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销售心理学大全集
5280800000019

第19章 以锋利之矛攻其心理之盾——对客户心理弱点进行击破(9)

衣冠不整,蓬头垢面让人联想到失败者的形象。而完美无缺的修饰和宜人的体味,能使你的形象大大提高。有些人从来没有真正养成过一个良好的自我保养的习惯,这可能是由于不修边幅的学生时代留下的后遗症,或者父母的率先垂范不好,或者他们对自己的重视不够造成的。这些人往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要基本上还算干净,没有人瞧不起,能走得出去便了事了。如果你注重自己的形象,良好的修饰习惯很快就能形成。如果你天生一个胡子脸,那也没有办法,但至少你要给人一种你能打点好自己的印象。牙齿、皮肤、头发、指甲的状况和你的仪态都将表明你的自尊程度。

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从服饰和仪表上得来的,因为衣着往往可以表现一个人的身份和个性。毕竟,要对方了解你的内在美,需要长久的过程,只有仪表能一目了然。

办事儿的顺利与否,第一印象至关重要,不讲究仪表就是自己给自己打了折扣,自己给自己设置了成功的障碍,不讲究仪表就是人为地给要办的事情增加了难度。

诚实效应:诚信最具生产力

销售心理学一点通:诚信的人最值得信任,自然会迎来数不清的订单。

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一并被交易的还有双方的诚信。90%的成功生意人都是以正直诚实著称的,而那些不诚实的人的生意最终都走向破产。

梅耶·罗斯柴尔德是赫赫有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财团的创始人,18世纪末他住在法兰克福的犹太人街道时,他的同胞们常常遭到残酷迫害。虽然关押他们房子的门已经被拿破仑推倒了,但此时他们仍然被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回到家里,否则将被处以死刑。

他们过着一种委琐和屈辱的生活,生命的尊严遭到践踏,所以,一般的犹太人在这种条件下很难过一种诚实的生活。但实践证明,梅耶不是一个普通的犹太人,他开始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建立起了自己的事务所,并在上面悬挂了一个红盾,他将其称之为罗斯柴尔德,在德语中的意思就是“红盾”。他就在这里干起了借贷的生意,迈出了创办横跨欧陆的巨型银行集团的第一步。

当兰德格里夫·威廉被拿破仑从他在赫斯卡塞尔地区的地产上赶走的时候,他还拥有500万的银币。兰德格里夫把这些银币交给了梅耶,并没有指望还能把它们要回来,因为他相信侵略者们肯定会把这些银币没收的。

但是,梅耶非常聪明,他把钱埋在后花园里,等到敌人撤退以后,就以合适的利率把它们贷了出去。当威廉回来时候,等待他的是令他喜出望外的好消息——梅耶差遣他的大儿子把这笔钱连本带息送还了回来,并且还附了一张借贷的明细账目表。

在罗斯柴尔德这个家族的世世代代当中,没有一个家庭成员为家族诚实的名誉带来过一丝的污点,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事业上的。

许多人把说谎、欺骗视为一种手段,他们相信说谎、欺骗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好多信誉很好的商店,也往往掩饰自己货物的弱点,用动人的广告来哄骗消费者。有很多人认为,在商业上,欺骗如同资本一样,是十分必要的。他们认为,在商业上处处讲实话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诚实的声誉与由欺骗暂时所获得的好处相比较,其价值高千百倍!商业社会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不诚实与欺骗。往往在经济萧条时,人们更喜欢利用投机取巧的方法,欺骗顾客,不讲真话或是把应当说的真话秘而不宣。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虽然这样的做法暂时在金钱上赚了一些,可是商人的人格和信用却因此损坏了。他们的钱袋里暂时固然增加了一些钱,但他们的人格和信用也丧失殆尽,这终将损害他们的长远利益。

庞飞是一位图书推销员,一次他到顾客那里去结一次已欠四个月的账款。顾客给他3318元的书款。庞飞觉得关系好,不好意思当着面数,所以当面没有数。回来后,他清理账款时,发现上午结的那笔款里多了100元钱。当他确认多了100元钱时,马上就打电话给顾客,说:“不好意思,我疏忽大意多收了您100元钱,现在马上给您送过去。”说着就往客户那里赶。

当时已是晚上10点了,天空下着雨,当他赶到顾客那里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顾客在办公室等。见到庞飞时顾客说:“庞飞,老实说,我比你先发现我多付了你100元钱,但没有给你打电话,我想看看你会怎么做,哪里知道……你是好样的。”

这个顾客自然就成了庞飞的忠实顾客。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行销的重要准则。诚信具有生产力,当你被客户认为值得信任的时候,你所销售的产品就比竞争对手具有竞争优势。并且诚信是有连续效应的,当客户一旦认为你诚信可信,那么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你信任,从而使你的销售得到多次成功。

关怀效应:重视每一个客户

销售心理学一点通:真诚的关心可感化一切,就是一个毫无希望的无期徒刑犯,照样会被它所感动。

关心你的客户,重视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以貌取人,平等的对待你的客户,是成功推销员的选择。这也是原一平迈向推销之神的第三步。

著名心理学家佛洛姆说:“为了世界上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包扎了绷带。所有的问题都能用关心来解决。”这句话给关心下了一个最好的注脚。原一平对此深有体会,在一次讲学时,他讲了下面一个故事。

有一个杀人犯,被判无期徒刑,关在监狱里。因为他被判无期,而且无父母、妻子、儿女,既无人探监也无任何希望,在狱中独来独往,不与任何人打招呼。再加上他健壮又凶恶,也没有人敢惹他。

有一天,一个神父带了糖果与香烟来狱中慰问犯人。神父碰见那位无期徒刑犯,递给他一根香烟,犯人毫不理睬。神父每周来慰问,每次都给他香烟,杀人犯无反应,如此延续了半年之后,犯人才接下香烟,不过还是面无表情。

一年后,有一次神父除了带糖果与香烟,另外带了一箱可乐。抵达监狱后,神父才发现忘了带开瓶器,正在一筹莫展时,那个犯人出现了。他知道神父的困难后,笑着对神父说:“一切看我的。”接着,就用他的牙齿把一箱的可乐都打开了。

从那一次之后,犯人不但跟神父有说有笑,而且神父在慰问犯人时,他自动随侍于左右,以保护神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诚的关心可感化一切,就是一个毫无希望的无期徒刑犯,照样会被它所感动。一个不幸的人,一旦发觉有人关心他,往往能以加倍的关心回报对方。

戴尔·卡耐基说:“时时真诚地去关心别人,你在两个月内所交到的朋友,远比只想别人来关心他的人在两年内所交的朋友还多。”那些不关心别人,只盼望别人来关心自己的人,应时刻拿这句话告诫自己。

某汽车公司的推销员听完原一平的讲座以后,每次在成交之后,客户取货之前,通常都要花上3~5个小时详尽地演示汽车的操作。这个推销员这样说:“我曾看见有些推销员只是递给新客户一本用户手册说:‘拿去自己看看。’在我所遇见的人中,很少有人能够仅靠一本手册就能搞懂如何操作一辆这样的游艺车。我们希望客户能最大限度地满意我们的关心,因为我们不仅期望他们自己回头再买,而且期望他们介绍一些朋友来买车。一位优秀的推销员会对客户说:‘我的电话全天24小时都欢迎您拨打,如果有什么问题,请给我的办公室或家里打电话,我随时恭候。’我们都精通我们的产品知识,一旦客户有问题,他们一般通过电话就能解决,实在不行,还可以联系别人帮忙”。

原一平说:“你应当记住:关心,关心,再关心。”

销售员要做到的是:为你的客户提供最多的优质的关心,以至于他们对想一想与别人合作都会感到内疚不已!成功的推销生涯正是建立在这类关心的基础上。

开场白效应:成功的自我介绍

销售心理学一点通:一个成功、出色的自我介绍能让客户对我们刮目相看,并以一种愉快的心情接受下面的交谈。

交往是相互的,而销售则是销售人员主动地与客户交往,因而,让客户知道“你是谁”的时候,就是“销售你自己”,即介绍的时候。那么,如何才能成功地介绍自己呢?这就要看销售人员是否能表现得从容不迫,是否懂得随机应变、切中交往的要害,以及因不小心说了引起客户疑问的话或问题该如何巧妙挽回等。下面是常见的一种自我介绍模式:

您好!

敝人姓×名××

目前服务于……

我们公司是……

引人注意的问题……

吸引人的销售术语……

激发客户的需求……

为何客户应立即购买……

自我介绍是结识客户的开始,而以下5条准则会给人以信任感:

1.必须镇定而充满自信。一般人对具有自信心的人,都会另眼相看,因此产生好感。

曾经有人问一位销售大师是如何与那些很少有销售人员能够接近的人做成那么多生意的,他这样回答:“我走进客户办公室时不会蹑手蹑脚,而是像走进自己的办公室一样,也不会做出任何可能被踢出去或者被拒绝的表情。我会尽可能以最果断和威严的方式,直接走到他面前做自我介绍,因为我深信我一定能够给他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他就能够愉快地记住我,即便我不能得到他的订单。

“结果,那些很难接近的人经常会把他们拒绝别人的那些业务给我,因为我不害怕接近他们,并且把自己当成好消息的传递者,愉快地说出我想说的话。”

2.表示自己渴望结识、对结识有一种荣幸感。如果你的态度热诚,也同样会达到对方报以热诚的效果。

3.在做自我介绍时,应该善于用眼神和微笑去表达自己的友善、关怀及渴望沟通的愿望。

4.在获知对方的姓名后,不妨口头加以重复一次;重复他人姓名,会使他有自豪感和满足感。

5.清晰地报出自己的姓名及身份。一个含糊不清的自我介绍,会使人感到你不能把握自己,对方便会对你有所保留,彼此间的沟通便有阻隔。

一个成功的自我介绍将决定客户对我们的第一印象,并影响沟通、销售的进展。一个成功、出色的自我介绍能让客户对我们刮目相看,并以一种愉快的心情接受下面的交谈。此时,成交的几率要远远大于一个糟糕的开始。

存异效应:尊重客户的意见

销售心理学一点通:有多少种人就会有多少种观点,我们没有资格去要求他人的看法与我们步调一致,尊重客户的意见,不仅能为我们赢得客户的尊重,同时也是好修养的体现。

拜访客户或平时交往时,谈论到一些话题常常会发生意见分歧,尤其是针对产品本身的性能、外观等。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是凭借我们的专业知识驳倒客户,还是一味地迁就顺从他们?恐怕都不是最佳解决办法。

克洛里是纽约泰勒木材公司的销售人员。他承认,多年来,他总是尖刻地指责那些大发脾气的木材检验人员的错误,他也赢得了辩论,可这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那些检验人员和“棒球裁判”一样,一旦判决下去,他们绝不肯更改。

克洛里虽然在口舌上获胜,却使公司损失了成千上万的金钱。他决定改变这种习惯。他说:“有一天早上,我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一位愤怒的主顾在电话那头抱怨我们运去的一车木材完全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他的公司已经下令停止卸货,请我们立刻把木材运回来。在木材卸下25%后,他们的木材检验员报告说,55%的木材不合规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拒绝接受。”

“挂了电话,我立刻去对方的工厂。途中,我一直思考着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通常,在那种情形下,我会以我的工作经验和知识来说服检验员。然而,我又想,还是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为人处世原则运用一番看看。

“到了工厂,我见购料主任和检验员正闷闷不乐,一副等着抬杠的姿态。我走到卸货的卡车前面,要他们继续卸货,让我看看木材的情况。我请检验员继续把不合格的木料挑出来,把合格的木料放到另一堆。

“看了一会儿,我才知道是他们的检查太严格了,而且把检验规格也搞错了。那批木材是白松,虽然我知道那位检验员对硬木的知识很丰富,但检验白松却不够格,而白松碰巧是我最内行的。我能以此来指责对方检验员评定白松等级的方式吗?不行,绝对不能!我继续观看,慢慢地开始问他某些木料不合格的理由是什么,我一点也没有暗示他检查错了。我强调,我请教他是希望以后送货时,能确实满足他们公司的要求。

“以一种非常友好而合作的语气请教,并且坚持把他们不满意的部分挑出来,使他们感到高兴。于是,我们之间剑拔弩张的空气消散了。偶尔,我小心地提问几句,让他自己觉得有些不能接受的木料可能是合格的,但是,我非常小心不让他认为我是有意为难他。

“他的整个态度渐渐地改变了。他最后向我承认,他对白松的检验经验不多,而且问我有关白松木板的问题。我对他解释为什么那些白松木板都是合格的,但是我仍然坚持:如果他们认为不合格,我们不要他收下。他终于到了每挑出一块不合格的木材就有一种罪恶感的地步。最后他终于明白,错误在于他们自己没有指明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等级的木材。

“结果,在我走之后,他把卸下的木料又重新检验一遍,全部接受了,于是我们收到了一张全额支票。

“就这件事来说,讲究一点技巧,尽量控制自己对别人的指责,尊重别人的意见,就可以使我们的公司减少损失,而我们所获得的良好的关系,是非金钱所能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