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保障粮食安全,主要的思路是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因此,国家出台了免征农业税、最低收购价政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建立粮食储备体系、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等一系列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每年要消耗粮食10600亿斤,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是世界消费总量的1/4,目前世界粮食总贸易量不到我国消费量的2/5。有人说,只要中国经济发展好了,可以从国外买粮食。但是世界上能有哪个国家能提供如此多的粮食?如果中国的粮食出现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拯救中国。
因此,必须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18亿亩耕地的红线绝对不能触碰,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从规划、标准、市场配置、评价考核等方面全面建立和落实节约用地制度。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是我国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政治智慧,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并不稳固。每年的粮食产需依然存在一定缺口,每年都要挖几百亿斤库存。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对粮食质量和品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粮食消费趋势也会不断变化,因此,需要认真分析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适应粮食消费趋势的措施,及时应对,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世界走向中美共治?——G2
G2是指由中、美两国组成一个Group来代替旧有的G8,即八国集团,以携手合作解决世界经济问题。G2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伯格斯滕提出来的。他在2009年6月14日第四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后召开媒体电话会议,宣传他的“G2”构想。他认为,中国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经济超级大国。美国应当成全中国,使其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合法建筑师和管理者,使中国与其作为全球经济超级权力的新角色相匹配。此后,伯格斯滕在2009年7、8月号的《外交》杂志上撰文,继续深化他的“G2”构想,鼓吹美国应寻求同中国发展一种真正的伙伴关系,以实现对全球经济体系的共同领导,而不是纠缠于双边关系中的众多问题和相互抱怨。他提出,鉴于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八国集团之类的全球治理已经落后于时代,因此只有这种“G2”模式,才能准确定位中国的新角色,让中国人准确地感受到中国是一个全球经济巨人,是国际秩序的合法建设者和维护者。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似乎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关于未来世界,大家的猜测也越来越多。有说二十国集团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有说金砖四国正在崛起,而有关中美共治的G2提法又成了一个热点话题。
谈论世界未来是回避不了中国的,问题是中国能承担什么角色、愿意承担什么角色,现有的世界又愿意在多大程度上让中国承担那样的角色。一切都要基于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和认识,把握好竞争与协调的本质。就目前来看,G2的提法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它太高地估计了中国的实力,也太低地估计了欧洲的实力和巴西、印度、俄罗斯这些国家的发展潜力。所以温总理才在中欧峰会上着重强调:“有人说,世界将形成中美共治的格局,这是毫无根据的,也是错误的”。这既是对中国能力的客观认知,也是对中国意愿的明确表述。
G2是不会成为我们的追求目标,但G2的虚荣却在我们很多人的脑海里翻腾,和这些年膨胀的自信混合起来,这其实是没有看到我们的综合实力。
2009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10年《国际形势黄皮书》。综合国力排名中,中国排名第七。黄皮书选取了西方七国和“金砖四国”作为评估对象,包括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其中西方七国被称为是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家,而“金砖四国”也毫不逊色,被称为是有希望在几十年内取代七国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家。四国之一的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黄皮书对11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行了分析评估,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领土与自然资源、人口、经济、军事、科技五个直接构成要素,以及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安全与国内政治、国际贡献四个影响要素。美国除了在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和安全与国内政治三项上得分较低外,在其他项目上都居于前列,其中,经济、军事、科技和国际贡献四项都居第一位,资源居第二位。11个国家的排名中,美日德综合国力位居三甲,中国排名第七。
G2说法的出现,与当前中美两国实力的消长变化直接相关。但金融危机后的美国是否衰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即使是衰落中的美国,在短期内其对全球事务的主导和影响力也毋庸置疑。
G2的声音来自美国,但热议目前还停留在学术及媒体的圈子内,美国政府并没有对G2有过评价,这本身就颇令人回味。更何况在种种热议中,G2的含义已经从最初中国和美国在经济领域引领世界,演变为中美对全球事务的共治。
面对G2的热议,中国该如何反应?论实力,无疑,中国正在向一个世界性大国迈进,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口与GDP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三,军事实力也位列全球前列。但世界爱谈的是总量,中国强调的是人均。有关中国的任何统计数据一经庞大人口的平均,差距就显而易见。更何况中国在科技发展、技术创新、文化影响力等方面,还远远没有能力引领世界。
金融危机的确削弱了美国的实力,但是中国的经济实力远不能和美国相比,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要因为美国倒闭了几家银行,破产了几家汽车企业就大谈美国的衰弱,就觉得可以和美国共治世界。
没有人否认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但在中国面临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口时,我们应当更多地看到爬坡的艰难、蜕变的痛苦,而不是觉得自己可以与美国G2共治了。G2不是现实。如果我们尊重其他国家的发展成就,G2也不应该成为未来。
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目前中国还无意竞争国际领导权,但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它需要在国际事务中担负越来越多的责任。这既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要求,也是中国自身作为世界大国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姿态。在意愿和实力仍不具备全球领导者的现阶段,中国承担国际义务只需坚守两个原则,一是量力而行,二是多边合作。
第五节经济转型
美国记者为什么离不开中国产品——中国制造
一位美国记者萨拉曾经突发奇想:如果没有中国制造,世界将会怎样?于是她决定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带领全家不买中国产品,看看这一年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萨拉把这一年的很多生活经历与有趣的故事记录了下来,这就是后来成为著名畅销书的《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萨拉一家的生活中接连遇到了很多有趣而充满挫折的真实经历——萨拉不得不给4岁的儿子购买标价为68美金的意大利鞋;老鼠横行,一家人还得为使用“人道”的中国捕鼠器还是“非人道”的美国捕鼠器而犯难。最后,为了不让老公造反、不让儿子失望,在2006年元旦,萨拉只能向中国制造“投降”,萨拉在《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结尾写道:“我们最终决定,还是跟中国进口产品共存的好。发誓一辈子不用中国产品,似乎不太现实。不靠中国产品过日子太难了,至少不懈地坚持下去太难了。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勇气再来一次,从某些方面来说,我情愿不去设想,未来10年不靠中国产品过活,日子会有多难。”
提起中国“中国制造”,人们不禁感到颇为自豪——中国制造可以说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的记录,也让全世界的消费者重新认识了中国的制造能力。从新中国成立时连最简单的火柴和铁钉都被称为“洋火”、“洋钉”的一穷二白,到我们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飞机、卫星、导弹、轮船、火车、汽车、计算机、通讯电子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我们来看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据商务部2008年最新统计,目前世界500强除了极少数公司没有在中国投资投产外,95%以上把中国作为自己的生产基地,通过合资或OEM代工的方式进行“中国制造、全球消费”的运营。现在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2006年已经达到8%,总量上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制造大国,有172类产品总量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还参与大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形成了。这是我们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制造”取得如此世界瞩目的成就,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就目前来看,“中国制造”之所以遍布世界,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价廉物美。“中国制造”的主体贸易有一半以上是加工贸易,其产品完全按照外国提供的要求和标准生产,产品的附加值很少。因此,即使有了这样辉煌的出口成绩,中国还不能称作真正的世界工厂,最多只能称作一个世界加工厂。
与日韩制造相比,客观而论,“中国制造”也有一些产品具有高端、高质、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但就整个出口产业来说,“中国制造”还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
美国汽车市场2007年的销售统计表明,排在前五位的汽车品牌中,日本汽车占据四席。在此之前的2005年,美国《消费者报告》便将现代索纳塔评为可信赖度第一的汽车。像丰田、本田、雅马哈、索尼、佳能、东芝、松下等日本产品,也被世界各地消费者接受。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汽车刚刚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曾经标着5000美元的低价,由此导致美国消费者对其质量产生怀疑,而“日本制造”在美国也经历过被认为“劣质产品”的阶段,但日本企业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便将其变为了高质量的代名词,现在许多美国人都觉得日本产品的质量已经高于本国。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些数字: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被进口产品占领;中国每年要花费6000亿元从国外进口重大设备;劳动生产率大概只是美国的1/23……世界知名品牌少、核心技术创新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少、依靠低廉的劳动力和价格占领市场,要摆脱这些问题,“中国制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自身具有的短板之外,“中国制造”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第一,随着中国国家经济水平逐步缩短与西方发到国家的差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低工资、低待遇的中国劳动力初期开发阶段已经成为历史,以往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但目前这种优势正在衰退,而且这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大势。第二,各种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成本优势更加面临被遗失殆尽的危险。此外,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更加对原有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提出了挑战。
另外,在“中国制造”大规模经济的背后,是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现在的中国每日耗水量世界第一,污水排放量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这些问题都已经对中国的长期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种种情况表明,“中国制造”必须走转型之路,摆脱“世界加工厂”的帽子,开拓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只有在政府、企业、机构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世界工厂还是世界加工厂——加工贸易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从中国进口“芭比娃娃”玩具,进口价为2美元,在美国的零售价为9.99美元。在付给中国的这2美元中,1美元是运输和管理费用,65美分用于进口原材料,中国只获得35美分的劳务费。故事是10多年前的老故事,价格也是10多年前的旧价格,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的情形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拿的依然是低利润,扮演的仍旧是“世界加工厂”的角色。
加工贸易,主要指对外加工装配、中小型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加工贸易的好处是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而通常所说的“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其中来样加工不在加工贸易的范围内。
20多年前,珠海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加工贸易项目,此后,我国的加工贸易一发而不可收。1981年,全国加工贸易出口11亿美元,占出口额的5%;到1990年,加工贸易出口254.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1%;截至2003年,加工贸易带来的累计贸易顺差达3942亿美元。2006年前7个月,来料加工装配、进料加工、出料加工3种贸易方式出口总额2682.2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5089.02亿美元)的52.7%。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始终占据着约50%的份额,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导力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