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
5280900000021

第21章 遇见未知的自己(8)

只有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才能获得在许多情况下准备地解释手-脸姿势的能力。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当一个人采取上述的手-脸姿势之一时,他头脑里已经有了负面思想。问题是,什么事负面思想?它可能是:怀疑、欺骗、不确定、夸张、恐惧或者谎言。解释的技巧在于能够从上述的负面思想中挑选出正确的一个。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分析手-脸姿势以前的许多姿势,把它放在具体的情景中加以解释。

所以呢,平时多多观察,在关键时候就能起的作用。

人为什么喜欢大流

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许多人看到别人在干一件事情,就觉得一定是有某种道理,于是自己也要去做这件事情。这个漫画揭示了人们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特征,就是每个人都有想与多数人采取相同行动的心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从众心理”。

从众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比如,生活中随大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顺应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所谓“入乡随俗”;开会时要表决举手,看到别人都举,自己明明不想举,也不得不跟着举;在吃喝、穿戴、娱乐上赶时髦,追新潮等等。前几年有一个时期出现集中抢购商品的现象,在大街上盲目加人排长队行列,就是“大家都这么做,肯定不会错”的心理作怪。又如中国在医疗保健方面流行的甩手热、气功热、迪斯科热、保健品热等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群体信息压力在起作用。

其实在许多情境中,我们之所以遵从别人,是因为别人的行为是我们正确行动的唯一指导。简言之,我们经常依赖于他人作为决定现实的一种方法。举个例子,假设在一所你很不熟悉的教学楼里,你想去洗手间,而在“洗手间”牌子下面有两个门,但不知哪个好事者把两个门上的指示牌都摘掉了,所以你无从得知哪边是男厕,哪边是女厕。这时候你因为怕走错厕所,让他人和自己都尴尬,你很不自在地、沮丧地站在那里,来回踱步。正在这时,从左边的门里走出来一位体面的绅士,这下你可松了口气,可以大胆前进了,因为你很有把握地确定左边那间是男厕,右边那间是女厕。

这都是因为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个人生活中所需要的大量信息,都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离开了众人提供的信息,个人几乎以活动。而人们往往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可靠。但是许多人忽视了,即使是众人,有时也会犯错,这是我们需要提防的。

从众心理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总是有害怕偏离群体的心理。群体信息能够给我们很多生活上的指导,如我们在家里可以穿各种奇特的服装,但当我们考虑是否穿这件衣服去上班时,想到同事们怪异和否定的目光,我们就会放弃这个打算。人们总是希望群体喜欢他、优待他、接受他,这样他就可以和群体融为一体,也可以在群体中谋取利益。他害怕如果他与群体意见不一致,群体会讨厌他、虐待他或驱逐他,为了避免这些后果,他总是趋于遵从,总是不愿意被称为“不合群的人”。几乎在任何群体中都有强大的压力要求一致性,不遵从的人则冒有很大的风险。当某人不赞同群体其他人的意见时,他人会尽一切努力迫使他遵从。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一个团体内,即使某个人具有正确的观点,也往往会被绝大多人的不正确的观点误导,乃至于放弃正确观点,认同错误观点。

实际上,从众心理既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从积极的一面看,有时从众行为在特定范围内,可使群体一致,从而协调群体成员的言行。在政治生活中,少数要服从多数,可保证集体行为的一致。强大的社会道德舆论,可使社会上的人们群起效仿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经济生活中,商品经销者可利用广告、宣传、模特,掀起潮流,以吸引消费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组织制定的工作、劳动、行为规范以及群体遵守纪律的行动,可纠正个别人的自由散漫行为,保证组织正常的工作、劳动、生活秩序。但是从消极的一面看,从众心理有时也会给我们误导,使我们人云亦云,失去主见。因为别人说的和做的,也不一定总是对的。还有人利用从众心理来操纵别人。另外,一味地随大流,也容易让我们失去个性,不容易使我们在人群中突出自己,引起注意。

为什么人们会害羞

人们在窘迫或紧张等情况下往往容易害羞脸红。害羞心理家都尝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会害羞?”不同的学派有着迥然不同的解释。

行为主义者认为:害羞的人只是没有学会与其他人交往的社交技巧罢了。

社会学家和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在社交中害羞应该得到大家的理解,因为社会环境使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会害羞。

社会心理学家则提出:害羞者是在社会生活中被贴上的标签——自认为自己害羞,或是别人认为自己是害羞者。

人格特质学派确信:害羞是一种遗传特质,就像人的智力和身高一样。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害羞是个体潜意识下内心激烈冲突的一种外在表现。

可以确定的是,这五种观点并不能涵盖所有关于害羞的解释。一位作家就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害羞是因为人们缺乏对财富的渴望。每种解释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害羞。

所有病态害羞的人都有神经质的气质。他们通常出生于有精神病、癫痫症、偏头痛症、忧郁症、心绞痛、怪僻症的家族。在没有其他线索可以证实害羞来源的情况下,我们更加确定:害羞源于家族遗传。

伦敦的一位内科医生提出了一种合理却很悲观的观点:害羞的父母通过基因将害羞遗传给了自己的孩子。

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Cattell)是现代天生害羞理论的提出者和超级支持者。他认为个体的人格是由不同的基本特质聚合而成,这些特质可以从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数中获得。通过检测,每一项特质都会有一个分数,根据每个特质的分数就能建立个体的特质模型。然后研究者通过比较父母和孩子在某一特质上的得分来判定人格是否遗传。卡特尔划分个体的特质是通过纸笔测试而不是通过观察法。

你是一个健谈或喜欢口头表达的人吗?

当你到达一个新的地方时,你是否很难交到新朋友?

第一个问题回答“是”和第二个问题回答“否”的人(对于相近的问题有不同的方式呈现)会被评估为H因子偏高。H因子包括两种特质:H-和H+。H- 型的人面对挫折时显示出高度的脆弱。H-型被命名为反应敏感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害羞者。H+型的人可以承受的来自内心与社会方面的压力与打击,无形中却可以使H-型的人身心疲惫或倍感压抑。埃米莉·迪金森(Emily Dickinson)和发明家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是这个类型的典范。根据卡特尔的理论 :“法官、神父、编辑、农夫、还有那些助人健复的从业人员都是H-型。”

相反的, H+型的人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时表现出坚韧、耐受性强和果敢。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总统是H+型的两个典范。

有趣的是,H-型害羞者天生就比无畏的H+型敏感,且易于唤醒其紧张状态。高度的敏感使得害羞的人从冲突和威胁中退出。卡特尔提出,由于H型人格具有遗传性,在人的一生中并不会因生活事件而改变。但是,他也提出:极端敏感的害羞者是天生的自我治愈专家。然而,人格特质理论并没有告诉我们为何害羞以及如何治愈害羞,即使说教也不能直接解决害羞问题。根据悲观的人格特质理论,不要尝试去治疗害羞,因为它是无法治愈的。

新生儿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有着显著差异。他们对于噪音、光亮、疼痛、温度有不同的敏感度;有些很爱哭,而另一些却能安静地睡觉。但是包括卡特尔在内,没有一个人敢预言:这些不同会预示着哪个婴儿以后会害羞,而哪个不会。

人格理论家假设认为:个体的敏感、焦虑、害羞特质是可遗传的,不仅如此,因为天生害羞,很多害羞者无法采用系统脱离敏感的方法治愈自己的害羞。那些高度敏感、天生害羞的人终其一生来等待害羞的自愈,而事实上几乎没有这个可能,正如戈多或长岛的列车不可能按时到达一样。老师父母也不要在为孩子学生的害羞而头疼不已,顺其自然,慢慢引导其走出害羞的恐惧。

婆媳为什么难相处

很多时候,婆婆们的聚会是数落媳妇的不是的聚会,媳妇们的聚会是声讨婆婆的刻薄的聚会。那为什么婆媳相处中总是有那么多的问题呢?婆媳之间为什么那么难相处呢?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去分析时,可以发现,婆媳双方常常一方强调真有之情,另一方强调应有之情,结果两方都不满意。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人在对各种人际关系分类时,会采用一个双维度的标准。一个维度是关系中两个人身份角色的距离,一个维度是关系中两个人的真情交换和义务履行的均衡。

在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父母儿女以血脉相连,在以父子轴为核心的中国文化里,亲子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而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相形之下其重要程度都会弱一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些关系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是由角色身份固定下来的。因此,我们对这些关系在情感表达上就形成了各自的区别。

一般来说,在家庭生活中,由于家庭成员不仅有很近的血缘关系,而且还耳鬓厮磨,朝夕相处,同时具有最切近的应有之情和最淳厚的真有之情。

当原本没有亲缘关系,“本不是一家人”的男女,由于相爱“走进一家门”的时候,主要是被“真有之情”推动的。婚姻不仅带来了夫妻关系,而且也带来了一大串家庭关系身份,新娘子一下掉进了一张关系网当中,需要四面应付。婆媳关系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关系。而对于媳妇来说,婚前与夫家的人一般交往比较少,所以,对丈夫是真有之情,而对公婆和夫家其他成员就只有应有之情。

应有之情只是一种根据角色规定的情感,例如传统伦理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这种义务之情由于仅仅是义务,很容易让人言不由衷或敷衍了事。媳妇心里会想,我们之间没有交情,我不是你从小带大的,因为结婚,我就要对你百般照顾,我自己的父母我还没来得及孝敬呢,能做到现在这样我就很不错了。婆婆心里会想,你在我家里出出进进,就是一家人了,你应该像个儿媳妇的样子啊!一方强调真有之情,另一方强调应有之情,两方都不满意。

婆婆看到媳妇与自己的儿子结婚,走进自己的家,就会本能地形成一种预期,那就是儿媳妇应该像女儿、儿子那样对待自己。可是往往儿媳妇因为缺乏“真有之情”恰恰无法做到这一点。儿媳婚后改口称婆婆为“妈妈”,也会本能地将婆婆的行为与自己的母亲相比,形成婆婆应该像母亲这种预期。当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

然而,抱怨婆婆的媳妇或抱怨媳妇的婆婆常常忽视一个现象,那就是无论婆婆还是媳妇,她们的母女关系一定比婆媳关系要好。被婆婆认为不懂孝顺的媳妇,却总是对她们自己的母亲时常惦念,关怀备至。反过来,被儿媳妇看做是“恶婆婆”的人,对她们自己的女儿却疼爱有加。

不满的情绪出现后,婆婆和媳妇又都会出现一种归因偏误,那就是认为婆媳关系就是婆媳关系,永远不会变成母女关系。她们都不懂得通过对方的母女关系来看对方的情感和人品,来体会对方的真情。如果用真情来换取真情,婆媳关系就一定会与母女关系一样,成为家庭关系的新的情感支柱。

现代都市青年婚后一般不与父母同住,农村青年婚后“分家单过”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于是,婚后的媳妇就有了三个意味不同的家———娘家、夫家与自己家。

在传统社会里,女性嫁到夫家后,对于娘家来说,已经是一盆泼出去的水。娘家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家,为父母养老送终的真情表达受到了限制,而夫家也还不是自己的家,要对陌生人生出真有之情并非易事。因此,媳妇处在卑微的地位上,一熬就要几十年,直到成了婆婆,夫家才终于变成了自己家。

一些已婚女性总是把自己家排在第一位,把娘家排在第二位,把夫家排在第三位。一些已婚男性则把自己家排在第一位,把娘家排在第二位,把妻子的娘家排在第三位。这就是一些夫妻冲突的来源。很多夫妻争吵的理由往往是“你妈是妈,我妈就不是妈吗?”要求对方把顺序排列与自己相同。

其实女方的妈妈以及男方的妈妈都是夫妻双方的妈妈,夫妻之间不要计较那么多,将对方的父母都当成自己的父母,对彼此的父母多孝顺一些,不仅可以使减少婆媳之间的摩擦,夫妻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更好的。

而作为婆婆的,既然媳妇进了你的家门就是自家的人了,没有必要想着如何挑媳妇的毛病,凡是睁着眼闭着眼,你的日子就会过得舒坦,你的媳妇也会对你更好,你的儿子也就不用左右为难。

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其他人胜过妈妈

妈妈是孩子最亲的人,但是未必孩子在整个成长阶段都和妈妈最亲,有些孩子在某些阶段喜欢奶奶甚至胜过妈妈,这让妈妈们很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