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101个心理学寓言)
5276500000025

第25章 生活物语:青少年要修炼的健康心态(1)

生活是什么?对于这个简单而又复杂、平凡而又特殊的问题,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也有所不同。有人看到追求的欢愉、有人体会感动的快乐、有人把生活当做体验的过程而不在乎悲喜,有人认真活着投入情绪于一时一物。但是共同之处在于,珍惜你的生活,否则你将为之抛弃。

巫师的孩子:打开自闭的心窗

有两个巫师的孩子,从生下来就生活在幽暗的古堡中。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密闭着,他们看到屋内阴暗,外面阳光灿烂,觉得十分羡慕。

有一天,王子的军队攻下了这个古堡,囚禁了巫师,给在黑暗中生活的人们以自由。兄弟俩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等他们把畚箕搬进卧室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却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他们只好去找王子。兄弟两个站在那儿半天不敢说话。最后王子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想扫点阳光进来。”

王子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心灵茶坊

阳光不是实体,任凭兄弟两人拼命扫,也扫不进屋内。如果想让屋内变得明亮,正如王子所说,“只要打开窗户,阳光自然会进来”。这句话既平实,又蕴藏深厚的哲理。人性中天然带有很大的自闭倾向。人总是习惯于埋藏自己、封闭自己,将心门关得死死的。把心灵的窗户打开,外面的阳光就会照射进来;把封闭的心门敞开,灿烂的阳光就能驱散人性中的阴霾。

什么是自闭?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自我封闭的心理现象在各个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因羞涩引起的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子女成家)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同时,在不同的历史年代都可能存在这一现象。

自我封闭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破坏性,若要敞开心扉,驱散这份阴霾,最好学会顺其自然地生活。不要为一件事没按事先设想进行而烦恼,不要为某一次待人接物时考虑不周而自怨自艾。如果你对每件事都精心策划以求万无一失的话,你就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感情紧紧封闭起来。

再者,学会对自己说“没关系”。孩子们常常能够无忧无虑地欢笑,他们的烦恼从不闷在心里。成年人却常常会被生活中各种各样伤脑筋的事压得喘不过气来。生活中真有那么多的烦恼吗?其实,许多事并不没有想像中那么严重,只是我们把它放大了而已。我们要学会对自己说“没关系”,这样我们的生活里就会常常充满开怀的笑声。

推销《圣经》的神父:挑战自我,让弱点成为闪光点

一位神父要找三个小男孩,帮助自己完成主教分配的1000本《圣经》的销售任务。

神父觉得自己只能完成300本的销售量,于是他决定找三个能干的小男孩卖掉剩下的700本《圣经》。神父对于“能干”是这样理解的:口齿伶俐,言辞美妙,让人们欣喜地做出购买《圣经》的决定。于是按照这样的标准,神父找到了两个小男孩,这两个男孩都认为自己可以轻松卖掉300本《圣经》。可即使这样还有100本没有着落,为了完成主教分配的任务,神父降低了标准,于是第三个小男孩找到了。给他的任务是尽量卖掉100本《圣经》,因为第三个男孩口吃很厉害。

5天过去了,那两个小男孩回来了,并且告诉神父情况很糟糕,他们俩总共只卖了200本。神父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两个人只卖掉了200本呢?正在发愁的时候那个口吃的小男孩也回来了,他没有剩下一本《圣经》,而且带来了一个令神父激动不已的消息:他的一个顾客愿意买他剩下的所有《圣经》。这意味着神父将能卖掉超过1000本的《圣经》,神父将更受主教青睐。

神父彻底迷惑了。被自己看好的两个小男孩让自己失望,而当初根本不当回事的小结巴却成了自己的福星,神父决定问问他。

神父问小男孩:“你讲话都结结巴巴的,怎么会这么顺利就卖掉我所有的《圣经》呢?”

小男孩答道:“我……跟……见到的……所有……人……说,如……果不……买,我就……念《圣经》给他们……听。”

心灵茶坊

很多时候都如此,当一件事情大家认为不可能发生时,却往往是幸福来临的时刻。所以说,虽然口吃是小男孩的劣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他的优势:他“威胁”别人,如果不买《圣经》就要念给他们听,想想看,听一个口齿不清的人读书,该是怎样的一种煎熬。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劣势和缺陷,有些人面对缺陷时,总会想办法遮掩,害怕别人的嘲笑,殊不知,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正确的态度是坦然面对自己的缺陷,不有意掩饰,敢于挑战自我,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立自己的目标,就有可能避开自己的缺陷,甚至可能将劣势转化成优势。

内向的人仿佛天生不适合做销售,但他们做销售一定会给客户以稳重的感觉;外向的人仿佛天生不会静下心来思考,但他们要是做起策划方案往往天马行空。所以人其实是没有优势与劣势的,关键要看用在什么地方。上天造人,每个肌肉,每根神经都有其有用之处。

不必因为你现在处于劣势而烦恼,只要你努力,你一样可以将劣势转化为优势,让弱点成为闪光点!

忧愁者扛着船赶路:懂得放弃才知道生活的快乐

一个背着大包裹的忧愁者,千里迢迢跑来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哲人,他诉苦道:“先生,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哲人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忧愁者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于是,哲人带忧愁者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哲人说:“你扛着船赶路吧!”“什么,扛着船赶路?”忧愁者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哲人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忧愁者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原来,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心灵茶坊

不舍得放弃,身上背着的包袱会越来越重,正如文中的忧愁者,始终找不到心中的阳光。人生在世,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时候,学会舍得、懂得放弃才是最明智的行为,这也是哲人告诉忧愁者寻找快乐的方法。

其实,很多人都有不舍得放弃的心理,似乎放弃等于一无所有,于是,这些人宁愿背着沉重的负担前行也不肯松开双手。人的一生很短暂,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而世界上又有那么多炫目的精彩,在面临许多选择时,便要做出一些放弃。放弃是为了更好地调整自我,准备良好的心态向目标靠近。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的压力越来越重,自我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于是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地变得“贪心”。追求太多,其负担也愈重,我们一定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做好人生的取舍。

放弃是一种让步,让步不是退步。让一步,然后养精蓄锐,为的是更好地向前冲。放弃是量力而行,明知得不到的东西,何必苦苦相求,明知做不到的事,何必硬撑着去做呢?放弃需要明智,须知该是你的便是你的,不是你的,任你苦苦挣扎也得不到。有时你以为得到了,可能失去的会更多;有时你以为失去了不少,却有可能获得了许多。

“身外物,不奢恋”,这是思悟后的清醒。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让妻子变得更加美丽:追求完美反不美

有一位先生娶了一个体态婀娜、面貌娟秀的太太,两人恩恩爱爱,是人人称羡的神仙美眷。这个太太眉清目秀,性情温和,美中不足的是长了个酒糟鼻子。柳眉、凤眼、樱嘴、瓜子脸蛋上,却长了个酒糟鼻,好像失职的艺术家,对于一件原本足以称傲于世间的艺术精品,少雕刻了几刀,显得非常的突兀怪异。

这位丈夫对于太太的鼻子终日耿耿于怀。一日出外去经商,经过贩卖奴隶的市场,宽阔的广场上,人声沸腾,争相吆喝出价,抢购奴隶。广场中央站了一个身材单薄、瘦小清瘦的女孩子,正以一双汪汪的泪眼,怯生生地环顾着这群如狼似虎、决定她一生命运的大男人。这位丈夫仔细端祥女孩子的容貌,突然间,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好极了!这个女孩子的脸上长着一个端端正正的鼻子!

这位丈夫以高价买下了长着端正鼻子的女孩子,兴高采烈,带着女孩子日夜兼程赶回家门,想给心爱的妻子一个惊喜。到了家中,把女孩子安顿好之后,他以刀子割下女孩子漂亮的鼻子,拿着血淋淋而温热的鼻子,大声疾呼:

“太太!快出来哟!看我给你买回来的最宝贵的礼物!”

“什么贵重的礼物,让你如此大呼小叫的?”太太狐疑不解地应声走出来。

“喏!你看!我为你买了个端正美丽的鼻子,你戴上看看。”

丈夫说完,突然抽出怀中锋锐的利刀,一刀朝太太的酒糟鼻子砍去。霎时太太的鼻梁血流如柱,酒糟鼻子掉落在地上,丈夫赶忙用双手把端正的鼻子嵌贴在伤口处。但是无论丈夫如何的努力,那个漂亮的鼻子如终无法粘在妻子的鼻梁上。

可怜的妻子,既得不到丈夫苦心买回来的端正而美丽的鼻子,又失掉了自己那虽然丑陋但却货真价实的酒糟鼻子,并且还受到无端的刀刃创痛。而那位糊涂丈夫的愚昧无知,真是叫人可伶!

心灵茶坊

这位丈夫自以为聪明,以为买来一个端正的鼻子放置在妻子脸上,就可以使妻子变得完美,没想到,最初的设想没成功,连妻子唯一的酒糟鼻也不存在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十全十美是最好不过的事情,然而世间绝无完美之事,这对于事事追求完美的人来说,莫不是最大的苦闷。其实,这些人本身已经很优秀,但是他自我设定的目标太高,因此常常出现自卑,再加上多次没有达到理想目标的挫折,自然而然会出现强迫行为——通过各种方法强迫自己努力做到完美。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争取完美、尽力地做这种心理本身,便是阻碍你做事的障碍。不要让尽善尽美主义影响你做事的快乐感觉,影响你享受生活的心情。

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只有从内心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坦然地展示真实的自己,才能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

没有必要去掩示自己的缺陷,尽管你是不完美的,但你仍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你喜欢自己,别人也会喜欢你。你珍视自己,别人也会珍视你。期待别人完美是不现实的,期待自己完美则是愚蠢的。喜欢不完美的自己,你将获得对自己的认同和理解;勇敢地展示自己,你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所以,不要苛求自己,不要被完美所累,要相信真我的精彩。

拗不过骆驼的人:合理调整期望水平

高大的骆驼趴在地上,蜷起腿来,尽力用它的膝盖支撑着身子,耐心地等待主人往它身上装货。主人在驮架上放上了一个货包,接着又放一个,不停地叠在骆驼的背上。

“他该住手了吧?”骆驼心里发起愁来了,但是它又不敢违背主人。

好不容易才等到主人把货叠完了,只见主人甩动长鞭,发出了开步走的命令。骆驼颤颤巍巍地站立起来。

“走吧!”主人拍了一下骆驼的笼头命令道,但骆驼却呆立不动。“你怎么老站着不动啊?快走!”主人厉声喝道,他使劲地又扯了一下笼头。

此时,骆驼的四条腿就好像是钉在地上,一动也不动。

“唉,你这固执的家伙!”主人叹了口气,他猜到了骆驼的心思,动手从它背上卸下两个货包。

“这样还差不多。”骆驼自言自语地嘟囔着,顺从地上路了。

他们在烈日下走了一整天。主人想在天黑前赶到前边的村庄投宿,骆驼仿佛猜到了主人的心思,它不再往前走动了。

“走啊,走啊!你这个偷懒的家伙。”主人拉起嗓门直嚷嚷,“再走一程我们就能住店啦!”

“你不要太过分了,我的主人!今天我累得够呛,四条腿又酸又疼。”骆驼暗自想着,它直挺挺地趴在沙地上,横竖不挪动了。

牵骆驼的人心里叫苦不迭,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只得卸下货物,沮丧地在沙漠里露宿了一夜。

心灵茶坊

骆驼的主人从骆驼身上卸下两个货包,以为骆驼会加快步伐,在天黑之前赶到村庄投宿。不料骆驼直挺挺地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骆驼的主人觉得十分沮丧,与其说是因为不得已在沙漠里露宿,还不如说是因为原先的期望过高,到头来成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