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贷款审查的标准化是管理信用风险的传统方法。贷款审查标准化就是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指标考察借款人或债券的信用状况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例如:如果一家银行决定是否给一家公司贷款,首先银行要详细了解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然后,应当考虑借款公司的各种因素,如盈利情况,边际利润、负债状况和所要求的贷款数量等。若这些情况都符合贷款条件,则应考虑欲借款公司的行业情况,分析竞争对手、行业发展前景、生产周期等各个方面。最后,银行依据贷款的数量,与公司协商偿还方式等贷款合同条款。
另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贷款的分散化来降低信用风险。贷款分散化的基本原理是信用风险的相互抵消。例如:如果某一个停车场开的两个小卖部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了解到其中一家在卖冰淇淋,另一家则卖雨具。在晴天卖冰淇淋的生意好,卖雨具的生意不好。而在雨天则情况相反。因为两家小卖部的收入的负相关性,其总收入波动性就会较小。银行也可利用这样的原理来构造自己的贷款组合和投资组合,比如向不同行业的企业贷款。
近年来,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方法是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是将有信用风险的债券或贷款的金融资产组成一个资产组合并将其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因为通过投资多个贷款或债券的组合可以使信用风险降低,所以这种资产组合而产生的证券是有吸引力的。同时,购买这样的证券也可以帮助调整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减少风险。不过,资产证券化只适合那些有稳定现金流或有类似特征的贷款项目,例如,房地产和汽车贷款等。
而政府应该强化对信用风险的监管角色,应强化对信用行业的管理和监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可以说属于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比较先进的国家,尚且存在“评级机构缺乏自律”等问题,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在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相对落后的背景下更需要引以为戒,加强监管,千万不可松懈。
银行的致命“软肋”——挤兑
清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在通商银行内,一个钱庄伙计拿着一些通商银行的钞票去兑换,被柜台发现其中有几张十元的伪钞,当场拒绝兑换。伪钞的消息传出以后,许多持有通商银行钞票的人害怕手中的钱变成一堆废纸,争先恐后地去兑换现银。当时的上海银行和钱庄并存,钱庄对此事颇有些幸灾乐祸,纷纷拒绝使用通商银行的钞票。次日,上海便出现了一股空前的挤兑浪潮。
为了安抚市民,通商银行还特别派人将伪钞贴在门的旁边,又贴上一张辨别伪钞的说明。但是,持币者还是人心惶惶。银行大股东盛宣怀命令银行做到随到随兑,因为挤兑会引起其在整个金融界的信誉大跌,后果无法预料。但就在通商银行开门“欢迎”兑现几天以后,现银就所剩无几了,只得向汇丰银行求助。最终以库存的金、银为抵押,向汇丰银行换得70万两现银,艰难地渡过了这场风波。事后伪钞案的调查结果表明,伪造假钞的一名日本商人。盛怀宣为了严惩造假者曾与日本政府交涉,但最后仍然不了了之。
事实上,挤兑是银行的致命“软肋”。存放款业务是银行的基本业务,对于顾客存入的存款,各银行都只保留极低比例的准备金以供存款人提领,而大部分的存款则用于放款或投资等生利资产上,以赚取收益,便于支付存款利息及各项营业费用,并对股东分派股息及红利。银行提拨存款准备金的比率低,固然可提高银行的获利能力,同时却也会提高银行因流动性不足而倒闭的风险。因此,当发生挤兑现象时,银行就会面临巨大的支付压力。这也是为什么挤兑会这么容易就引发整个银行体系的危机的原因所在。
2004年6—7月,俄罗斯信誉最好的私有银行之——古塔银行遭遇信任危机和挤兑危机。当时,俄罗斯中央银行宣布整顿银行市场,并吊销了一家银行的营业执照。社会上立刻出现了流言,有传言说古塔银行已经进入俄罗斯中央银行治理整顿的“黑名单”。于是储户开始对古塔银行失去信任,从6月份开始,古塔银行开始出现挤兑。但古塔银行为了稳定储户信心,对外不承认面临支付危机,同时银行紧急调集资金应付挤兑。但临时注入的资金很快被挤兑一空,7月6日早晨古塔银行的新闻发言人信誓旦旦地说,他刚刚从提款机上顺利提取了现金,然而到了中午,古塔银行向俄罗斯中央银行报告:我们破产了!古塔银行尽管“身强体健”,最终却也走上了绝境.被俄罗斯外贸银行收购。
在信用危机的影响下,存款人和银行券持有人争相向银行和银行券发行银行提取现金和兑换现金的一种经济现象,就叫做挤兑。当存款户出现不寻常的大量提兑存款的现象,而银行现金准备及流动性资产变现资金不够支应客户提兑时,就势必要将其可变现的低流动性资产折价求现,因而承受巨额的变现损失。这种现象是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信用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
最好的例子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时期发生的大规模的挤兑现象,那时成群结队的人蜂拥至银行,希望将手中的存折和银行券换成现金。而近几年,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的Countrywide和Indy Mac银行,英国的北石银行和印度的ICICI银行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挤兑现象。
那为什么会发生挤兑现象呢?引起挤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银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对发行银行的信用产生动摇,纷纷撤回存款;二是由于银行券贬值,银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赶快把银行券抛出,以防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它往往是伴随着普遍提取存款的现象发生的,并进一步形成金融风潮。历史上,挤兑风潮通常是伴随着信用危机而爆发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信用危机一般是伴随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产生的。由于工业繁荣时期商品价格上涨和利润优厚,大量信贷被投机者用来从事投机活动,信用膨胀大大超过生产的增长。而当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爆发时,大量商品滞销,商品价格急剧下降,生产停滞,市场萎缩,信用就会急剧收缩。在这种情况下,债权债务的连锁关系发生中断 ,整个信用关系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出现信用危机。不仅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引起了周期性的信用危机,而且信用危机也加深了生产过剩危机。商业信用的停顿使过剩商品的销售更加困难,银行信用的混乱更加加重了过剩商品的销售困难,从而使生产过剩危机趋于尖锐化。除了由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引起的周期性信用危机之外,还有一种主要是由战争、政变、灾荒等原因引起的特殊类型的信用危机。例如,1839年英国出现的信用危机就是由农业歉收引起的。总之,在出现挤兑时,市场银根异常紧缩,借贷资本短缺,利息率不断上涨,这就会迫使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或停业,从而更进一步加剧货币的信用危机,引起金融界的混乱。
因为银行存款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虽然每一个银行都知道自身的情况,但存款人却并不了解。存款人认为所有的银行都是类似的,当一家银行倒闭时,其他存款人担心自己存款的银行也有可能遇到同样的困难。为了得到自己的所有存款,行动的越早越好,于是对自己存款的银行发动挤兑。因此,挤兑很容易引发整个银行体系的危机,恐慌会像传染病那样迅速扩散,从而感染到其他银行。
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银行危机
银行危机是指银行过度涉足(或贷款给企业)从事高风险行业(如房地产、股票),从而导致资产负债严重失衡,呆账负担过重而使资本运营呆滞而破产倒闭的危机。
1930年,美国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银行大危机。在此前的十年里,美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然而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即将到来的危机,狂热的人们把股市吹成了巨大的泡沫。1929年10月,人们的信心再也无法支撑股票市场的泡沫,股市开始大幅下跌,直至彻底崩溃,人们积累起来的财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几乎完全蒸发。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当银行一家接一家地破产时,美国人才意识到,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由于当时美国很多商业银行把大量的资金投入证券市场,股市的暴跌给他们带来了巨额亏损,市场上关于某银行即将破产的流言四处传播,恐慌的储户希望赶在银行破产之前把钱取出来,很多商业银行立刻陷入挤兑危机。这种恐慌已经失去控制,它像脱缰的野马四处奔腾,人们已经不管自己存款的银行是不是健康,一心想着把钱取到手才算安心。挤兑令更多银行被迫关门停业,很多财务健康的银行也惨遭横祸。1930年美国有1350家银行倒闭,1931年有2300家银行倒闭;1932年有1450多家银行倒闭,1933年情况恶化到了极点,公众对银行彻底失去信心,银行倒闭风潮加速进行,这一年共有4000余家银行倒闭,有许多州宣布银行停业。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并立即宣布全国银行停业。
最糟糕的是,在挤兑的压力下,银行紧缩信贷,这更加剧了企业的衰退和破产,越来越多的工人加入失业大军。人们的收入水平急剧下降,产品需求萎靡不振,销毁牛奶面包的举动与人们的饥肠辘辘并存。整个社会似乎陷入了毫无希望的恶性循环之中。大危机期间,美国先后有9800家银行破产,而企业破产竟超过14万家。
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可以看出,银行业是整个经济的核心体系,银行危机具有传染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一旦发生银行倒闭事件,如处理不好,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甚至引发整个银行业的危机,而银行业的崩溃又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危机。正是由于银行业的特殊地位,各国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都非常重视金融风险的控制和银行危机的防范。
之所以会引发银行危机,往往是商业银行的支付困难,即资产流动性缺乏,而不是资不抵债。只要银行能够保持资产充分的流动性,就可能在资不抵债、技术上处于破产而实际上并未破产的状态下维持其存续和运营。
银行危机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因为资产配置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要经营业务,各金融机构之间因资产配置而形成复杂的债权债务联系,使得资产配置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某个金融机构资产配置失误,不能保证正常的流动性,则单个或局部的金融困难就会演变成全局性的金融动荡。
银行业是金融业的主体,在一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关系到广大的民众。因此,银行业危机的影响之大也非一般行业危机可比,它可能会波及一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必须从多方面防范银行危机:
(1)第一道防线:预防性监管——防患于未然。俗话说,“防火重于救灾”,银行危机也不例外。对银行业的预防性监管可以说是第一道防线。预防性监管主要包括:
市场准入管理。设立银行,进入银行业,必须经过监管部门的审批。不仅要满足最低资本金要求,还要看发起人是否具备管理银行的能力,最后还要考虑银行业的竞争情况,不能造成过度竞争。
资本充足要求。监管当局会对银行资本金充足情况实施监督检查,不能低于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
清偿能力管制。银行必须保证足够的流动性,因此监管当局会对银行的资产结构提出要求并进行监管,保证银行具有足够的清偿能力。
业务领域限制。银行必须经营经过监管当局许可的业务,而不能经营未经许可的业务。比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股市发生“雪崩”,银行因大量投资股市而损失惨重,随即美国通过法律禁止银行参与股票投资。
(2)第二道防线:存款保险制度——危机“传染”的“防火墙”。自 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来,许多国家都相继建立了类似的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为储户的存款提供保险,一旦危机发生,可以保证一定数额的存款不受损失。存款保险制度就像一道“防火墙”,即使某家银行倒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老百姓的信心,防止由于恐慌的迅速传染和扩散而引发银行破产的连锁反应。
(3)第三道防线:紧急援助——“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即使有了前两道防线,也仍然难以保证银行体系的绝对安全,这就需要中央银行在危难时刻实施紧急援助,力挽狂澜,这也是最后一道防线。20世纪 30年代的银行危机中,当银行濒临破产时,美国中央银行却坐视不管,不但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还在为防范通货膨胀而紧缩银根。这无异于火上浇油,银行倒闭风潮一浪高过一浪,银行几乎陷入绝望的深渊。人们从痛苦中吸取了教训,每当银行出现危机时,只要不是病入膏盲,中央银行一般会通过特别贷款等措施向这家银行提供紧急援助,以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第三节利率
神奇的指挥棒——利率
利率又称利息率,它表示的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其计算公式是:
利息率=利息量 / 本金/时间*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