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瞬间操纵术:掌控你身边人的113种经验
5278000000017

第17章 让他人自然摆脱尴尬的心理策略(1)

遭遇尴尬,不妨来点玩笑话

尴尬是生活中遇到处境窘困、不易处理的场面而使人张口结舌、面红耳赤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陷入这种境地,幽默是很好的脱身妙招。

经验等级:智慧指数 ★★★★★ 法力指数 ★★★★★ 受欢迎指数 ★★★★★

日常生活中,甚至正式场合下,我们都难免会遭遇一些尴尬场面,这往往给大家带来不快。如果你想从窘境中快速脱身,不妨试试幽默的方式。

有一次,英国上院议员基尔在进行演讲,听众都很认真地望着他,都在侧耳倾听着每一个字,但就在演讲即将结束时,突然有一个人的椅子腿断了,那个人跌倒在地上。如果这时做演讲的不是像基尔这样机智的人,恐怕当时的局面会对演讲产生一种破坏性的影响。但是聪明的基尔马上说:“各位现在一定可以相信,我提出的理由足以压倒别人。”就这样,他立刻恢复了听众的注意力,而那个跌倒的人也在别人善意的笑声中,找到了一个新座位。一个玩笑使双方都从窘迫的境地中脱身而出了。

如果我们面临不好回答的问题,而又不能以“无可奉告”进行简单的说明时,也可以幽默一下,一笑了之。

1972年,在美苏最高级会谈前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人向基辛格提出了一个所谓的“程序性问题”:“到时,你是打算点点滴滴地宣布呢,还是倾盆大雨、成批地发表声明呢?”

基辛格沉着地回答:“你们看,他要我们在倾盆大雨和点点滴滴之间任选一个,无论我们怎么办,总是坏透了。”

他略为停顿了一下,接着,一字一板地说:“我们打算点点滴滴地发表成批的声明。”

在一片轻松的笑声之中,基辛格解答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此外,面对他人的嘲笑时,要想取得论辩的成功,不但要敢辩,还要巧辩,在这里加一点诙谐的风格,会让自己更有气度,同时也可令对方陷入窘境。

1988年,美国第41届总统竞选。民意测验表明:8月份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杜卡基斯,尚比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多出十多个百分点。当布什与杜卡基斯进行最后一次电视辩论,布什巧辩的策略是,抓住对方的弱点,揭其要害,戳在痛处,从而让对方陷入窘境。杜卡基斯嘲笑布什不过是里根的影子。用嘲弄式的发问“布什在哪里”。

布什诙谐、轻松地回答了他的发问:“噢,布什在家里,同夫人巴巴拉在一起,这有什么错吗?”平淡一句,却语意双关,既表现了布什的道德品质,又讥讽了杜卡基斯的风流癖好,置杜卡基斯于极尴尬的境地。

另外,他还抓住杜卡基斯习惯于眨眼睛的弱点,共和党利用电视屏幕则创造了一个外交方面富有经验、刚强果断的形象,炮制了一个布什与戈尔巴乔夫握手的镜头,旁白说布什能与戈尔巴乔夫抗衡,两眼直瞪着,坚定不移。同时挖苦眨眼睛的杜氏,并问怎能相信总是眨眼的人,能推行坚定的外交呢?最后布什的选票由落后转向优势。

可见,对于他人的嘲笑,不一定要采取以牙还牙的方法。还可以运用灵活的语言可将语言幽默氛围得以成功地在话语中得到动态显现,通过语言的幽默化解紧张,则氛围便会强烈地凸起出来。

点石成金:

处在窘境中的人就像站在悬崖边上,前面是深渊,后面是追兵。这时,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就像突然长出的翅膀,能把人带出这个进退维谷的地方。

机智转弯,摆脱话题危机

在谈话时,由于话题不定性,而且有可能从一个话题又转入另一个话题,谁也不会想到,谈着谈着,就与当时的气氛格格不入,这时也应及时“转弯”。

经验等级:智慧指数 ★★★★★ 法力指数 ★★★★★ 受欢迎指数 ★★★★

在语言交际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尴尬的问话,比如涉及国家、组织的秘密,涉及个人收入、个人生活、人际关系等问题。对待这样一些提问,如果我们用“不能告诉你”来回答,那会使你显得粗俗无礼,如果套用外交用语“无可奉告”来作答,那又会给提问者造成心理上的失望与不快。总之,对待这样一些古怪的问题,我们答得不好,就有可能给自己套上难解的绳索,使自己陷入十分难堪的泥淖而不能自拔,以致大失脸面。

如处于这样的尴尬场合时,就需要具备“顾左右而言他”的语言艺术,从而能使你面对尴尬而峰回路转,取得柳暗花明的效果。

话不投机有多种情况,最简单、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转换话题,如:

第一种情况,某种言谈举止使人为难,那就要及时转换话题,协调气氛。两个青年去拜访老师,在谈话中提到:

“老师,听说您的夫人是教英语的,我们想请她指教,行吗?”

老师为难地沉默了片刻,说:“那是我以前的爱人,前不久分手了。”

“哦?对不起,老师……”

“没什么,喝点水吧。”

“老师,您的书什么时候出版?快了吧……”

这样转换话题,特别是提出对方很愿意谈的话题,就会使谈话很快恢复正常,使气氛活跃起来。

第二种情况,是双方意见对立谈不拢,但问题还要解决,不能回避。这种话不投机的情况就需要绕路引导。

在找对象的问题上,母子有矛盾。儿子不愿也不能和母亲闹僵,只好等待时机再说。这天吃饭时,母亲又唠叨起来:“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听妈的话呢?人家局长的女儿,人长得不错,又有现成的房子,你为什么不和人家谈,偏要……”“妈,快吃饭吧,菜凉了不好吃……”儿子先回避话题,意在绕路引导。

联系工作,洽谈生意,也可能话不投机,陷入僵局。只要还有余地,就可提出新的话题,绕弯引导。如甲方推销四吨卡车,而乙方不要四吨的,想要两吨的。这时,甲方若硬着头皮争执,只会越谈越僵,不欢而散;如能转移话题,绕弯引导,从季节、路途、载重多少与车辆寿命长短等各种因素来促使乙方考虑只用两吨的弊病,或许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开辟新的途径。

第三种情况是在说话过程中,当对方有意无意地触到我们心中的隐痛、忌讳或者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时,如果一时没有好办法应答,那么,就干脆避而不答;或者沉默不语,表示无声的抗议;或者转移话题,使在场者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挪开。问话者见我方对其问题不予理睬,在尴尬的同时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和无礼,从而不再追问。

某单位一女工结婚,在单位散发喜糖,刚巧该单位有一位尚未谈到对象的三十三岁的大龄女青年。大家吃着糖,突然一位中年科员笑着对那位女青年说:“喂,什么时候吃你的喜糖?”大家都望着那位女青年。那位女青年脸微微一红,把脸转向邻近的一位女同事,然后指着那位女同事身上的一件款式新颖的上衣问:“咦?这件上衣什么时候买的?在哪个商店买的?”两个人便兴致勃勃地谈起了那件衣服。

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大龄女子何时结婚确实是件很不礼貌的事情。女青年碰到这个尖锐的问题时处境十分尴尬,回答不好可能会引起大家的闲话,再说这事也没必要让大家来参与。于是她立刻把话题转移到同事的衣服上,借以回避对方的无聊问题。问者受到毫不掩饰的冷落,自然也认识到自己的失礼,就没有理由责怪女青年对自己的置之不理。

话不投机的情况有的是由他人造成的,有的是自己造成的,但无论起因于谁,你都应该主动转移话题,使自己快速从尴尬中摆脱出来。

点石成金:

在实际谈话过程中,为避免尴尬需要调转话题,其常用的方法有转换话题与岔换法两种。其中,岔换法是针对对方的话题而岔换新的话题,字面上看是回答了对方的问题,而实质意义却是不相干的两个问题。它给人的感觉通常是干脆利落,能显示出一种较为强硬的表达气息。

嘴上耍点小“糊涂”

当遇到窘境的时候,不一定要采取一些很复杂的摆脱方式,你只需要佯装糊涂,就能轻松下“台阶”了。

经验等级:智慧指数 ★★★★★ 法力指数 ★★★★★ 受欢迎指数 ★★★★

实习期间,一位实习老师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

“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幼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该多么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度实习关呢?怎么办?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

“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的实习老师巧妙地运用了“装作不知道”的技巧,避实就虚,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象,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敲打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学生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可能再称赞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的局面。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化干戈为玉帛,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唯有具有丰富阅历的人方能达到这种效果。在人际交往中,这种方式的使用场合很多。

在人际交往中,有许多场合都可以使用“装作不知道”的办法,躲开别人说话的锋芒,然后避实就虚、猛然出击。其技巧关键在于躲闪避让的机智,虽是“装作”,正如实施“苦肉计”一样,却一定要表演得自然。

装糊涂还有一种情况是装作不理解对方尴尬举动的真实含义,故意给对方找一个善意的行为动机,给对方铺一个台阶下。

一位老师介绍经验时说:一天中午,我路过学校后操场时,发现前两天帮助搬运实验器材的那几位同学正拿着一枚实验室特有的凸透镜在阳光下做“聚焦”实验。我想:他们哪来的透镜?难道是在搬迁时趁人不备拿了一枚?实验室正丢了一枚。是上去问个究竟,还是视而不见绕道而去?为难之时,同学们发现了我,从他们慌忙的神情中我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当时的空气就像凝固了似的,一分一秒也不容拖延。我快速构思,终于想出一条妙方,笑着说:“哟,这透镜找到了!谢谢你们!昨天我到实验室准备实验,发现少了一枚透镜,我想大概是搬迁过程中丢失了,我沿途找了好几遍都未能找到,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这枚透镜。这样吧,你们继续实验,下午还给我也不迟。”同学们轻松地点了点头,空气依旧是那么温暖,那么清新。

这位老师采用了故意曲解的方法,装作不懂学生的真实意图,反误以为他们帮助自己找到了透镜,将责怪化成了感激,自然令学生在摆脱尴尬的同时又羞愧不已。

装糊涂是一个常用而又十分奏效的办法,无论是面对自己还是别人制造的窘境,我们都不妨不动声色,假装不明白事实是怎样,从而抽身而出。

点石成金:

当别人准备伤害你,用刻毒的语言对你说话,你也可以采取佯装糊涂的方法,装作没听懂他的意思,反给对方一种莫名其妙的回答,这样,对方打算伤害你的企图也就告吹了。

左右为难的问题,需要巧妙回答

在交际的丛林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令人左右为难的问题,此时,如果你不懂一些回答的技巧,你就很容易掉进对方为你设计的陷阱中。

经验等级:智慧指数 ★★★★★ 法力指数 ★★★★★ 受欢迎指数 ★★★★★

很多时候,问令人左右为难的问题的人总是别有用心,话中有话,要回答这种问题,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该如何选择,是个难题,尤其当问题来自于你不能得罪的人,或者在公众场合被问到,更会让你的回答难上加难。下面就针对一些情况介绍几种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