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
5280900000077

第77章 日常生活原来是这么的不可思议(4)

北京师范大学笔迹心理学家徐庆元是国内笔迹心理学的先驱人物,他曾现场从字体分析写字的性格。让当事人心服口服。

这天,一位女士在黑板上写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两行大字,随手就写了几个阿拉伯数字,徐庆元观察片刻后说:你的书写速度快,线条流畅,笔触重,这三者是和谐统一的,可以看出你这个人快人快语,单纯而不复杂,即便是坏事,也能用好的眼光去看,很难被污染;喜欢直言,批评人比较严,属于刀子嘴,菩萨心……

接着徐庆元对着笔迹凝视了一会儿,又说:你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像男性般独立;也能包容,有热心,爱帮忙,有慈悲心;你喜欢做亲自动手的工作、技师型的工作,比如医生;你她还有艺术方面的才能,可能要通过业余发展起来……最后,似乎迟疑了一下,徐庆元在黑板上写下文学两个字。

这时,当事人说自己曾在西藏阿里当过军医,后来就是在业余时间喜欢写作,并且走上文学的道路,而这个就是作家毕淑敏。在场的人都感到十分惊讶。难道通过字迹真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来吗?

笔迹是一个人的性格,智力水平和思维逻辑的具体反映。因为写字也是一种行为表现,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投射。美国心理学家爱维认为:手写实际是大脑在写,从笔尖流出的实际是人的潜意识。人的手臂复杂多样的书写动作,是人的心理品质的外部行为表现。

我们知道,人的稳定型行为,比如言谈举止、处理问题的方式等等,都表现出人的个性特征。就像每个人的说话方式不同一样,我们每个人的笔迹也不相同。通过笔迹探索性格与心理健康,是一门尚年轻的学问,但它也是一项有趣而充满活动力的事业,相信它在不远的将来,能为我们带来新的讯息。

美国著名的心理疗法专家威廉·希契科克对笔迹学研究已达20年,他藏有4万份笔迹档案,从中他得出了一些具体的结论:

1.从笔画力度看性格

凡是笔画轻重均匀适中,说明书写者有自制力、稳重,对自己所喜欢的工作能竭尽全力去完成;反之,凡是笔画不均匀的书写者多半是个脾气暴躁、喜欢破坏和妒忌心强、喜欢背后做小动作的”阴谋家”。笔划过重的人比较敏感,笔划过轻的人往往缺乏自信。

2.从字行看性格

字迹有棱有角说明书写者是个意志坚定、观点鲜明,不会改变立场的人,但这种人一般说来 会与观点不同者辩论得面红耳赤;反之,字迹圆滑者则是性格随和、办事老练,能一唱百合,善于搞公关工作的人;字行高低不平是机智或狡猾的人的笔迹。

3.从字体结构看性格

在字的结构方面严谨、方正以及点划都能体现力度者是个记忆力强、办事认真的人;字体方圆、长短、大小错落有致者,其适应性及变通能力强,适宜做交际及公关工作。

4.从字体大小看性格

字体大小也是个性的一种表现,字体写得过大的人是举止随便、过于自信和做事比较草率的人;如果字迹书写得较小,运笔轻重适度,阿拉伯数字写得很美而签字却显得比较拘谨者,是个内藏心机,喜怒不外露和能沉着应付大事的人;字迹过于紧凑则具有吝啬和善于盘算的性格。

5.从书写习惯看性格

凡是字体丰润、笔划搭配匀称,书写速度又较快者是个理解能力强、忠于职守的人;凡能模仿别人的笔迹又缺乏新意者,可靠性强,但又能独当一面;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笔迹求异变形者,是个富于冒险精神的人;在字行间起伏不平的书写者富于外交手段,善于发现别人的弱点;书写时越写越往上者是个乐观主义者,而越写越往下者则是个悲观主义者。

总之,上述理论从字的笔画轻重、匀称性,字迹的棱角或圆润,写字速度的快慢,字的间架结构,字体的形状、长短、大小,字的模仿性或创造性,字行的高低,倾斜度等特点的排列组合起来看人的心理,甚至有的由此预测未来和人生。

也许将来某一天,当你向求职单位递上打印得整整齐齐的履历表时,却会被要求必须提供一份手写的材料。别奇怪,因为专家要对你的笔迹进行分析,以便用人单位能更多地了解你的性格和心理状况。

为什么拾柴火也能反映性格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和性格内向的人在一起觉得很闷,和性格外向的人在一起觉得开心,和性格绝对中性的人在一起觉得这人没有脾气……一个的性格形成是由多种原因影响的。

在心理学领域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试验者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

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

后来,实验者为了鼓励孩子们,又给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

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孩子们对待冬天夜晚取柴以便烤火取暖这相同的客观现实,各人的态度不一样。有人不怕黑、不怕冷,高高兴兴地到山沟里去取干柴;有人虽然也去山沟,却嘟嘟囔囔不愿意;有的怕黑又怕冷,图方便就近取湿柴等等。

由此可以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是很大差异的,拾干柴的孩子性格往往勇敢主动,那些图方便拾湿柴的孩子往往胆怯,可见每个孩子对待相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因而采取的行为模式也不同。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在心理学中将他们这些态度和行为称为性格特征。

恩格斯认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他在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以上述试验为例,说某个孩子是勇敢的,不仅是他的态度,而且有其在寒冷的黑夜里到山沟去取柴的行动,而这又是经常性的、稳定的。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其模式也各种各样。如何了解人们的性格特征,则可以从其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着手。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是个胆小有钱的人。虽则胆小,但是对他人十分慷慨,却对自己十分节约。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这细节说明了严监生对自己的节约。当然,我们也应认识到严监生性格的复杂性。他的性格中有吝啬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慷慨与不乏人情的一面。他以金钱作为护身符,来消灾弭难,苟且偷安。由于他没有家族优势,至死也怕严老大,他活得卑微,死得窝囊。至于对财产的聚敛,主要靠两种方式:一是靠剥削来占有;二是靠惨淡经营,精打细算,甚至靠生活方式上的自虐来减少开支。他爱财、聚财,但有时慷慨。

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着性格各异的人。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心理特征。它的任何特征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只是受一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诸如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环境、自身成熟等,其中,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最为重要。

1.遗传的作用

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性格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人的气质影响着性格特征的外部表现,就是由神经类型的特性决定的。例如,在不利的客观条件下,抑郁质的人比胆汁质的人容易成为懦夫,而在顺利的条件下,胆汁质的人比抑郁质的人容易成为勇土。多血质的人善于与人交往,而粘液质的人难于与人相识。研究还说明,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性也可能影响到某些性格的形成,加速或延缓某些行为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2.家庭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对性格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如果父母处境不顺,困难,表情苦闷、言语忧抑、容易使孩子形成沉默寡言的性格特征,甚至玩世不恭,消极悲观,要么就比别的孩子要早熟、坚强。

如果父母对孩子是采取宽容、理解、保护、非干涉性、合理的态度的话,儿童就容易形成领导风格,活泼好交际,积极,情绪安定等性格特征。如果父母对孩子干涉、专制、 溺爱、支配、独裁等就会使儿童产生抑郁、任性、适应力差、胆怯、执拗、情绪不安定等性格特征。

当然然影响性格形成的家庭因素还有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成员的职业,家庭气氛,孩子在家中的作用与地位,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等。

3.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和儿童心身发展规律,对下一代所实施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影响,以使其形成一定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学校教育在儿童性格形成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教育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来完成的。师生关系始终是教育人际关系中的主要关系,这种关系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性格的形成。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民主型、权威型、放任型。学生参加集体生活,接受集体的委托与要求,受到集体舆论的影响,这一切都对其性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另外,劳动,特别是公益性劳动,对学生形成勤劳、朴素,爱护劳动成果,遵守劳动纪律和时间等性格特征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4.社会环境对性格的影响

学生生活在社会环境中,除了上学时间外,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在社会上活动。社会上各种因素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都对其性格的形成、发展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宣传为社会、为人民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而低级下流、庸俗的文艺作品则往往对正在成长的学生产生极坏的影响。

总之,性格主要是通过人的不断的生活实践,在外界生活条件和人自身的心理活动相互作用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要不断的扩展自己的阳光和胸襟,塑造自己的性格,追求人格的完美。

为什么说大耳朵的人更有见解

在民间有”耳朵大有福”的说话,一般情况,如果有人长了一副硕大而饱满的耳朵,多数会被认为这样的人有福气、运气好。事实又是怎样的呢?耳朵的大小和性格有什么关系呢?

一般来说,大耳朵表示有活力,有行动力,富有见解、热情。中等耳朵代表理智和专注。而长着小耳朵的人意志力和个性通常不强,但反应迅速、身体灵敏、动手能力强。

既然耳朵的大小与人的性格有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分辨耳朵的大小呢?这里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请你面对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脸。最好固定视线与自己的眼睛等高,向前凝视。尽量不要俯视或仰视,这样就可以看到耳朵的大小和位置。夹在眼睛上部的虚线和鼻端梢内侧的虚线之间的长度,则代表一般耳朵的大小。

参考通过面相学与心理学家的研究,我们在这里列举出不同大小的耳朵所体现的各种性格特征。

1.大耳朵的人更有见解

长着大耳朵的人一般都是有活力、行动力强的人。如果耳朵外形、轮廓美观,则代表内心平静、有想象力、勤勉、乐于竞争、热情、坚持不懈。这些特性都是创造力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在音乐文化领域。所以我们首先会在艺术家、音乐家、演员、导演、科学家和作家身上发现代表创造力的外形美观的大耳朵。

如果一个人的耳朵大,并且各个部位都很美观,结构完整,耳朵上部发育好,从上至下逐渐变细的曲线优美:代表他是一个聪明、富有想象力及丰富见地的人。

如果耳轮在耳朵上部呈锥形,轮廓美观,垂直走向,下部曲线优美:代表丰富的见地,但是宽锥形的对耳轮也表现出专断、自私的性格特征;如果耳轮在起始处粗壮,但在接下来的走向中剧烈变细:这表现出顽固、高度敏感性和消沉的情绪。

如果是外形粗糙、过宽、过厚的耳朵,那么有这种耳朵的人的外在表现为麻木、缺乏感情,有时还很野蛮,活力和乐于竞争的特性突变成让人不愉快的攻击性,这种现象也不少见。特别是过大的耳轮和耳垂,或者几乎没有的耳轮,这些都是思维不受控制的表现。

2.中等耳朵的人多理智

中等大小的耳朵为正常的耳朵。这种耳朵的主人虽然没有大耳朵的主人富有想象力和热情,但他们更加理智,逻辑性也更强。耳朵中等大小的人做事往往深思熟虑、权衡再三,在他们身上根本看不到强烈的感情波动。他们不会大声地争辩,而是做出确切的、让人信服的言论。

在为人处事方面,耳朵中等大小的人一般比较稳重,知道如何在工作和家庭之间保持平衡。如果中等大小的耳朵外形美观匀称,则代表逻辑性和计算能力很强,这样的人在数学、物理、生物和化学等方面极具天赋。

如果中等大小的耳朵外形丑陋,结构也不协调。例如耳轮不平整、肥大,耳垂过大等,评价则会转向负面。我们经常会在一些极具天赋的演员、艺术家、运动员或科学家身上发现某些不值得人们效仿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