夫妻俩承受沉重的压力,这样反而不如租房子轻松自在。

“好了,反正这也不是你该担心的事情,不用想了。”小依劝妈妈。

“我就是说说,现在的年轻人做事总是这么不靠谱。”妈妈唠叨了一句,把电话挂了。

故事中,妈妈这种心理其实代表了大多数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即人们往往根据长期的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概括而笼统的固定印象来判断人和事,这种现象,就是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刻板印象”。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进行深入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就会由我们所接触到的个体或部分推知群体的全部,由此形成了刻板印象。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对于各个地方、各个领域的人,我们总是形成个固定的认知模式,以共同特点去认识他们,这些都是类化的看法,都是人脑中形成的刻板、固定的印象。

刻板印象其实不难理解,比如我们提到或遇到重庆的女孩子很容易想到“泼辣”,其实,每个地方的水土和文化习惯养育了一方人,但并不代表重庆的女孩都“泼辣”,相反,她们和各地的女孩一样,有贤淑的,有开朗的,而“泼辣”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像各地都会有“泼辣”的女孩一样。因此,一提到重庆女孩,首先应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泼辣”,丝毫不顾及其中是否有被“冤枉”的例外的。这就是我们的刻板印象在作怪。

刻板印象的产生,一是来自直接交往印象,二是通过别人介绍或传播媒介的宣传。刻板效应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民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刻板印象建立在对某类成员个性品质抽象概括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这类成员的共性,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所以它可以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对人迅速作出判断,帮助人们迅速有效地适应环境。但是,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认知,并不能代替每一个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在所难免。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唯刻板印象是瞻,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自然也就无助于我们获得成功。因此,刻板印象容易使人认识僵化、保守,人们一旦形成不正确的刻板印象,就容易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如同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人。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人员看,对甲组说“此人是个罪犯”,对乙组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人员分别对此人的外貌特征进行评价。结果,甲组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其顽固不化的性格。乙组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这是因为,在大多数人眼中,罪犯的眼睛、下巴等特征应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学者的特征应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韧性,这就是刻板印象在作怪。因此,我们要避免刻板印象的干扰作用,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扩大视野,开拓思路,更新观念,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将社会中业已形成的刻板印象为我所用。例如,公司在作入户调查的时候,一般都选择女性去进行入户调查。而不选择男性这是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比较善良、攻击性较小、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男性则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与暴力、攻击有关的情景,使人们增强防卫心理,所以如果是身强力壮的男性要求登门访问,则很容易被拒绝。恰当地利用刻板印象,可以与社会普遍心理达成共识,事半功倍地达到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