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5276000000039

第39章 学点恋爱心理学,收获美满爱情(1)

正确的择偶心理是幸福的前提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恋爱观和择偶心理。其中,常见的典型的择偶心理有以下几种,了解这些将有助于你树立正确的择偶心态,轻松走向幸福美满的生活。

类型一:追求外表美的择偶心理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找对象时总是先看相貌,希望对方漂亮点、英俊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一味地追求外表美,则会进入择偶误区。因为仅靠漂亮的外表维系的爱情,往往是短暂和肤浅的:当岁月使容颜衰老时,爱情拿什么来继续呢?

外表美只能取悦一时,心灵美才能地久天长。相对于漂亮的外表,一个人的品行、才干和经济基础应该是更重要的择偶条件。因此,一味追求外在美,并以此作为择偶首要条件是不可取的。

类型二:物质至上的择偶心理

现在很多人不是把婚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而是把婚姻当作一种交易,把自己的幸福和命运寄托在对方的金钱和地位上,对方的经济状况是他们择偶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现代社会,拜金主义流行,这种择偶心理自然比较普遍。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除了追求物质享受、满足虚荣心外,还有一些人,特别是女性的依赖心理、从众心理有关。但是,他们忘了,建立在物质、金钱基础上的爱情与婚姻,铜臭会淹没感情的温馨。当金钱失去的时候,这种关系将难以维系。所以,有这种择偶心理的人一定要注意反思了。

类型三:追求完美的择偶心理

择偶时要求对方完美无缺,既要外部形象优美,又要内在素质良好;既要本人条件优越,又要家庭情况满意。具有这种择偶心理的,以年轻人居多。年轻人选择对象时,往往事先制订一系列条条框框,凡不符合其中一二点的,哪怕其他方面都中意,都不在考虑范围。

这种尽善尽美的择偶标准理论上讲是好的,但现实生活中实难找到如此完美的个体,故易产生动机挫折,造成婚恋困难。许多大龄未婚青年,特别是女青年,即因一味追求理想而贻误终身大事。

类型四:追求精神满足的择偶心理

有人择偶时对对方的内在素质要求较高,注重对方的事业心、思想品德、学识才干、气质性格等。较多年轻人,特别是文化素质较高、知识修养较好的青年男女的择偶心理属此型。他们重才不重财,重德不重貌,追求彼此心灵上的沟通和感情上的融合。如此获得的爱情才是靠得住的,因为高尚的人品、良好的素质是维系持久而真挚的爱情和婚姻的重要基础。但是,一味地追求精神满足而忽视物质基础,将会使恋人爱得坎坷。

类型五:游戏择偶心理

有一部分年轻人,朝三暮四、寻花问柳,以爱情为掩护去玩弄他人感情,以伤害别人为乐趣。这种人的人生观、恋爱观是无耻的,伤害了别人的同时也浪费了自己的青春。

男女的择偶心理多种多样,以上所述不过是几种基本的类型。现实生活中,典型单一的择偶心理毕竟是很少的,大多呈复合可变型,表现为多种心理状态交织,但以某种心理倾向为主。无论持有什么样的择偶心理,都要牢记这样的格言:以利交者,利尽则散;以色交者,色衰则疏;以心交者,方能永恒。

把握初恋心理,赢取恋爱成功

关于初恋,有这样一首诗歌:

有一种感觉产生在青春年少时在出现时我们竟不自知多年以后再去回首方知那是我们初开的情窦当它远走时距离我们有多远很远远隔千山万水还有世俗的距离很近它一直都在我们心里

在人们的一切美好记忆中,或许没有比初恋的回忆更令人难以忘怀的了。然而,美好的初恋是否能带给你恋爱的成功呢?如何把握初恋的心理,将自己始终置于理智的位置呢?初恋的成功必然带给你日后幸福的婚姻,那么如何在初恋的最初阶段把握住它呢?这就要求我们对初恋的发展时期、心理特征等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初恋的几个发展时期

1.迷醉期

这是被倾慕对象的形象、言行、品格、才能等精神的魅力深深吸引而迷醉的阶段。此时,会出现一种被对象所吸引的近乎幻觉的思念情绪,对方的形象时时在脑海中萦绕,并产生综合效应。心灵战栗恐慌、羞涩、急盼等情绪重叠着占据身心,使其陷入强烈而又无理智的恍惚中,有一种难以捉摸的亲近欲与冲动。

2.怀疑期

因为被恋人迷醉,所以想在对方面前显示自我,向她(他)进言,以微妙的眼神和动作来示意,以期引起对方注意。但“他(她)对我有意吗?看得起我吗?”对他(她)的爱的可能性疑虑不止。一方稍有不慎或可疑的举动,都会引起另一方的不安与烦恼。这其实是过敏性思维所致,往往是自寻烦恼。

3.非我期

当终于知道对方也在爱着自己的时候,就进入了“非我”期。相见时很激动,情感体验强烈,常举止失控,声音颤抖、脸色紧张,没有以前那种“镇静自若”的形象,不像平时的“我”了,故称“非我”。这阶段时间虽短,但很重要,从中可判断出爱的深度与强烈性。

4.美化期

这时,恋者在心里总是把自己和对方融为一体,你我不分了。无论是学习、工作、生活还是穿戴等活动,常从对方角度考虑,一举一动首先会想到:“我这样做她(他)会喜欢吗?”以对方的苦为苦,乐为乐。对恋人的一切进行感情升华的审美效应,会不同程度地把对方理想化,恋人常常依照对方的价值尺度来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塑造自己。

初恋时的心理特征

在青春发育期,少男少女们都情窦初开,常常选择生活中或者影视中的突出异性作为自己仰慕、暗恋的偶像。所以,这时候的心理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他们一旦确立了心中追求的偶像,就会陷入想入非非之中,总是一相情愿、顽固不化地爱恋对方,而全然不顾对方的感受。初恋中的人很容易把爱全部倾注于对方身上,而不管此人的优缺点到底是什么,甚至缺点也是魅力所在。这是初恋中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也是很正常的。

大多数人在懵懂的初恋时期,都会冲动、盲目地向意中人直抒胸臆,并且会死缠烂打,最终受了挫折很容易一蹶不振。

初恋多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初恋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美好的回忆,但同时又是苦涩的遗憾。这是因为大多数初恋都走不到婚姻的殿堂,往往以失败告终。

心理学家认为,在人第一次恋爱时,年龄通常比较小(16~23岁)。一方面,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独立性、与人沟通能力、自我控制力、判断力以及自我反省意识还有欠缺,情感世界丰富而多变;另一方面,社会角色多为学生,经济上还不独立,出身、家庭对个体具有持续影响,未来的安排还不明确,尚未完全具备守护爱情的能力。在个体主观和客观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初恋总会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难怪经历过初恋失败的人时常感叹这样的痛苦在劫难逃。

初恋为何总是让人刻骨铭心

初恋令人刻骨铭心,有很多人一辈子都难以真正忘记自己的初恋。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主要源于初恋的未完成性,人总是对未完成的恋情有更高的期待和憧憬。并且沉于初恋,不仅仅是怀念那位让你春心萌动的人,更重要的是去追寻、去回味、去记忆那段青春年少中再也找不回来的特殊岁月。

正确面对失败

初恋的失败有时候也并非坏事,它可以使人成熟起来。失恋者不应沉溺于失恋中而痛不欲生,而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化解内心的痛苦,并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面对后来的爱情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地度过初恋,进入到甜蜜的热恋和婚嫁阶段。就像现在正在幸福生活着的人们,有几个没有经历过失败的初恋呢?

了解恋爱中的心理差异,稳固恋情

由于生理特征、认知方式等诸方面的差异,恋爱中的男女,是存在心理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加稳固的恋情。恋爱中男女的心理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一见钟情

人们之间的了解,总是从相识开始。爱情萌生于好感,而人们之间的好感,也离不开最初的一见。有的初见没有什么,但会日久生情;而有的只要见上一面,就会顿生情愫。通常情况下,男性更注重女性的外貌长相,而女性更注重男性的内心世界,选择对象一般比较慎重。因而男性比女性更易一见钟情。

2.男性在恋爱中的自尊心没有女性强

在恋爱中,男性一般并不过分计较求爱时遭到对方拒绝所带来的尴尬。如果求爱受挫,他们会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以求得自身心理上的平衡。而女性则不然,她们在恋爱中极其敏感,自尊心强,并想方设法来满足这种需要。

3.男性求爱时积极主动,女性则偏爱“爱情马拉松”

在恋爱的过程中,男性往往比较主动,敢于率先表白自己的爱情,喜欢速战速决。与对方接触不久,就展开大胆的追求,希望在短期内能够取得成功。而女性则不然,她们喜欢采取迂回、间接的方式,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喜欢将爱情的种子埋藏在心灵深处。

4.女性的情感比男性细腻

在恋爱中,男性往往有些粗心,不能体察女方细微的心理变化。他顾及大的方面,而不注意小的细节,发现对方情绪变化时,经常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所措。

女性的情感很细腻,善于体察对方的心理。她们追求爱情的亲密,要求男子的言谈举止都要称心。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的男友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也会使她们伤感不已或大发脾气。

5.男性的戒备心理没有女性强

一般来说,男性在恋爱中的戒备心理比女性少一些。不少男性在与女性开始接触后,几乎没有怀疑对方的心理。女性则不然,她们在恋爱初期显得十分冷静,常常以审视的态度来观察对方是否出自真心实意,考察对方的家庭细节,唯恐上当受骗。所以在恋爱的初期,女性往往显得十分小心谨慎。

6.在情感表现方面,女性较男性含蓄

男女在恋爱中的情感表现大不相同,即使到了感情白热化的热恋阶段。男性一般反应迅速强烈、意志坚强、勇敢大胆、激情洋溢,但情绪不稳定。这种个性特点,使他们对爱的感受容易溢于言表、喜形于色。言行多不深思后果,易冲动,受到刺激时不善控制自己,如急于用亲吻、拥抱等亲昵行为表达爱。

女性一般沉稳持重、灵活好动、情绪多变、感情充沛而脆弱。体现在恋爱过程中,则是她们感情羞涩而少外露,善于掩饰自己,表达爱慕常感到羞涩,喜欢用婉转、含蓄、暗示的方法而不喜欢过早用动作、行为的亲昵来表达。

7.失恋后,女性的承受能力较强

失恋对于男女双方来说,都是痛苦的事情。但面对失恋,男性的承受力却低于女性,常常表现得消沉、哀伤,乃至绝望。这是因为男子恋爱中的感情浪漫色彩较重,对失恋缺少理智的分析和考虑。另外,男子的忍受力较差,在失恋这种重大挫折面前易于消沉。女性失恋后自然也非常痛苦、伤感,但她们忍受力比较强,又喜欢憋在心里,所以看起来就不怎么痛苦。

上述的是在恋爱过程中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由于女性较男性的情感更丰富细腻,心理活动更复杂、多变,尤其是处在恋爱中的女性,其心理更是让人捉摸不透。恋爱中的女性还存在以下几种特殊心理:

1.假心假意的“转移”

女性在恋爱时,常常希望自己的男朋友说:“亲爱的”,“没有你和我在一起,我很寂寞”,“我永远离不开你”等甜言蜜语。然而男性很少了解这一点。正因如此,女性会有意识的在男朋友面前与其他男性友好、亲热,企图激起男友的醋意,以考验男友的真诚程度,但却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大多数男性对于女性的这种“移情”会信以为真,而主动退出恋爱,从而导致双方结束美好的恋情。

2.莫名其妙的嫉妒

女性对周围的人或事甚为敏感,尤其在恋爱中,她会不断地将自己和他人作比较,脑海里总担心自己的价值得不到对方的承认,因此便产生嫉妒,有时会使自己无法得以解脱。嫉妒心理是有害的,它不仅有损他人,也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3.真真假假的否定

女性在恋爱过程中表达自己欲望的方法一般比较含蓄、委婉,有时还会是反向。她说“不”的时候,内心往往是“好而愿意”。如约女友去看电影时,男友要去买票,女友说不用,男友就不去了,等女友去买。那么,这场电影肯定看不成。

4.扑朔迷离的“施虐”

恋爱中的女性有一种施虐的意识,如与恋人约会时,会故意姗姗来迟,或有意不赴约,让久等的恋人焦急、烦躁、疑惑、担心,甚至痛苦、备受煎熬,以得到男友为她付出的快乐。恋爱中,这种轻微的、偶尔的“施虐”也是不可缺少的“作料”,但经常、过分的施虐却是一种变态的心理,是万万不可取的。

女性的这一奇特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当然,有时也是女性内心真正的表示。男性在恋爱中掌握女性的这种异常心理,仔细斟酌,真正领悟,有助于恋爱成功。

恋爱中常见3种不良心理与克服方法

恋爱中的“高原心理”

恋爱双方在恋爱期间如胶似漆,使得双方在情感上有了互相的依赖与支持。但是这种美好的感觉是有期限的,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精神疲劳,心理上产生一种茫然和失落感;常会感到有段时期既想保持热恋中的甜美,充满激情的爱恋,但又感到与恋人交往后失落感愈来愈强。总觉得恋人不如从前了,其魅力少了、体贴少了、各个方面都不如意了,有一种不满足又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恋爱者的这种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恋爱中的“高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