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优秀员工一定要读的15本书
5282700000071

第71章 希波克拉底誓言(4)

杜绝职业缺德

“希波克拉底誓言”在世人的心中是一面永远的旗帜,它宣扬着正义,善良以及一切的真与善,抵制和杜绝从医上一切的邪恶和肮脏之事,是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的行业信条与戒律,在“誓言”中写着:“我愿在我的判断力所及的范围内,……杜绝一切堕落及害人的行为。我不得将有害的药品给与他人,也不指导他人服用有害药品,更不答应他人使用有害药物的请求。尤其不能施行给妇女坠胎的手术。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的精神终身行医。

……

我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做各种害人的劣行,尤其不做诱奸女病人或病人眷属妁缺德事。”

这就是“希波克拉底”在从医中的一个鲜明的道德立场,即“绝不利用职业之便做缺德之事”,对此,綦先生分析说,对世人来说,“不利用职业做缺德事,这往往是最难遵守的一条规则。因为从业者大多希望收益最大化,尽可能地让自己以往的投入包括精力、财力变现。小到医生拿‘红包’,大到官员出卖所控制的下级职位,莫不如是。尤其在评价系统本身不公正的环境下,个体寻求变现的欲望必然超越职业道德的约束。”

正是由于不少人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律,不将这种自律视为一种使命,当今社会种种坑人、害人的事情才会不绝于耳。当然,结局的多是害人者终害己。

温迪是加拿大的一定医院的医生,她采用开处方的手段从所在医院的药房中骗取吗啡40余克,然后利用职权向常来看病的吸毒者暗示,让他们下班后到其家中买药,通过此种手段,温迪将稀释为72克的吗啡卖出从中获取高额的利润。

不久之后,利欲熏心的温迪的罪恶就被警察发现,等待她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从圣洁的“白衣天使”堕落为囚徒,温迪利用职业之便做出的这件专家法之事,确实发人深思。

利用职业或工作之便,进行违背职业道德之事,其动机比实际形为更可恶。

每种职业和职务都意味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职业良知就体现在不只是享受权力、滥用权力,而更多的是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当下的社会却有许多人的无视职业本身的神圣和纯洁。为谋求私利而丧失职业良知,从而使其职业蒙羞受辱。

在希腊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学习修理钟表的青年叫艾文,向约翰先生学修表已经有五年了,他天天修理好几个大大小小的钟表,修得又快、又好,技术很不错,可是,老约翰就是不让他出师。

有一天,艾文就向约翰先生抱怨: “尊敬的约翰先生啊,比我晚来的伙伴们,都一个个到外面去开业了,而我已经跟您学了五年,怎么还不能出师呢?到底我还要学多久啊?”

约翰看了看艾文,叹了一口气说: “你还要继续学呀!等你学会修好顾客指定要修的地方,又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弄松其他小零件,你就可以出师、 自己开业了!”

的确,当老板、当师父,都要有一套不为人知的招数和伎俩,否则怎么和别人竞争?怎么存活?

可是,为什么人会这么自私呢?心理学家皮亚杰(je甲npi甲get)认为,“道德”可分为“自律性道德”和“他律性道德”。一个人只要不违反法律,“卖些稍微肮脏的蜜饯”、“故意不立刻医好病人”或“偷偷地弄松手表中的小零件”,都没人知道,也不会被处以重罚,所以,只要能赚钱就可以——这就是“他律性道德”,比较自我中心主义,并着重现实价值。

正是这种自我中心主义,使得不少人利用自己的行业之便,就像那位约翰先生一样,制定一套自己独特的经营哲学。力争得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在这种自私的心态之中,见利忘义也就很自然了。

一位刚从医学院毕业、服完兵役的年轻医师,在他父母亲前往欧洲旅行时,替父亲看管家中的诊所,也代为行医。这医师的父亲人缘不错,所以病人总是一个个上门,生意应接不暇。

当父亲外出回来以后,问他儿子:“我不在时,医院里有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

“都还好啦!一切都很顺利!”医师儿子随后得意地告诉父亲:“哦,对了!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是,我把你一个患者十年胃病的病患,一次就给他医好了!怎么样,我的医术不错吧?”

父亲一听,满脸不高兴地说:“你觉得自己的医术很棒,是不是?你以为你读七年医学院的学费是怎么来的?”

儿子听后,哑然无语,他的内心矛盾极了,他实在是没有想到在他心中一向善良正直的父亲,竟然能利用自己作为医生的便利,昧着良心去谋取病人的钱财,他深深地厌恶父亲的行为,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有医术更要有医德的人。

其实,一个人选择一个职业,同时也选择了一种生活,甚至选择了一种思维方式。职业操守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人们的行为方式。

在这样一个职业化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是依靠职业来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谁不可能把生活和职业完全隔离,一个人选择职业某种程度上也是在选择人生。

其实取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同很简单:那就学习一下希波克拉底吧。遵从你的职业,坚守你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决不做职业缺德之事。

严守职业秘密

从医,是一种很特殊的职业。作为一个医生,直接接触的是病人的身体,这对病人而言,任何关于他身体的病症,都属于一个人的隐私。在古希腊那个遥远的时代,希波克拉底已经树立了尊重他人隐私,尊重他人的人道主义观念。其实,对希波克拉底而言,要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为病人保密。他在“誓言”中写道:“在治病过程中,凡我所见所闻,不论与行医业务有否直接关系,凡我认为保密的事项坚决不予泄露。”

“在书中,綦先生也分析说: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坚决保守患者的秘密,因为稍有不慎,就会给患者及其家属乃至他人造成巨大的伤害。首先伤害的是隐私权,进而可能是生命、财产权利。”

在法国的一个小城市,曾经发生了一起纵火及伤害的恶性案件,原因就是一位妇科医生玛嘉“不经意间”把女病人艾莉的病情传给外界。艾莉因隐私部位奇痒去妇科就诊,被诊断为淋病。就医不久,在超市两人见面,互相打了招呼。恰好与玛嘉医生同行的朋友中有一位也认识艾莉,她为了满足好奇心,不住地问玛嘉医生:“那个人当时得什么病?”玛嘉医生不耐烦,说:“淋病!这回你不好奇了吧?”

艾莉病好,丈夫却在南方某地住了院,一时间关于这对夫妇患了“怪病”的议论不胫而走。玛嘉医生的那位朋友还乐意当解说员,编造了嘉夫妇“男的潇洒,女的风流”的花边故事。

艾莉实际上是被生活不检点的丈夫克尔传上的淋病。由于丈夫一人长期工作在南方,善良的艾莉原谅了丈夫,可面对纷纷议论,她委屈极了,于是服了超量的安眠药,告别了人世。当克尔得知妻子自杀的消息后,匆忙赶回家;料理完丧事,除了悔恨自己的不检点,就追查“小道儿消息”。在得知玛嘉医生的朋友“广播”了他的“家丑”后,气愤至极。先后对玛嘉医生的朋友家纵火;继而又去医院行凶。由于那位医生不在,他误伤了另外一位女医生。

悲剧就是这样发生了。当地新闻媒体报道该案时,有过一句很恰当的评论:“医生的嘴关系到病人的命!”,说得十分形象,也十分贴切。

这则事例说明医生负有保密的责任,但实际上,作为现代企业中的任何一名优秀的员工,也应当树立为企业保密的这种意识和职责,否则的话,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也会给个人的发展造成极坏的影响。

在任何一家公司里,很多住处都是有商业价值的,必须严防死守,所以一个成熟的职业人的一条基本素质就是,不该你知道的,就绝对不要去打听;已经知道的,就要守口如瓶。如果泄露了机密,会给公司带来不可预料的损失,不管你是刻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会受到法律的追究。