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
5280900000023

第23章 遇见未知的自己(10)

恐惧在社交、经济、学业、事业、家庭生活、工作甚至娱乐中深深影响着我们,摆脱不了。要么学着与恐惧成为朋友,要么沦落为恐惧的奴隶。在日常生活中会感到恐惧的不单单是我们。大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被恐惧打败的,是被自己打败的,因为并没有深入了解恐惧。可悲的是,大多数人从没想过要如何改善自己感到恐惧的状况,只想彻底消除恐惧。但是对恐惧的厌恶之情只会使你变成恐惧的奴隶,受其控制。当你被恐惧控制了,你就几乎不可能扭转受控的局面,只能任其摆布了。人类的很多情绪状态,如恐惧,不是全凭意志力就可以抑制的,除了试图用意志力来抑制恐惧,最糟糕的处理恐惧的错误方法是,把你的恐惧与他人的恐惧相比较,这只会使你走上歧途,导致失败。

恐惧专家已经学会如何把他们的恐惧看成是专为他们而设的对其有利的动力,要学会把你的恐惧当成一笔财富,完完全全接受恐惧就是力量这个看法,你就可以发掘这个秘诀的非凡能量。把恐惧看作力量,最重要的是要记住,你可以选择如何看待恐惧。在你遇到强大的挑战时,恐惧就会产生,它能增强你的力量,提高你的警惕意识,从而保护你。

社会总教导我们,恐惧是可怕的。我们把恐惧看作一大障碍和软弱的标志,而不是强大的保护者。要拥抱你的恐惧,驾驭恐惧的力量,揭开你的恐惧,看起来令人畏惧,我们痛苦地向他人隐藏我们的恐惧,同时也对自己隐藏了自己的恐惧。很多人把恐惧埋藏于心底,原因是避免自己看起来疑神疑鬼,失去理智,消极低落和心里不爽。

要找出你的恐惧之源,可能需要使用恐惧探测仪多次尝试。但要卸下潜意识的防卫,揭开你的恐惧并不容易。要知道,你每向恐惧靠近一步,你就离恐惧之源更近了。记住,你的恐惧是有原因的,所以要诚实地面对恐惧,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第八节 久等是病:为什么我们因拖延而焦虑却又在焦虑中拖延

你是不是已经走进了拖延怪圈

很多人做事情性子比较慢,即使再急的事在他那里也得放缓,等他一点一滴的的消化。许多拖延者发现拖延似乎有其自身的生命和意志。一项新的任务的开始,他们想要努力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一连串的思绪、情感和行为波动影响了他们,它们呈现出诸多共性,我们称之为“拖延怪圈”。

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验。或许,在不经意之间,你已经走进了拖延怪圈。

在一开始,拖延者往往信心满满。当你刚刚接受一个任务时,总觉得自己这一次一定会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将它完成。不管怎么样,事情不需要你做什么特别的安排,总会自然而然地启动。只有当一段时间过去之后,你发现这一次的情况并不比以前好多少的时候,你的希望才变成了担忧。

早点开始的时机已经失去了,你开始焦虑,压力也逐渐加重。不再盼望自己会自发地开始上手做事,开始感到需要马上得做点什么,但是离最后期限还远着呢,所以你还是抱着一些希望。

时间又过去了,你还是没有上手做事,一种不详的预感取代了所有那些剩余的乐观情绪。想到自己可能永远也不会开始,你的脑海中不禁闪后果,一连串的想法在大脑中打转:

回顾自己所浪费的时间,你意识到已经无法挽回了,只能沉痛地责备自己。在这个阶段,除了这件被避开的事情,拖延者什么事情都愿意做。当初那些事情还没有这么繁重,但是你却避而不做,现在它们迫切需要你马上开工,但是你此刻却在做其他一些事情,忙得不亦乐乎,并以此来安慰自己。许多拖延者想要通过一些愉快的、立竿见影的活动让自己分散注意力。虽然你努力让自己自得其乐,但是还有事情没有做完的阴影却始终挥之不去。你所感受到的任何一点快乐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负疚、担忧和厌烦。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却没有一点眉目,拖延者开始感到惭愧。你不想任何人知道你的窘境,所以你可能会通过种种方式加以掩盖。

虽然你感到负疚、惭愧或者欺骗了别人,但是你继续抱着还有时间完成任务的希望。虽然你脚下的地面正在崩裂,但是你还是试着保持乐观,盼望着“缓刑”的奇迹能够出现。

此刻你已经绝望了。早点开始做事的良好意图没有实现;负疚、惭愧和痛苦也无济于事;盼望的奇迹也没有出现。到了这个时候,你不得不在背水一战还是弃船逃跑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内心的压力让你不堪忍受。时间已经很少了,这个任务在剩下来的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内看来没有完成的可能了。在这最后的阶段,你可能会评估一下剩下来没有做的事情,认定这一次要想顺利过关实在太迟了。根本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件最初计划得好好的事情。

反之,压力已经变得如此巨大,你再也不能坐等哪怕一分钟。最后期限如此临近,或者你的偷懒让你如此痛苦,以至于你终于感到做些什么总比无所事事要好。虽然它很困难,令人痛苦,但是至少你已经上手在做。胜利在望,事情马上要做完了。

当那个任务最终无论是被放弃了还是被完成了,拖延者通常会因为如释重负和精疲力竭而近乎崩溃,这几乎变成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虽然历经磨难,但是毕竟已经过去。你发誓, 下一次你一定早一点开始,严格按照计划,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

就这样,随着一个放弃拖延行为的坚定誓言,这个拖延怪圈就画上了句号。然而,尽管他们诚心诚意痛下决心,大部分的拖延者都会重蹈覆辙,一次又一次地在这个怪圈挣扎。

无疑,在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我们的确处于各种各样要求的轰炸之中,这占据了我们全部的时间和空间。除了身处高压力高要求的社会这个原因之外,一定还有其他原因造成了一个人的拖延。希望你考虑一下它在你的生活中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为什么大学生会拖沓学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信誓旦旦地对天发誓,一定要开始学会存钱,但是,在面对自己想吃的美食和想要的东西时,理智就已经成为了“浮云”;当我们面对肚腩上的“层层梯田”而下定决心要坚持晨跑和晚间散步后,不出几天,照样“浮云”而过。这样,我们的计划就被搁浅了,许多人的座右铭就变成了“从明天开始”。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将之称为“拖沓”。

当大学生中“信春哥,不挂科”的热风开始在网络上流传时,许多人似乎又开始回味那句“不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校园经典名言。其实,很多人确切地说应该算是“罪有应得”,许多人总是在课业开始前排着胸脯保证“课前我一定会预习,课后我一定要复习,论文我一定要按时交”。然而,每个学期,我们总会发现有很多人放下学业去参加课外活动,去看电影,去约会,甚至有些人属于“顶风作案”——论文交前的一晚才开始动手,结果可想而知。

课业似乎越积越多,很多人原本的计划似乎也越拖越后。“临时抱佛脚”般地咬书本,背笔记似乎成为了考试前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于是,拖延的、挂科的自然“应运而生”。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屈从于自己的惰性呢?难道是我们根本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约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显然,我们在自我控制上的底线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即及时满足与延后满足之间的矛盾。我们为了眼前利益和快感而放弃长远的目标,因为“此刻满足”带来的快乐会麻痹我们的理性,和对未来“利益最大化”的感知,这个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被“拖沓”恶习压制住了。

对一位成功者而言,拖延也许是最具破坏性,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我们丧失了主动的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拖拉,我们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它们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恶习。拖延会让生命大打折扣。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付“拖沓”呢?

当我们自己内心的声音开始模糊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外部声音”,即别人的强制性命令。这种“家长式”的声音会帮助我们强力自我设置“底限”,掌握好潜在的自我控制机制。同时,想要克服这个坏习惯,我们必须随时准备行动,因为只有你的行为,才能决定你的价值,以此来战胜我们的心理惰性。同时,适当地考虑一下我们的情绪因素,因为当我们心情愉快或热情高涨时,很多事情就可以轻松完成。所以,当机立断常常可以避免做事情的乏味和无趣。而且,我们更要学会面对,不要遇到什么事情就只知道逃避,这样的结果往往就是不了了之。

所以,做事情如同在春天里种下一粒种子,如果没有在适当的季节行动,那么未来也就不可能有丰收。

人的感觉会逐渐麻木,到底是因为什么

任何一个人,对于一些刺激,也许一开始还是很兴奋的,但很快他就会适应这个刺激,并进而对这些刺激再也没有兴趣了。是什么让人的感觉在刺激面前慢慢变得麻木呢?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当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左右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试验者才会察觉出重量有差距。如果让他右手举着600克的砝码,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他才能感觉到重了。再加重,还是一样,当右手举的砝码越重.左手上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

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更多的重量才能感觉到与已有重量的差别。由此,心理学家得出这样一个定律,叫做“贝勃定律”。贝勃定律表明,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会变得微不足道,只有施加更大的刺激,才能使其产生强烈的感觉。它所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效应。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不难从生活中发现“贝勃定律”的具体体现。比如,一份报纸卖1元钱,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即使一份报纸卖到1.1元钱,人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感觉,但是如果原本1元钱的报纸突然变成了10元一份,人们就会感到“怎么这么贵”,真是无法接受;而一台原价为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如果涨了50元,人们则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这说明能否产生强烈的效果,与人们原来所接受的心理刺激有密切关系。如果原来一份报纸卖9元,涨到10元,人们也不会觉得无法接受,如果原价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突然涨了2000块,人们就会感到刺激很大,无法接受。还有,购物时,人们会对原本几千块、现在1折起的奢侈品特感兴趣,在一年一度的打折季中为抢得一杯羹而沾沾自喜;却对原本几百块,现在1折封顶的平价品嗤之以鼻,嘴里嘀咕,天天打折天天打折真没劲;办公室里,新人A忙前忙后拿报纸收快递,而隔壁的新人B却如同屁股长了钉子一坐就不起来。一个月后,A终于累了快餐盒饭不想去取了,此时隔壁新人B站了起来。同事们抱怨A“大不如前”,却夸赞B“进步”。

所以,心理先后接受的刺激度的差距决定其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有落差,才会产生强烈的效应。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周围的人都与你的生活条件差不多,你就不会有别的想法,觉得自己很满足;如果你身边的人一个胜一个地比你富有和成功,你就会产生强烈的落差感,觉得自己生活得很不好。相反,如果你到了贫困地区,看到很多人生活得都很艰苦,你就会产生优越感,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和自己的母亲因为一件小事吵架后赌气离开了家。女孩在外逛了一天,肚子很饿,于是她来到一个面摊儿,想要吃一碗面,但是却发现自己忘记带钱了。面摊儿老板很好心,免费给女孩煮了一碗面。女孩十分感动,对面摊儿老板说:“我们不认识,你对我都这么好。可是我妈妈,却对我那么绝情……”说着就哽咽着哭了。

面摊儿老板看着女孩说:“你这小姑娘,我仅仅是给你煮一碗面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妈帮你做了十几年的饭,难道你就不应该更感激她吗?”女孩听到面摊儿老板说的话,整个人一下子就愣在那里了!她心里想:是啊,妈妈辛辛苦苦地养育我那么多年,我非但不感激她,还因为小事和她吵架,真是不应该啊!

女孩后悔了,知道自己错了。于是鼓起勇气,往家的方向走去。快要到家的时候,女孩远远就望见了疲惫而焦急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妈妈终于看到了女孩,对她没有一丝的责怪,而是忙喊:“饭早就做好了,快回去!看你冻的!”此时,女孩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相比而言,陌生人当然没有亲人和朋友对自己好,但是我们在“贝勃定律”的影响下,却会产生这样的心理错觉。因此,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对陌生人的帮助,我们应当报以适当的感动,而对于亲友的帮助,更应该报以更大的感恩。而不能凭感觉论事,误会或者伤害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从前文的分析来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贝勃定律”用在更多有利的途径,同时也能避免其所带来的消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