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5279800000008

第8章 智慧书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西班牙)(1)

许多欧洲学者相信,千百年来人类思想上具有永恒价值的处世智慧包含在三大奇书中:一是意大利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二是中国的《孙子兵法》,三是西班牙的《智慧书》。德国大哲学家叔本华盛赞《智慧书》“绝对的独一无二”,而尼采也赞扬在论述道德的奥妙方面,整个欧洲没有一本书比它更精微、更曲折多姿。

全书共由三百则箴言警句构成,这些箴言警句鞭辟入里,让你在细细品味之间体会到它的经典与绝妙,如赢得他人的好感与友谊,富有谋略等。

本书的作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出生于17世纪,是西班牙哲学家、思想家、耶稣会教士。虽然一生坎坷,但他的思想对欧洲许多著名道德伦理学家以及德国17~18世纪的宫廷文学和19世纪的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他的著作《智慧书》也广为流传,深受世人瞩目。

人无信不立

“你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就像狼来了那个故事里的小孩一样,时间久了,谁也不会愿意跟你交朋友了!”

这说的是诚信,不是小事。

孔子说:人无信不立。

孔子还将“无信”形象地比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PSB.EPS〗小车无辄,其何以行之哉?”意是说做人而不讲信用,那是不行的,这好像大车没有〖PSB.EPS〗,小车没有辄,又怎么能走动呢?

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生活中,我们要接触无数的人,要处理无数的事,如果平时不能树立一个诚实可信的形象,必将失掉别人的信赖,也会因此而失掉成功的机遇,在与人相处时也定会困难重重,或许终其一生,也很难有所成就。

在一个人成功的道路上,诚实的品格往往比能力更重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守信用的行为,看似小事却会在我们的品格上留下很大的污点,成为我们人生发展的隐患。

一位知名的企业家曾经说过:“做生意和做人的第一要素就是诚实,诚实就像是树木的根,如果没有根,树木就别想有生命了。”著名的企业家李嘉诚就是一个十分诚实的人,他就是靠诚实的品质奠定了自己事业的基础。1950年,李嘉诚凑了五万元港币,开办长江塑胶厂,主要生产玩具和家庭用品。创业初期,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李嘉诚的员工却很少有跳槽的。这是因为李嘉诚一直把诚实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只有你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后来,精明的李嘉诚看准了塑胶花市场的巨大潜力,就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塑胶花的生产中。当时,有位外商觉得李嘉诚经营有方,生产的产品价廉物美,就找到李嘉诚,希望可以大量订货。但是,为了供货有保障,这位外商提出,李嘉诚必须寻找有实力的厂家作担保。

这是一笔大生意,为此,李嘉诚欣喜不已,可是找谁作担保呢?李嘉诚接连跑了几天,都没有什么结果,最后只好如实相告:“先生,我非常想长期和您合作,但是很遗憾,我实在无法找到厂家为我担保。如果您因此而重新做出决定,我将尊重您的决定。”

那位外商沉默了一会儿,说:“从你刚才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诚实的人。我想,相互间的诚实才是互相合作的基础。我已经决定了,你不必再找人作担保了,我们现在就签合同。”

李嘉诚听了十分高兴,但是他还有一个难处,就是资金有限,一下子完不成那么多的订单。李嘉诚不得不把这一实情告诉外商。李嘉诚以为,只要自己说了实话,对方就会取消和自己的合作。可事实恰恰相反,那位外商听了李嘉诚的话后,不但没有取消订单,反而非常开心地说:“李先生,现在我更能肯定你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了。我愿意提前付款,为你解决资金难题!”

就这样,李嘉诚非常顺利地签下了合同,赚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从这件事中,李嘉诚领悟到,只有“信誉第一,以诚待人”才是经营中应当遵守的金科玉律。

李嘉诚的成功得益于很多因素,但是他的诚实,无疑是他可以赢得诸多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一个人只有做到诚实可信,才会被别人信任,才会有合作的可能。不仅仅是在商场上,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要做到诚实。诚实好比人的名片,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为其赢得信赖。在一个人的成功道路上,诚信的品格比能力更重要。一个人能力再强,若失去了诚信的品质,就很难有大的成就。

所以,还等什么呢,从现在开始,做个诚实的人,这也是《智慧书》对每一个人的期待。

一屋不扫无以扫天下

“这个嘛,差不多就行了!”

“我是做大事情的,那点小事别来烦我!”

“不就是一颗螺丝钉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其实体现的就是细节问题,然而现实生活中不重视细节的人比比皆是,很多人心怀“大丈夫只扫天下,不扫一屋”的“抱负”,于是眼高手低,殊不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还有很多人动辄说“差不多”或“无所谓”、“没关系”,这样往往导致惨痛的结局。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将在国王理查三世和里奇蒙德伯爵亨利之间展开,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

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理查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快点给它钉掌,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马夫对铁匠说。

“你得等等,我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儿铁片来。”铁匠说。

“我等不及了,国王的敌人正在推进,我们必须在战场上迎击敌兵,有什么你就用什么吧。”马夫不耐烦地大声叫道。

铁匠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

“我需要一两个钉子,得需要点儿时间砸出两个。”铁匠说。

“不行,我告诉过你等不及了,我听见军号了,你能不能凑合?”马夫急切地说。

“我能把马掌钉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几个那么牢实。”

“能不能挂住?”马夫问。

“应该能,但我没把握。”铁匠说。

“好吧,就这样,快点,要不然国王会怪罪到咱俩头上的。”马夫叫起来。

两军开始交战了,理查国王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人。“冲啊,冲啊!”他喊着,率领部队冲向敌阵。远远的,他看见战场另一头几个自己的士兵退却了。如果别人看见他们这样,也会后退的,所以理查策马扬鞭冲向那个缺口,召唤士兵掉头战斗。

可是,还没等他走到一半,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理查也被掀在地上。

国王还没有再抓住缰绳,惊恐的马就跳起来逃走了。理查环顾四周,他的士兵们纷纷转身撤退,敌人的军队包围了上来。

他在空中挥舞宝剑,“马!”他喊道,“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

他没有马骑了,他的军队已经分崩离析,士兵们自顾不暇。不一会儿,敌军俘获了理查,战斗结束了。

从那时起,人们就说:

少了一个铁钉,

丢了一只马掌;

少了一只马掌,

丢了一匹战马;

少了一匹战马,

败了一场战役;

败了一场战役,

失了一个国家。

所有的损失都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

英国国王理查三世在1485年的波斯战役中被击败。而莎士比亚的名句:“马,马,一马失社稷。”使这一战役永载史册,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虽然只是少了一颗钉子的准备,却带来了巨大的危险。

细节不容忽视,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实则告诉我们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

很多成功人士无不是重视细节的典范,著名的“经营之神”王永庆就是其中之一。在事业之初,王永庆办了家米店,为了把米店经营好,王永庆尤为注重细节:他经常自己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沙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他还为顾客实行送货上门的服务,在每次给顾客送米时,王永庆都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这家有多少人吃饭,有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王永庆给顾客送米,并非送到了事,还要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擦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

本着这样的经营态度,王永庆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细节成就了王永庆!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重视细节,不妨和细节做个朋友,让它成为我们一生都不可缺少的朋友!

不要让机遇飘然离去

“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运气好嘛!”

“为什么机遇不垂青我呢?”

当提到机会、机遇、时机……这些词时,相信谁都会怦然心动,因为我们都知道,它们与我们的成功和幸福紧密相关。抓住了机会,我们就可能乘风而起,攀上成功的峰巅。如果错失了机会,我们就可能与唾手可得的成功擦肩而过,因而懊悔不已。比尔·盖茨也曾不无感慨地说:“在某种意义上,时机就是一种巨大的财富,抓住机遇,就能成功。”

机会或时机又是难以察觉和捕捉的,它不会自己跑来敲你的门,也不会大喊大叫把你惊醒。它像不经意间掠过你面前的一阵风,又像一条水中的游鱼,似乎抓住了却又从你手中溜走。机会的确是成功的催化剂,成功人士凭借机会可以更快地实现目标。

有一句格言说得好:“幸运之神会光顾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但如果她发现这个人并没有准备好要迎接她时,她就会从大门里走进来,然后从窗子里飞出去。”

比尔·盖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善于把握时机。1980年,在IBM公司的一次决定命运的会议上,计算机产业或者可以说整个商业领域的未来被改写了。事情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蓝色巨人公司的主管与西雅图的一家小软件公司签约,为自己的首部个人电脑开发操作系统。他们以为这仅仅是向小合同商外购不重要的部件的举动。毕竟,他们做的是计算机硬件生意,硬件才是利润的竞争所在。但是他们错了,世界将要改变。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把市场统领地位拱手让给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

在很大程度上,IBM被比尔·盖茨利用了,但是与微软公司的这项签约决定不过是蓝色巨人所犯的一系列错误中最严重的一个,这反映了IBM当时的狂妄自大。机构臃肿、盲目自信的IBM遭遇到充满活力、对其觊觎已久的微软时,就像把肥硕而昏聩的水牛引到吞食活物的淡水鱼嘴边一样。

盖茨是幸运的,但是如果同样的机会落到其他人身上,结果也许就大不相同了。IBM挑选了比尔·盖茨,这个从不错失良机的人,在关系到一生的重大时机面前,他抓住了最重要的部分。IBM忽视的也正是盖茨所清晰看到的,计算机世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被管理理论家称为转型。某种程度上,盖茨了解到软件而不是硬件是未来发展的必争之地,这是IBM墨守成规的主管们所无法了解到的。盖茨也了解到IBM将要求它的灵魂人物——市场部经理来为软件运行建立一个统一的操作平台,这个操作平台将以盖茨从其他公司购买的名为Q-DOS的操作系统为蓝本,而微软早已把Q-DOS改名为MS-DOS。但在当时,即使是盖茨也没想到这次交易给微软带来多么丰厚的利润。

苏格拉底曾断言:“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华最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发掘开拓的人。”我们和机遇相随而行,但我们往往与机遇擦肩而过。抓住机遇的,一举成功,放弃机遇的,终生悔恨。机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着我们一生的成败。

人生有限,机遇无限,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耐心等待,机遇就在明天!”其实,机遇不必等待,机遇就在今天,就在你手中。

所以,不要再翘首以待,不要再犹豫和抱怨,为了将你的人生装扮得生动美丽,赶快去与机遇相会吧!

让木板变成木桶,只有依赖合作 一位生前经常行善的基督徒见到了上帝,他问上帝天堂和地狱有何区别。于是上帝就让天使带他到天堂和地狱去参观。

到了天堂,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一张很大的餐桌,桌上摆满了佳肴。围着桌子吃饭的人都拿着一把十几尺长的勺子。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可爱的人们都在相互喂对面的人吃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吃得很愉快。天堂就是这个样子呀!这个人心里非常失望。

接着,天使又带他来到地狱参观。出现在他面前的是同样的一桌佳肴,他不禁感到纳闷:天堂怎么和地狱一样呢?天使看出了他的疑惑,对他说:“不用急,你再继续看下去。”

过了一会儿,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骨瘦如柴的人来到桌前入座。每个人手上也都拿着一把十几尺长的勺子。可是由于勺子实在太长了,每个人都无法把勺子内的饭送到自己口中,这些人都饿得大喊大叫。

同样的环境和条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局面,区别只在于天堂的人懂得合作,于是安乐祥和;而地狱的人不懂得合作,于是哀苦又埋怨。

“合作是大人的事,离我很遥远。”你也许会这么想。

事实上,合作处处存在,它在每个人的身边。

你是否想过:

“为什么学校要组织互助小组?”

“为什么打扫卫生也会有不同的分工?”

“郊游时,如果每个人都带一些吃的,不用很多,但聚餐的时候一下子就变得丰富起来了!”

所有的这些,无不在表明同一个道理,那就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