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
5280900000050

第50章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5)

人多变得胆大,还有更加极端的情况。如果世界杯足球赛在哪个城市举办,想必主办城市的居民必定会兴高采烈,但当地的警察肯定是高兴不起来的。为什么警察高兴不起来呢?因为“足球流氓”遍布各个足球场,制造许多骚乱,严重威胁日常安全问题。欧洲的男子足球水平很高,欧洲的足球流氓也同样大名远扬,尤其是英格兰的足球流氓,足以使任何球场保安谈虎色变。1985年5月,比利时海塞尔体育场欧洲俱乐部冠军杯赛决赛现场,由英格兰利物浦队和意大利尤文图斯队争夺冠军。比赛中途,利物浦球迷率先挑起骚乱,暴力冲突中双方球迷死46人,伤逾百人,上演了空前的惨剧。“海塞尔惨案”已经过去了好多年,然而球场暴力却有增无减。鉴于惨案愈演愈烈,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已经一再指出,球场暴力已成为足球事业发展的毒瘤,也是足球运动的耻辱。那么,这阴魂不散、“我行我素”的球场暴力,究竟有些什么奥秘呢?

心理学家做如下一些解释:首先,天生好冒险的人往往在集体中有较大的影响,他们更健谈,嗓门也高,因此容易让集体接受他们的主张。其次,当个人提出建议时,能由于不熟悉情况而心中无数,所以小心为上;而在集体讨论后,每个人对情况会有更全面也更深入的了解,也就敢于提出冒险性的建议了。再次,集体中会发生责任分散效应,出了错,责任平摊,每个人所承担的较轻,因而易于主张冒险,因为一旦决策正确,各自所获得的利益并没怎么减少。

这个解释提醒我们,不要过分依赖群体,对集体做的决策不要过于相信。对多人做出的决定充分考虑,冷静地用一个人的头脑仔细思考一下,这个决定是不是过于大胆和冒险了?如果我们自己是负责人,就更应该如此。因为最后集体不会为这个决定负责的。三思而后行,以免最后没有在集体的力量下做出更好的决策,反而独自为集体的决策背黑锅。

为什么别人都在说我的坏话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对别人的缺点很关注,最喜欢的是谈论别人的隐私,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想想,社会并不是只注意你一个人,如果你以为大家都在谈论你,这就可能有精神问题了。

场景一:阿M和小E在办公室的后面窃窃私语。

场景二:你鼓足勇气,融入办公室的小集体,笑呵呵地走近她们……

场景三:“嘿,聊什么呢?”

场景四:阿M斜看了你一眼,“没什么没什么,我们在说今天天气不错呢!”

场景五:你尴尬地转身走了,心想:“她们一定在说我坏话,天哪,她们为什么这样?她们在说我什么?我的眼线花了?我上次被boss训的事情她们知道啦?还是知道我在和Bill谈办公室恋情……到底是什么呢?”苦思冥想……

场景六:阿M低头悄悄对小E说:“你说的是真的?你们家的股票升了好多?喂,赶快告诉我买哪只好啦。”

没准拿起书的你就有过这种经验,你以为别人在说你的坏话,事实上,这种情形大都是源自你的多心,他们闭口不言,是因为你打断了他们的话题。

同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当许多人聚在一起谈话,你就以为他们都是在赞美你,这就未免太滑稽了。

其实,我们经常是一碰到状况发生就随意下结论定标签,经常因为自己心里有成见而过早下定论,完全忽视还有一个东西叫证据,或者是先下个铁板钉钉的结论,再去找些牵强的证据回来,硬是套在结论上,再加上给自己强加的心理压力,结果当然只会莫名其妙地赔上心情啦!

不必太在意他人对你是如何看待的,过于多心只会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杯具”和不幸。只要牢牢记得,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这就足够了--当然,如果能表现得比自己的本来面目好些,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要努力学习宽容自己,欣赏自己,宽容他人,欣赏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平和友好地与人沟通,不让猜忌的绸巾蒙住自己的双眼。当培养出出色的社交能力后,你的人生道路就会变得从容而轻松。

我们的思维常常就能左右事情的发展,当一个人想要怎么样,他就真的会变成那样。要想不变成这种职场普遍的“心理奴隶”,就要用积极的良性的思维来帮助自己变坚强。

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很渺小,常常抱怨“我没有好机会”、“我将会失败”、“周围的人都在跟我作对”、“领导没有看重我”……而且常常太过缺乏自我意识,就会变得十分在意“别人会怎么想”,不信任自己的创造力和人格,心理十分不成熟。“我多说话,别人就会认为我爱出风头”、“我做那件事,别人会嘲笑我”……这种“别人”式的想法使我们成为“别人”思维的奴隶。大部分这种“心理奴隶”还会去倾听不够资格的人的忠告,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创造力。

经常在脑袋里想“我要成功”、“我会成功的”、“我是胜利者”,这种自我暗示,会增强你的必胜信念,并且在潜意识里也会去努力寻找各种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的方法。

理性地面对他人的指责、批评、敌意和误解。所处的职位越高、越重要,被人当做背后的闲话谈论对象的概率也会越高,被关注、被批评的可能也会越大。换个角度想,别人的非议、谈论,不是恰恰说明你风头正劲,气势够足--换成其他人,别人还真不屑于讨论呢!

常常使用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良好的词语暗示自己,这种做法会极大地增强你的自信。思考问题时,尽量考虑“为什么可以做到”,而不应总是思考“为什么做不到”。

我们通常习惯于通过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来看自己,他人就好像我们面对的镜子,如果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形象很不错,当然会心情愉快,如果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形象如此低迷,恐怕真的就会心情低迷了。其实,他人也许仅仅是面哈哈镜,仅凭他人的一面之词,把对自己的信心建立在依靠他人反馈的基础上,就难免会遭遇到自己束缚自己的危险。因此,不管是溢美之词还是负面评价,要把这一切都仅仅当做是自己生命的点缀。不要从他人身上找寻自己,自己的人生应该由自己掌握和塑造。

以一种平常心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朋友同学,不要过于敏感,不要对别人的窃窃私语耿耿于怀。一直没完没了地怀疑别人是否在背后评价你,结果因此不再相信朋友和同事,难道不是一件令人绝望的事情吗?

近肥胖者会发胖?

人们经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却很少有人说近肥胖者胖。事实上,近肥胖者会发胖。为什么呢?

如果你的朋友和家人发胖,你也很可能会发胖,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们有惊人的发现:肥胖会“社会传染”,它很容易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

肥胖是全球的公共健康问题,全世界大约有15亿的人超重,包括超过4亿的人肥胖。2/3的美国人超重或者肥胖。最近一项美国研究结论很有趣,您的肥胖标准是在对比中建立的。如果您的配偶肥胖,您的发胖几率会上升37%,如果兄弟姐妹肥胖,则上升40%,但如果您的好朋友肥胖,那么发胖几率将上升57%。在最亲密的友谊中,风险几乎增加三倍。虽然说拥有朋友会使人健康,但别忘记做一件事,就是摆脱受朋友的影响。

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大型研究结论在你喜欢的人住得很远的情况下仍然有效。社会联结(social ties)似乎发挥着令人惊讶的强大作用,甚至是超越我们所知道的基因作用。

“我们很惊讶地发现,远在百里之外的朋友对一个人体重的影响就如同住在隔壁的朋友一样。”圣迭哥,加利福利亚大学的合作研究者James Fowler说。

研究者认为,不仅仅是相似饮食和运动习惯让人们走到一起。有亲戚和朋友变得肥胖改变了一个人可以接受的体重的标准。

尽管有这样的发现,但研究者还是说人们不用切断他们与朋友的关系。

“有大量的研究证明拥有更多的朋友会让你更健康,”Fowler说。“所以最后一件你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摆脱你每一个朋友的影响。”

该项研究由国家老龄化学会资助,结果在周四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研究者分析了Framingham心脏研究中被试的病史档案。Framingham心脏研究跟踪调查研究波士顿郊区小镇Framingham的居民健康状况超过了半个世纪。研究者们通过每次测试时被试所提供的联系信息来跟踪记录他们的亲戚和朋友,这持续超过了32年。

总共有12067人,所有的Framingham被试都参与了这项研究。

在考虑了体重的自然增加和其它因素之后,研究者们发现了这个巨大的影响发生在朋友之间,而不是在拥有共同基因或者生活在同一家庭的人之间。地理和禁止吸烟在肥胖上都没有影响。经研究者计算,平均而言,当一个肥胖的人增加17磅,他的朋友相应的就会增加5磅。性别也有强烈的影响。在同性朋友中,如果一个朋友变胖,那他变胖的危险就增加71%。在兄弟之间,变胖的危险增加44%;在姐妹之间,变胖的危险增加67%。

印第安那大学的统计学家Stan Wasserman说,虽然这项研究做得很聪明,但它也有局限,因为它排除了Framingham团体以外的关系。

许多最近的研究都试图搜寻与食欲和能量消耗有关的肥胖基因。治疗也主要集中于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来帮助人们抑制他们的体重。此项研究发现为治疗肥胖这个世界性的流行病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研究者表示,通过团体的方式来治疗肥胖也许会有用,用以替代仅有个体治疗。

“因为人们是相连接的,他们的健康也是相连接的,与肥胖的人亲近,容易改变自己对肥胖的标准,导致自己跟着肥胖。”该研究的领导者,哈佛大学社会学家Nicholas Christakis说。

没有参与此项研究的肥胖专家说这个发现支持了他们一直的猜想:人们通过观察其他人来确定什么是可接受的体重。

“如果你只有一点点胖,而在你周围的人都相当的胖,当你照镜子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很好。”耶鲁大学预防研究中心主任David Katz博士说。

因此,跟肥胖的人做朋友,千万记得不要受他们影响而改变肥胖的标准。特别是爱漂亮的女孩,记得肥胖是爱美的天敌。

为什么孩子动不动就轻生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仅因为生活出现一些变故,或者自己在学校遇到不快,或郁郁寡欢、久而久之形成某种心理疾患或出现精神问题。更有甚者,一次小小的不满足,便造成对社会的仇恨,对生活的厌倦,动不动就轻生。

有这样一组不忍卒睹的镜头:

一初中男生,某市一中读书,进入高中以后每次考次成绩都在前三名,只因高二期终考试下滑到第十名,跳楼自杀;

一大学男生,只因女友找了另外的男友,便威逼女友跳楼殉情。

一大学男生,只因失恋,在所读大学的校长办公室前水池里淹死;

一大学女生,考研时以超过录取分80分的成绩考取了第二名,只因没有考第一,跳楼自杀。

为何孩子的心灵如此脆弱?这必须反观一下我们的教育。

首先,是家庭教育中的种种问题。

而在我们众多的家庭里,父母在子女心目中是什么?父母是上帝赐给孩子的一只神奇的魔盒。孩子只要启动两片花瓣似的嘴唇,除了天上的星星父母实在买不到神梯攀摘外,一切愿望都可以得到满足、一切美丽的梦想都可以在欲望的上空轻舞飞扬。尤其是那些经济条件好的父母千方百计满足孩子各种有理、无理的要求,孩子长大后又不得不一再迁就。这些父母平时让孩子目空一切,让孩子感觉自己无所不能,自尊心虚荣心强盛。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里,孩子容易自私、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差、自理能力差,也没有没有机会体味生活的艰辛、劳动的幸福、父母财富的来之不易。惟一体味到的却是,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的思维定势。所以这样的孩子走出家门后,一旦遭受一点点伤害就会有过激反映,很容易导致精神崩溃,等待他的注定是步步危机,处处受阻。因为在他家以外的人不会以他为中心,学校不会以他为中心,这个社会更不会以他为中心。

除了过多的溺爱,父母也容易因爱子心切而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或者“强迫”其作出有违本意的选择,总想以自己的能力来代替子女应有的努力,以自己的愿望来设计子女的未来,以自己苦苦奋争来的财富来为子女开辟一条理想大道。殊不知,这种为孩子做主的做法,会让孩子承受更大的压力,也很难体会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因为一切并非其自主选择,他们甚至要委屈自己的喜好,来成全父母的愿望。一旦压力太大,又找不到努力的动力和缓解的方式,便很容易出现抑郁或轻生的行为。

其次,是学校教育的某种缺失。

我们的学校教育虽然一直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在考重点、评绩效等等目标的指引下,很大程度还是“唯分数是图”。学校衡量学生优秀与否,学习成绩通常都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教育部或者社会衡量学校或老师的业绩,也将学生的分数作为重点评价因素;重点初中、高中、大学的考取,分数始终是硬道理。在这种衡量标准之下,学生承受很大的考试压力,学生大部分时间用来上课、夜修、补习,而失去了很多自由活动和全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